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世事如棋:围棋十诀中的智慧人生--杨自强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9-12-31 13:58 编辑

世事如棋:围棋十诀中的智慧人生



作者:杨自强



序:孙光明

第一诀:不得贪胜
“无目”之妙手
本手:聪明最是老实人
以卵击石,戚夫人逞强杀身
自制:天上不会掉馅饼
欲壑难填,商纣王“筷子亡国”
平常心:我的情绪我作主
舞阳变色,荆轲功败垂成

第二诀:入界宜缓
叩桥而不渡
侵消:分寸决定成败
交浅言深,许子远夸口丢命
龟步:小胜积成大胜
但手熟尔,卖油翁技惊四座
试应:见机方可行事
狡免三窟,冯谖义助孟尝君

第三诀:攻彼顾我
百目大杀局
预谋: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意孤行,关羽大意失荆
自省:打铁还需自身硬
消除猜忌,郭子仪自曝家丑
不绝:得饶人处且饶人
识破人性,范蠡功成归隐

第四诀:弃子争先
死棋活用
控局:致人而不致于人
虎毒食子,武则天逆袭上位
造势:好风借力上青天
两斩宠妃,孙武树立权威
谋远:撒下香饵钓金鳌
逆子坑爹,杨士奇晚节不保

第五诀:舍小就大
耳赤之妙手
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以逸待劳,司马懿甘受女服
取予:欲取先予,予小取大
抛砖引玉,萧御史智赚《兰亭》
利害:利取其重,害取其轻
权衡利弊,唐玄宗二贬功臣

第六诀:逢危须弃
一弃再弃的名局
止损:壮士断腕,刮骨疗毒
贪得无厌,知伯瑶自寻死地
防患: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自视清高,杨炎命丧小人
脱身:善胜不争,开辟蓝海
皆大欢喜,王僧虔“并列第一”

第七诀:慎勿轻速
“准名人”的误算
三思:少算不胜多算胜
算我料敌,司马懿平定辽东
无悔:一根竿子插到底
轻做速休,曹爽惨遭灭族
专注:集中力量办大事
绪多招败,建文帝三年失位

第八诀:彼强自保
形势判断之名局
明势:识时务者为俊杰
恃强招败,商鞅五马分尸
韬晦:鹰立如睡虎行病
树大招风,徐偃王仁义亡国
求伸:十年磨剑一朝试
苦心孤诣,李忱假痴不癲

第九诀:动须相应
古今无类之妙手
知变:运筹于帷幄之中
左右逢源,肃慎曲线救人
导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顺势而行,王导扶持晋帝
应变:什么山唱什么歌
随机应变,刘邦假王真封

第十诀:势孤取和
“枯木逢春”的擂争
妥协:好死不如赖活着
俯首称臣,高赖子苟延残喘
隐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椎心泣血,刘秀百忍成帝
善败:卷土重来是男儿
虚以委蛇,陈丞相安汉保刘

后记:世事一局棋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后记:世事一局棋

这段时间因为在做一个“围棋与历代士风”的课题,稍稍梳理了一下古代文人下棋的史料,不经意间有了一个发现,那就是,著名文人中欢喜围棋的很多,但没有一个是围棋高手。不管他的文章是如何的洛阳纸贵,诗词是如何的脍炙人口,也不管他写起《棋赋》《棋旨》《棋论》来是如何的头头是道,真的棋枰对弈,也就是个业余爱好者。苏东坡说:“平生有三不如人,着棋、吃酒、唱曲也”,林逋说:“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算得上是实话实说。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一个叫李憨子的围棋高手,其人“状貌昏浊,垢秽不可近,盖里巷庸人也”,但下棋却是“举世无敌手”。状元郎胡旦对此半是自负半是自嘲地说:“以棋为易解,则如旦聪明,尚或不能;以为难解,则愚下小人,往往造于精绝。”古代文人喜欢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说“善弈不如善观”,这一半是旨趣为上,一半也是为自己找台阶。所谓造化弄人,围棋大概也算一种吧。

