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绪多招败,建文帝三年失位

明朝初年,爆发了一场大内战。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三年后,打败了朱元璋的孙子、明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成为明成祖。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建文帝朱允炆是名正言顺的天子,而朱棣是反叛之师;建文帝拥有全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而朱棣起兵时不过北平一隅之地,数千之兵。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双方都不在一个等量级,朱棣凭什么能在短短三年内倒转乾坤,取而代之?这里的原因当然十分复杂,但就朱允炆而言,优柔寡断、考虑太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战争开始的时候,双方经滹沱河、郑村坝、白沟河等数次大战,虽然朝廷的军队胜少败多,但毕竟实力雄厚,直到建文三年,燕军所占据的也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其他地方都是反反复复,旋得旋失。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建文帝虽拥有全国的资源,但他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对全国的所有地方负责。也就是说,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军队都用来与朱棣决战,而朱棣却可以集中兵力攻击一地。而燕军也正是充分利用了建文帝“绪多势分”这一现实,专攻其薄弱环节,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当燕军由北而南攻至山东时,遇到了明朝最有军事才能的两员大将铁铉和盛庸的顽强抵抗,大战数场,损失惨重,就是攻不下。正在朱棣一筹莫展之时,朝廷的内应送来了首都南京兵力空虚的情报。朱棣灵机一动,决定绕过山东,直取南京,先坐皇帝宝座,然后号令天下,事情就好办得多了。于是燕军取道山东与河南的交界处南下,连破东阿、汶上,过徐州,经临淮,燕军的策略是很快就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狼狈出逃,下落不明。朱棣做了皇帝,大势已定。

在“靖难之役”全面爆发后,建文帝竟然不把军事斗争作为重中之重,还让别的事情分散精力。建文帝虽天资聪颖,很会读书,但性格柔弱,缺乏决断。他做了皇帝后,用人也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多用读书人,如齐泰、黄子澄等人,虽然才华横溢,忠心耿耿,但不会打仗,更不会搞阴谋诡计。当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根本就没想过御驾亲征,只把打伏的事交给老将耿炳文,后来更是派出了懦弱无能的李景龙统帅大军。建文帝自己则把精力都投入到复古改制中来,成天废寝忘食地与方孝孺等讨论,如何按《周官》改定官制,减轻刑罚,以仁义治国,甚至还津津有味地讨论如何实行井田。建文四年,燕军已打到淮河一带,平安、徐辉祖等大将奋力苦战,打了几场胜仗,建文帝轻易地以为大事不足虑,召徐辉祖率军回南京,燕军趁势反扑,实力大为削弱的朝廷军队遭遇一场惨败,失去了扑灭燕军的最后一次机会。

更为可笑且不可思议的是,只因为朱棣是建文帝的叔父,建文帝对每一个前去征讨朱棣的将领发出了一个“勿伤吾叔”的指令。建文帝从小就饱受儒家诗书礼义的教养,以仁义立国的明君目标来要求自己,他不想在历史上背上“杀叔”的恶名,因而下出了这道莫名其妙的最高指示。这样一来,不但朝廷的大将疑虑重重,对朱棣不敢痛下杀手。朱棣更是利用这一点,在战场上有恃无恐,身先士卒,即使败退也是从容不迫。像在东昌大战中,大将盛庸成功地包围了燕军,燕军最得力的将领张玉也被击毙,朱棣眼看在劫难逃。但“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眙,不敢发一矢”,朱棣乘机奋勇突围,扬长而去。既要消灭对手,又要保持仁义道德的明君形象,建文帝如此“两面作战”,自相矛盾,除了捆住自己的手脚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建文帝是绪多势分,朱棣却是背水一战,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每战都是全力以赴,苦战三年,终于在诸多不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其实也全非偶然。

TOP

第八诀 彼强自保

形势判断之名局


(白88挡下,被称为“判断形势之名手”)



这是本因坊秀策对太田雄藏的一局棋。

相比于有“棋圣”之称的秀策,太田雄藏的名声似乎并不响亮,其实雄藏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棋风机警善战,后世棋家认为是日本古今最强的七段,当年与阪口仙得、安井算知、伊藤松和四人并称为“天保四杰”。 著有《征西手谈》。

雄藏这人颇具个性。当时的棋界,段位极为严格。九段“名人”只能有一位,八段“准名人”只有一两位,七段被称为上手,也是寥寥无几。升了七段,便有资格参加御城棋赛,接受幕府薪俸。当时,棋士一升为七段,就得像僧侣一样剃发,以示六根清静专心棋道。但雄藏生得英俊潇洒,与竹川弥三郎、林柏荣合称为棋界“三美男”。听说有这规矩,表示宁愿不升段也不愿剃发。只是雄藏的棋艺实在太高,不升段说不过去,最后允许他带发升七段,这是大大的破格了。

