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耳赤之妙手


(耳赤之妙手。黑127一手而将白棋优势化为无形)

这是十四世本因坊迹目(即继承人)秀策与十一世井上幻庵因硕的一局棋。这两人都是围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幻庵因硕名列“四哲”------即日本围棋史上有“名人”的资格却无缘“名人”称号的四大高手,而因早死而没有登上“名人”宝座的秀策更是被称为“棋圣”,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名誉。

说起来,这秀策也确是不世出的天才。五岁学棋,十岁投到本因坊门下,十一岁入段,十七岁是已是当世一流高手。当时隐退的名人本因坊丈和见了秀策的棋,欢喜赞叹:“此子实为一百五十年来之棋豪,坊门从此可以大大兴盛了!”

这一局下于弘化三年(1846)7月,当时秀策在省亲途中偶遇正四处浪游的幻庵,两人遂在大阪的一个乡绅家里对弈,秀策是后辈,执黑。

一开局,秀策黑1、3、5连占相错方向的小目,这是秀策独创的布局,黑9的小尖也是秀策的独得之秘,被称作“坚不可破的小尖”。这一布局因后来秀策在御城棋赛中大败群雄,风行一时,人称“秀策流”。幻庵对这17岁的后生丝毫不敢怠慢,使出了他最为拿手的“大斜”。所谓“大斜千变”,最是繁复,而幻庵恰对大斜研究得无比透彻,深有领悟。秀策毕竟年轻,不免入其縠中。几个折冲下来,陷入了苦战。第一天下至黑89,双方打挂休息。

三天后续弈。幻庵在优势下更加得心应手,弈棋如行云流水,续弈的第一着白90便突入黑阵。此着看似冒险,其实幻庵早已算透,黑棋刚好吃不住白子。这一回合下来,白棋实地已是领先。好在盘上可争之处还不少,劣势下的秀策苦撑局面,尽力周旋。

白122、124、126连环三击,幻庵弈得甚为利落,这三着既冲破了黑棋的封锁,又将黑中腹四子分断攻击,倘黑棋外逃,则乘势追击,优势已是不可动摇。幻庵自觉这几手效率充分、构思巧妙,甚为自得。这时,黑棋略作沉吟,落下了妙到毫巅的黑127。

大阪这地方弈风很盛,当世两大高手对弈,吸引了当地的业余高手前来观战。此时众人都认为白棋已是断然优势,却听得一个郎中说:“我看未必,只怕黑棋要赢”。这郎中的棋力十分平常,忽出言力排众议,众人自然笑问有何根据?郎中说:“我虽不知棋,却略通医道。刚才黑127子一落,幻庵虽然神色未变,耳朵却突然变得通红。此兆乃惊急之下,人体之自然反应,一定是黑棋下出了妙手,白棋颇难应付,故而我断言黑棋要胜。”

事实也正是如此,秀策的这一手,既可声援中腹四子,又可扩张上边黑势,同时消去了白右边的厚势,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局面顿时大为改观。一手而将白棋优势化为无形,可谓是“调和全局”的神来之笔,这一手也被称为“耳赤之妙手”。

幻庵经此打击,大为沮丧,而秀策下得愈发精神,至黑打出165手后,白棋已无胜望。最后黑棋三目胜。  

对这“耳赤之妙手”,日本著名围棋史家安永一说:“一手棋的大小在收官时可以计算出它的价值是几目棋,但是像黑127这一手就很难简单地用数量计算它到底价值多少目。看到这一手,我们深深地感到围棋并不单单是一个计数的问题。黑127之大是不可能用‘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呆板的数量排列来计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耳赤之妙手”所以能一着而逆转局势,妙就妙在它找出了并占到了盘上价值最大的一点。用《围棋十诀》来说,这就是“舍小就大”。

围棋是双方一人一手下的,而且一次只能下一手,这就决定了所下的每一手都必须是此刻棋盘上价值最大的。这听着像是废话,但围棋之难也正在这里,如何判断“价值最大”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似小实大,有似大实小,有占地不大却是关系到全局的主动,有目数不多却关系到双方的安定甚至生死,耳赤之妙手,正在于它把握了“大”的实质,正如安永一所说的:“对将来的可能性的洞察而决定的”。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人不是全能的上帝,有所收获必定是有所付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凡事皆有成本。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当一项经济活动的成本大于收益的话,那么这一项经济活动就不应该进行;只有当收益大于等于成本的时候,这个项目才有意义。关键就在于如何做到以尽可能小的付出,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舍小就大的本质是把“小”作为成本、投资,而换取“大”的利益。刘颇推瓮下崖的故事所以为人所称道,并不是说把一车瓦瓮推落山下是正确的行为,而是说,相比于几百辆车子被堵在山路,以一车瓦瓮为代价而得以道路畅通,是经济的行为,是舍小而就大。围棋也是如此,在“就大”的目标下,“舍小”就成了必须。有个词叫舍得,有舍才有得,先舍后有得,不舍则不得。

见死不救,周亚夫大破叛军

周亚夫是西汉是的名将,以治军严肃,军纪严明而著称,“细柳营”的典故就是从他而来的。周亚夫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了汉景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而这次平叛,就是一次舍小就大典范。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叛军先攻击梁国,二十万叛军兵临城下,梁王根本不敢出击,只能苦守待援。周亚夫对汉景帝说:“吴、楚之军素来剽悍,眼下士气正旺,正面决战,一下子胜负难料。最妥当的办法,就是切断叛军的粮道,让他们难以为继,然后伺机击溃他们。”

