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十番棋王者,昭和之棋圣吴清源

十番棋王者,昭和之棋圣吴清源



作者:何足道



来源:古风论坛

  (何按,吴清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日本人认为吴是日本围棋200年内,唯一能和道策比肩的人。80年代中期,日本组织六超座谈,他们都异口同声认为历史上最强者是吴清源。而非围棋界的人士,如金庸评价吴清源是武林至尊。)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里在围棋界出现了很多杰出人物。其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有昭和之棋圣之称的吴清源。 吴清源出生于清王朝寿终正寝的第三年。本名吴泉。他的父亲是北洋政府的一个官员,同时也是一位围棋爱好者。和许多围棋棋手一样,吴泉的启蒙老师也是自己的父亲。当然,很快父亲就不是自己的对手了。少年的吴清源就自己研习父亲从日本带回来的棋书。后来因为父亲的原因,举家迁往北京。在北京和当时在京的著名棋手刘棣怀,顾水如等多次交手,最后取而代之。在13岁时成为北方第一高手。在这段期间,又经历了父亲去世,成为了段祺瑞门下的幕客。在段门下当幕客弥补了因为父亲去世家境拮据。
  
  而北京出了个天才吴少年的消息也传到了日本。日本的濑越宪作看了吴清源的棋谱后非常震惊,并担心吴在中国得不到更好的提高,于是在日本加以游说,极力促成吴清源赴日。
  
  吴清源终于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来到了日本。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抵达日本后的段位测试中,14岁的吴清源在和名人本因坊秀哉的二三二(两盘让二子,一盘让三子)对局中,全部取得了胜利,日本棋院授予他三段棋手(相当于现在的五段甚至更高),在当时日本的小孩中14岁能入段的都很少。著名棋手中,高川是13岁入段,坂田和秀行都是15岁才入段。可以说吴的14岁三段在当时也是一个奇迹了。吴先生到日本后水平提高很快,很快就升到了五段。当时日本组织了一次新锐比赛,优胜者可以向名人本因坊挑战。 吴清源战胜了好友木谷实和师兄桥本宇太朗,取得了向秀哉挑战的资格。 吴清源在和秀哉的较量中一度占优,最后也是虽败犹荣。吴输给秀哉的原因很多。1秀哉是日本历史上10位名人之一,虽然老了,但雄风犹在,而吴还只有19岁,稍显嫩了些。2名人在当时有随时打挂(暂停)的特权,而且当时的封手不是后来的暗封,名人知道吴的着法后可以回家研究对策3秀哉利用打挂的时间,和自己门下的弟子集体拆棋,研究对策。4当时正是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国内反华的呼声也很高。这盘棋也产生了政治影响。中国的天才(吴虽然入了日本国籍,但在和名人比赛时,日本人还是把他看作中国人)。吴清源最后输给了日本的不败的名人。吴当时输掉了这盘棋,未必不是好事。况且这种棋,也根本不可能让你赢的。
  
  和秀哉下完这盘棋后。 吴清源因为对局过多,身体欠佳,休养了好长一段时间。秀哉名人引退了。 吴清源时代也慢慢的拉开帷幕。木谷实作为吴清源第一个对手登场了。和木谷实的较量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镰仓十番棋。吴在下到第六局时,以五比一竟胜4局,将木谷实降级(由原来的平先变为先相先)随后日本棋界的精英门开始一一登场。藤泽库之助,桥本宇太郎,岩本熏,坂田荣男,高川格。在和吴清源的十番棋较量中,都被吴的擂争十番棋降至先相先或定先。从二战中的1939年开始,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最后使十番棋这种赛制无法进行下去了(第一,已经没有够资格和吴对抗的棋手。第二,十番棋严重损害了输棋棋手的名誉)考虑到棋手的名誉问题,十番棋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从1939年到50年代中期,绝对是吴清源独步日本棋坛的时期。在这期间, 吴清源战无不胜,攻无不摧是真正的常胜将军。当时日本棋院举行的正式比赛, 吴清源都不能参加。但日本各比赛的冠军获得者,都要和吴再来个特别赛,结果当然都是吴清源获胜。而取代十番棋举行的第一届日本围棋最强战中,吴又获得了冠军。当时日本棋界的口号是打倒吴清源。
  