这局与秀策的对局,也是缘于雄藏不服输的脾气。当时秀策虽只25岁,却自出道来几乎没输过棋,名声如日中天。一日,雄藏与几个朋友一起议论当世谁是第一,九世安井算知等几位高手都认为秀策“天下无敌”。太田雄藏却很不服气,他说:“秀策的棋也不见得有什么了不起的,直到现在为止我和他也还是分先,你们输给他,我却不曾输给他呀!”于是,好事者就策划了一场本因坊秀策与太田雄藏的三十番棋。

这一局,便是三十番棋的第十七局。秀策赢了这一局后,刚好净胜四局,将雄藏降为“先相先”。依日本争棋的规则,如一方净胜另一方四局,则输者降一格。棋格分别是“分先”(平手)、“先相先”(三局棋中两局执黑)、“长先”(执黑)、“先二先”(两局执黑一局二子),以此类推。所以秀策胜这一局,意味着比雄藏棋高一格,自是欣喜异常。他写信给其父说:“终以三目之裕告捷,而迫其改手合之制,盖颇足自傲之一局也!”言下颇为自得。

本局因白第88手,被誉为“形势判断之名局”,是秀策的代表作之一。

此役秀策执白。今天在打谱时,似乎还感觉不到棋圣的高妙。如第10手尖、12手跳,是常见的定式,但秀策当时竟长考了六个小时。白14手三间夹,在今天的棋谱中也时有所见,但当时却让人叹为观止。事实上,也是在秀策下出之后,这样的下法才为后人效仿,成为定式。正是秀策天才般的构思,让一百五十多年后的我们坐享其成。

雄藏自布局即已落入被动,进入中盘后,处处用强,企图挽回局势。黑57深深打入,是局势不利时放出的胜负手。但秀策智珠在握,并不与雄藏斗力,而是借攻击趁势把周围棋形下厚,看似黑棋活出了一块,但白棋的优势依然不动。战至第88手,白棋在下边淡淡地一挡。这一挡,看似平淡无奇,一百多年来却为人称道不已,称之为“精准判断形势的名手”。

这一手,本身有着不小的目数,但更主要的,彻底消除了自身的隐患。当时的局面,白棋全局领先,只有这一小块还比较薄弱。倘若不补,则黑棋可以施展种种手段。后世的研究者摆出了十几个参考图,虽不能说黑棋就此扭转局势,但毕竟有了把水搅混的机会,白棋应付一个不当,胜负就变得混沌难言。而88挡下后,这一块白棋得到加强,全局再无可争之处,黑棋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机会。此后,白棋一直稳稳地走向终点,赢了三目。

白88是自保的一手,当自身薄弱时,不逞强不用力,而是防患于未然,让自己无懈可击,这才是王道,这就叫“彼强自保”。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明势:识时务者为俊杰

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把“识时务”的人称之为英雄豪杰,可见审时度势之重要。下棋也是如此,对局势的正确认识和判断,是制订战略战术的前提和基础。棋是两个人下的,一盘棋不可能时时、处处都占上风,即使全局优势,在某个局部也很可能是敌强我弱,因此,当己方处于劣势时,就必须正视现实,以保全自身为主要目标,所谓“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活下来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无视局势,贸然发动,那么“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只会输得更多,更快。“彼强自保”不是软弱,而是坚韧和理智,是对人、对我的正确认识。

循规蹈矩,曹参无为而治

曹参是西汉的开国名将,跟着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做皇帝后,以名臣萧何为开国丞相。萧何参酌秦朝的典章制度,详尽调查了当时的民情、风俗、户口等等,在此基础上主持制定了汉朝的法规、典章和制度,人人称善。萧何临死前,向汉惠帝刘盈推荐了曹参继任丞相。

据说曹参一听到萧何去世,马上就叫人准备行装,说看来我得去做丞相了。对局势看得这样的清楚,可见他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曹参做了丞相,却一把火都没烧。他只是挑选一些拙于言辞、质朴厚道的官吏来丞相府做事,对于那些苛求细枝末节,企图出名的人,统统赶走。然后一切按既定方针办,把萧何的一套原封不动地拿了过来。平日做得最多的,就是喝酒。下属见他不理政事,想来劝劝他。曹参自然知道他们的意思,一见他们来了,就招呼一起喝酒。喝着喝着,下属想到要说工作了,他说不忙不忙,喝酒喝酒,一直把下属喝得醉醺醺的,事情自然也谈不下去了。相府的后园紧挨着一批中下级官员的房舍,这批官吏天天喝酒喧哗。相府的人很是讨厌,一日故意把曹参带到这里,想让他出面制止他们。不料曹参一看众人在喝酒,大为高兴,叫人取酒设席,跟官吏们一起喝酒,大呼小叫,打成一片。丞相府中偶尔有官吏犯了过失,曹参也是隐瞒遮盖,上上下下一团和气。