于是,周亚夫率军准备出淆山,直插洛阳。行军到灞上时,有一个叫赵涉的士人对周亚夫说,“吴王肯定会防备你截断粮道,他富可敌国,一定会收买刺客,在这条线路上设伏,伺机行刺。不如从右边绕道走蓝田,出武关,到达洛阳,这样要多走一两天路,可是却能一路畅通无阻,而且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周亚夫一听有理,遂依计行事,迂回至洛阳,一举切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

叛军得知粮道被断,攻城更急。梁国已是危在旦夕,不停地派出使者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却引兵东北,屯于昌邑,坚壁高垒。不论梁国使者如何哀求,他就是坚持不出兵。梁王见周亚夫不理会,转而向汉景帝求救。汉景帝心想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责令周亚夫出兵。周亚夫却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不肯奉诏,景帝对此也只能是干着急。梁王见周亚夫近在咫尺却袖手旁观,既愤且悲,只得竭尽全力死守,所谓困兽犹斗,倒还真坚持了下来,但破城眼看已是早晚的事。叛军粮草不继,一面加紧攻城,一面数次冲击周亚夫军营。周亚夫严令坚守,决不正面交战,“终不出”。

周亚夫在战场上表现了一个将帅极大的定力和高超的指挥能力。一日深夜,营中突然惊扰喧哗,甚至有士兵相互攻击,一小撮乱军直冲到周亚夫的营帐前。周亚夫却高卧不起,只当没事。不一会,哗乱也就平息了。还有一日,叛军从东南方大举来攻,周亚夫却将重兵调往西北角,果然东南方只是佯攻,这是才是叛军的进攻主力,周亚夫候个正着,将其击退。

就这样,双方相持多日,远途奔袭的吴楚联军粮草告尽,人心惶惶,进退失据,只得狼狈退兵。周亚夫遣精兵追击,大破敌军。吴王只带了数千残兵败将退保丹徒。汉军乘胜前进,又累又饿的吴楚联军大都投降。一个月后,吴王刘濞被杀,首级献到周亚夫帐下。这样,来势汹汹的七国叛乱,不到三个月即被平定。“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大家都体会到了周亚夫坚守策略的高明。

周亚夫成功平叛,就在于他坚持了“舍弃梁王,不战而胜”的原则。在一开始,如果周亚夫直接去救梁国,双方必然会陷入旷日持久的对战,汉军最后即使胜了,也只能说是“惨胜”。而截断粮道之后,坚守不出以待叛军不战自溃,是代价最小而收获最大的策略。这就叫“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在这样的方针下,梁国不过是一块“小棋”,能守,自然是最好,守不住,也无碍于大局的胜利。而如出兵救梁,是否能够在这么短的期间内平定内乱,甚至是否能顺利获胜, 恐怕还是个未知数。周亚夫能不顾梁王的怨恨,不惜抗拒皇帝的旨令,当梁国被攻,岌岌可危,他不施以援手,任其自生自灭,借以牵制叛军,就在于他清楚地知道,何者是大,何者是小。

TOP

以逸待劳,司马懿甘受女服

三国时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经常玩弄敌人于股掌之间。但他在晚年却遇上了一生最大的对手,那就是魏国的名臣名将司马懿,两人惺惺相惜,斗智斗勇,留下了许多经典杰作。

青龙二年(234),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第六次出兵祁山,开始了最后一次北伐。他派使者到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南北策应,使魏国两面受敌。魏国也兵分两路,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迎击吴军,十万吴军受挫后撤走。而魏国的太傅、太尉司马懿渡过渭水,背水筑垒,与诸葛亮对峙。对方连战数场,各有胜负。上方谷一仗,司马懿冒进中计,险些丧命,结果渭南的营寨尽落入蜀兵手中。于是司马懿退回渭北,自己烧了渭水浮桥,下令说:“渭南营寨,现在已经落入敌人手中,诸位将士如果再说迎战,一律斩首。”而诸葛亮则屯兵于五丈原,双方还是相持不下。

当时的情形,诸葛亮劳师远征,利在速战。而司马懿则针锋相对,制定了“坚壁拒守,以逸待劳”方针,不管蜀军如何挑战,就是坚守不出,他的意图很明确,等到蜀军粮草接济不上,必然退兵,此时以魏国休养多时的精锐之师,追击兵疲师老的蜀军,就有了获胜的机会。

诸葛亮无奈之下,使出了“激将法”,他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服饰,并附上一信说:“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在当时,以女人之比,可以说是极大的羞辱,以致于 “三绺梳头,两截穿衣”成了一句骂人的话,这对司马懿这样的贵族子弟来说更是不可容忍。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计谋心知肚明,他当然不会因一时之忿而坏了大局。但司马懿的部将却受不了这一污辱,纷纷请战。司马懿说:“各位既然要战,那就先奏明皇帝,再与诸葛亮大战一场。”遂派人千里迢迢赶向朝廷请战。魏明帝自然明白司马懿的意思,立即让以执法严明著称的卫尉辛毗拿着代表皇帝的杖节来到大营,立于军门之前,有擅自出战立斩。蜀国大将姜维见辛毗一到,懊恼地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还是诸葛亮了解司马懿,说,司马懿本来就不想战,做这一出戏,无非是向部将表明自己的勇气。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倘司马懿觉得接战有利,哪用得着千里请战?

