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侵消:分寸决定成败

据说,业余棋手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恨空”。一看对方成了个模样(围棋术语,指尚未形成实地的阵势),就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去,恨不得把对方的空破个一干二净。而职业棋手要限制对方大模样的时候,总是远远地吊上一手,称之为“浅消”,这一子,既要能压缩对方的空,同时又能扩张自己的势力,对方要攻它,感觉占不了便宜,要守一手,又觉得太委屈。让对方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才这是高手,这一个子,就体现了入界宜缓。所以,入界宜缓之缓,并不是迟缓、缓慢,而是在判断全局形势的基础上,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既稳重又有力,同时分寸感极强的一手。

盲人瞎马,忽必烈跨海远征

五代时的周世宗柴荣,是极具雄才大略的一位皇帝,以至有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那么统一中国的就应该是后周而不是北宋了。当周世宗意欲一统天下的时候,他周边有着好几个“大模样”:辽国、南唐、蜀国等等,如何“破空”?周世宗问计于臣下。有一个叫王朴的官员献了一道《平边策》,周世宗大为欣赏,立即提拔他为开封尹,“引与计议天下事”,大加重用。

王朴这一篇被朱熹认为可以和诸葛亮“隆中对”相提并论的《平边策》,其核心思想其实也就是四个字:“入界宜缓”。他的战略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江南后辽国。怎么平定江南呢?同样还是“入界宜缓”的法宝。王朴说,南唐与后周接壤两千多里,击破南唐也不必深深地“打入”,而是慢慢地浅消,所谓“勿大举但以轻兵挠之”。派出小股部队去骚扰南唐防务松懈的地方,对方如果大军来救,就另找个地方再去骚扰,对方必定四处救火,疲于奔命,从中就可知对方的虚实。同时,长期地处于备战状态,国库枯竭,人民凋敝,我军则一步步侵蚀对方。攻取一地,即用此地的土地百姓来作为我军的战争资源。这样一步步进行下去,先定江南,再图岭南、两川,在削平敌国的同时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进攻辽国就会有相当的把握。至于盘踞太原的后汉,到最后捎带着收拾就可以了。

即使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王朴的《平边策》也确是十分高明的,虽然他没有说到“入界宜缓”,但整个战略意图却是不谋而合。柴荣早死,没能实现王朴的宏图,但后来当过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其统一天下的进程,正是按王朴的《平边策》依样画葫芦。

但同样是征服邻边小国,元朝的皇帝忽必烈,尽管名气比王朴、周世宗大得多,但见识却是差了一筹。这大概是蒙古人长居大漠,难于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吧。

要说全盛时期有蒙元帝国,真正是天下无敌。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锋镝所向,无不望风披靡。然而,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却在征服一个小国时铩羽而归。第一次尚是无功而返,数万精锐死伤大半。第二次再战,更是全军覆没,二十万军队除三人外全部魂归异国,这在蒙古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小国,就是与中国一水之隔的日本。

第一次远征日本是在元朝建国之初,忽必烈皇帝正雄心勃勃。他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对方称臣纳贡,但不识相的日本人每次都轻蔑地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自然容不下身边这个跳梁小丑,决心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1274年,元军由朝鲜出海,攻向日本。也许是对元军天下无敌的神话太自信了,他们只派出了两万五千人。一开始倒也顺利,但在九州登陆后,遭到了日本幕府军队的有力抵抗。元军横扫千军主要倚仗的是剽悍的骑兵和纯熟的弓箭手,但在狭长的海滩上,骑兵根本无法展开,而弓箭手对日本的重骑兵也是威力大打折扣。在近身肉搏中,日本的刀剑倒是显出了优势。当时日本的冶炼和刀具制作技术世界一流,日本人也惯使刀剑。以机动和速度见长的元军,在阵地战中始终无法重创日军,双方在拉锯战相持了20多天,都是死伤惨重。这时,元军的给养即将用尽,只得上船撤退。灰溜溜的元军根本没想到,这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在海上,元军遭遇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识过的敌人:台风。在巨大的风浪中,元军舰队倾覆无数,狼狈逃窜。

这样的结果是忽必烈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在充分的准备后,元朝于1281年开始了第二次征服日本之战。这次的规模更大,共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乘坐五千多艘船只,浩浩荡荡向日本海进发,大有一举荡平之势。

这一次似乎还是上一次的翻版。元军的进攻力量加强了,但日本幕府的防备也随之提高,他们在九州征博多湾一带沿海滩构筑了一道数十里长的石墙,有效地阻挡了骑兵和弓箭的冲击。战争从五月底持续到七月初,跨海作战的元军,给养又跟不上了,只能准备撤回。这时候,他们可能还在想着下次带更多的给养、更猛烈的炮火,把日本彻底征服。

老天这时跟元军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八月,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整整持续了四天四夜。在巨大的风暴中,元军的船只如积木玩具般被倾覆。一开始,元军将领范文虎还想把船只连接在一起以抗衡风浪,岂止这样做的结果是船翻得更多更快。“暴风大扇,洪波滔天,烟飞云不敛,雷雨如暗夜。蒙古艨艟数千艘,为风涛洲石所碎,贼徒悉溺死”(日本《镇西要略》),不识水性的元军到了此时只能是等死。飓风过后,船上的元军死伤殆尽,军储粮草武器全部丧失。“船为风涛所激,大失利,丧全师以还。”“飓风大作,战船皆破坏终覆没,左副都元帅阿刺帖木儿以下溺死者无算,流尸随潮汐入浦口,积如邱陵。”(《新元史•日本传》)。更惨的是,此时尚有十万元军留在海滩上,攻,攻不上,退,退不回,守,没了粮草,在苦苦捱了三天后,日军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八角岛,纵兵攻击。七万多元军被杀,两万多人被俘。俘虏除少部分免死后成为部民(贱民)外,全部被处死。最后,二十万强大的元军只有吴万五、于阊、莫青三人,扒在一只小船上幸运地漂回中国,这三个小卒凭借着二十万分之三的运气而名留历史。