  伤心万古名人战是吴先生自己赋的诗歌中的一句。吴先生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获得名人战的冠军。第10位名人秀哉引退后,名人之位一直空缺。从战后以来,因为吴清源的骄人战绩,一直有呼声要求授予吴清源为名人。而日本棋院也和吴清源达成协议,只有得到吴清源的同意,才能举行名人战。50年代中后期,日本一流棋手已经能和吴一决雌雄了。高川在吴对本因坊的对抗中连胜了好几次。在第二届日本围棋最强战中,坂田荣男得了冠军,吴仅获第三。第三届日本围棋最强战中,吴和坂田并列冠军。在这种历史情况下,日本棋院在没有和吴商量的情况下,推出了名人战。而吴先生最不走运的是,名人战开始不久,被摩托车撞伤,脑子也受了震荡。身体受到极大的损害,但即使这样,吴的表现也还不错,最后一轮之前在13人的循环圈中,取得了8胜三负的成绩,最后一轮的对手坂田荣男也是八胜三败。而暂时排第一的藤泽秀行全部比赛已经结束,藤泽9胜3败。就是说,吴和坂田的胜者要和藤泽加赛一盘快棋决定名人的归属。。但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坂田和吴的比赛,坂田开始领先。 吴拼命追赶,最后形势不明。结果却是和棋。按规定和棋为白胜,所以执白的吴清源获胜(其实和棋的一个原因是当时规定黑贴5目,如果是4目半或者是5目半,就不会出现和局)但在比赛前规定,和棋胜要略逊于胜。结果,当初这个混蛋决定,造成了9胜的藤泽压过了同是9胜(因为有一局是和棋胜)的吴清源,获得了首期名人。而第一期名人战156盘对局中,就产生了一盘和局,恰恰是最关键的一局,也影响到了最终的结果。颇具讽刺意味。
  
  后来第二期名人战中,吴获得本赛第二名。本赛第一名坂田向秀行挑战成功获得第二期名人。第三期名人战本赛,吴又获得本赛第二名,本赛第一名是秀行。在第四期名人战中,吴先生因为身体的原因,7战全败。从此也逐渐退出了一线。 吴清源时代也悲壮的结束了。后吴清源时代,再也没有一个人能象吴先生那样独步天下了,没有一个人能象他那样对同时代棋手优势那么大的,直到李昌镐出现。
  
  吴清源一生中的重要对手,第一就是木谷实,木谷比吴大5岁。 吴称其为艺兄,两人一起开创了新布局时代。但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伟大的棋手并存于同一个时代也是一个悲剧。虽然吴刚到日本时,根本就不是艺兄木谷实的对手,但吴清源很快赶上并超越了木谷实。木谷实作为吴清源第一个十番棋对手,败下阵来。木谷很不走运,十番棋输给吴清源,本因坊战又败给高川,最高位战负于坂田,一生悲剧性地没有获得大赛冠军。因为身体原因引退的木谷,最后全身心投入到木谷道场的建设上。为日本棋坛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吴清源和木谷实并存,真是既生瑜,何生亮啊。
  
  藤泽库之助是唯一和吴清源下了三次十番棋的对手。第一次是在1942年,吴八段,藤泽六段。藤泽被让长先(就是比吴低两个级别)。比吴小五岁的藤泽以6比4获胜。二战后,日本棋院着力培养藤泽,让藤泽通过大手合成为秀哉之后第一位九段,因为藤泽曾被吴让长先,所以日本棋院又派了十名顶级棋手和吴清源对抗,并以此检验吴清源的棋力,最后也授予吴清源为九段。这样,日本棋院仅有的两名九段棋手,注定要为争棋拼个你死我活了。经过一番紧张的谈判,藤泽最后应战。开始阶段,吴一度比分落后。前五局二比二打平(第一局和棋),但适应了藤泽棋路的吴清源,突然发力连赢6盘,最后以7胜2败1和结束比赛。藤泽被降了一个级别,由平先变为先相先(就是下三盘棋,二黑一白)。转年,又安排了吴和藤泽的第三次十番棋,先相先的藤泽又以1比5大败。又被降级为定先。这位被看作日本围棋希望的藤泽库之助,从第一次十番棋被让定先开始,在第三次十番棋后,又被打回了定先。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深感精神压力巨大的藤泽因此退出了日本棋院。
  