有意思的是,当蜀军使者送巾帼服饰给司马懿时,司马懿不但不怒,反而向使者问起诸葛亮的日常起居生活。使者以为不过是客套而已,并不涉及军事机密,也就老实回答说:“丞相的确很忙,军营里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每天起得早,睡得晚。近来胃口也不好,吃得很少。”使者走了以后,司马懿就跟左右将士说:“你们看,诸葛孔明吃得少,事务又那么繁重,能支撑得长久吗?”这更加坚定了他坚守不出、疲惫蜀兵的决心。果然,在相持了一百多日后,蜀军疲态毕现,而诸葛亮更是由于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终于一病不起。蜀军只得无奈退兵。

《孙子兵法》中说到做将帅的有五个致命的弱点,“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所谓“廉洁”即是“好名自尊”,就是太在乎自己的尊严和名声,这样的将帅,可以通过污辱来激怒他,让他失去理智。显然,诸葛亮意图就是“廉洁可辱”。司马懿贵族家庭出身,他当然将自己的声誉、名望、尊贵看得很重,否则诸葛亮也不会使这一招。但司马懿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知道国家战争事大,个人尊严事小,舍小而就大,是最明白不过的道理。

TOP

取予:欲取先予,予小取大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当地人用一种奇特的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小口,猴子的前爪刚好能伸进去。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所以它一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整个猴子就僵在那里,从而轻而易举地被人们所捕获。其实在高手下棋时经常有这样的情形,有意放一块棋让对方来吃。不吃吧,诱惑太大,吃吧,对手利用打劫、紧气等手段,让你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对手借此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大的好处。《孙子兵法》中说:“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诱弟深入,郑庄公克段于鄢

郑庄公是春秋时期中原小国郑国的国君。郑国地小人稀,且周边全是虎视眈眈的诸侯敌国,处于四战之地。但郑庄公却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把郑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繻葛之战中郑国击败周、虢、卫、蔡、陈联军,周桓王元年(前719)又击败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使得郑国空前强盛。郑庄公也因此被称为“春秋小霸”。郑庄公的政治智慧,在他除去共叔段一事中可见一斑。《古文观止》的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郑庄公是郑武公的长子,当年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郑庄公的时候,庄公是倒着生出来的,当时称为“窹生”,大概近似于难产,于母婴都是很危险的事。所以一出生武姜就不喜欢这个儿子,还给他取了个难听小名叫“窹生”。武姜的第二个儿子叫共叔段,很得武姜的欢心。武姜一门心思要让这个小儿子继承王位,三番五次地在郑武公这里大吹枕头风。但在春秋时期,长子继位是天经地义的事,庄公没有大恶,不可能剥夺他的继承权,所以郑庄公还是按部就班地当了国王。

郑庄公即位后,武姜请庄公把共叔段分封到制邑。庄公说,制邑这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太险恶了,不能去,其他地方随你挑。于是就把共叔段分封在京邑,人称“京城大叔”。这个“大叔”不同于现在的称某人为大叔,“大”即“太”,“太叔”是个很尊崇的称呼。这“京城大叔”仗着太后的宠爱,把京城的城墙修得又高又大。一个叫祭仲的大臣看出苗头来了,提醒郑庄公说:“国内都城的城墙超过百雉,就会危及国家”。古代的城墙,长、宽、高各一丈称为一堵,三堵为一雉,百雉就是宽、高各一丈的城墙长达三百丈,这样的城墙易守难攻,要是城主据之作乱,一下不易平定。所以规定,大都的城墙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是五分之一,小都是九分之一,超过规定就是图谋不轨。现在这京城大叔把城墙修得又高又厚,这是什么意思啊?大王您得留个心眼。郑庄公听了一脸为难:“太后武姜要这样,我也没法拒绝啊”。祭仲说得很直接:“武姜这人贪得无厌,哪有满足的时候?大王您要早点作打算。草蔓延开来了都没法除干净,何况是国王的爱弟,千万不能坐使其大”。郑庄公摆了摆手,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慢慢等着吧。

不久,“京城大叔”又引诱北边和西边两个小城依附于他。一个叫公子吕的大臣急了,对郑庄公说:国家是不能分裂的,你说怎么办吧?要是把国家给共叔段,我这就去投靠他。要是不想给,就除了共叔段。不要让人民无所适从。郑庄公还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没关系,让他自取灭亡吧。共叔段见庄公没动静,胆子更大,公然把西、北两个边城收归为自己属邑。一个叫子封的大臣说,不能这样下去了,共叔段的势力太大了。庄公说,共叔段不爱人民,人民就不会爱他。势力越大,死得越快。

共叔段看看时机差不多了,就攒集兵马,积聚粮草,准备进攻庄公,并约好武姜作内应,半夜里打开城门。郑庄公早已知道了这一切,说,该动手了。于是命子封带着二百乘(古代每辆战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称为一乘)兵车讨伐京邑。京邑的老百姓乘机起来造反。“京城大叔”腹背受敌,逃到鄢邑。庄公追击到鄢邑,“大叔”逃到共国。“共叔段”之名就是这么来的。而武姜也被关了起来。到此,庄公大获全胜,彻底消除了隐患。

