返回列表 发帖

回眸中国围棋:2003三星大捷终成幻 斗魂重归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7-8-16 12:53 编辑

2017年08月16日06:30 新浪体育


斗魂赵治勋



  连载三十二:2003,“三星大捷”,终成幻梦,十二年后,斗魂重归

  2003年12月11日,韩国大邱岭南大学国际馆,第八届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47岁的赵治勋九段提前15分钟来到了对居室,他并没有落座,而是静静的站在了窗前,看着远处的皑皑白雪,苍茫云岚,像是要把这十二年风霜坎坷看尽,像是眼前恍惚,依旧是或严肃或嬉笑的旧日同窗,意气少年并肩拿云,再落座于棋盘前,将二十年日本围棋头衔战冠军名册写遍。

  十二年了。当初挟六超时代最后余威,在世界大赛最初年代里横扫世间的日本王者们,都已经离开了太久,这已经是韩国围棋的时代,2000年以来韩国人们在世界大赛中已经完成了24连胜无一失手,他们已经拥有了无可匹敌的李昌镐,他们还正在拥有着越来越强大的李世石,属于日本围棋的光辉岁月,早在风吹雨打中黯淡凋零,1998年,小林光一夺下富士通杯,已经足够让人们惊叹一局老骥伏枥壮心未死,可又过了五年,居然又有一位六超,像是从岁月深处溯流而返,就这么带着旧日里,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尘土与骄傲,站在了二十一世纪的围棋决赛舞台。

  大邱缓缓吹过的冷风里,恍然岁月停滞,就算是所向披靡的时光伟力,也没能让斗魂,稍许折腰。


三星杯决赛 赵治勋力斩朴永训



  2003年,第八届三星杯本赛三十二强中,已经只剩下了四名日本棋手,老一辈的赵治勋和加藤正夫,年轻一辈的羽根直树和山田规三生,日本围棋的式微,在参赛名单之中,就已经昭然若揭。2000年王立诚春兰加冕后,除了羽根直树的春兰杯亚军,日本棋手在世界大赛中几乎一无所获,同样失意的中国棋手们至少无数次的杀到了最后一个台阶面前,而日本人们,时至半途,就已经纷纷倒落,难觅影踪。而这一刻,距离武宫正树凭借他光华灿烂的宇宙流,登上第一届富士通杯的冠军宝座,居然只是十五年。

  十五载花开花败,十五载春去春回,人间事风云变幻,棋盘上,更早已经沧海桑田。

  除了四名日本棋手外,剩下的二十八名棋手中韩几乎五五分成,韩国十五人,中国十三人,但是,仅仅过去第一轮,中韩在锐度上的差异就显现了出来,旧日的两位“春兰少年”,彭荃和孔杰分别败给了大小李,在年初再度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常昊苦战250手不敌崔哲瀚宣告首轮出局,过去一年两入世界大赛四强,一时风头堪称小龙辈第二人的王磊中盘输给了韩国新锐元晟溱,再加上预选赛出局的在位天元古力,中国龙虎两辈的成名高手,在第一轮厮杀中幸存的,竟然只剩下了丁伟、王煜辉和胡耀宇三人,再算上尚未弱冠,鏖战200手斩落韩国棋手李载雄的小将谢赫,这就是十六强中剩下的,所有中国棋手。

  这也是长久以来中国围棋展现给人们的面貌,从厚度来看,我们拥有着并不输于韩国的一流高手群,但是,从锋锐度来看,他们不仅在面对曹薰铉和大小李时赢少输多,而且在面对韩国任何一位老将新人时,都有着马失前蹄的可能。我们常常将这些都归因为运气,但正如曹薰铉在这一年里对战绩并不好的常昊的提醒,“围棋实力到了,运气自然就有了,但实力的提高没有捷径,除了用功之外,别无他途”。


中国队两位小将杀进三星杯八强



  后来,在悠长生涯里成长为中国超一流棋手,更是在三国擂台赛上写下匹马单枪以一敌三终结比赛传奇的谢赫,在这些年里讲出了一句意味相似的话语,“我们的成绩不够好,是因为我们对围棋还不够热爱”。

  大概,所有向外寻根究底却终究不可得解的事情,原因,一定在自己的身上。

  四人出战十六强,从抽签来看,就已经让人有些失去希望,胡耀宇的对手是刘昌赫,王煜辉抽中了李昌镐,谢赫跟刚刚淘汰了常昊的崔哲瀚狭路相逢,丁伟则对上了十八岁,刚刚在农心杯上打出一波四连胜的韩国新锐朴永训。四对四,对手是韩国两位老一辈天王,外加上两位风头最劲的年轻人,从这几年的常态来看,我们没有办法抱着太多的期待。