这其间的道理,似乎从来没有人研究过。我有时揣想,这或许是因为围棋是简单至极又复杂至极的一种游戏吧。说简单,围棋只黑白两色,连字也没有一个,文盲也尽可下得。说复杂,所谓“千古无同局”,一局棋的变化理论上比宇宙间的原子总数还要多。古人说到《易经》的“易”,说“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这三个词用在围棋上同样合适,围棋就是这样的既简单方便,又变化繁复,更有始终不变的道理。大概正是这个原因吧,围棋的绝顶高手,必须既是纯朴的人,又是机敏的人,还得是信念坚定的人。苏东坡、欧阳修、白居易等人,自然是天下第一等的聪明人,论学问是满腹经纶,论作文是著作等身,更胸怀一腔济世救民的热情,在品行、才能上近乎完人,但于围棋,却不免落了佛家所谓的“知识障”。宜乎其拙于围棋也!像这般集“简易、变易、不易”于一身的弈者,在我看来,也就是一人一狗而已,一人就是不世出的大棋士吴清源,一狗就是横空出世的“阿法狗(AlphaGo)”。阿法狗能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就在于它最复杂(计算量是人类的无数倍)、最简单(没有七情六欲)、最执着(赢棋就是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围棋十诀”千百年来被天下棋手奉为圭臬的道理。“围棋十诀”说简单也简单,只有十句话40个字,还全是大白话。说深奥也深奥,举凡世上之事都可用这“围棋十诀”来理解。而“围棋十诀”,不论是不得贪胜还是入界宜缓,不论是慎勿轻速还是势孤取和,在我看来,每一诀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中庸之道,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吴清源先生的“中的精神”、“六合之棋”,或许正是从“围棋十诀”中来的吧。事实上,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浅陋,在近一年的写作中,也似乎从“围棋十诀”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围棋十诀”就是这样的经典:天才如吴清源,愚蠢如我辈,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我所理解的“围棋十诀”,以历史上的相应“案例”来加以诠释,或许也不为无益吧。

感谢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省围棋协会主席、省体育局局长孙光明先生为本书作序,正如他所说的,这也是表达我们对围棋事业、围棋文化的共同热爱。感谢本书责任编辑解永健老师的厚爱和支持,他的学识与严谨为这本小书增色不少。还有许多棋友、书友对本书的写作多有帮助,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

杨自强

丁酉暮春于不息居北窗下

TOP

虚以委蛇,陈丞相安汉保刘

汉惠帝六年(前189),西汉奉行“萧规曹随”的丞相曹参去世,丞相一职由两人分担,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共同辅助惠帝。

王陵是刘邦的老乡,也是沛县人,当年刘邦还对他“兄事之”。刘邦起兵时,王陵不愿追随刘邦,而是另拉了一支队伍。一直到楚汉相争时才归顺汉王刘邦。汉朝建立后,封为安国侯。王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性格十分耿直。与王陵相反,陈平则是以知机应变著称。他是河南阳武人,从小就喜欢黄、老之学。他是在刘邦出关平定“三秦”时,从项羽军中投奔刘邦的。此后为刘邦平定天下出谋划策,颇多功绩,像以反间计除去项羽的谋主范增,设计生擒韩信,使秘计使“白登之围”中的刘邦脱身等,除了有汉初三杰之称的萧何、韩信、张良外,陈平应该是最大的开国功臣。

王陵、陈平并为丞相的第二年,汉惠帝死了,太子刘恭即位,史称前少帝。刘恭还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不能处理政事,刘邦的妻子吕后便顺势开始把持朝政。此时刘邦打天下的一帮老臣,死的死退的退,凋零殆尽,吕后就有了篡汉之心。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她打算封吕氏家族的人为诸侯王,这其实是违反了刘邦定下的规矩,所以她必须要取得丞相的支持。

吕后先问王陵,王陵直截了当地说:“高帝(刘邦)当年曾杀白马与群臣立下盟约,确定只有刘姓者方可为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现在立吕氏为王,这是违背了高帝的盟誓,决不可以。”吕后听了很不高兴,转而询问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的意见。陈平说:“当年高帝平定天下,分封刘姓子弟为王。现在太后你临朝,分封吕姓子弟为王,这也没什么不可以。”吕后一听,陈平不但同意封吕氏为王,还找出了这么一个理由,十分高兴。