从这事件的前前后后看,郑庄公其实早已是成竹在胸。他早已想除去武姜和共叔段,但两人没有反叛,罪名不彰,他就没法动手。无论是什么时期,对抗太后、杀害兄弟,都是不被原谅的事。于是他假装无能,不断地满足共叔段的无理要求,让他的野心一步步膨胀,警惕心一点点麻痹。《东周列国志》中说郑庄公私下对亲信讲:“寡人筹之熟矣!段虽不道,尚未显然叛逆。我若加诛,姜氏必从中阻挠,徒惹外人议论,不惟说我不友,又说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为,彼恃宠得志,肆无忌惮。待其造逆,那时明正其罪,则国人必不敢助,而姜氏亦无辞矣。”这虽是小说家言,但未必不是实情。从郑庄公与几个大臣的对话,及关键时刻知道共叔段叛乱的时间,把共叔段内应的武姜及时控制,可知他早已洞察其奸,作了种种布置,甚至最后京城百姓起来反对“京城大叔”,也完全可能是他长期暗中发动的结果。郑庄公不断地“舍小”,就是为了最后一刻的“就大”,欲擒故纵,让敌人疯狂,自己则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树立宽宏仁义的形象,这招“诱弟深入”充分体现了郑庄公的政治智慧。

TOP

抛砖引玉,萧御史智赚《兰亭》

唐太宗李世民是开创“贞观之治”的明君,他同时还是一位狂热的书法爱好者,尤其喜欢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以他一国之尊的地位,世上王羲之的真迹基本上都收集到了他的手中,但就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怎么也找不到。这《兰亭序》是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当世名士谢安等41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行修禊之礼时所书。共28行,324字,有“行书第一帖”之称。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永欣寺的僧人著名书法家智永。智永临死前,把这《兰亭序》传给了徒弟辨才。

为了得到《兰亭序》,唐太宗客客气气地把辨才请到大内供奉,请他献出《兰亭序》,但辨才坚持说早在战乱中丢失了,唐太宗只得放他回去。过段时间,想想总是不甘心,又把辨才叫到朝廷,辨才还是一口咬定早没了,唐太宗无奈之下还是只得放他回去。这样来来回回一共有三次。唐太宗素通兵法,知道辨才此人不可硬逼,只能智取。这时,宰相房玄龄建议让御史萧翼去办此事。这萧翼是梁元帝萧绎的曾孙,为人聪明多智。他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不要公开派他去,二是请唐太宗借给他三、四件王羲之的真迹字帖,以便见机行事。太宗自然一口答应。

萧翼自称是山东书生,到江南来卖蚕种,顺路游山玩水,这日来到永欣寺观看壁画。这永欣寺自智永以来,寺僧多有能书善画者,前来探讨书艺、讨要书画者络绎不绝,以至门槛上都包了一层铁皮,以防踩烂。所以辨才也不以为异,见此人气度不凡,举止高雅,顿生好感。两人一番交谈,双方都是相见恨晚。于是萧翼索性就在永欣寺住下,日日与辨才抚琴品茶,探韵赋诗,谈天说地,甚是相得。

这天,萧翼拿出梁元帝的画给辨才欣赏,辨才嗟赏不已。萧翼继而拿出随身带来的“二王”杂帖,夸称这是世上罕见的真品。辨才跟萧翼已是十分的知己,也就不客气了,对萧翼说,这倒确是二王真迹,但并不是最好的。萧翼说,这个自然,王羲之的《兰亭序》最为珍贵,但数经离乱,现在早已没了。辨才不假思索,立即从他卧室梁上的一个凹槽中取出《兰亭序》。萧翼一看果是真迹,却装作不信,故意东挑刺西找茬,要否认这是真迹。辨才当然不服气,与萧翼激烈地辩论起来。他们还把萧翼带来的“二王”杂帖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一连数日,争得不亦乐乎,而辨才的刚开始有的一丝警惕也在这样友好的气氛中完全消解了。

这日,辨才有事下山,萧翼瞅准机会来到辨才房间,盗走了《兰亭序》,连夜派人快马加鞭送到京城。然后请当地官员把辨才叫到官衙,萧翼客客气气地向辨才说明自己本是朝廷御史,奉皇帝命前来智取《兰亭序》,现兰亭帖已拿到手,特来与大师道别。辨才一听,悔恨交加,当场一头昏了过去。从此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光景,便郁闷而死了。而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如获至宝,朝夕观赏临摹,一直到临死,还嘱咐把《兰亭序》陪葬。后来,唐代大画家阎立本专门据此事作了《萧翼赚兰亭图》,成为传世名画。

萧翼赚取《兰亭序》的关键,是要辨才吐露藏画的所在。他用的是“抛砖引玉”法,先把自己的二王杂帖给对方看,以此引诱辨才把《兰亭序》拿出来。就像围棋一样,先让对方吃几个子,然后来个“倒扑”,连本带利地赚回来。

TOP

利害:利取其重,害取其轻

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或者只有坏处没有好事,这样的事可能会有,但毕竟不多,世上大多的事,往往“有一利必有一弊”,利弊得失很难截然分开。有句话叫做“针无双头利,蔗无两头甜”,要想面面俱到处处得利,只能是一厢情愿。围棋便是如此,你既取了外势,就得把实地让给人家。既围杀了对方一块,就得允许对手在别的地方占你一点便宜。明智的做法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分清楚何者是大利,何者是小利?何者是大弊,何是是小弊?舍小利取大利,受小弊避大弊,无论是下棋还是生活,都是如此。