所向无敌的元军之所以会遭此大败,从战术上或许可以找到许多的原因,但从战略上来说,就是忘了“分寸感”,他们“打入”得太深了。这深当然不是距离上的,日本深不过莫斯科、巴格达,而是环境上的。在陌生的环境作战历来是兵家之大忌,不知己又不知彼,焉得不败。元军这两次跨海远征,自身骑兵的优势无从发挥,对日军的抵抗没有充分准备,对跨海作战毫无经验,更要命的是,对海上飓风根本就是一无所知,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切全凭运气,而偏偏这一次,老天爷也看不过了,狠狠地教训了狂妄了蒙古人。

TOP

交浅言深,许子远夸口丢命

许攸字子远,河南南阳人,是汉末的名士,才华出众,计谋过人。他少年时就与曹操、袁绍等结交,关系很密切。汉末大乱,群雄并起,许攸投奔袁绍,为他出谋划策,是主要的谋士之一。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对峙。此时袁绍的军事实力、后勤保障都占有明显的优势,曹操撑得很辛苦,一度有了放弃的想法。

这时,许攸的家人因为非作歹,被留守邺城的袁绍谋士审配收治,许攸一怒之下,愤而转投曹操。许攸来到曹营时,曹操正在休息,听到消息,跣足出迎,连鞋也来不及穿,就迎了出来,其心情之迫切可见一斑。见了面,曹操抚掌而笑,子远兄你来了,“吾事济矣”,我的事情就好办了。打仗不就打个知己知彼吗?袁绍的重要谋士来了,袁军的底细还不一清二楚?曹操与许攸“携手共入,(曹)操先拜于地”。许攸心知肚明,却不忘撒个娇:“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你是大汉丞相啊,怎么拜起我这个小老百姓了?曹操当然要捧许攸一下:“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意思是咱们老朋友了,说什么官不官的。曹操这般以故友相待,许攸自是十分受用。他问曹操,现在情况怎么样啊,军粮还有多少?曹操呵呵一笑,足着呢,用一年都没问题。许攸说,错了吧,再说一遍。曹操说,其实也就半年而已。许攸说,难道你不想击破袁绍吗?见到老朋友也不说实话。曹操说,刚才是说笑话呢,实话跟你说吧,军粮不多了,只够一个月。你看这事怎么办?许攸说:“你孤军独守,外面没有援兵,营内粮谷已尽,已经到了危急关头。” 接着许攸献上一计:现在袁军有粮食存于乌巢,虽然有士兵,但无防备,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其粮草,不过三天,袁军自己败亡!

曹操依计而行,选精兵假扮袁军,趁着夜色偷袭乌巢粮仓。一到乌巢,杀散守兵,一把火把袁军粮仓烧个干净。袁军大乱,曹军趁机掩杀,大获全胜。官渡之战也由此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之一。此后曹操乘胜追击,破邺城,占冀州,取代袁绍成为北方的霸主。

平心而论,官渡之战最大的功臣是许攸,说得夸张点,要没有许攸献上这么一计,官渡之战的成败就很难说,曹操的霸业至少得推迟好几年。许攸有点洋洋自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他似乎太不会把握分寸了。比如他不分场合,多次当着众多大臣的面,直呼曹操的小名,大喇喇地说:“阿瞒,要不是我,你能进这冀州城吗?”曹操自然不好当面发作,嘻笑着说,那是那是。有次许攸看到曹操出邺城东门,远远指着曹操对左右说:“这家伙要不是我,进不得此门”。终于有一日,在冀州城门口,许攸碰上了大将许褚。许攸又来这一套:“你们要不是我,能进此门吗?” 许褚大怒说: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你岂敢如此夸口?许攸恼羞成怒,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许禇恶从心头起,拔剑把许攸杀死。对此,曹操的反应是:“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对杀死大臣的许褚不过是“罚酒三杯”而已,许攸死了等于白死,可见杀许攸其实是深得曹操之心的。

许攸的智商肯定不低,待人接物的规矩当然也很清楚,最终以功臣之身而至死于非命,在于他忘了一点:分寸是会变化的。少年时与曹操情投意合,那是一种分寸;官渡之战为曹操解燃眉之急时,也是一种分寸;曹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那又是一种分寸。与曹操私下相见时是一种分寸,在大臣将领面前时又是一种分寸。少年时叫声“阿瞒”,那是亲切,当着众将面前叫“阿瞒”,那是轻慢无礼。官渡之战时“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只因你是大救星,官渡之战后,你许攸不过是下属之一,此一时彼一时也,只能是你先拜曹操,曹操回礼都不用。这就像下围棋,对方势力薄弱时,可以打入得深一点,对方已是滔天大势,你还要深深打入,岂非不知死活?