但汉惠帝有点着急了。他想是不是曹参仗着是开国元勋,看不起自己,不肯做事。于是对曹参的儿子曹窋说:“你回家时去问问你父亲,现在皇帝很年轻,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而你只是天天喝洒,这国家的大事怎么办呢?”曹窋趁休假回家,果然跟曹参说了这个意思。曹参一听大怒,把曹窋打了两百大板,说:“你只管好好侍奉好皇帝,国家大事你插个什么嘴?”过几天曹参上朝时,汉惠帝说:“你干吗要责打曹窋,他的话是我叫他说的。”曹参诚惶诚恐,脱帽拜伏于地,然后恭恭敬敬地对汉惠帝说:“陛下觉得自己跟高祖皇帝相比,哪个更英明?”汉惠帝说,我当然是远远不如先帝啦。曹参又问:“那你觉得我跟萧何相比,谁更贤能?”汉惠帝说:“你似乎也是不及萧何。”曹参说,这就对了。高祖皇帝与萧何丞相平定了天下,制订了法令,已经很完备了。现在陛下垂拱而治,我等谨守职责,只要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汉惠帝一想,果然是这么个道理。

曹参任丞相三年,就是这样无为而治,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曹参死后,天下人都称颂曹参的美德,民间歌谣说:萧何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相位,守而不失。曹参的这一做法,史称“萧规曹随”。

曹参以“不作为”而被称为贤相,就在于他能“明势”。他一是正确地判断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大的社会环境、政治形势,跟刘邦、萧何执政时基本相同,萧何的政令依然适用于当下。二是正确地判断了汉惠帝与刘邦,自己与萧何的能力的水平,两人都不及前任,那么,如果要别出心裁另搞一套,肯定没有刘邦、萧何做得好。放着现在的好东西不用,自己做个蹩脚的东西出来,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TOP

恃强招败,商鞅五马分尸

商鞅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秦国正是通过商鞅的改革,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战国诸雄中的最强者。秦始皇能够统一中国,应该说是商鞅打下的基础。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最后的结局却很悲惨,在秦国遭到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全家被杀。

商鞅是卫国人,他“少好刑名之学”, 他青年时代就喜欢管仲、李悝的刑名之法,专研以法治国。

商鞅开始是魏国宰相公孙痤的家臣,公孙痤临死前,对魏惠王说,商鞅此人有奇才,要么用为宰相,要么杀掉,免得为他国所用。但魏惠王根本不认为商鞅有什么了不起,既不用也不杀,商鞅见在魏国没有前途,而当时秦国的秦孝公正下令求贤,他就来到秦国,向秦孝公献上自己的强国之策。秦孝公大为赞赏。

要在全国推行新法,实施改革,必须在决策层内形成共识,尤其是像秦国这样一个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的西部大国,制度、习俗都是沿袭建国之时的部落遗风,改革力度更大。同时,改革也势必触动一部分的人的既得利益,遭受的阻力可想而知。于是,秦孝公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让商鞅向大家解说新法。商鞅一亮出自己的方案,立即受到了贵族、大臣们围攻。双方唇枪舌剑,争辩十分激烈。因为有秦孝公的支持,这场论战以商鞅的胜利而告终。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行变法。

商鞅的变法主要有两次。第一次变法是在周显王十三年(前356),主要内容是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等。第二次变法是在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主要是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 、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等。商鞅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把全国的资源集中到耕种和战备上来,同时以刑罚来强化管理,使全国变成一架高效率的机器。因而,推行变法10年,秦国很快强盛起来,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

然而,商鞅变法几乎触动了各个阶层的既得利益者,比如商鞅规定只有获得军功者才能授以爵禄,这让奋勇作战的将领甚至士兵有了上升的通道,看到了一步登天的希望。但对贵族能说,没有了长期以来的世袭制度,得和平民们一起竞争,怎么受得了?于是反对新法的人越来越多。对此,商鞅没有做深入人心的“普法”工作,这样效率太低了,他只有两个字:重罚。凡是反对变法的,轻则受刑,重则杀头。有次在渭水边一天就杀了七百多人,鲜血把整个渭河都染红了。甚至太子对新法表示不满,商鞅也是照罚不误。当然不能直接对太子动刑,就让他的两个师傅代替,太子太傅公子虔被割去鼻子,太子少师公孙贾被面上刺字,害得两位太子师傅8年不敢出门。如此高压之下,大家只能老老实实按新法办事,心里的怨恨却越来越深。但商鞅有秦孝公作后台,自是有恃无恐。当时有个叫赵良的名士来见商鞅,劝告他急流勇退,为自己寻找退路。但商鞅极为自负,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付一切,更认为自己制定的法令严明如山,没人能够撼动。

然而,秦孝公一死,太子即位成为秦惠王,一切瞬间反转。马上就有人告发商鞅谋反――这是一个可以安到任何人身上的罪名。秦惠公下令抓捕商鞅。商鞅仓皇出逃,但他得罪的人太多了,没有人愿意帮他。最后在自己的封地被杀,尸身还遭受车裂的酷刑。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死得如此之惨,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身为政治家,商鞅当然不会糊涂到不识时务,相反,他很懂得用势。商鞅推行新法,压制反对派,就是充分利用了秦孝公这道“厚势”。他知道自己此刻处于强势,可以恃强凌弱。但他可能没有想到,势是可以变化的,弱势可以变强,强势可以变弱,太子一上台,他立即成了弱势。其实,即使秦孝公在位时,商鞅相对于太子、相对于根深蒂固的贵族,其实也是弱势,他在变法的同时,应该谋求“自保”之道。也许商鞅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他为了变法成功,也就顾不上“自保”了。

