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重读聂卫平:夺冠之路的艰难 无可喘息的竞技场

2022年03月27日 19:24 新浪体育综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一同回顾了聂老对人生意外而来的农场经历的回顾,分享了他在这段经历中获得的“棋盘之外的收获”。结束人生插曲的聂老,将带着这样的收获接着前进,走上他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聂卫平”的道路,首先便是他取得全国冠军的艰难之途。

  在这一章节中,聂老重点讲述了对他极为重要的两个对手。一位是聂老早期职业生涯中横亘于前的强敌陈祖德,另一位则是被称之为“聂卫平克星”的黄德勋。这两位对手也代表了聂老夺冠前后不同的竞技难题。


  夺冠前的聂老数次输给陈祖德,在1974年成都全国围棋比赛中聂老面对陈祖德更是下出了81手认负的棋局,被聂老称作其“对局史上最丢人的一幕”。这直接使聂老在那届比赛中之后的对局也状态全失最终仅获得第三名。当1975年,聂老在第三届全运会中再次早早遇见陈祖德,聂老这样描绘他当时的感受:“一想到又要和他作一番生死搏斗,我就有些心惊胆颤。没有和陈祖德比赛过的人,是很能想象他在棋盘上咄咄逼人的威势是如何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


  但竞技场上容不下怯懦的人,聂老已经历过81手认负的惨败,在本次比赛中聂老没有重蹈覆辙。聂老在自传中这样回忆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年来的苦练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输了也有拼出个样给大伙看看。”并写到:“‘拼’就是我和陈祖德对局时唯一的念头。”最终聂老在这次比赛中战胜了陈祖德,这不是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役,但这局胜利让聂老气势如虹以14连胜的成绩获得了第三届全运会围棋比赛的冠军。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竞技场上的战士们心境总是相似的,即使在不同的项目,一位今天的电竞选手说的话,也许能很好描述聂老在当时的心态转变:“对胜利的渴望会战胜恐惧。”

  而对于夺冠之后的喜悦,聂老却没有过多描述,冠军似乎不能成为让他可以稍作喘息的节点,他写到:“一想到从此以后,自己将成为所有优秀棋手的攻击目标,便感到肩上的担子是那样沉重。我只有更加努力,别无他法。”


  夺冠后,有夺冠后的世界,一个同样不易的世界。作为一段时期的中国围棋领军人物,肩上的包袱体现在了聂老另一位对手身上,那就是黄德勋。1975至1979年间的五年,被棋届人士称作“聂卫平时代”,而在1976至1980年间,黄德勋完成了在全国比赛中面对聂老的六连胜。

  聂老认为黄德勋的实力与自己应该存在差距,平时的训练赛中黄德勋也鲜少能取胜,但在全国比赛中聂老就是接连不利。这让聂老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直至黄德勋之后在发表的文章中道破真情:“聂卫平确实比我棋高一筹,但他背着冠军的包袱,一方面急于求成,想很快取得优势,另一方面,想利用技术全面的优势,稳中取胜。这原是两种互不相容的心理,撞在一起枪法便有些乱了。而我没有包袱,一上来就竭尽全力拼杀,所以常常能乱中取胜。”这让聂老豁然开朗,也得到了一个教训:“切不可小看心理因素对棋具胜负的影响。”

  竞技场上似乎永远没有喘息之机,只能依靠自己不停前进。未能如愿取得佳绩的人固然遗憾,而看似得偿所愿的人也各有困境。昔日英雄长盛不衰的故事也许不错,但人们总是喜欢那些以弱胜强的剧本,新王等级和旧神跌落神坛都颇具趣味。没有人能永远坐在王座上,竞技场的无可喘息是竞技运动员必然将承受的,但更令人的唏嘘的是人们对兴衰枯荣的自然规律并不宽容。往昔在竞技场中被奉作英雄的人,少有不在其后被踩入泥淖的,尽管他们从不曾愧对自己和自己的职业,也不曾愧对任何人。

  (聂卫平工作室 Prime)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