TOP

龟步:小胜积成大胜

入界宜缓的缓,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在一个恰到好处的点,也是在时间上的----绵长而有力的推进。缓,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状态,一种过程。高手的棋,落在一个点上,看似轻描淡写、平平无奇,其实蕴含着种种连绵不绝的后着。他进攻的步伐,看似不急不慢,其实在每一次小步前进的同时,也在为下一步积蓄能量。它就像一辆重型坦克,缓慢地却是坚实无比地压过来,无可抵御。曾经和林海峰一起开创“竹林时代”的大竹英雄,在江湖上就有一个“龟步大竹”的美誉,而到目前为止,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李昌镐,其棋风也被人称之为“龟步”。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其实把“跬步”改作“龟步”,同样恰当。

日积月累,曾国藩专“打呆仗”

李昌镐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之一,他从16岁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到目前在世界大赛中夺下17冠,而自1988年第一届富士通杯到现在,总共也才101个世界冠军,他一个人就拿了六分之一强。

然而,奇怪的是,在李昌镐的对局中,很少有那种石破天惊的妙手,以致有一段时间,许多顶尖高手在输给了李昌镐之后,反复研究,也不知自己输在哪里。其实,李昌镐自己已经说明白了他的秘诀:“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什么叫51%的效率?就是每一手棋,并不追求尽善尽美,并不要求把效率发挥到最高,只是做到比较好就可以。也许,围棋国手马晓春的一个说法更容易理解,他说,如果一手棋的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李昌镐的棋,每一手也就是在6分到7分。这里的51%和六、七分,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的话,那就是“缓”------入界宜缓的缓。

6分到7分的棋也能拿世界冠军?是的,只要做到“每一手”。下棋的都知道,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一局棋能不能赢下来,看的是你下得有多“好”,但更看你下得有多“不坏”。也就是说,好棋能帮你积累优势,但不会因为一着好棋立即取胜。但是一着坏棋,却足于立即让你投子认输,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而在一局长达两三百手的棋中,谁也免不了会有几手坏棋------除了李昌镐。一手棋做到六、七分,并不是很难,但每一手都在这个水准,就很难做到了。李昌镐正是凭这一手功夫打遍天下无敌手。

51%,也可以理解为每一手只比对手好1%。1%可以说微不足道的,但每手棋都好1%,就足于决定胜负了。一局棋少则一百五六十手,多则三百二三十手,而高手间如果不出现“吃大龙”的话,到最后也就是两三目的差距。这两三目,平均到每一手棋上,也就是1%目的样子,这就是1%的价值。全盛时期的李昌镐,他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是“半目胜”,这确实很难找出是那一手棋决定了这半目。李昌镐的棋,每一手都在积累细微的也许连1%也不到的优势,到最后也只比对手好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就足于决定胜负了。这就是李昌镐难于企及的地方。

不知道李昌镐有没有读过清代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的书,但显然,李昌镐的战术深得曾国藩行军打仗的精髓。

当太平军席卷天下,清朝的八旗兵、绿营兵一败涂地的时候,曾国藩却带着一支“地方部队”湘军,彻底打败了太平天国,而他打胜仗的诀窍,也就是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说穿了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所谓“结硬寨”,就是每到一地,先把自己的营垒扎得结结实实,牢不可破。为了保证扎寨的“工程质量”,湘军还制订了严格的“行业标准”:扎营的地点须是背山依水,易守难攻。营墙必须高八尺厚一尺,墙前壕沟深一尺。更绝的是,壕沟中挖出来的泥土必须搬到两丈以外,这是为了防止敌人进攻时,把泥土回填到壕沟中。壕沟外面扎一排花篱,高五尺,深两尺,排成两层或三层,这样敌军的骑兵就没法直接冲上来。这还不够,为了防止敌军偷袭,湘军还有让士兵“站墙”规矩,就是在规定时间让士兵站到营房的子墙上。比如五更部队起床的时候,就让三成士兵“站墙”,等到整个部队整理完毕,“站墙”的才可以下来。

这样的“扎硬寨”能保证打胜仗吗?不能,但能保证不打败仗。也就是说,曾国藩的思路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用《孙子兵法》来说,这叫“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让自己不可战胜,然后再寻找机会战胜敌人。

怎么战胜敌人呢?曾国藩的战术还是很平常:“打呆仗”。纵观曾国藩十几年的征战史,他攻城时,从来没有里应外合、火攻水灌这一套,所做的基本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挖壕沟。在城外挖出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壕沟。挖壕沟能把城攻下来吗?不能。挖壕沟不是为了攻,是为了守。近城的壕沟用于围城,不让敌军突围。外面的壕沟用于打援,不让敌军进城。这样把城围个严严实实、水泄不通。湘军有长江水师保证供应,只管慢慢地围下去,而城里守军却熬不起,等到城里粮食吃光,求救无望,必然人心大乱,自可一战而胜。所以湘军攻城,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往往要一年两年,熬得敌人灯枯油尽。比如打安庆,光壕沟就挖了五个月。

这样的“打呆仗”,肯定不会有神来之笔、意外之喜,但也很少有失手的时候。湘军就像一条大蟒,它不是一口吃掉你,而是缠住你,一点一点地勒死。不论巧取还是豪夺,自身总有几分侥幸,对手或有一丝机会,而这样的打呆仗,对手对你的意图、布置都清清楚楚,但就是没有办法,眼睁睁地一步步走向失败。曾国藩说:“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得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李昌镐的棋,也正是这种“铢积寸累”的写照。

TOP

但手熟尔,卖油翁技惊四座

爱德华滋•戴明是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1950年,他被麦克阿瑟将军举荐给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JUSE),受邀赴日本讲学,帮助百废待兴的日本发展经济。当时的戴明在美国国内其实并不太受重视,但他在日本却被奉若神明,松下、索尼以及本田等众多企业和企业家多次请他来传授企业管理的“福音”。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日本经济奇迹般的从废墟中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经济强国。

戴明的管理思想当然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但他的一句话却被视为其管理理念的核心,那就是:“每天进步1%”。

“每天进步1%”,这个理念看似简单,却说出了成功的真谛。凡事皆是由小至大,人生的路程,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就会带来巨大的飞跃,每天退步一点点,习以为常,就会与人相差甚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过来,三尺的冰冻必须是一日又一日的寒冷凝结成的。