TOP

韬晦:鹰立如睡虎行病

在彼强己弱的局势下,如何自保?不以卵击石,这是前提,但同时还得使自己不成为对方攻击的目标,这就要行使韬晦之计,收敛自己的锋芒,隐藏自己的梭角,泯然于众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反过来,当树只是森林中几百万棵中不起眼的一棵时,人就会视而不见,这时的状态是最为安全的。当然,韬晦只是一种手段,而决不是目的,养而不用不是韬晦,而是隐逸。鹰立如睡,虎行似病,韬晦是躲在暗处,以晦而观明,以静而观动。韬晦更是养精蓄锐,伺机以图一击。

虎穴栖身,刘玄德种菜养志

三国时的魏蜀吴三家,论根基,无疑刘备是最为薄弱的,他起家时,将不过关张、兵不过数千,更要命的是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所以只能依附于公孙瓒、陶谦、袁绍、曹操等大军阀。刘备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不说统一天下,至少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英雄遍地、军阀混战,谁都恨不得马上灭了对手。实力单薄的刘备,要不成为攻击的目标,只能行韬晦之计。

建安三年(198)下邳之战后,刘备跟随曹操回到许都。此前,刘备接受了陶谦让出的徐州,但不久被吕布袭取,刘备只得投靠曹操,驻扎在小沛,又被吕布攻破,只身逃走。曹操遂起兵击败吕布,控制了徐州。而刘备此时几乎已是光杆司令,挂了个豫州牧的空名,只能跟着曹操。但在暗地里,刘备却和车骑将军董承等人密谋除去曹操。

刘备生怕曹操觉察自己的图谋,就在住处的后园辟了一小块地,种起了菜,还亲自浇灌。关羽、张飞两位兄弟大为不解,说你不留意国家大事,却像个庄稼汉一样种菜,这是干啥。刘备连两位结义兄弟也不说穿,只说“此非二弟所知也。”

一日,曹操请刘备来喝酒,于曹操而言,他实在也不大相信刘备甘心种菜,要亲自试探一番。两人在阴云漠漠中青梅煮酒,看似相谈甚欢,其实各有心事。果然,曹操问刘备,放眼天下,你觉得谁是英雄呢?言下之意,你刘备是否想做个英雄呢?刘备当然不会接这个茬,他一本正经地列举了当世英雄:袁绍、袁术、刘表、孙策、刘璋、张鲁、张绣、韩遂,都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曹操一一加于否定。然后,曹操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一听,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的韬晦之计被曹操识破,手一抖,筷子都掉到了地下。恰好这时,天上响起了一个响雷,刘备借雷,自嘲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这既是掩饰,更是进一步的麻痹,试想一个连雷声都吓得惊惶失措的人,还能成什么大事?曹操一世奸雄,也被刘备骗过,他轻松地为刘备解窘:“丈夫亦畏雷乎?”刘备也是顺水推舟:“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一声试探与反试探的暗战轻轻拉下帐幕。

刘备不久就寻个机会,逃出曹营,用他自己的说法,是“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而曹操手下谋士如程昱、郭嘉认为“一日纵敌,万世之患”,劝曹操截住刘备。但曹操还是觉得“料玄德未必敢心变”,可见刘备的韬晦之计实在太成功了。

从事后看,“青梅煮酒论英雄”可谓是刘备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他不但在虎穴中转危为安,更由于“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评价而声名远扬,从此刘备与曹操正式对立,愈做愈大,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在此期间曹操杀了刘备,那一切就得重写。刘备能做到这样,就在于他能以一个平庸之徒的面目示人,在“彼强”的环境下,成功地做到了“自保”。

TOP

树大招风,徐偃王仁义亡国

春秋时的徐国,估计了解的人不会太多。确实,徐国是一个小国,它的国土大概在今天的淮、泗一带。建都徐城(今宿迁市泗洪县)。但徐国却有个了不起的国王,叫徐偃王。而正是这个徐偃王,让徐国灭亡了。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却正是如此。

徐偃王的身世颇为奇特。说是周昭王时,徐国的王后怀胎十月,却生下了一个肉卵,以为不祥,就把这肉卵丢到了河边。河边有个孤老太婆,养了一条叫“鹄仓”的狗。这鹄仓衔着肉卵回家,咬开一看,里面竟是一个婴儿。这就是徐偃王。徐偃王长得也是与众不同,他的眼睛,不能看近只能看远,能望见远处的奔马,却不能看清眼前的小东西。据说徐偃王的本事也很有大,“没深水而得怪鱼,入深山而得怪兽”,是位勇士。

徐偃王20岁的时候,继位为徐君。他做国君后,“为政而行仁义”,以仁德来立国。同时,“弛甲弋,坠城池”, 削减军队,减少军费,把高大的城墙拆除,原来武装军队的钱用来修建学校,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这样几年下来,国家得到大治,国力日趋强盛,民众对徐偃王十分爱戴。