下朝后,王陵愤愤地责备陈平、周勃说:“当年高帝立白马之盟,你们也不在场吗?现在高帝死了,吕后擅政,欲立诸吕为王,你们就阿谀奉承,背弃盟约,到时你们有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陈平却淡然说:“面折廷争,我不如您。但说到安定社稷、保全刘氏天下,您可能还不如我。”王陵至此,只能是无话可说。

王陵如此固执,吕氏当然要去掉这块绊脚石。于是她让王陵任太傅,这看起来是升了职,其实是剥夺了王陵的相权。王陵愤懑之下,称病在家,再也不上朝了。吕后就让陈平升任右丞相,任命其亲信审食其为左丞相。

此后的几年,陈平在右丞相这个重要的位置上,似乎是无所作为,对诸吕的胡作非为也无动于衷,只要是吕后提出的,他都表示赞成。不少大臣暗讽他尸位素餐,他也不以为意。而吕氏也需要一个前朝功臣为她撑门面,所以一直让陈平担任右丞相。

前180年,吕后病死。诸吕倒了靠山,一时乱了手脚,这时掌握朝政的右丞相陈平和掌握军权的太尉周勃两人合谋,联起手来迅速诛灭了吕氏家族,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恢复了刘氏天下。实现了当年他对王陵所说的“全社稷、定刘氏”之言。

面对吕后的倒行逆施,王陵与陈平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王陵直面迎击,在自己丢了丞相的同时,也失去了反击的实力。而陈平则相反,他看得很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吕后势大,根本不可能阻止吕后分封诸吕为王,此时只能是“势孤求和”,先保住自己的官职,慢慢地伺机而动。在分封诸吕这事,他似乎是“败”了,但这败却是在为以后的胜打基础。他表面上无所事事,顺从吕后,暗中却也周勃等密谋,出时保护刘氏血脉得以延续,为反攻诸吕做积极的准备。等到吕后一死,形势发生变化,他立即出手如电,一下子反败为胜,倒转乾坤。陈平就是一个高明的“善败者”。

TOP

善败:卷土重来是男儿

势孤取和,和不是目的,局部的、阶段性的“和”,是为了最终的取胜。和也不是一味的消极退缩,而是有准备的、积极的抵抗手段,拳头缩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和更不是满足对方所有的条件,如果对方过分的话,须有必要的反击,这也是确保“和”的成功基础。《棋经十三篇》说:“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败而称“善”,就是在失利的情况下,通过努力,把损失控制到了最低的限度,同时还赢得了反败为胜的转机,这样的“败”其实就是胜。“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之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是爱迪生讲科学发明,其实下棋乃至世间所有事,大抵如此。

戒急用忍,朱元璋高墙缓王

元末大乱,群雄并起,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等纷纷割据一地,逐鹿天下,而朱元璋不过其中并不起眼的一支力量,无论是在政治影响上还是在军事实力,他都不算突出,但恰恰是他笑到了最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益于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决策。

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攻克了常州、徽州、池州等地,此时的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开始萌生了一争天下的雄心。也就在这时,徽州儒士朱升向朱元璋上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朱元璋大为赞赏,并成为很长一个时期的主要战略。

高筑墙,就是在军事上巩固根据地,不着急向外扩张。当时的朱元璋,可谓处于四战之地。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南是徐寿辉,北面是小明王、刘福通的红巾军,他们的实力远在朱元璋之上。更远处是浙东沿海的方国珍、四川的明玉珍、福建的陈友定,也是与朱元璋不相伯仲的一方强豪。但同时,这几股势力之间,其关系也是错综复杂,除元军外,其他各路诸侯都算是反元义军,彼此之间既聚集在反元的大旗之下,又想吞并对方扩张势力。因此,朱元璋如果加入与这些强敌的混战,以他的实力,很可能立即崩溃。而如果以防守为主,其他势力也一时兼并不了他。因此,朱元璋对各路反元义军摆出友好的姿态,只守不攻,把主要的兵力向东南方出击,通过小规模的战斗,逐步蚕食浙东的元军。经过两年苦战,他攻取了浙东的婺州、处州、衢州等,与徐寿辉(后为陈友谅)、张士诚并肩成为江南三巨头。