戴明博士的这1%理论,其实可以用网上流传的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以一年为期,(1+1%)的365次方=37.8,(1-1%)的365次方= 0.03,其中:365次方代表一年中的365天,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1+1%)表示每天多做1%,(1-1%)代表每天少做1%。一年的光阴就会使努力一点点所取得的成就为37.8,使退步一点点的后果为0.03,努力一点点是退步一点点的1260倍。事实就是这么的令人震撼。

从这个公式引申开去, (1+1%)的3次方×(1-1%)的2次方<(1+1%)。也就是说,一日曝十日寒肯定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行不通的,要做的只有持之以恒。每天进步小一点没关系,哪怕只有1%甚至更少,重要的,是每天的不间断的进步。水滴石穿,一滴水是绝对穿透不了石头,只是天天如此才有可能。

这个道理,其实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一个故事中就讲得很形象。

陈尧咨是宋代的一个有名人物,他是宋真宗时的状元,而且其弟也是状元,这在科举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陈尧咨官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同时还是有名的书法家。这难得的是,这样的一个大官员、书法家,竟能还是个神箭手。他有一次以钱币为靶子,一箭过去,箭竟然穿孔而过,实在是神乎其技了。春秋时楚国有位神箭手叫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典故就出自于他。陈尧咨自称“小由基”,可见对自己的箭术也是颇为自负的。

一日陈尧咨在自家的园子里练箭。旁边有个卖油的老翁似乎很感兴趣,放下油担子,闲闲地看着,久久不去。陈尧咨的箭术确实了得,十箭里总有七八箭射中靶心,但这卖油翁只是微微点头,没有陈尧咨料想中的大为惊讶或高声喝采之类。

陈尧咨心里有点不舒服了。说:“你也知道箭术吗?我的箭术还不够精吗?”这老翁淡淡地说:“这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手熟罢了。”这下陈尧咨不干了,我这天下闻名的箭术,竟然不过是“手熟”,这真是欺人太甚。他不由得忿然作色:“你也敢瞧我不起?”老翁说:“这是我从酌油中了解到的道理。”说着,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葫芦口上放一枚铜钱。然后舀了一勺油,慢慢地从铜钱的小孔倒入葫芦里,那枚铜钱上竟然一点油也没有沾上。这分手上的功夫,比之陈尧咨的箭术,可谓是异曲而同工。老翁说:“我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手熟罢了。”

所谓“手熟”,也就是每天不停地练习,慢慢地熟能生巧,不知不觉中就神乎其技了,其实质也就是“每天进步1%”。看似很缓,但十几年数十年下来,也就很可观了。所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TOP

试应:见机方可行事

试应手是围棋谋略中的一种高级战术。在某个局部,感觉有采取行动的必要,但如直接动手,又不见得有明确的利益,甚至有可能使自己陷入欲罢不能的尴尬。倘若无所作为,则又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此时就不妨投石问路,试探性地下一两个子,视对手的应对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战术。有时候,试应手也表现为“留有余味”,一个闲子冷着放在那里,随着周边形势的变化,来决定如何发挥它的最大功效。试应手的实质也是一种“入界宜缓”,不急着做决定,而是通过反馈机制来以静制动,使事态明朗化后适时切入,从而获得最大利益。

见风使舵,触龙智说赵太后

战国时,七国争雄。公元前265年,赵国的惠文王去世,其子赵孝成王继位,由于年纪太小,就由其母赵太后摄政。虎视眈眈的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发兵攻赵,一举占领赵国三座城池。赵国见形势危急,只好向齐国求援。齐国出兵当然是有条件的,更怕赵国过河拆桥,就要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赵太后对这个小儿子最为溺爱,执意不肯。眼看赵国危在旦夕,群臣纷纷劝赵太后舍小家为大家,让长安君去齐国。顾全大局,这道理谁都懂,但赵太后爱子心切,就是不听劝,还强硬地说,“谁要再说让长安君作人质,我就狠狠地啐他一口!”

这事肯定必须解决,但正面的门已经堵死,入界宜缓,一个叫触龙的左师,就对赵太后使出了“试应手”的高招。

触龙初见赵太后,赵太后还是怒气未消,“盛气而揖之”。触龙的第一着试应手叫“同病相怜”。他说,我的脚不好,走不快,所以好久没来看你。赵太后说,是啊,我也是进出都要坐车。触龙又说,每天饮食没减少吧?太后说,不过吃点粥罢了。触龙说,是啊,我也吃不下,不过每天走上三四里,总算有些食欲,人也舒畅些。太后叹息着说,我就做不到啊。这着试应手,试出了太后还是有着共同的对话基础的。

触龙的第二招试应手,叫做“将心比心”。触龙说:“我有个小儿子,叫舒祺,很不成器,我已经衰老了,很怜爱这孩子,想让他来宫中做个卫士。”赵太后问,这孩子多大了?触龙说,“也才十五岁,不过趁着我还没死,把他托付给你。”太后不由大为惊异:“男子汉也怜受小儿子吗?”言下之意,那些劝她让长安君为质的人全不懂爱子之情。触龙说,当然了,男人比女人更爱孩子。这一招试应手,试出了赵太后的心结在于爱孩子,并且认为做人质就是不爱孩子。

触龙的第三招试应手,叫做“将女及儿”。他对赵太后说,我私下里觉得,比起长安君来,你更爱女儿燕后。赵太后说:“那你就错了,我对燕后的爱远远赶不上对长安君啊!”触龙说:“当年燕后出嫁的的时候,你拉着她的脚跟,哭着不让她远嫁燕国。燕后走了,你还不住地想念她。你这样喜爱燕后,可祭祀的时候为她祝福,说的却是‘千万别让燕后回来’。你这样说,不是不想念她,而是为长远考虑,希望她的子孙能相继为燕王。”赵太后不由说:“是这么一回事”。这一招试应手,试出了赵太后并非不为孩子的长远着想,只是她不知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长远利益。