在与邻国的交往中,徐偃王以诚信为本,从不搞尔虞我诈这一套,因而在周边国家中威信很高,大家都愿意听他的号令。邻国间有了纠纷,本来这是要周天子来处理的,现在大家都来找徐偃王,一来方便,二来也觉得徐偃王做事公道,心服口服。到了后来,邻国逢年过节都来向徐国朝贡,献上礼物,“贽玉帛死生之物,朝于徐”,这样的国家竟有36国之多。徐偃王实际上成了号令一方的盟主。有一年,徐国在开渠的时候,挖出了朱弓铜矢,“以为天瑞,献于偃王”。弓矢是征战之物,象征着征伐的权力。现在徐国竟出现了这样的物事,大家都觉得这是上天把号令天下、征伐四方的权力交给了徐偃王。徐偃王也有几分飘飘然,以为“己得天瑞,自称偃王”。而徐国也确实日益强盛,疆域一直扩张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号称五百里。

徐国风头如此之盛,引起了一个人的不安,这就是当今天子周穆王。原来徐国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几年间竟发展到方圆五百里之大,要是坐视不管,说不定真的哪一天,要来代替周天子征伐四方了。趁着徐国还没有强大,必须马上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于是,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筑城为由,派造父驾驷马日行千里,由青海急速而归,传令楚国出兵讨伐徐国。

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文王,接到周穆王的号令,他觉得很为难。因为徐偃王是个行仁义的好国君,实在没有什么过错,讨伐他没有理由。这时,楚国一个叫王孙厉的大臣,很直接地对楚国说:“王不伐徐,必反朝徐”,你现在不去讨伐他,那么以后你就得朝见他。楚文王还是很犹豫,说:“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这下说得更为赤裸裸,他说,现在这世道,只讲大与小,强与弱,就像以石击卵,以虎吃猪,只有谁强谁弱,哪有什么仁义不仁义?再说了,没有天命却想以仁义立国,没有实力却想以武力拓疆,这不是找死吗?楚文王一听有理,遂出兵伐徐。

徐国百姓富庶,上下团结,徐偃王更是深得人心,但与强大的楚国相比,徐国实在太小了。楚军兵临城下,真可谓“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徐国根本没法抵挡。徐偃王为了避免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行了最后一次仁政。宣布说,楚国伐徐,无非是不想让我做国君,只要百姓安居乐业,我不贪图荣华富贵。于是他放弃王位,逃到东山下隐居。而徐国也随即被楚国吞并。

仁政兴国,这是中国古代一直以来推崇的做法,最为典型的就是周文王,所谓“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而徐偃王行仁义怎么会招致灭国呢?问题就在于徐偃王太过天真,不知韬晦之计。行仁义可以,但自己还很弱小的时候,大张旗鼓地宣示仁义立国,这不是向全天下表明自己的雄心大志吗?周穆王、楚文王怎么能容忍你取而代之呢?只能趁你还没强大时灭了你。徐偃王最后说:“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一句话,就是不懂“彼强自保”。

TOP

求伸:十年磨剑一朝试

彼强自保,并不是划地为牢,更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积蓄力量、卧薪尝胆,时刻准备东山再起。《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尺蠖弓起身子,是为了下一步的前进(信,伸也)。因而,在自保的同时,要以强大的忍耐力、敏锐的观察力,步步小心,时时在意,找准对手的薄弱点,捕捉敌我势力消长之契机,一旦羽翼丰满时机成熟,就坚决地爆发出来。古人云:“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只有那种既能忍辱负重,又能义无反顾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志向远大,韩信胯下受辱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与张良、萧何并称为“前汉三杰”,向有“兵仙”之称。而这样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年轻时却遭受过一场胯下之辱。

韩信出身贵族,但在秦灭六国的战乱中,家境早已破落。他自幼好读兵书,性格放纵不拘。长大了既没有被推选为官吏,也没有经商的才能,成天东游西荡,靠人接济过活,许多人都瞧不起他。韩信的母亲死后,他办丧事都很拮据,却为他母亲挑了一块又高又敞的坟地,旁边可以安置万家,可见韩信雄心勃勃,坚信自己会封侯拜相。

韩信常在淮阴城下的河边钓鱼,河边常有几个以漂洗衣服为生的大娘。其中有一位大娘见韩信经常挨饿,就把自己的饭匀给韩信,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韩信十分感激,说,我以后一定会重重报答你。这大娘却生气地说:身为大丈夫却不能养活自己,这是羞耻。我是可怜你王孙公子却如此落魄,难道是希望你回报吗?