执著小义,昭烈帝一怒兴兵

吴蜀之间的夷陵之战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并称为三国时的“三大战役”,吴国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国全面惨败。而这一仗,原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趁着关羽与魏国在襄樊一带大战,荆州空虚,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并把兵败溃退的关羽擒而杀之,吴蜀两国在赤壁之战中结成的联盟破裂,反而成了仇敌。蜀国皇帝刘备与关羽不仅是君臣,更是亲同骨肉的兄弟,桃园三结义时,发下了“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听得关羽被杀,痛不欲生,决意“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

当时蜀国刚刚建立,人心未定,基业未稳,强敌曹魏在北方虎视眈眈。更何况刚遭受荆州之败,元气大伤,这时需要的是从长计议,兢兢业业,逐步增强国力。与吴国开战,可谓昧于大义而执着小事,所以刘备的决策遭到了蜀国将相的一致反对。

赵云仗着自己是刘备的心腹大将,第一个劝谏说: “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并且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一句话,国事为重。但刘备竟说:“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悲愤交加的刘备是把兄弟之情置于国家之上了。一干官员见连赵云都说不上话,就来找丞相诸葛亮,都说刘备这样一意孤行,实在不是社稷之福。

于是诸葛亮带着众人来见刘备,劝说道,此时用兵实是意气用事,吴蜀开战,必定会被曹魏利用,力劝刘备忍一时之辱,等待吴国与魏国不和时,再趁机进攻东吴。假如真的要报仇,命一大将领军就可以,何必一定要御驾亲征。一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诸葛亮是刘备最为倚重的军师,一直来几乎是言听计从,刘备听了,心下略有转意。这时,三弟张飞来了。张飞一向性急暴躁,对着刘备声泪俱下,责问说:“你今天当了皇帝,就忘记了当年我们桃园结义所发的誓吗?你为什么不给二哥报仇?” 刘备一向以重名节、讲义气自居,也以此为对外的号召力,张飞这一句实是击中了刘备的痛点。于是他再度决意伐吴。

刘备整兵出征时,一个叫秦宓的学士再次劝谏说: “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思之。”刘备大怒,竟下令把秦宓推出斩首。后在诸葛亮及众臣的苦劝下,方才饶了秦宓一条性命,但放出了狠话:“朕意已决,无得再谏!”

其实,当时东吴也很不愿意两国再燃战火,派出诸葛亮之弟诸葛谨为使前来求和。诸葛瑾在给刘备的信中说,倘为了关羽而大兴兵革,是舍大则就小,“用心于小,末留意于大者也。”他还问刘备说:汉室皇帝与关羽哪个大?荆州与天下哪个大?倘若说都很大,那么,哪个放在前哪个放在后?把这个考虑清楚了,再来兴兵不迟。诸葛瑾的这番话自是为东吴开脱,但平心而论,说得也是一点不错。但盛怒之下的刘备根本听不进去,他也不想在世人面前落下了不顾兄弟情义,不信守承诺的形象,遂亲率大军杀向东吴。结果,被吴国统帅陆逊诱敌深入,章武二年(222)八月夷陵一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又悲又悔的刘备随后病死在白帝城。夷陵一战后,蜀国的国力迅速衰退,“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当上了国君,给蜀国的未来埋下了很深的祸根。

TOP

权衡利弊,唐玄宗二贬功臣

刘幽求这人,知名度并不太高,但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就尽人皆知了。李隆基是唐代在位最久的皇帝,但他开始并不是太子,而且一度还面临危机。他能历经曲折登上皇帝的宝座,这个刘幽求功不可没。

刘幽求是冀州武强人,进士出身,但他的仕途很不顺利,四十多岁了还在地方上作个小官混日子。他不愿一辈子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就辞职不干,跑到京城寻找机会。这时候,他认识了同样有着雄心壮志的临淄王李隆基。刘幽求长期在基层做官,对社会、世情认识得很透,也有一些江湖伎俩,更重要的是,此时他一无所有却又渴望出人头地,是参与冒险行动的最佳人选。

此时的朝廷,唐中宗李显懦弱无能,朝政掌握在皇后韦氏手中。到后来,韦氏更是毒死了中宗,准备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却不料,此时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来了一场政变,史称“唐隆政变”。在这场政变中,刘幽求是重要角色,他负责搜集、分析各方面特别是太平公主所提供的情报,并代表李隆基去拉拢、说服重要官员投奔。准备停当后,唐隆元年(710)7月21日,李隆基在禁卫军的帮助下,闯入皇宫,杀死韦后,并当即把韦氏家族及其党羽清剿干净。政变的当夜最为紧急,既要清除余党,也要保持安定,刘幽求在这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一夜之间,代表李隆基起草颁发了一百多道敕令,稳住了局势。然后,李隆基把其父相王李旦抬出来做了皇帝,这就是唐睿宗。按嫡长子继承制,李旦的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但这宋王很识相,坚决推辞。而刘幽求趁机进言说,铲除天下祸患的人应当享有天下的福分。平王(即李隆基)拯救社稷君亲于危难,论功最大,论德最贤,应为太子。睿宗也就顺水推舟,立第三子李隆基为太子。而刘幽求因拥立有功,一下子升为中书舍人、参知机务、徐国公,做起了宰相。睿宗还给他发了免死的金铁诏书,“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赦卿十死罪,并书之金铁,俾传于后”,深受信任。