至此,触龙的几着“试应手”,把赵太后的内心想法全弄清楚了,局势已经明朗,于是他对症下药:“放眼诸国,诸侯的子孙能够继承祖辈爵位的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并不是他们不成器,而是因为他们地位尊崇却没有功劳,俸禄很厚却对国家没有贡献,手里还掌握着极大的权力,这样就很危险了。现在你让长安君位尊权重,封地膏腴,却不让他为国家建功立业,一旦你有什么不测,长安君靠什么立身?所以我看来,你对长安君实在是爱得不够,比之燕后,真是差太多了。”此言一出,赵太后恍然大悟,“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触龙的谏说自始至终未有一语提及“令长安君为质”,而太后情不自禁地说出“恣君之所使之”,只因为触龙以三招“试应手”,把赵太后的内心了解得清清楚楚,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着手,难题迎刃而解。清朝有个叫林西仲的作家评价说:“细绎前后问答,譬善弈者,初观其闲闲置子,似觉无用;待成局之后较之,方知自首至尾,悉无虚着。”所谓“闲闲置子”,也就是一个“入界宜缓”的意思。

TOP

狡免三窟,冯谖义助孟尝君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的大名人,与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号称“四大公子”,有权有势,名满天下。不过,过五关斩六将的关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孟尝君也差点落魄江湖。还好,有人帮他先下了一着试应手,孟尝君因此而因祸得福,永保富贵。

这个下试应手的人,叫冯谖,是孟尝君手下的三千门客之一。当年他因贫贱而投奔孟尝君的时候,孟尝君先问他有什么爱好?再问他有什么本事?他只回答了两个字:没有。但这人本领不大,牢骚不小。一会儿说,吃饭怎么没鱼啊?一会儿又说,出去怎么没车啊?过阵子还说,我拿什么养家啊?不免有人说这家伙也太不识相了,事还没做就想着提高待遇。但孟尝君大人有大量,一一满足。这就是孟尝君的过人之处,提高待遇并没有要求冯谖做什么,他把冯谖当作了一着“试应手”。先放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一日,孟尝君要人去薛地收债,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还要会点会计知识,没人愿去。冯谖站上前说,我去吧。孟尝君一愣:这谁呀?旁人说,就是那个要待遇的人。孟尝君笑说,看来你倒是个有本事的。冯谖拿上债券,问孟尝君,债收上来了,买点啥回来。孟尝君有点漫不经心,你看着办吧,看我这里少什么就买点回来。

于是冯谖来到薛地,把欠债的人召集起来,一一核对债券无误。下面该是要债了,然而冯谖根本问都不问,把债券卷在一起,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这债就此一笔勾销。债民们又惊又喜,对孟尝君更是感恩戴德。

冯谖第二天向孟尝君复命。孟尝君想不到他这么快就把债收上来了,问,买了点什么回来呢?冯谖说,你让我看看这里少什么。我想,你这里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什么都有了,唯一缺少的,是“义”。我就为你买了点“义”回来。孟尝君问,这“义”怎么个买法?冯谖说,薛地是你的封地,你没有爱民如子,反而像商人一样在他们身上榨取利益。我就假传你的意旨,把债券全烧了,债务全免了,人民高呼万岁。这就是我为你买的“义”。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但又不好责备冯谖,只冷冷地说,行了,你回吧。

过了一年,齐闵王听信了谗言,罢免了孟尝君的相国之职。孟尝君遭受诋毁,在朝廷留不住了,只得回到薛地。薛地人听说孟尝君来了,大老远地就扶老携幼,夹道迎接。孟尝君大为欣慰,对冯谖说,这就是你为我买的义啊!

冯谖说,狡兔得有三窟,现在这一窟只是免死,还不能高枕无忧,我再为你找两个窟。于是冯谖跑到魏国,对魏王说,现在齐国把孟尝君放了出来,这样的绝世之才,谁先用谁就能称霸。魏国一听,马上把原来的相国改任大将军,把相国之位空出来,派使者带着黄金千斤、车百乘,前去迎接孟尝君。冯谖马上回来,对孟尝君说,魏国这么大的声势,齐国肯定知道了。但你不能接受魏国的官职。魏国的使者请了三次,孟尝君拒绝了三次。

这下,齐王坐不住了,派出太傅拿着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来见孟尝君,向孟尝君致歉,请来回来重任相国。孟尝君答应了,但听从冯谖的建议,要求在薛地立齐国的宗庙。宗庙落成,冯谖对孟尝君说,三窟营成,从此高枕无忧矣。此后,孟尝君齐国为相数十年,从来没遇到过麻烦,这全是冯谖的功劳。

平心而论,当冯谖在薛地为孟尝君买“义”的时候,肯定是没有想到孟尝君这么快会落难,但他觉得,这地方布一个子,建一个根据地,说不定以后会派上大用场的。这就是留有余味的“试应手”之妙用。

TOP

百目大杀局


( “百目大杀局”,这就是藤泽秀行思考了2小时57分的黑93手。)