“广积粮”就是在经济上积蓄兵马粮草,广揽人力物力,把自己的实力做大做强。当时的各路强豪,采取的是“流寇主义”,每到一地烧杀抢掠,这样虽然积累财富很快,但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占领的城池也是旋得旋失。而朱元璋的部队军纪严明,不抢不烧,他的军粮靠自筹为主。他任命得力干将康茂才为营田使,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来保障军队供应。在占领婺州后,他更是着力经营,将其作为自己的大后方,发展经济,兴办学校,制订法律,凝聚人心。“广积粮”的方针不但保障了军队的供给,更为朱元璋树立了“王者之师”的形象。

“缓称王”就是在政治上韬光隐晦,戒急用忍,以俯首称臣来争取发展时机。当时各路义军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先后开始称王称帝。先是刘福通把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推上皇帝宝座,然后是徐寿辉于至正十一年称帝,元至正十三年,张士诚也自称诚王,定国号为大周;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杀死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大汉。称王固然有利于号召天下,但同时也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旦称帝,首先必然成为元军的主要攻击目标,同时,各个“王”之间也要争个高下输赢。韩林儿成为“小明王”后,元军立即把主力用来剿灭红巾军,而张士诚与韩林儿,徐寿辉、陈友谅与韩林儿,彼此间也发生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双方都是死伤累累,实力大损。几支队伍中,只有朱元璋没有称王,他也因此而几乎没有与强大的元军正面交锋,也正是因为没有称王,他也没有成为诸路“帝”“王”的攻击目标。为了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朱元璋不惜向对手称臣。至正十五年,韩林儿遥授朱元璋为“副元帅”,朱元璋成了韩林儿名义上的“部下”,这对韩林儿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但对朱元璋来说,却可以倚仗正当强盛的韩林儿之势,至少可以不用防备红巾军的侵袭。甚至对于元朝,朱元璋也可以表示归诚。当元将察罕帖木儿大破山东红巾军时,朱元璋为免受攻击,“遣使通好”,元朝也授他为“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的职务。元朝使者刚到集庆,察罕帖木儿被杀,其军溃败,朱元璋马上反脸不认人,拒绝元朝任命,还把使者杀了。不久,察罕帖木儿的养子扩廓帖木儿(就是著名的王保保)率军再次平定山东,军势复盛,朱元璋又马上向扩廓帖木儿通好。扩廓拒绝,朱元璋竟连着七次派使者持书向扩廓表示和好。朱元璋自然不会幼稚到以敌为友,他也知道扩廓不会同意和好,他无非是借此来缓解扩廓的进攻。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其实质就是在“势孤”情形下争取一个“和”的环境,趋利避害,一面坐山观虎头,让对手彼此消耗,一面闷声大发财,做大做强。等到时机成熟,朱元璋也就不再客气,出手如雷,把各方势力逐个消灭,然后他在至正二十四年称吴王,又过了四年,建立明朝,正式称帝,成了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TOP

椎心泣血,刘秀百忍成帝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虽号称皇族,却是出身于平民。王莽篡汉,自立为新朝皇帝后,天下大乱,刘秀追随其兄刘縯,率领七八千子弟兵在舂陵起义,号“舂陵兵”。后来,刘縯、刘秀加入了“绿林军”,屡立战功。

刘秀与刘縯虽是亲兄弟,两人的性格却大为不同。刘秀沉静稳重,心有城府,而刘縯却是锋芒外露,“性刚毅,慷慨有大节”。刘縯平日即以汉高祖自比,胸有大志,不治家产,一心结交四方豪杰。因而起兵后,迅速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方首领,在“绿林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一度有与更始帝刘玄争夺皇位之势。刘玄称帝后,刘縯被封为大司徒、汉信侯。