李隆基当然不会以做太子为满足,剿灭韦氏集团后,他与反韦同盟太平公主的矛盾开始激化,两人都想吃掉对方把持朝政。刘幽求于是积极为李隆基出谋划策,处心积虑要除去太平公主。他联络了羽林军首领张暐,准备在执行禁卫任务时袭击太平公主。张暐答应了,但心里没底,就去找朋友侍御史邓光宾商量。李隆基听知此事,大惊失色,他当机立断,立即向唐睿宗告发刘幽求等人的谋反行为。这样的罪行本来必死无疑,但李隆基以刘幽求于国有功为由向睿宗求情,刘幽求遂被流放岭南封州(今广东封川)。当时的广州都督周利贞是中书令崔湜的门生,而崔湜是太平公主的铁杆,只到刘幽求一到封州,就进入了死地。李隆基就让桂州都督王晙,在途中把刘幽求拦了下来,好吃好喝招待,不管周利贞如何催促,王晙就是不理。

几个月后,李隆基又发动了一次“先天政变”,经过一场血腥的杀戮,太平公主被赐死,李隆基正式登上了皇位。刘幽求当然风光体面地从流放途中回来,官复原职,一时权倾朝野。

故事到此结束自是圆满,但过了一年,李隆基开始整顿吏治,让刘幽求做了一个位高权轻的大官。李隆基当然有他的想法,两次参与政变的老兄弟,对自己的当年的阴谋诡计、龌龊伎俩一清二楚,以后在朝廷上如何面对?他们搞惯了阴谋,视刀口舔血、铤而走险为寻常,以后会不会再搞一次政变。鸟兽尽良弓藏,野兔死走狗烹,让刘幽求做个闲职,已经算是念旧情了。但一腔抱负的刘幽求却很不满意,经常口出怨言。于是,宰相卢怀慎指责刘幽求“轻肆不恭,失大臣礼。”第二天即被贬为睦州刺史,后调任杭州刺史,不久又调任郴州刺史,明摆着对他很不信任。61岁的刘幽求经不过这番折腾,“恚愤卒于道”,在途中就死去了。

从刘幽求来说,李隆基显然有点不厚道,但站在唐玄宗的角度,也有其必然的理由。第一次遭贬是丢卒保车,在危急关头,只有先发制人把刘幽求抛出去,才能保证政变成功。第二次遭贬是忍痛割爱,为了政权的长治久安,彻底消除不安定因素。撇开道德的因素,两次都是舍小就大。著《旧唐史》的宋祁一方面说确是待刘幽求“恨太薄”,有点不应该,但同时也说,刘幽求“雄迈之才,不用其奇则厌然不满,诚不可与共治平哉!姚崇劝不用功臣,宜矣。”刘幽求被贬,也是有道理的。

TOP

一弃再弃的名局


(一弃再弃。吴清源黑119一举将中腹十一子全部弃去,在上方围起大空)

围棋史上的“双子星座”很多,而吴清源和木谷实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一对。他们几乎同时成为最著名的新星,又一起研究发明了影响日本乃至世界围棋历史的“新布局”,两人在棋坛上龙争虎斗数十年,成为惺惺相惜的好对手。就连他们的徒弟林海峰和大竹英雄,也一起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开创了著名的“竹林时代”。

吴清源的棋,大气恢宏,举重若轻,纵放自如,常以出人意料的大弃子一举奠定优势。如他1935年4月在日本棋院春季大手合中与久保松胜喜代的一战,1942年与前辈雁金准一的十番棋对抗第五局,1952年读卖新闻专为吴清源和藤泽库之助举办的升降十番棋第三局,1956年日本读卖新闻社专为吴清源和前田陈尔举办的三番棋对抗决胜局,1963年第三期“日本最强决定战”中与桥本昌二之役,都是脍炙人口的弃子经典。这一与木谷实弈于1960年春的第三期日本最强者决定战的对局,同样以一弃再弃,连弃数十子而成为弃子取胜的名局。

此局吴清源执黑,双方的开局似乎波澜不惊。木谷实的棋名如其人,以坚实著称,往往在抢足实地后,像厚实的坦克一样压缩对方的模样,战斗力极为强悍。这一局也是如此,木谷实先占两个“三•3”,完全是实利的姿态。吴清源也是一如既往的灵动轻逸,处于高位。至黑13,吴清源轻松地弃掉一子。木谷实白38子打入,吴清源当头一镇,气势十足。木谷继续取地的初衷,几个回合下来,吃住了吴清源三子。作为交换,吴清源在外面筑起了一道厚势。这是第一次弃子。

在实地与模样的对抗中,双方似乎较上了劲,一个对实地寸步不让,一个对厚势贯彻到底。黑53以下,吴清源再一次弃子,在上边又筑起了一堵高墙。然而,黑61或许是优势下的缓手,木谷实得以乘隙而进,4个白子钻进黑空,要在对方的后花园里搭一座小凉亭。吴清源没有执意强吃白棋,而是迂回攻击,先在黑左下角动手,旁敲侧击几下后,黑83、85又摆出一付请君吃子的姿态。白当然可以吃下这两子,但黑借此再筑一道高墙,白在中间的4子必定无疾而终。木谷实即使再酷爱实地也不敢再吃,急忙联络中间4子,仓皇逃回,而吴清源原来准备弃掉的两子反而吃住了对方一子。