1978年的日本第二届棋圣战,坐在棋枰两端的,是卫冕棋圣藤泽秀行和挑战者加藤正夫,都是围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藤泽秀行素有“尝鲜者”之称。他先后获得了名人战、天元战、棋圣战等大头衔战的首届冠军。1976年,创奖金新纪录(冠军奖金4000万日元)的棋圣战诞生,年过五旬的藤泽秀行一路势不可挡杀入七番棋决赛,并在决赛中4比1战胜桥本宇太郎九段成为首个“棋圣”。为了守住日本围棋第一人之位,藤泽秀行开始了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经典防卫战。面对加藤正夫、石田芳夫、林海峰、大竹英雄这些当世英豪的轮番挑战,藤泽殚精竭力,屡屡上演死里逃生好戏,实现了惊人的棋圣六连霸,被称为“一年只赢四局棋的好汉”。而在第二届面对加藤正夫,藤泽倚天屠龙,上演百目大杀局,成为围棋史上的杀局经典。

这一局是七番决赛的第五局,藤泽1:3落后,站在了悬崖边上。加藤在棋界人称“天煞星”、“刽子手”,力大势沉,擅长攻击,经常以屠龙取胜。也许是为了遏制加藤暴风急雨般的进攻,执黑的藤泽在开局选择了注重规模的高中国流。

布局十几手下来,基本形成了黑取外势白占实地的格局。此后双方都按既定方针办,藤泽的外势愈发雄壮,而加藤的实地也在不断扩张。加藤当然并非麻木,以攻击见长的他有信心把漫天的“黑幕”捅上一个大洞。藤泽的31手是被激赏的一着,它并不单纯地围空,更是体现了控制局面的功力,白棋侵入的路径更窄了。加藤白34手坚决地打入,藤泽顺水推舟,上面压住,白棋只得不情愿地渡过。这一折冲,白棋拿到了不菲的“现金”,而黑棋却在“股市”上又重重地投了一笔。下面,就看“股市”能给多少的回报了。

加藤呼啸一声,白44坚决地打入,决战开始了。要么黑苦心经营的大堤土崩瓦解,要么白投入的兵力全军覆没。就像胡斐、苗人凤在悬崖上的决战,谁也没法退,谁也停不下。

藤泽如泰山压顶般地推进,几个回合下来,加藤的几个子已经呼吸急促。苦思了五十多分钟,加藤的白50屈辱地选择了割地赔款,放弃身陷绝境的三个阶级兄弟,只求在外面稍稍利用一下。然而,藤泽的黑51让所有的观战者大吃一惊,他竟然要大规模的鲸吞。藤泽并不是不知道,他只要顺水推舟吃住重围中的三个子,已是简单的优势,但他认为,不能这样的功利,能够吃的就一定要吃。这是不给对手退路,更是不给自己退路。

此后的几十手,双方在这里强手连发,每一着都走在钢丝上,一个疏忽,便是万劫不复。观战的高手人都十分紧张地思忖着,如果自己是对局者将如何落子,就连裁判长都聚精会神地盯着棋盘。

白92手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一手,而这恰好在千钧一发之际被藤泽抓住了。黑93手竟然长考了2小时57分!是的,只是一手棋,思考了近三个小时。最终藤泽走出了最佳的“屠龙”妙手。加藤面沉如水,白94也长考了1小时55分。不过为时已晚了。黑97一落到枰上,白棋已是无力回天。几经挣扎,至黑125手,白一条蔓延半个棋盘的大龙竟告不治。赛后加藤呆呆地坐在当地久久没回过神来。

后来的两局,53岁的藤泽越战越勇,最终一鼓作气完成了4:3的大逆转,蝉联了棋圣的桂冠。

这棋局,被称为二十世纪的“三大杀棋名局”之一。平心而论,超级棋士的对局,极少出现这样惨烈的场面。这局棋藤泽能完成百目大杀局,在于他准备充分,前半盘苦心经营的厚势发挥了作用,更在于他计算精确。他说:“我用了2小时57分的大长考,把对方的大龙吃了,这个大长考把大部分的变化都算透了。”据专家估计,这里起码计算到了300多手后。藤泽算的是什么?无非两条,一是我有什么进攻的办法,二是对方有什么抵抗的手段。既算对手,又算自己,既算如何进攻,又算如何防止对方反扑。这就叫“攻彼顾我”,只有这样,才能毕其功于一役。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预谋:磨刀不误砍柴工

进攻总是很痛快,防守多少有点憋屈,这不仅是下棋,生活中的事大抵如此。所以世人大多热衷于攻击。但同时,进攻往往也会比防守要动用更多的人力,耗费更多的资源。《孙子兵法》“作战篇”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所以倘不是有十分把握或是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地发动进攻。所谓“攻彼顾我”,就是强调必须是谋定而后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自身安全,洞察对方缺陷,然后攻如如天罗地网,密不透风,击如长江大河,连绵不绝,这样的攻击才是完美的。否则,很可能前方久攻不下徒劳无功,后方却出是四处失火捉襟见肘,不但攻不出成果,反而自身难保。

暗中使劲,康熙捉拿鳌拜

康熙1661年登基做皇帝时,才八岁。这样的年纪显然无法处理国家大事,于是,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四位大臣辅理。这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已年老体衰,遏必隆与世无争,朝廷议事一般以苏克萨哈和鳌拜的意见为主。尤其是鳌拜,他是开国元勋,军功赫赫,更兼勇力过人,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鳌拜成为辅政大臣后,渐渐不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结党营私,专横跋扈,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一些重大的朝政,在家中议定后便施行。

康熙六年(1667),14岁的康熙遵循其父顺治14岁亲政的先例,开始亲政,这样,他与鳌拜的矛盾开始激化。对于康熙来说,如果不想做傀儡,就必须要除掉鳌拜。但鳌拜多年来培植势力,党羽遍布朝廷,贸然动手,说不定鳌拜还没除,自己连傀儡也做不成了。康熙虽然只有14岁,心智却极为成熟。他一方面暗中谋划加强准备,一方面却示之以弱,麻痹鳌拜。