奠定刘秀军事地位的一仗,是著名的昆阳大战。当昆阳被数十万王莽军队团团包围危在旦夕之时,刘秀身先士卒,带领13人冲出王莽大军的围追堵截,突出重围却没有折损一兵一骑。调来援兵后,又亲率三千人的敢死队迂回至王莽军侧后,终以2万人的军队大破王莽42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神话。昆阳大战后,刘氏兄弟无论在绿林军中还是在敌人那里,都赢得了超出其他任何人的威名,这引起了更始帝和其他一些将领的忌恨和不安。此时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际,而心眼狭窄的更始帝更关心自己的皇位问题,认为刘秀、刘縯兄弟是他更大的威胁。于是,趁在刘秀在外,更始帝与朱鲔、刘轶等密谋,先找借口要杀刘縯部将刘稷,当刘縯从前线赶回为刘稷申辩时,趁机把刘縯抓起来杀了。当时更有不少人怂恿更始帝刘玄,说刘秀必定要为兄报仇,干脆再把刘秀杀了。

刘秀听到兄长被杀的消息,悲愤交加,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知道,更始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稍有不慎,即有杀身之祸。此时的刘秀实力还不足于跟更始帝对抗,势孤之下,只能隐忍。刘秀立即从前线驰回宛城,忍辱负重,向更始帝“谢罪”,请求处分。刘秀还不为刘縯服丧,不和刘縯的旧部下来往,脸上也没有一点悲伤、愤怒,照常吃饭喝酒,有说有笑。有人问起“昆阳之战”,他也丝毫不说自己的功劳。不久,更是与相恋多年的阴丽华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一副及时行乐的模样。这样一来,更始帝刘玄觉得刘秀这人没心没肺,纨绔子弟一个,对他彻底放了心。

不久,更始帝迁都洛阳,要派遣大将平定河北,刘秀争取到了这一脱离更始帝、独立发展机会。他在河北击败收编了“铜马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于更始三年(25)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六月,刘秀大军直下,包围洛阳。固守洛阳正是当年参与谋划杀害刘縯的朱鲔,朱鲔自知与刘秀有着血海深仇,拼死抵抗,洛阳久攻不下。这时刘秀又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辱力,他竟然派人招降朱鲔。朱鲔哪敢相信,以为是诱降,刘秀遂对着黄河起誓,保证旧仇一笔勾销,朱鲔这才向刘秀投降。刘秀兵不血刃,使洛阳30万人不战而降。占领洛阳城后,刘秀没有食言,照样拜朱鲔为平狄将军、扶沟侯。

当更始帝杀刘縯时,刘秀如举兵相抗,当然也不失为英雄,但很可能只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刘秀的隐忍不发、忍辱负重,无论是弱小时对更始帝还是强大时对朱鲔,都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眼前的任何耻辱都是可以忍受的,刘秀能成为汉朝有“中兴之主”,就是因为他有着这样非同寻常的人生境界。

TOP

隐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这是杜牧《送国棋王逢》诗中的一联,只有在棋势羸弱时如春泉般细水长流,暗暗蓄力,才会有野火横烧、星火燎原的一天。当局势已非,敌强我弱之时,仍是以力斗力,看似气势不屈,其实只会输得更快,这就叫“弱而不伏者,愈屈”。这时候,需要的是隐忍,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忍下心中的一口恶气,尽量把战线拉长,隐藏起自己的意图和手段,在暗中积蓄能量,观察对手,寻找翻盘的机会,这不是懦夫,而是大智、大仁、大勇之人。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实正是一个道理的正反两面。

忍辱负重,程婴一力存孤

“赵氏孤儿”是《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时候一个回肠荡气,令人嘘唏不已的故事。

晋景公时,权臣屠岸贾借追究晋灵公之死一事,对政敌赵氏一族进行灭族,自大臣赵朔以下,赵家一家三百余口全被诛杀。只有赵朔的夫人因为是晋成公的姐姐而幸免以难,但也被软禁于宫中。赵朔夫人这时正有孕在身,在宫中躲了几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婴。屠岸贾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当然要斩草除根,把这个婴儿杀掉。

