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三棋进校园征文金奖:制约三棋入校园的主要因素

2014年11月26日13:56  新浪体育

  制约“三棋入校园”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与分析——基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维视角

  杨若愚

  (陕西,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710049)

  摘要:从2001年到现在,“三棋进校园”活动已经历经了13年,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在学校积极倡导“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有些地区的“三棋进校园”活动的推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维视角剖析相关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三棋进校园”、制约因素、三维视角

  为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在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2001年,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并要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和各学校的实际,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

  为加强此项活动的业务指导,在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设立有关“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进学校的办事机构,负责指导各地开展三项棋类活动。希望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搞好此项活动的推广、普及工作。

  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具有教育、竞技、文化交流和娱乐功能,在学校积极倡导“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有些地区的“三棋进校园”活动的推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维视角剖析相关的制约因素:

  (一)        家庭因素

  1、        家长重“应试教育”而轻“素质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以夫妻关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社会细胞。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 由于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关系, 所以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的指导便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说过:“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感情更为神圣的呢? 父母的心, 是仁慈的法官, 是贴心的朋友, 是爱的太阳, 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集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在家庭环境中, 父母对于青少年子女的关爱和鼓励会造成一种特殊的环境和心理气氛, 使青少年子女们感到温暖和深受鼓舞。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

  但是,一些家长“重成绩而轻素质”的观念阻碍了“三棋进校园”的推行。家长对孩子下“三棋”作用的理解不科学,他们往往认为下棋会挤压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例如,2002年开始,杭州的部分学校就已将“三棋”带进课堂,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然而,就算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棋艺课,但家长们似乎并不领情。在了解过程中很多家长会说:“下棋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但是孩子升学都是以分数来衡量的啊。”还有部分家长甚至认为,学棋是“不务正业”。目前还是有多数家长更看重学习成绩,担心学棋影响孩子学习,到了五六年级,课业相对增多,家长也更青睐于语数外文化课的培训班,便会要求孩子放弃下棋,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家长的想法也会给学校造成不小压力。杭州有些中学、高中都会为奥数等文化知识培训班的高材生开绿灯,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其他素质教育项目开展的难度。

  棋能培德、修身、养性、启智、促能、健心。实践证明,棋类教学具有极大的育人功能,能有效地开发了青少年的各方面能力。尽管棋手水平有高低之分,但只要下棋,他们的思维就具有多样性、活跃性、灵敏性的特点,大脑始终处于想象、推理、筛选的兴奋之中。所以,通过象棋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动脑、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这种逻辑性、发散性思维,对青少年认识人生、了解社会十分有效。而且,青少年往往能将这种发散性思维运用到学习上,能多角度地解答各方面的问题。棋类活动的“寓教于乐”,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棋局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棋有益智力,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看到未来而非眼前。

  其次,围棋、象棋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围棋,古时称作“弈”,也称为"手谈"。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世本尠篇》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表明围棋发明伊始,主要彰显的教育功能,仿地而制的棋盘、内含天元的九星,包罗了宇宙的作用。行棋的变化莫测,使爱好者终生不弃,隋唐时期,围棋已被纳入四艺之一,成为高雅文化艺术的象征。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一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因此,“三棋进校园”活动的推行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扬和继承。

  所以,应该向家长做好开展棋类活动的宣传,让家长了解“三棋”活动的意义与好处,进而让家长也参与到“学习棋文化、开展棋运动、养成好习惯、锻炼好品质”中来,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棋类联赛、各种棋类比赛观摩等一系列工作,提高家长对棋类活动的正确认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增强家长们对孩子参与棋类活动的支持力度。

  (二)学校因素

  (1)学校重视不够

  在一些地方,“三棋进校园”的阻力直接来自于学校。一些学校购置的棋类教材或者是配置的用具,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评比,根本就没有发挥实际效用,使得“三棋进校园”成为一个口号。一些学校则直接以“玩棋影响学生学习”为借口不推行教育部的这项政策。

  应该看到,棋类活动是一种智力运动,很讲究大局观和逻辑性,以及对计算力和记忆力都是很好的训练。所以,这对于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围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最为人们接受的说法是源于帝尧时代。据—记载:丹朱不肖,尧造围棋以教之,又称: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丹朱是尧之子)。也有文献记载:舜之子商均愚,舜教之以围棋。这是我国古代典籍最早提到的围棋起源。看起来尧、舜两位上古时的圣君在围棋一产生时(或是他们研究出围棋的目的)就意识到用它来进行素质教育,也就是用围棋来改变丹朱的“不肖”和商均之“愚”。如此看来,围棋是为进行对人的素质教育而诞生的。或者可以说:发明围棋这一艺术的目的就是源于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国历史上的围棋皇帝梁武帝的《围棋赋》中,有“尔乃建将军,布将士,列两阵,驱双轨徘徊鹤翔,差池燕起。”政治家、军事家唐太宗李世民也有几首围棋诗,其中一首为:“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