康熙亲政之初,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便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愿守护顺治陵寝。这实际上将了鳌拜一军,因为四大臣中,位列第一的索尼已死,位列第二苏克萨哈辞职,鳌拜和遏必隆两人按理也应辞职。鳌拜自然不甘心,于是就给苏克萨哈罗织了心怀奸诈、“背负先帝”,“别怀异心”等24条罪名,提出应处凌迟、族诛之刑。康熙不同意,以“核议未当,不许所请”。鳌拜在朝廷上竟对康熙挥拳捶胸,疾言厉色。康熙此时不愿和鳌拜正面冲突,只得同意将苏克萨哈处于绞刑。而这样一来,鳌拜更不把康熙当一回事了。

而康熙却在暗中加速了行动。他天天亲临乾清门听政理事,遇事直接召见满汉大臣商议,慢慢确立自己的权威。他还与索尼之子索额图密谋,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而以自己心腹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康熙还和孝庄太皇太后联同爱新觉罗家族、赫舍里氏家族、钮钴禄氏家族,取得他们对除掉鳌拜的支持。然后,康熙在侍卫、拜唐阿(执事人)中挑选一批身体强健的少年进宫作“布库之戏”(即扑击、摔跤),陪他娱乐。鳌拜见这是小孩子的游戏,误以为“帝弱好弄”,“心益坦然”。康熙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召集众“布库”少年,问道:“你们都是我的亲信,你们是怕我,还是怕鳌拜?”众少年同声回答:“独畏皇上!”康熙下令捉拿鳌拜。

擒拿鳌拜的过程,在野史记载中颇为精彩。康熙召见鳌拜议事,鳌拜进宫时,被索额图按规矩收缴了随身带的刀子。鳌振见康熙时所坐的椅子,一只后脚先锯断后再粘上。鳌拜入坐,一个小“布库”奉茶,茶杯已在沸水里煮得滚烫。鳌拜一入手,烫得不行,忙不迭要摔掉茶杯。但当着皇帝面摔杯那是大不敬,就不自觉地身子往后一仰,“喀'的一声,椅腿断裂,鳌拜直挺挺地摔了个四仰八叉。十几个少年一涌而上,鳌拜还以为他们要来扶呢,结果被按了个严严实实。康熙当即宣布鳌30条罪状,处以革职、立斩。后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在禁所死去,康熙也坐稳了皇位,开创了康乾盛世。

康熙除鳌拜夺政权,没有动用大军,没有经过恶战,在社会上未发生重大骚动,所谓“声色不动而除巨恶,信难能也”,确实很不简单。这正在于他能攻彼顾我,周密策划,精心布置,不动声色。而鳌拜只知把持朝政,争权夺利,攻彼而不顾我,根本没有想到康熙在暗中使劲。最后这“满州第一勇士”被康熙等一帮小孩扳倒,又岂是偶然。

TOP

一意孤行,关羽大意失荆

现在人说到因为粗心大意而犯了错误,总要说一句:“大意失荆州”。而蜀国失掉荆州,确实是三国史上的一件大事。

赤壁之战后,荆州的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蜀国占据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号称是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吴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导致荆州失陷。此役后,蜀国元气大伤,局促于西南一地。几年后更是为关羽复仇而大举攻吴,彝陵一战,火烧连营三百里,从此一蹶不振。

荆州的守将是大名鼎鼎的关羽,蜀国的五虎大将之首。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关羽北上攻取魏国的襄樊。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军来救。八月,山洪爆发,关羽水淹七军,生擒曹将庞德,于禁投降。关羽乘胜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魏国的一些盗贼乘机聚众暴动,响应关羽,在邺城还有人企图发动政变。一时风声鹤唳,曹操一度有迁都以避关羽的想法,关羽风头一时无两,至有“威镇华夏”之称。然而,这年冬天,荆州遭遇东吴偷袭,公安、江陵等重镇迅速陷落,腹背受敌之下,关羽军团土崩瓦解,狼狈败走麦城,最后被俘,不降而死。从大胜到大败,前后不过半年,这是为什么?

历史学家可以总结出许多原因,而从关羽本人来看,败就败成了没有做到“攻彼顾我”,他一意孤行地进攻,根本没有顾及到自身的种种问题。

一是不顾自己的实力。关羽确是一员勇将,他“矢石交攻之际,千枪万刃之中,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当时蜀国的军事实力,恐怕是三国里最弱的,跟曹魏差了起码一个档次,但关羽认识不到这一点。当诸葛亮把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他,问他当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他说:“以力拒之”。又问,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何?关羽说“分兵拒之”。诸葛亮说:“若如此,荆州危矣”,要关羽牢记八个字:“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虽然当下说:“军师之言,当铭肺腑”,但内心一直以为凭自己的一把大刀可以打遍天下。而最后,恰恰是孙吴袭取了荆州。

二是不顾自己的盟友。荆州大战前,东吴为了试探关羽的态度,派诸葛亮之弟诸葛瑾为使者来到荆州,求关羽将其女嫁给孙权之子。关公闻言,当场骂道:“吾虎女安肯嫁汝犬子乎”。自称“虎女”倒也罢了,不答应婚事也算了,却当面骂孙权之子为“犬子”,这样的羞辱,称霸江东的孙权岂能咽下这口气?《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吴蜀由此交恶。“犬子”云云或许是小说家言,但关羽的自大傲慢是东吴袭取东吴的导火索,却是肯定的。

三是不顾自己的后方。关羽北上进攻曹军时,留下重兵防范孙吴偷袭,因为他知道对手是能征惯战的名将吕蒙,不可不防。然而,孙吴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吕蒙以生病为由回到建业,派年纪轻资历浅的陆逊来代替吕蒙。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以晚辈的姿态对关羽大肆吹捧。关羽得意之下,放松了对荆州的防备,并将荆州的兵力调往樊城,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于是就有了“吕子明白衣渡江”这一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