  1954年,围棋巨人吴清源在六番棋中1胜4负1和输给了后辈坂田荣男,坂田比吴清源小6岁,在坂田刚入段时还和已是五段的吴清源下了盘让二子的纪念对局,结果吴清源输了。从此两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看到坂田在先相先的六番棋中战胜了吴清源,于是坂田对吴的十番棋也应 运而生了。出人意料的是,先相先的坂田以2比6大败,被降为定先。而十番棋结束的第二年,坂田也升为九段。所以人们认为吴清源最强时有13段的棋力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坂田被降级后并不气馁,慢慢提高棋艺,后来成为能与吴抗衡的主要对手。在吴清源时代后,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坂田王朝。通过吴和坂田的经历对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坂田作为大棋士的生命力强于吴清源,40岁以前的吴清源远远强于同样年龄的坂田荣男,40到50岁这个年龄,两人差不多。50岁以后坂田的成绩远远优于吴清源。坂田作为一个伟大的棋手,一生共获得了64个冠军。这个记录直到近年才被赵治勋的66个打破。而透过坂田的强大,又映衬出全盛时期的吴清源是多么强大啊。
  
  关于吴清源的棋,99年我的一位同学送了我一套蜀蓉版的<吴清源对局全集>,800多局棋谱我没机会完全摆完。但20岁之前,我就把<吴清源自选百局>和<吴清源十番棋全集>都认真的打过了。虽然对吴先生的棋不可能完全领悟,但还是感叹吴先生的强大。吴的棋属于极薄的那一种,该走两手棋的地方,往往只走一手。但对这种稍显无理,过分的下法,对手却抓不住。吴先生的力量非常大,战斗力极强,棋子接触到一起时非常凶猛。这些也正是他能战胜其他人的原因。
  
  我和吴先生的一面之缘,千禧年沈阳的夏天特别热,但我的心情却非常好。因为吴清源先生来沈阳访问了。在沈阳棋牌院朋友的帮助下,我知道了吴先生的活动安排,我的朋友告诉我,先生下榻的酒店,让我在酒店等待在市郊参加活动回来的吴先生。大概是我太着急,再加上朋友的估计错误,还有堵车的原因。我在酒店外等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先生回酒店了,我终于见到了吴清源先生。掐了自己一下,知道不是做梦,当时的心情无比激动,完全是朝圣的感觉。80多岁的吴先生说话非常和气。在我的<吴清源对局全集>和<吴清源21世纪围棋的下法>上签名,又欣然接受了我的合影要求。先生坐在酒店大堂的沙发上,我站在旁边,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回忆。而今已经快5年了。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心情始终荡漾不已。
  
  吴清源先生已经不仅仅是围棋棋手们的目标,更是所有华裔的骄傲。他一个人单枪匹马打败了全日本的事迹,让近代以来倍受日本欺凌的中国人也稍稍出了口恶气。
  
  [转帖>吴清源大师生平年谱
  吴清源。日籍华人,名泉,生于中国福州。1936年加入日本籍,1945年恢复中国籍,1979年再次加入日本籍,幼年居北京,初由父亲吴毅(留日归国)启蒙学弈。 十岁时已达到当时名手汪云峰、顾水如让二子水平。 十二岁时,于来访的日本棋手岩本熏及小杉丁对局,棋艺才能受到日本棋界关注。 十三岁与日本井上孝平对局,由旅华日人山崎有民转寄对局记录给日本名手濑越宪作审阅,濑越认为是稀世天才少年。
  
  1928年10月赴日本,师事濑越宪作。
  1929年日本棋院授予三段。
  1932年升五段。
  1933年与木谷实共创新布局。
  同年9月,在和秀哉名人对局时采用了“三三、星、天元”的新颖布局,轰动棋坛。
  1939年升七段。至此于日本第一流棋手进行“十番棋”“六番棋”和“三番棋”等对局。 其中以“十番棋”战绩最为突出。计1939年对木谷十番棋;1941年对雁金准一十番棋;1946,1950年对桥本宇太郎二次十番棋;1943,1951,1952年对藤泽库之助三次十番棋;1953年对坂田荣男十番棋;1955年对高川格十番棋。在以上十番棋中,将除雁金准一以外的对手全部降至先相先或定先。被公认为棋界的第一人。
  1950年2月,由日本棋院授予九段。
  1957年后获得日本第一,三期最强决定战第一名。
  1964年发生车祸,从此退出各项重大比赛。
  1983年引退。在布局、定式、序盘等方面见解甚多,被称为“近代布局的奠基人”,“昭和的棋圣”。著有《新布石法》,《吴清源自选白局》,传记文学《以文会友》等,对局棋谱收入《吴清源打棋全集》。门下弟子有林海峰,王立诚,芮乃伟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