韩信长年佩戴着一把剑。在当时,只有贵族才有佩剑的资格。韩信虽然贫困,但他却有贵族的孤傲,也以佩剑来表现自己的尊严,这自然让人看不惯。淮阴城中有个做屠夫的年轻人,一日在大街上拦住韩信说:“别看你长得高大,还佩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并且当众说:“你要是不怕死,就一剑刺过来。你要是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没有说话,盯着这无赖打量了一番,然而低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这无赖自是十分得意,而满街的人也都认为韩信胆小、没出息。

几年之后,天下大乱,先有陈胜、吴广,后有项羽、刘邦等,纷纷起兵反秦。韩信认为自己出人头地的时候到了,先是投奔项羽,但不被重用,屡献奇谋也不被采纳。转而投奔刘邦,开始也是只做个下层军官,后来在萧何的力荐下,刘邦封坛拜将,韩信一跃而成为刘邦最为重要的将领。在楚汉相争中,韩信战必胜、攻必克,屡立奇功,是刘邦灭楚建汉的最大功臣之一。

韩信封王后,回到淮阴,先是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千金。又叫来当年那个让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封他为中尉。韩信跟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岂不能杀了他?但杀了他也不会扬名,这才忍了下来,始有今天的成就。”

确实,当韩信面临胯下之辱时,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拔剑杀了这无赖,二是从他胯下钻过去。杀了他很容易,但这样一来,要么被官府抓起来杀掉,要么当场被无赖的同伙杀掉,那历史上就不会有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兵仙,当然也没有韩信衣锦荣归,在楚王府中接受这无赖的跪拜。从这无赖的胯下钻过去当然很艰难,一般人都受不了,何况心比天高的韩信。然后,韩信坚信自己会建立一番千秋功业,自己的远大理想并不能因这一屈辱而付之东流。在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他选择了自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苏东坡的《留侯论》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一段话,是对彼强自保的最好说明。

TOP

苦心孤诣,李忱假痴不癲

唐宣宗李忱名气不算太大,但他可说中中国历史上的明君之一。“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中兴时期,就是在唐宣宗之时,被誉为是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相提并论的“大中之治”,而李忱也有了“小太宗”之称。

然而,跟自小就崭露头角的李世民不同,这个“小太宗”,在他做皇帝之前,一直是以“不慧”出名的。“不慧”是委婉的说法,真实就是说他是个傻子。

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其生母郑氏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入宫为郭贵妃的侍女,后被唐宪宗临幸,生下李怡。这样的出身,自然在众王子中地位极低,就像一棵蘑菇,既享受不到阳光,也只能呆在阴暗的角落里,时不时的还被浇上一头大粪。李忱从小就郁郁寡欢,落落寡合,与其他王子在一起时,整日不说一句话,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一直到长大成人,还是这副模样。有人推测,这大概是他小时侯在一场宫廷刺杀中受了惊吓,从此被吓傻了。

王子们在一起,自然也会像常人一样开开玩笑,这李忱就成了大家捉弄嘲笑的对象,反正是个傻子嘛,得罪他也没关系。唐敬宗即位后,李忱封为光王,故众人戏称他为“光叔”。李昂(后来的唐文宗)、李炎(后来的唐武宗)虽是李忱的侄子,却仗着自己地位高,专喜捉弄李忱。一次李昂宴请诸王,席间自是戏谑玩笑,只有李忱仍旧一声不吭。李昂说,谁能让光叔说话,我有重赏。但不管众人如何耍戏、取笑,李忱始终无动于衷,逆来顺受,既不动气,也不反抗,更不开口说话。于是,宫中上下都知道这光叔是个痴呆。

当时,也不是没有人怀疑李忱或许是装傻,暗中有着重大图谋。比如唐武宗李炎,就设计了几次“偶然事件”。比如李忱玩马球时被人冲撞,一个“倒坠葱”撞下马来;比如宫中好好走着,突然被绊了一下,从高高的台阶上滚了下去;比如冬天出游喝得醉醺醺地半夜回来,突然掉下马来埋在了雪地里。但有意思的,每一次李忱都是毫无觉察地中招,但每一次都很侥幸地活了下来。最后一次,唐武宗令人把李忱抓起来,先是囚在永巷,后来把他捆得结结实实地沉进了宫厕。这时,大宦官仇公武对武宗说,光王好歹是个皇上的叔父,哪能死在厕所里呢?干脆一刀杀了。武宗答应了。于是仇公武把李忱从宫厕里提出,身上盖满粪便,偷偷地运出了宫。李忱从此流落民间,四处云游,曾在浙江海宁的安国寺落发为僧。

会昌六年(846)春天,唐武宗李炎病危,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迫切需要在亲王中选择一个为皇。当时把持朝政的是宦官集团,他们要选择一个听自己的话的傀儡皇帝,而这,还有谁比那个痴呆的李忱更为合适呢?于是,忽一日,早已被人遗忘的“光叔”李忱,在大宦官仇公武、马元贽的簇拥下回到宫中,先里立为皇太叔,然后就做了皇帝,这就是唐宣宗。原来仇公武老奸巨滑,他当年冒险救李忱出宫,并非全是好心,实是埋伏了一着棋子。

然而,李忱一做唐宣宗,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不但不傻,根本就是英明。他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孜孜求治,明察沉断,从谏如流。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在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旧唐书•宣宗本纪》载:“献文(宣宗谥号)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自宝、历已来,中人擅权,事多假借,京师豪右,大扰穷民。洎大中临驭,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慑气。由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风,十余年间,颂声载路。”

