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今日看点 | 2.13 浅谈日本围棋比赛用时

作者:梁生  2020-02-15


各位下午好,今天是日本棋圣战决赛第四局第二天的比赛,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形势感觉井山裕太要连下四城成功卫冕。今天呢,就想和大家聊聊日本棋战的用时。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新闻棋战的用时相比用中韩两国的比赛或者是世界大赛要长,具体来说呢,三个比较大的新闻棋战名人、本因坊还有棋圣战决赛的用时是每方八个小时,每局比赛是要经过两天才能结束。而这些比赛的循环圈以及预选的用时很多时候也是比世界大赛要长的。我们先分析下原因。


从历史上讲,日本围棋从德川幕府时代开始,到最后一任本因坊秀哉退位之前。各大家的门人在私下是不允许随便对弈的,而一旦不同门派之间的高手们开始对弈,那么棋的输赢就和门派兴衰还有个人荣辱直接挂钩的,所以对局者必须谨慎又谨慎的思考,用时自然就长了。在御城棋的时代过去之后,新闻媒体代替了幕府,成为围棋比赛的主要赞助商。而在那个年代,电视直播还不发达,报纸是棋谱和棋评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了报纸的销量,赞助商们希望棋手们能多下两天棋,这样棋谱的连载时间就可以长一些。就好像吴清源先生和本因坊秀哉那盘著名的棋,每方限时是24小时,间间断断下了三个多月,虽说有秀哉不断打挂的原因在里面,但是那时候一盘棋下一周左右应该是常态。


现代之后,七大新闻棋战形成,用时基本上就和今天我们看到的比赛差不多了。所以说,日本围棋限时长,基本上是历史遗留问题,那么我们再看看,这样的用时对于棋手们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缺点呢?

首先,充裕的时间当然能让棋手思考的更加完善,从某种角度上提高了棋的质量。比如1988年武宫正树用了五个小时的时间算出了他自己忘掉次序的“大雪崩”定式变化。也留下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长考”故事。但是同样,我们也看到了许多“长考”之后的恶手。而之前申真谞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表示面对AI的慢棋,三个小时足够。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啊,八个小时保留时间的比赛实在是有些长了。想想之前的前辈们要用日式的跪坐姿势来下完一盘棋,真是让人佩服。

尤其是在网络直播如此发达的今天,对于观众和解说来说,这么长时间的比赛实在是很不友好。而且对于棋手,这种比赛应该也是很疲劳的。尽管现在日本围棋在世界上辉煌不在,但是日本这个民族对于传统的尊敬和延续,在一些时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