  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在论语中感叹地说:“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有博者呼,有之,犹善也”。意思是说:在衣食不缺,有无事可做的人当中,不也有下围棋的吗?如果去做了,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无疑孔子以为下围棋对这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是有好处的。什么好处呢?孔子没说,因为孔子留下来的警句是言简意赅的。作为万世师表的入学创始人,在他传世不多地言论中,触及到博弈(即下围棋)对人们有益,可见孔子对围棋是既懂得又给予关注的。他是站在一个教育家的角度去关注的。从孔子这段话中,我们应当理解到:通过下围棋,可以使这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能有事可做,不至于因闲着无事而惹是生非。通过下围棋可以提高这些人的素质,使他们从懒教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孟子也曾生动地用弈秋(春秋时围棋国手)教弟子下围棋的故事来说明人们做事、求学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从上述这些明君和教育家的语录中,我们可以看这样两个事实:第一,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都能关注围棋,并看到围棋对提高人类素质的益处。二是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弈秋这样的国手开办围棋学校,开展围棋普及工作。由此可见,我们的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非常重视围棋对素质教育的作用了。

  而象棋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动脑、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这种逻辑性、发散性思维,对学生认识人生、了解社会十分有效。

  所以,各级学校也应该鼓励和支持“三棋进校园”而不是持怀疑和排斥态度,积极推进“三棋进校园”活动。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各地的实际,把“三棋”的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如可以把“三棋”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棋类融入体育课程中并对体育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定期在学校举行棋类比赛;也可以把“三棋”课程作为三门选修课供同学们选修。

  (2)棋类教育资源严重缺乏且分配不均衡,东中西地区、农村和城市的学校发展不平衡

  “三棋进校园”是全国两会代表的建议。1998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谈及全国人大会议时说到,有十几名人大代表共同提案,提出围棋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为四艺之一,隋唐时传到韩国、日本的。如今日、韩围棋已入中小学课堂,中国围棋何时可入学堂呢?此提案交给了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陈祖德院长回应陈至立部长说:“若围棋进入小学课堂,一所小学配一个老师,城镇小学全国26万所,就需要26万名围棋教师”而目前,“三棋”教师显然供不应求,尚存在着很大的资源缺口。

  我国东中西地区以及农村和城市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它们的教育资源拥有量和教育资源配置能力。目前来看,东中部地区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优于西部地区。“三棋进校园”行动在城市取得的成效也明显优于农村地区。

  在首都北京,北京中小学棋牌运动教育推广工程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做为首期课程科目进入校园,并预计以北京百所学校为教学试点进行推广。同时,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棋艺基础,分为三个等级,该等级还与棋牌中心各协会等级认证相对接,以国际象棋为例,学生的运动技能3级认证对应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等级标准的11级,2级与9级相对应,1级与7级相对应,二者具有同等的认证称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棋艺水平的提高,将匹配此等级认证系统,由棋牌中心与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联合颁授等级证书。旨在不断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增强个人荣誉感。通过采用教师授课、远程教育及相应辅助课件等方式教学,暑期会对各学校负责棋牌授课的老师进行集训,以18课时为限,配有专业师资教材,进行针对正确解读教学课本以及授课方法的系统培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省,侯逸凡、沈阳、芈昱廷、阮露斐等一大批90后的江苏棋手纷纷崛起,在国内外比赛中争金夺银,三棋不仅成为很多学校开设的兴趣课程,不少小学还将棋类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江苏校园浓厚的学棋氛围,既培养出了侯逸凡、沈阳这样的世界冠军,也培养出了芈昱廷、郭琦这样的全国冠军。此外,南京籍国象棋手阮露斐的成绩也非常出色,她不仅是中国棋院的棋手、全国冠军,还在2006年的高考中以586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如今,阮露斐已经赴美国深造。据江苏棋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省每年儿童、青少年学习棋类的人数不断上升,而江苏省省也成为国内“三棋进校园”开展得最好的省份之一。同样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省,“三棋进校园”活动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华师附中是广东首屈一指的名校,吴颖民担任校长期间也负责华附的基础教育,他一直主张棋与教育相结合,对“三棋进校园”一直持有高度的热情,华师附中也在这一方面成为中学“三棋教育”的标杆,在这里,三棋可作为选修课,可以有学分。华附算是广州“三棋进校园”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好的学校,同学们现在普及三棋的方式主要是成立三棋的俱乐部和开设讲座,这可以看做是“三棋入课堂”。现在,三棋是华附一门非常抢手的选修课,此外华附每年都有大型象棋比赛,有班和级的选拔赛,分男、女子组,共有几百人参加。比赛的优胜者虽然没有奖金,但是学校会给他们赠送棋具和书籍,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作为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吴颖民对“三棋入校园”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要有一套普及性且通过审定的教材,并且得到政府的认定;第二,培训一批专门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推进三棋进校园这件事。”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西部地区的学校的学生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有“三棋进校园”这种活动。“三棋进校园”在农村,出现教材缺乏、师资队伍匮乏的问题,难以实现公平教育。例如,在广西,就有学校校长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开展围棋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师资缺乏和经费不足。” 据她介绍,随着该校原先一位堪称围棋教学功勋教师的退休,该校曾聘请过校外的一名围棋教练给学生上课。可是,该教练没有教师资格证,缺乏一定的教学素养,让学校和学生感觉不是很满意。为此,该校曾计划引进入编的高水平围棋专项教师,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年来一直未能如愿。