这样英明的人怎么会被认为一个傻子呢?其实这正是其英明所在。李忱生活的时代,宫廷斗争十分激烈,大臣间有著名的“牛李党争”,宫廷里宦官专权,李忱的父亲唐宪宗就是被宦官毒死的。像李忱这样出身卑贱却又英武神明的王子,一旦表现出过人之处,立即就会被除掉。唯一的办法就是彼强自保,通过装傻来迷惑别人,保全自己。因为一个傻子是不会对别人形成威胁的,一个傻子也不可能想做皇帝的,在尔虞我诈中,谁也不会把一个傻子作为进攻目标。而其实,在李忱装傻的二十多年里,他可能时时在观察动向,在周密计划,磨砺自身,以屈求伸,所以他才能在一登位之后,立即把朝政整治得气象一新。这份毅力与苦心,实在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TOP

第九诀:动须相应

古今无类之妙手


(古今无类之妙手。丈和以68、70、78连环三妙手奠定优势)



在日本围棋史上,这是一局必定要说到的棋。

这局棋对弈的棋手很不一般,作为上手的一方是本因坊丈和,是日本棋史上三大棋圣之一(前圣本因坊道策、后圣本因坊丈和、棋圣本因坊秀策),挑战的赤星因彻,是日本棋史上三大早夭的天才(小川道的,赤星因彻,奥贯知策);这局棋的价值很重大,关系到“名人” 这一至高无上的名誉的归属,可以说是“名人”争夺战;这局棋的结局很让人感慨,丈和筋疲力尽,卧床三天,而赤星因彻更是在认输时当场吐血,血溅棋盘,不久即去世;而同时,这局棋也以丈和号称“古今无类”的三着妙手而载入史册。

天保二年(1831),本因坊丈和荣任名人,据说是通过了一系列的运作,而并不是在棋上堂堂正正的天下无敌,故而井上家的幻庵因硕准名人很不服气,要是能在棋上击败丈和,那丈和自然无颜再居名人之位了。于是幻庵就准备数年,精心策划了一场比赛,由他最得意的弟子赤星因彻挑战丈和。这一局棋放在一幕府元老的府上,以示庄重。

此局因彻执黑。布局阶段,丈和就拿出了他的“独门秘器”大斜,可见他也是不敢怠慢。大斜的手法是丈和所首创,向有“大斜千变”的说法,变化繁复,步步紧凑,一不留神就会中招。而安井家为了争夺名人,也是煞费苦心,幻庵和因彻师徒对丈和得意的大斜作了大量针对性的研究。丈和祭出“大斜”法宝,可谓正中下怀,黑33正是井上家精心研制为丈和量身定做的“秘手”,一番折冲下来,黑棋趁势攻击围起了一个模样,优势历然。然而世事难料,这里的大模样随后又成为传世妙手与白棋翻盘的起点。

第一天下至59手打挂(暂停),幻庵师徒一身轻松,两人在江上雇了一艘船,清风明月,一边闲谈一边研究棋局。而丈和更是不敢松懈,在召集地坊门弟子集体探讨之后,闭门苦思,据说因太过专心,竟连小便也尿在了身上,闹了个笑话。

有句话叫“长考出臭棋”。再度续战,赤彻上来就下出了问题手。黑61拆,被人评为“不知所云”。其实这是苦心孤诣的一手,进可以瞄着白角空里的恶味,退可以护住自身黑断点,乃是一子两用的巧手。但此手巧则巧矣,却是昧于大势,从全局来看,上边才是最急迫也最宽广的战场,无论如何应在这一带行棋。黑61其实也是因彻性格、心胸、境界的体现,而这一手也成了全局的转折点。

白62、64当即机敏地侵入上边。黑65、67又是巧手,瞄着白角上的缺陷,企图先手获利。不料白竟然置之不理。白68鬼斧神工,竟在黑空内轻轻地一个小飞。这一着实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因彻当即为之一呆。细细一看,倘若不应,白棋竟可螺蛳壳里做道场,在看似严丝合缝的黑空中活出一小块。这如何受得了?黑棋只得委屈地补一手。然而事情还没完。白70下出了被称为“古今无类之妙手”的一着,象步一跨,已经补了一手的黑棋还得再补一手,否则白棋一断,黑棋立即崩溃。黑棋万分无奈只得再补。补完再定晴一看,白70在觑断的同时,间接把自身角上的毛病补上了。也就是说,原来以为先手的65、67,竟然只是一个后手小官子。先手就此拱手让出。

棋经说:“宁失数子,勿失一先”,下棋争的就是一个先手。先手变后手,几乎相当于停了一手,这在高手的对局中是绝对致命的。丈和以68、70两个连环妙手夺得先手,当下更不客气,72打入黑棋右边的宝库。因彻眼睁睁看着先手被抢,惊惶失措,黑77当头一镇欲加强攻,不料78呆板而古怪地一顶,又是意想不到的妙手。因彻迭遭打击,方寸大乱,79强硬挺出,白80愚形一拐,黑棋左支右绌,原先的大模样已是支离破碎。至此,黑棋江河日下,走上了崩溃的边缘。