胡耀宇和谢赫是那年三星杯上中国围棋的惊喜



  而最终的结果,是二胜二负,王煜辉不敌李昌镐,丁伟输给了朴永训,胡耀宇和谢赫则分别送韩国一老一新两大强手回家,但是,还等不到中国棋迷们出一口郁闷气,接下来的对阵,像是一盆冰水,凛冽无情的浇在了中国棋迷们的心头。

  八强赛对阵,李昌镐VS谢赫,李世石VS胡耀宇。给中国围棋写下了无数血泪往事的两位韩国天王,就这么巧合又宿命一样的站在了中国仅剩下的两颗独苗面前,中国棋手们栽在李昌镐身上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而刚刚在这一年里连续拿下富士通杯和LG杯两个世界大赛冠军的李世石,更是用“不败少年”的名号,让中国棋人们由衷感受着来自韩国年轻一代的威势与锋芒。这是更年轻的,却也更桀骜更难以预测的“新李昌镐”,中国围棋未来十年里的一切胜与败,都不能不和这个看起来瘦弱灵秀的少年联系在一起。我们曾经等待过曹薰铉老去,正在等待着李昌镐老去,将来,我们似乎又要等待着才刚刚20岁的李世石老去。可迎战曹薰铉时,我们可以希冀聂卫平和马晓春,李昌镐最巅峰的岁月里,我们依旧有常昊可以期许,李世石的年代里,我们,又能够等待谁,去阻击这位闪电般升起的韩国天才呢?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抱着期待,毕竟,从近年战绩来看,胡耀宇当之无愧是“小虎”辈第一人,农心杯的五连胜,去年三星杯的四强,两胜李昌镐的壮举,都让这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洵洵儒雅的小虎,成为了中国新生代中“抗韩”最强者。而某种意味上,这也正是这一时刻中韩年轻一代中最强者之间的较量,他们的身上,凝结着两个国家围棋世界对于未来的想象。而如果说胡耀宇决战李世石仍可以说是大将对垒,初出茅庐,第一次杀进世界大赛八强的谢赫就直接遭遇李昌镐,就只能让人感叹一句小将杀进了元帅府,即使是谢赫的恩师曹大元,在谈及胜负的时候,也只是说,谢赫取胜的概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谢赫力克李昌镐



  或许,唯一真正相信自己会赢下比赛的,只有谢赫自己。这个到达釜山后,在海滩边开心的挖着海滩上螃蟹的十九岁少年,在去年拿下全国个人赛冠军的时候,就发出了自己的誓言,“我会拿下世界冠军”。天才们总是不一样的,但是谢赫看上去,总是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心安感,他安宁又沉静的面颜里,像是有一种能够将心中滚烫的情绪熨帖下来的力量,或许,就像是坐在他对面的那个同样内敛淡定的“石佛”。在赛后,谢赫这样评价自己对面的李昌镐,“觉得这是个很奇怪的对手,很厉害,不动声色”。

  “奇怪”,大概李昌镐是第一次在赛后被对手这么评价,可谢赫,在国家队被人叫成“谢怪”,可是已经有些年头了。

  两怪相争,赢下的,居然是年龄小的那个,谢赫在布局阶段占优后下出缓手,看起来,局势又要来到李昌镐最喜欢的官子决胜场面,可是,谢赫年少成名,靠的也正是极强的官子技术,这一次,李昌镐终于没能在中国棋手面前完成他的官子好戏,半目负,这是一个多少中国棋手们曾经饮恨过的结果,而这一次,输棋的人,变成了李昌镐。


胡耀宇击败李世石



  而也许是谢赫的胜利给了胡耀宇更多的信心,也许是李世石自己的迟到挨罚打乱了“不败少年”的节奏,第二天的胡李大战,李世石完全没有表现出新科世界王者的风采,162手过后,李世石匆匆投子认输,风头无两的二李,就这么倒在了两名中国小将面前。

  在2003年中国围棋整体依旧疲软,除去周鹤洋的亚洲杯冠军外几乎毫无亮点的情况下,胡耀宇和谢赫的这两场胜利,再次将中国围棋的热情和求胜欲彻底点燃。弱冠之年的小虎们,用他们无畏的勇气和流泻的风华,完成着看起来已经让人失去希望的事情。围棋终究还是圆润的,在这纵横十九道上,永远不会有无法战胜的人,也永远不会有无法战胜的命运。