  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广东省的与会代表向参会人员介绍“三棋进校园”西部行动。盛连喜委员说:一定选最优秀的学生支援西部教育,就像当年东北支援三线建设一样。顾也力是广东省70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教育界人士,他说:投资直接用于改善教师待遇,专款专用。只有农村越来越好,老师的待遇越来越高,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农村孩子才能享受越来越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做到良性循环。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因此要把经费和资源投到农村去。尤其是少数边远山区更要加大投入,支持它们推行“三棋进校园”计划。希望更多的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投入到西部行动,支持西部的“三棋进校园”行动。

  (二)        社会因素

  1、        社会上的“三棋”培训机构参差不齐

  最近几年,业余棋类培训行业开始出现了棋院或棋牌培训中心。但这些棋类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经过教育局的合法登记。其核心业务:都是以“少儿培训”为其核心业务,一年分春秋季和寒暑假来开班,以三棋培训为主。招生对象是4岁以上的儿童,都是通过与校方合作和知名度来吸引生源,招生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教学方式以小班为主。课程特色:一般棋院的课程都差不多,都是三棋的启蒙班、入门班、加强版、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到精英班等。这些社会氛围都不能很好的促进“三棋进校园”活动的持续推进。

  所以,在之后的“三棋进校园”工作中,要注意政府监管和引导,净化社会环境。保证棋类培训机构的质量,控制其数量,严格限制其进入市场的门槛。

  2、        媒体、舆论引导不到位

  目前关于棋类活动的报道还是已竞技类的比赛活动为主,对于普及工作开展情况的报道相对较少。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十分重要。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学棋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帮助,但其实学棋对孩子、对家庭甚至于对社会都有还有很多的益处。

  所以,应该加强媒体、舆论在“三棋进校园”这方面的支持引导作用,而不仅仅只是宣传专业、专门的棋类赛事。从而为“三棋进校园”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3、各地资源禀赋和人才分布情况差异很大

  根据2013年汕头象棋网上发布的中国2013《象棋白皮书》 ,棋手分布人数摆在前四位的省市是广东 、上海 、北京 、江苏 (如表1所示)。这四省市,都处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的棋手分布数量则非常少,有些人口大省甚至没有在榜单中出现。这就使得“三棋进校园”在各地的社会资源恨不均衡。导致此项活动在各地发展的很不均衡。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各地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学习。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帮助。使资源流向急需它发挥作用的地方,促进各地之间的协作和联系,“先行者带动后进者”,使得“三棋进校园”在全国各地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发展。

  表1 棋手的地域性分布

  省市        人数(人)        占比例(%)

  广东        8        14

  上海        8        14

  北京        5        8

  江苏        5        8

  黑龙江        4        7

  湖北        4        7

  河北        4        7

  浙江        4        7

  辽宁        2        4

  云南        2        4

  火车头        2        4

  四川        1        2

  大连        1        2

  厦门        1        2

  天津        1        2

  意大利        1        2

  安徽        1        2

  中华台北        1        2

  吉林        1        2

  合计        56        100%

  4、        各地的棋类协会、社会组织发展不健全

  学校的棋类教师存在着巨大缺口,迫切需要一些棋类协会和社会组织分担相应的一些任务。然而,由于制度的限制、法律的缺位、监管机制体系的不到位,草根的棋类协会和社会组织仍然面临着诸多自身难以化解的尴尬。一些棋类协会无编制机构,工作推力弱,甚至“名存实亡”;还有一些社会组织经费来源渠道窄,一些棋类协会组织的活动次数既少,质量较差,规模也小,作用发挥不很明显,较多棋类协会和社会组织达不到条例规章规范要求,难以满足“三棋进校园”的社会需求。

  所以,应该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为各种棋类协会和社会组织提供启动资金、公益活动补助、工作经费补贴等专项资金扶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完备的配套政策,治理违规、公正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前,在法律中确立棋类协会和相关社会组织的指导思想、管理原则、活动领域和范围、活动准则、权利与义务等。为“三棋进校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秋芳. 家庭教育——青少年行为指导的重要基础[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6)

  【2】http://zx.jianggan.gov.cn/proposal.php?pid=312

  【3】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2-11/25/content_758485.htm

  【4】 http://www.stqiyuan.com/Article/Html/15410.html2013《象棋白皮书》关于象棋现状的调查报告(003)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