四是不顾自己的队伍。关羽为人“刚而自矜”、“骄于士大夫”,就是骄傲自大,不善于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荆州军团的领导班子内部矛盾丛生。因一起意外失火焚烧军器案,关羽不由分说,重责负责军资的南郡太过糜芳、将军傅士仁,并扬言“还当治之”。两人以前“素皆嫌羽轻己”,更怕关羽一旦北伐失败,定要怪罪后勤给不及,军法处置。于是当吴军到来之时,便即投降,关羽的后方一下子被端了。

关羽确是能打仗,但倘若自身有着种种的缺陷,则进攻越力,失败越快,关羽兵败身死,就是如此。

TOP

自省:打铁还需自身硬

有句歇后语叫做“乌鸦落在猪背上-----只见别人黑,不见自己黑”。其实,乌鸦并没有什么好笑,因为人也是如此。几乎每个人对别人的毛病都是明察秋毫,对自己的问题却是无知无觉,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弱点吧。对局时也是如此,总想着对手的这个薄弱处我怎么去抓住,这个无理手我怎么去惩罚,却没想到自己同样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于是,一阵痛快的攻击之后,对手倒是挺了过来,自己的毛病却愈发明显,这棋也就难于为继了。所谓善于发现对手的弱点是能力,善于发现自己的弱点是智慧,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培养这种智慧。人的进步,就在于从自我反省中审视自己,在听取不同意见中找到问题,在改进缺点中强身健体。

洞察内忧,范文子拒绝胜仗

士燮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大臣,任上军将,因其封地为范,所以一般都叫他范文子。范文子为人低调,心思缜密。周灵王三年(前569),晋在鞍之战中大胜齐国,班师回国,大军举行入城仪式时,作为大将的范文子到最后才出现。他的父亲士会问他为何落在最后,他说:“这次战役的主导者是卻克,我先进城就会引人注目,免不了要分享作为主将的荣耀,所以一定要让卻克走在最前列”。士会大为赞赏说,我知道你这一生不会惹祸上身了。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春,楚国以收买手段,把晋国的附属国郑国拉了过去。这在两个大国间可以视作是公然的挑衅。晋厉公当时新上位,年轻气盛,正想大干一场,而执政的上卿栾书也是雄心勃勃,两人一商量,决定讨伐郑国,收拾下这个不识相的小国,也给楚国一点颜色看看。范文子却表示反对。他说:“一个国家以仁义立国,繁荣强大,自然会有小国来归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归附的小国越多,麻烦也会越多。我们现在纷扰不断,这些归属的诸侯正是根源。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没有了外患,必定会有内忧。我们何不把楚国作为外患,从而在国内同心同德,消除内忧呢?”

范文子这样说,当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因为他看到,当时晋国国内矛盾十分激化,老百姓的怨愤情绪很重,而政府又只知一味地以苛政重刑来压制。用范文子的话说,用来惩罚小民的刀锯,天天使用得快要坏了,而用来惩罚大臣的斧钺却从来没用过。这种情形下怎么能用兵呢?即使打了胜仗,也是一种侥幸,而依靠侥幸成功来治理国家,一定会有内乱。范文子更看到了晋厉公的问题。晋厉公本来就傲慢自大,如果对楚作战获胜,他就会更加的不可一世,肯定要增加宠臣的俸禄,赏赐给爱妾田地。这些俸禄、田地哪里来呢?只能是加重百姓赋税,削减别的士大夫的俸禄封地,诸臣之中又有谁愿意白白吃亏呢?肯定要闹事,所以“战若不胜,则晋国之福也;战若胜,乱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那么,这仗还是不打了吧。

但范文子这一“攻彼顾我”的思路,晋厉公和栾书根本听不进,他们认为楚国策动郑国叛去,是晋国的奇耻大辱,定要一战雪耻。范文子说,两福相权取其重,两祸相权取其轻,跟国内大乱相比,小小一个郑国和叛背实在不算什么。但晋厉公和栾书对国内的危机视而不见,晋厉公亲统四军,以栾书为主师,出兵攻郑。楚国自然要来救援郑国这个新收下的“小弟”,于是,双方在鄢陵展开了一场大战,这就是春秋时期有名的“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以晋胜楚败而告终。有意思的是,晋国取胜的一个关键,是采纳了范文子的儿子士匄的建议,在军营内填平取水的井和吃饭的灶,扩大空间,就地列阵,既不用出营即可列阵,还有利于隐蔽。这一妙计却遭到了范文子的怒骂:“国家的胜败存亡,是上天决定的,你这臭小子懂个什么?”范文子是真心不希望晋国就此打胜。

大战胜利后的晋国,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君臣上下都以天下霸主自居。范文子却忧心忡忡,他说:“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难将作矣!”认为鄢陵之战的胜利是在加剧国家的灾难,晋国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他惟愿自己早点死,可以不遭受这场灾祸。果然,不久范文子就病逝了,而一场大难也随之而来。晋厉公有许多的宠姬,为了任用这些宠姬的兄弟,他强行罢免了一些官员,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其中一个宠姬有个哥哥叫胥童,深得晋厉公信任,他就谗言中伤与自己有私仇的大臣卻至,使晋厉公诛杀了郤锜、郤犨、郤至三位大臣,史称“诛三卻”。晋厉公八年(前573),怀恨在心的栾书和中行偃发动政变,抓捕了晋厉公,并在第二年杀死了他。曾经不可一世的晋厉公被草草葬在城门外,只用一车四马陪葬。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