棋局在木谷实不断冲击吴清源的格局下慢慢向前,渐渐进入了官子,就看吴清源怎样守住即将到手的胜利了。然而,正是在这样看似平稳的局面下,突然平地起波澜,迎来了真正的高潮。黑115落在盘上时,木谷几乎有点难于置信,莫不是吴清源看错了?白可以借攻击这一子,间接威胁中间的十来个黑子,黑如谋求联络,白顺势冲进黑棋大空,局势一片混沌,岂不是有了逆转的机会?然而,黑119是石破天惊的一手,即使是几十年后打谱,摆到这一手时仍会不自由主地“啊”的一声。吴清源竟视中腹的十多子如无物,干脆利落地弃掉!更可怕的是,他显然是在下黑111时,已经策划好了这漂亮的一战。此时双方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番命令式的滚打包收后,白棋收获极大,吃住了中间的一串黑棋,一举围出了几十目的大空。而黑棋收获更大,借弃子水到渠成地在上边围出了覆盖四分之一个棋盘的巨空,黑棋大胜的局面已是不可动摇。

这一局,吴清源弈得如行云流水,随心所欲,三度弃子,一次比一次弃得多,弃子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所谓“逢危须弃”,在最后关头才忍痛割爱固然是一种,而料敌机先,居安思危,精华已尽之子一举弃去,打开一个全新局面,更是逢危须弃的最高境界。施襄夏在《弈理指归》中说:“精华已竭多堪弃。弃呆子当如敝舄,争先别图恢复,强救则愈穷矣”,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止损:壮士断腕,刮骨疗毒

中国第一位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有段话:“人家要吃我十五个子,我呢,一看局势,如果弃掉十个子,还是有利可图,于是我就能舍得这十个子。这在有些人看来,十五个子非逃出不行,而在我来看,能逃出五个就逃五个吧。这里绝没有什么‘飘逸’,也谈不上‘轻灵’。从我内心来说,我也是想把这十五个子全部逃出的,不过这不太现实而已。”确实如此,围棋是两个人下的,不可能你想吃的全都吃到,你想逃的全部逃出,这只能是一厢情愿。当自己的棋已经危险,越逃可能死的会越多,或者越逃跑对方借攻击获得利益越多的情况下,必须是壮士断腕,断得越早损失越小,断得越早东山再起的机会越大。这才是理智而现实的做法。

以屈求伸,武媚娘落发为尼

这武媚娘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出身于官宦人家,贞观十一年(637)14岁时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名“武媚”,所以人称武媚娘。武媚娘在宫中12年,唐太宗对她还算喜欢,但也不是特别宠爱。武媚娘别有心机,找机会接近太子即后来的唐高宗李冶,深得其欢心。

在唐太宗的晚年,民间流传说:“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并且说这人已在宫中,三十年后当为天下王。唐太宗十分厌恶这个流言,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理,决意要把这个姓武的寻出来杀掉。眼看武媚娘在劫难逃,恰好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

有一个叫李君羡的武将,是洺州武安人,官拜左武卫将军,封爵武连郡公,职位应该是很高了,所以有机会参加唐太宗的一次宴会。太宗也是一时高兴,说,大家说说自己有什么小名,开心一下。太宗这么说了,各人自是凑趣,纷纷报上小名,以博皇上一粲。轮到李君羡了,他说:“臣小名五娘子”。大家一看这五大三粗、威猛雄壮的武将有这么个娇滴滴的小名,轰然大笑。唐太宗却蓦然心惊,这李君羡是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再一问,竟还是玄武门的守将。玄武门带个武字不说,更是当年唐太宗发动事变,杀死其兄太子李建成的地方。此人小名“五娘子”,这“女主武王”岂不落在他身上?于是寻了个借口,把这个倒霉的李君羡杀了。虽说去了一块心病,但唐太宗还是不大放心,眼光又落在了身边的武媚娘身上,但要真杀了又有点不舍,心里一时委决不下。这时武媚娘也发现了危机。武媚娘是有远大志向的人,当初她入宫时,其母为之哭泣,她却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夫?”可见是有图谋的。这时面临生死抉择,武媚娘很清醒,坐以待毙当然不肯,但如果乞求太宗或者太子李治以留在宫中,可能只会死得更快。她逢危须弃,立即主动表示愿意落发为尼。一个出家的女尼当然不可能再来颠覆唐家的江山,于是武媚娘逃过一劫,在唐太宗死后,来到感业寺出家。

壮士断腕,是为了东山再起。作为女尼的武媚娘,要出人头地的念头更为强烈,当然,这一切必须通过当年的太子现在的高宗皇帝才能实现。相传,武媚娘在感业寺里给唐高宗李治寄了一首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看石榴裙。”这首名为《如意娘》的诗写得深情感人,李治读了,自是感铭五内。于是,在唐太宗周年忌日,他来到感业寺进香,见到了武媚娘。此事,史书上记得极为简略:“忌日,上(李治)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但事实上却非如此简单,处心积虑的武媚娘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她不久后再度进宫时,已经有了李治的儿子,就是后来一度立为太子的李弘。