此后,黑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势,招招拼命,着着挣扎,下得极其顽强。而白棋也是严阵以待,滴水不漏,68、70、78连环三妙手奠定的优势一直牢牢在握。纠缠至246手,黑棋一直被死死地压制。因彻见盘上再无可争之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只得绝望地拿出几颗棋子放到盘上以示认输。刚点点头还没说话,只觉胸口一热,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溅在棋盘上,人也就此瘫倒。

这是日本围棋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局棋。抛开恩怨纽结,但从棋局而言,丈和的三妙手,显然是蓄谋已久,环环相扣,每一着都是后劲绵绵,对手的所有应对全在其掌握之中。可谓成竹在胸,算无遗策,深得“动须相应”之旨。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知变:运筹于帷幄之中

动须相应,就是把一个战役作为一个系统,各个局部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互为呼应互相影响,从而产生1+1大于2的化学反应。围棋有一个特点,就是棋是一手一手下的,而且是双方交替着下,这就意味着各个局部的行动不可能同时展开,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地进行,同时,还得把对方可能的抵抗、对自己行动的破坏全部考虑在内。这就要求对局者必须“明变”,就是在落下一个子时,就必须把对手的各种应对以及自己对这些应对的应对,一一了然于心。而更高一层的境界,则是通过自己的运筹,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引导对手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作战条件,这样就能稳操胜券。施襄夏《凡遇要法总诀》中说:“东敲西击定成功”,关键就在于这“东敲”与“西击”之间必须是“动须相应”。

前呼后应,韩信暗度陈仓

楚汉相争中,刘邦集团成功地从汉中反攻关中,是走向胜利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战,刘邦将被困死在蜀汉地区,历史上也不会有大汉帝国。中国军事史上,由汉中而定关中,刘邦的汉军是唯一的一次。神机妙算如诸葛亮,五次由汉中北伐,无一成功,由此也可见战事之不易。而刘邦能取得这一战役的成功,关键就在于韩信使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各个军事行动互相策应,让项羽的楚军一步步地按着自己的意图行事。

西汉元年(前206)正月,项羽恃强凌弱,打破“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鸿门宴”上逼走了刘邦。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占据了秦郡41郡中的的梁、楚九郡,然后“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同时,把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其意在于扼守住刘邦东进的出路。刘邦当然心有不甘,但此时敌强我弱,只得彼强自保,隐忍不发,先回关中,伺机反攻。

巴蜀山路险阻,人迹罕到,为了方便通行,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通道,这就是栈道。在从咸阳回封地关中时,刘邦听取张良的建议,汉军过后,把路上的栈道全部烧毁。这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出以争天下的想法。同时也是防备别人的袭击。刘邦入汉中后,养精蓄锐,励精图治,憋着一口气要与项羽一较高下。

这年八月,刘邦挥师东进,如何冲破“关中三王”的扼守?名将韩信献上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刘邦令大将樊哙带着一万军马去修栈道,并下令一月内修好。这是向楚军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刘邦准备沿着栈道进军了。然而,这五百里栈道岂是短时间内可以修好的?章邯等虽暗笑刘邦不自量力,但还是把注意力放到了栈道,密切关注动向。而在这时,刘邦的精兵却悄悄地沿着一条荒芜的小道,翻山越岭,来了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守军根本想不到会突然冒出一支敌军,惊惶失措之下,陈仓失守。刘邦由此打开了东进了通道,一举平定三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刘邦有了与项羽逐鹿天下的资本。

值得一提的是,当韩信率领汉军与章邯等激战的时候,项羽欲率军西进,夹击刘邦。这时张良以韩王相的身份寄书于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说刘邦抢占汉中,不过是为了汉王的称号名符其实,并不想再行东进。同时,张良又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告知项羽,并说齐国准备与赵国联手反楚,这才是心腹大患,不可不防。项羽一听有理,不再理会刘邦,转而全力镇压三齐诸地的反叛势力,刘邦得以顺利击败关中三王,实力大增。张良对项羽的误导,进一步加强了暗度陈仓之计的效果。

暗度陈仓之计能够成功,在于这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前一步总是在为后一步铺垫,而后一步往往又把前一步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入蜀时烧栈道,是为了消除项羽的疑忌,这既为刘邦赢得了喘息时间,又为后来的修栈道埋下伏笔。樊哙大张旗鼓修栈道,是为韩信暗度陈仓打掩护,张良向项羽的“献计”,也是与暗度陈仓相呼应的一着好棋。正是因为这样的“动须相应”,一环紧扣一环,才使得项羽、章邯这样身经百战的名将入其殻中。

三国时,姜维与邓艾对峙,姜维令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邓艾说,敌众我寡,却不来进攻,姜维这是让廖化来拖住我,暗中偷袭洮城。于是当夜急忙赶到洮城,姜维果然率大军来抢洮城,守军早有防备,只得无功而返。姜维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没有相应的行动来为偷袭洮城作掩护,意图容易被发现,所谓“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也就是说,没有做到动须相应。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