当年的中国围棋双骄 古力孔杰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称英雄。

  而更开心的,或许是他们的师父,谢赫的老师曹大元九段在爱徒因为世界大赛而没法参加围甲,导致当教练的自己必须亲自上阵时,一句话说的斩钉截铁,“只要他赢了,我们围甲这边输了也值”,而相较于内敛的好朋友,胡耀宇的老师刘小光表现的就更直接,记者赛后采访里留下了这么一句“头发极少的刘小光蹦着跳下了楼梯”。

  不止是这两位中国围棋的前辈名宿,中国围棋,等待着这样足够提气的胜利,已经太久了。

  而在另外一张对局桌上,胜负同样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两位老将之间的大战,胜出的不是状态依旧神勇的韩国围棋皇帝,而是那个已经淡出人们视野许久的日本“番棋魔鬼”,其实,曹薰铉的年岁比赵治勋还要大出几岁,但是,相较于七十年代就已在日本棋坛掀起狂风巨浪的赵治勋,夺得应氏杯后才逐渐走入世界围棋中心的曹薰铉,看起来更像是这个世界围棋时代的强豪。而赵治勋呢?他的时代,是那个流光溢彩,属于日本围棋的八十年代,那些日子,离2003年,已经太远了。更何况,曹薰铉堪称是赵治勋最大的苦手,这场比赛前,老曹保持着对赵治勋的七连胜,从任何角度看,曹薰铉都是应该被看好的一方。


赵治勋杀进四强



  但正如李昌镐和李世石一样,韩国围棋的上一代领军人物,也终于没能保卫住自己的阵线,随着赵治勋胜出的消息传出,兵强马壮出征的韩国军团,居然只剩下小将朴永训一人,守卫着三星杯卫冕的希望。这样的战绩,大概是所有韩国棋人,在八强战前从未想到的。

  但一次体育赛事的传奇性,也正在于他连续的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想不到,从这个角度讲,历年的三星杯,从来都是奇迹发生的地方。小将们写下了史诗,却又终究倒在了更壮阔的史诗面前,胡耀宇下的并不差,但是击败了曹薰铉的赵治勋,似乎已经彻底回到了他所向披靡的岁月里,2:0,赵治勋干净利落的将年岁还不到自己一半的年轻人斩落马下,然后去决赛里,迎战另一位年岁不到自己一半的年轻人。


胡耀宇不敌赵治勋



  斗魂中年,壮心未已。

  朴永训赢下谢赫,也没有遇到太多麻烦,在对阵李昌镐时放手一搏的谢赫,在面对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对手时,倒没有发挥出自己该有的水准。但是,在比赛结束后,两位年轻人的心态,依旧让人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在酒席上,胡耀宇对国少队主教练吴玉林说,“我一定会在你退休前,拿到世界冠军的”,一边的谢赫则说,“我想,我们年轻棋手也不会只拿一个世界冠军的”。


谢赫输给了朴永训



  年轻的小虎们,的确在未来的岁月里拿下了许多许多世界冠军,可是,胡耀宇和谢赫,却终究没能完成他们自己的心愿。只剩下这二十岁前后的豪情壮志,飘扬在2003年的中国围棋时空。

  迎战朴永训,迎战比自己足足小出接近三十岁的对手,赵治勋说,这是自己夺冠最后的机会了。破釜沉舟里,是在他身上从不需要怀疑的求胜欲。赵治勋有许多许多的外号,除了“斗魂”,更为人熟知的,也许是“番棋魔鬼”。1950年以来,七番棋一共只有五次大逆转,赵治勋一个人完成了三次,三连败后四连胜这样既考验自己也考验对手,还考验棋迷们心脏的赢棋方法,赵治勋先后给藤泽秀行大竹英雄小林光一玩过一遍。而这一次,当朴永训先下一城,比赛也就又回到了赵治勋的轨道上,第二局,赵治勋把“厚”字写的扎扎实实,整局比赛168手,节奏从来没有离开过赵治勋的掌控,第三局,在朴永训已经拿到优势的情况下,却终于奕出了致命的失误,赵治勋完成大逆转后,也在十二年后,再次将世界冠军的头衔戴到了自己头上。

  这一刻,这个赵治勋激动的说出“这盘棋我将终生铭记”的时刻,距离他入段,已经35年,距离他拿下自己的第一个头衔,已经27年,而距离六超中第一个成名的林海峰1965年拿下名人,已经足足38年了。

  六超时代,绵亘整个20世纪下半叶,让日本围棋闪烁着最灿烂华光的六超时代,终于在二十一世纪闪烁出了它们久违的光芒。岁月从来无敌,却从来也没让这位“斗魂”,弯下自己为围棋而生的骄傲头颅。