当时,唐高宗的王皇后正与宠妃萧淑妃展开一场激烈的宫斗。黔驴技穷的王皇后,听得高宗在感业寺的“绯闻”,竟想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武媚娘进宫,与萧淑妃争宠,自己坐山观虎斗,来个渔翁得利。王皇后这么一说,唐高宗正是求之不得,遂把做了两年尼姑的武媚娘接进宫中。

经过两年磨炼的武媚娘更为成熟。她先是“卑词曲体以事后”,讨得王皇后的欢心,不久即被封为昭仪。然后先搞垮萧淑妃,再与王皇后展开“废立”之战,以掐死自己女儿的毒计,给王皇后以致命一击,取而代之成为皇后,最后做到了“大周”的“则天女皇”,成为千古一人。

武则天的一生中,她最大的危机就在于她面临被杀的那一刻,而正是凭着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断,她不但逃过了这一劫,更进一步死而求生,上演了轰轰烈烈的一幕。

TOP

贪得无厌,知伯瑶自寻死地

“三家分晋”是春秋末年的一个大事件。中原霸主晋国被赵、魏、韩三家所瓜分,这也成为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

原先晋国的政权是由六家大夫即韩氏、赵氏、魏氏、知氏、范氏、中行氏所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后来范氏和中行氏被打败,其地盘被瓜分,剩下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家。这家中,又以知家的势力为最大。

知家的掌门人是姓知名瑶,史称知伯瑶。此人长得仪表堂堂,能文能武,多才多艺,果断刚毅,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贪得无厌。尤其是在屡立战功、大权独揽以后,更是不不可一世,一门心思要把其他三家灭了,独吞晋国。有人劝他,这样做要招致灾难,知伯瑶竟然牛气哄哄地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言下之意,灾难不灾难的,我说了算,我不去祸害人家就万运了,谁敢来祸害我?

果然,这自以为是的知伯瑶开始祸害人家了。这时候,南方的越国在灭了吴国后,势力大增,国王勾践率军北上会盟诸侯,以霸主自居。身为晋国执政的知伯瑶就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知家先拿出来,你们怎么样?”说是拿给晋国,其实就是献给知氏。他先派人向韩康子索要,韩康子自然不愿意。但他手下的一个谋臣段规说,还是先答应吧,不给的话他马上就要加兵于我。知伯瑶这个人,只知伸手不知收手,他必定还要向别人要,等到别人拒绝,我们就有机可乘了。韩康子一听也有道理,遂把一个万家之邑奉上。知伯瑶果然转后向魏桓子索要。魏桓子觉得无缘无故地索要土地,没法答应。他的谋士任章劝说说:“无故索地,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就给他块地吧,让他得意忘形,我们团结起来,这知伯之命就不长了。

知伯瑶接连得手,更加得意,马上向赵襄子要地。这赵襄子本来就跟知伯瑶有怨,这回自然不答应,他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到手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能再交出来。”知伯瑶大怒,你不给,我就硬抢,于是,带着韩氏、魏氏两家一起攻打赵氏。赵襄子寡不敌众,只得退守晋阳。知、韩、魏三家兵马将晋阳城团团围住。

晋阳城易守难攻,加上赵氏同仇敌忾,知伯瑶攻了两年,也没攻下来。一日,知伯瑶在察看地形时,看到晋阳城东北的晋水,顿生一计:水淹晋阳。于是他在晋水上挖了个大口子,大水直冲晋阳。此时正值雨季,一下子就把晋阳城给淹了。老百姓全住在屋顶上,青蛙都跳到了灶膛里,只好在树上挂个锅子烧饭。但即使这样,他们仍不肯投降。

这天,知伯瑶带着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察看战情,他得意洋洋地说,晋阳城看来快完了。以前我只知道晋水能阻敌,现在才知原来晋水也能灭国啊。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听这话,表面上仍是恭恭敬敬,魏桓子暗暗用胳膊捅了捅韩康子,韩康子偷偷踩了下魏桓子的脚背,两人心领神会,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原来,魏家安邑城边上有条汾水,韩家的平阳城边上有条绛水,今天知伯瑶能拿晋水来灌晋阳,明天他就不能拿汾水、绛水来淹安邑、平阳吗?两人心里暗藏着反戈一击的杀机。

这边,赵襄子派出谋士张孟谈来游说韩、魏两家。张孟谈说得直接而实在,今天知伯瑶灭了赵家,明天就是你们两家,不如三家合起来灭了知家。这话说到了韩康子、魏桓子的心里,立刻同意了。

于是襄子趁夜色杀死知家守堤之吏,决开河堤,反使晋水冲向知氏军中。知氏军队为水所淹,乱作一团,赵家从城中杀出,韩、魏二家趁势从两边夹击,猝不及防的知家全军覆没,知伯瑶也被杀死。三家在分了知氏的土地后,一不做二不休,又联手赶走了国君晋出公,自立为诸候,这就是赵国、魏国、韩国,成为后来战国七雄中的三国。

知伯之败,就败在只知进,不知退,只知索取,不知放弃。他如一开始就不向三家索地,则四家中知氏最大,他仍是晋国执政。知伯瑶在硬要了韩、魏两家之地后,其实已经危机重重,此时他如明智一点,就应该“逢危须弃”,立即收手,但他反而攻打不愿献地的赵氏。这样不但把对方逼上了绝路,也使自己无法回头。最后,想拿的没拿到,连自己的老本也赔了进去。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