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受先战胜日本“名誉九段”第一人,王幼宸“五十岁后长棋”显威

作者:萧萧风  2020-02-16

本文转载自头条号:弈道秋声

  无论是“南刘北顾”还是“南刘北过”,身边都聚集着一批当时中国最顶尖的棋手,王幼宸是当中突出的一位。

  王幼宸先生出生于1892年,与顾水如同年,长于刘棣怀、过惕生。尽管解放前就跻身国内一流高手行列,但当时王幼宸的正式身份还是北京某银行职员,并非“专业棋士”,当时对他的棋才评价也不算高。解放后,王先生潜心钻研棋艺,进步很快,占据了国内棋手前几把交椅,被誉为“五十岁后长棋”。

  新中国成立后,王幼宸先生曾两度获得全国围棋赛亚军,正式大赛综合战绩在老一辈棋手中仅次于南刘北过。1960年,第一个正式的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与中国棋手进行了六场较量。日本代表团团长是德高望重的濑越宪作先生,麾下大将有桥本宇太郎、坂田荣男、濑川良雄、铃木五良。当时的濑越先生已经71岁高龄,他在1955年被授予名誉九段,因为那时对九段标准要求甚严,整个日本棋界的九段屈指可数,以濑越先生的年龄,已经不太可能再于大手合比赛中和后辈们争锋。若放到现在,凭濑越先生的实力和战绩,早就该是无可置疑的“正式”九段了。

  第一次正式的中日围棋友谊赛双方都非常重视,中国方面尽遣当时精英上阵,以双方实力差距考虑,所有对局都是日方棋手授先进行。

  濑越先生亲自上阵,首战与黄永吉战和,随后连胜金亚贤、刘棣怀,第四场王幼宸挑战濑越先生。


1960年中日友谊赛第四场
王幼宸受先一子胜濑越宪作
对局日期:1960年6月14日

  早在1928年,曾在中国游历、对中国棋界相当了解的濑越先生在日本《棋道》杂志上撰文,将中国知名棋手按水平高下分为九等,吴清源独为“九”,王幼宸被列入“六”。1942年,濑越先生率吴清源、桥本宇太郎等访华,与中国名手对弈,随后授予中国棋手段位,最高为四段,有顾水如、刘棣怀、王子晏等六人,王幼宸被授予三段。有此渊源,濑越先生堪称王幼宸先生亦师亦友的故交。

  第一谱 1-50


  黑1、3直接守住一个无忧角,王幼宸先站稳脚跟。
  黑15尖顶攻击,追求步调。
  白18镇是常用手法。
  黑19靠出反击,白22是调子。
  黑27看重下方实地,单走33长比较从容。
  白36棋形要点。
  白38虚枷强硬。
  黑49靠正招。


  第二谱 1-50(即51-100)


  黑5长出,形成互攻。
  黑7、9顺势出头,白10吃住两子棋筋。
  黑11、13转战上方。
  白14跨断,犀利。
  黑17不辞一战。
  黑21飞下,局部绞杀激烈。
  白26手筋。
  黑棋无奈,在边上求活。
  白32应该35位挡住。
  白36挖吃三子,黑37长出活棋,黑棋渡过难关。
  白38应走39位曲。
  黑39以下抢空,维持住局面平衡。
  黑45跳起是大局要点。
  白46又是手筋。
  黑47过于谨慎,可于48位挡住,再于左上方扳渡求活。
  白48冲出、50逼住严厉。


  第三谱 1-50(即101-150)


  黑7是好手。
  白8跳或当走11位飞。
  黑9、11冲断,就地安定。
  白16大且厚。
  黑17以下目数收获颇丰。
  白24、26好次序。
  白32夹,考验黑棋。
  黑33毅然立下。
  黑45拐联络,白46、48是先手。
  白50围中腹是求稳的下法。


  第四谱 1-50(即151-200)


  黑1好手,先手得利。
  黑7粘,目数最大,至此全局形势微细。
  黑13以下好次序。
  黑21长时,白棋走27位挖吃三子更大。
  黑27粘,王幼宸瞄着右下的搜刮手段。
  以下双方官子均精细。


  第五谱 1-60(即201-260)


  白4见小,此时于右边21位扳后渡回最大。
  黑5以下好手,逼迫白棋收气。
  黑13应先于19位点,可便宜2目。
  白18好棋。
  黑21退后,王幼宸终于确立优势。
  至白60收完目数,黑棋盘面多2目。

  因为不用贴目,王幼宸以一子的优势险胜濑越宪作先生。


濑越宪作虽是名誉九段,但无论实绩还是影响力都不下于当时的九段高手,在正式的中日比赛中王幼宸先生受先以细腻的发挥战而胜之,这盘棋也应被视为中国围棋的一座里程碑。


王幼宸受先260手一子胜濑越宪作



当时的国手们(后立者左一为王幼宸)



濑越先生(左)为中日围棋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