  而对于日本围棋,这样的胜利,也让曾经的世界围棋霸主恢复着他们的元气,在日本国内,“平成四天王”正在完成着他们的抢班夺权,27岁的羽根直树将在这一年达成天元三连霸的壮举,23岁的张栩从加藤正夫手中抢下了本因坊的头衔,25岁的山下敬吾将分量最重的“棋圣”收入囊中,27岁的高尾绅路也在十段战里开始挑战王立诚。从2003年开始的五年,大概是日本围棋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最光彩熠熠的时光。


那年的春兰杯李昌镐夺冠



  但对于中韩,这样的一次三星杯来作为2003年的收尾,却未免有些苦涩,韩国人们在世界大赛的连胜到此为止,在这一年里,他们还丢掉了亚洲杯,他们迎来了双冠王李世石,但李昌镐的衰退,却也显得越发清晰。而对于中国人们呢?他们又迎来了一次惯例一样的比赛,在失望之后终有希望,却又在希望之后迎来更多的失望。周鹤洋的亚洲杯冠军,稍许缓释了中国棋人们对冠军的渴盼,但是,这样一场快棋赛的冠军,却终究和世界大赛的冠军有着差异,而在富士通杯中无人进入八强的表现,更像是耻辱,钉在了每一个中国棋手的心头。


LG杯李世石赢了李昌镐



LG杯夺冠的李世石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时间再回味过去,2004年,应氏杯,又要来了。

  2003年中国围棋大事录:

  2003年1月,李昌镐击败常昊获得丰田杯冠军,俞斌、王磊进入四强

  2003年3月,李昌镐击败羽根直树,获得春兰杯冠军,罗洗河,常昊进入四强

  2003年3月,李世石3:1击败李昌镐,获得LG杯冠军,中国棋手无人杀入四强

  2003年6月12日,王汝南接替陈祖德,出任中国棋院院长

  2003年7月,李世石击败宋泰坤获得富士通杯冠军,中国棋手无人杀入八强。

  2003年9月7日,周鹤洋击败三村智保,获得亚洲杯冠军

  2003年12月11日,赵治勋击败朴永训获得三星杯冠军,谢赫、胡耀宇杀入四强。

  国内赛事中,古力获得天元,邱峻获得名人,孔杰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新人王战冠军。

  (未完待续)

  (谢天舒)

  相关阅读:

  回眸中国围棋:2002年 功亏一篑的那些少年们

  回眸中国围棋:2001龙飞虎传奇 网络围棋兴起

  回眸中国围棋:2000 “千年第一冠”归属俞斌

  回眸中国围棋:1999世纪之交 马晓春一年三亚

  回眸中国围棋:1998年 马晓春常昊战石佛

  回眸中国围棋:1997年 跃马扬鞭的“七小龙”

  回眸中国围棋:1996 常昊“打穿”中日擂台赛

  回眸中国围棋:1995 暗淡岁月里最灿烂那束光

  回眸中国围棋:1994 也许这就是最黑暗的时光

  回眸中国围棋:1993年 世界围棋的韩国元年

  回眸中国围棋:1992中日头衔王战 聂马双告捷

  回眸中国围棋:1991富士通杯 钱宇平决赛弃权

  回眸中国围棋:1990年富士通杯“海峡对决”

  回眸中国围棋:1989年 应氏杯决定时代的一战

  回眸中国围棋:1988年 世界大赛时代的悄然到来

  回眸中国围棋:1987年横扫日本 聂卫平如日中天

  回眸中国围棋:1986擂台 马晓春芮乃伟的胜利

  回眸中国围棋:1985以一敌三 聂卫平独守中华

  回眸中国围棋:擂台赛撞沉吉野 江铸久五连胜

  回眸中国围棋:1983年小林光一露峥嵘神威盖世

  回眸中国围棋:1982年 聂马风云会故事说到今

  回眸中国围棋:1981年 “聂马曹刘”英雄齐聚

  回眸中国围棋:1980年 刘小光马晓春露峥嵘

  回眸中国围棋:第一位番棋胜日本九段的中国人

  回眸中国围棋:1976年“聂旋风”登陆日本

  回眸中国围棋:1975聂卫平胜高川格 时代开启

  回眸中国围棋:1974年“聂旋风”到来在即

  回眸中国围棋:被忘却的将星 沈果孙荣耀一战

  回眸中国围棋:1965年连续的胜利和太多的如果

  回眸中国围棋:属于陈祖德吴淞笙的陈吴时代

  回眸中国围棋:陈祖德“半子千斤”胜日本九段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