于是一日,屠岸贾带人来到宫中,搜索这个孩子。赵夫人没有办法,只好把孩子藏在裙子里。据说当时赵夫人祷告说:“如果天要灭赵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灭赵氏,你就别哭。”事也凑巧,这婴儿竟然不哭一声。屠岸贾搜寻不得,只得悻悻然走了。

此时朝政已被屠岸贾把持,这婴儿藏在宫中迟早会被发现。于是赵夫人让一个女仆偷偷把这孩子带出宫外,交给赵朔的朋友程婴。为了让程婴放心,这仆人当着程婴的面自杀身亡。这时屠岸贾也发了狠心,扬言要把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全部杀死。分明摆出一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架势。

程婴带着婴儿,来找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商量。公孙杵臼对程婴说:“抚育这孤儿成人与一死了之,哪个更难?”程婴说:“死是容易的,抚育孤儿很艰难。”公孙杵臼说:“那就请你承担难事,容易的事还是我来做吧。”于是两人就找了一个婴儿让公孙杵臼藏了起来。元杂剧中还说这婴儿是程婴自己的孩子,这应该属于文学创作了。

不久,程婴找到屠岸贾,声称知道赵氏孤儿在什么地方,并索要千金的奖赏。屠岸贾大喜过望,当即把千两黄金赏给程婴。程婴带人径直来到公孙杵臼的家里。公孙杵臼一见程婴,知道事情败露,当下大骂程婴:“你这无耻小人。当初口口声声说要与我共同抚养这孤儿,今天竟然把我出卖了。你纵然不愿抚养赵氏孤儿,又岂能做这卖主贪利之事?”又抱着婴儿求情说:“天乎!天乎!这孩子才几个月,能有什么罪。你们杀我就可以了,别杀这孩子。”屠岸贾哪里能放过这婴儿,当即将公孙杵臼连同孩子一起杀死。

赵氏孤儿一杀,赵家从此绝后,屠岸贾再也不用担心赵家复仇,也就放松了警惕。而程婴背主卖友,更为人所唾弃。他孤身一人,带着这个叫赵武的孩子来到山中,辛苦地养育这赵氏孤儿。

晋景公十五年,晋景公突然病重,占卜的人称是怨死的大臣在作祟。大将韩厥当年曾受赵家之恩,一直同情赵氏,就趁机把实情告诉了晋景公。而此时赵武也已成人,程婴便手绘一画卷,将赵家怨仇详述给他听。赵武悲愤不已,决意报仇。晋景公通过韩厥找到赵武,在景公和韩厥的支持下,赵武率军攻打屠岸贾,将其灭族。而赵氏也由此复位,一百多年后更是建立了赵国。

程婴见大事已了,在赵武十八岁行冠礼后对他说:“当年大难之际,我没有选择一死,就是要抚育你成人,助赵家恢复爵位。今天愿望达成了,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朔和公孙杵臼。” 赵武哭说说:“我要报答你一直到死,你怎么忍心离开我?”程婴说,当年公孙杵臼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事还没做好。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春秋祭祀,世代不绝。

公孙杵臼和程婴在商量时,把“死”称之为易事。死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的事,并非易事。但在危难之际,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把事情做成功,这不但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坚强的毅力和超常的坚韧以及过人的能力,这确乎比一死了之更为艰难。正是因为如此,能够隐忍不发,忍辱负重而坚持到底的,可称之为英雄,这也是程婴为人传颂的道理。

TOP

俯首称臣,高赖子苟延残喘

荆南这个政权,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它确实是五代十国中的一国。然而说它是国,也确实有点勉强,因为这个荆南国很小,仅有数州之地,其地大概在今荆州、秭归、宜昌一带,人口也就十多万户。军事力量更是薄弱,数量小就不去说它了,更因为荆南不产良马,连马军也没有,而马军是当时战场上最具战斗力的兵种。倘单就军队而言,荆南连五代时中原的一个强镇也及不上。更要命的是,荆南立国较晚,缺少发展的空间,介于吴楚之间,处于四战之地,周边列国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一口吞并了它。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这个不三不四的小国,竟然存活了56年。这在五代十国期间,绝对算是长寿了。所谓“乱五代”,五代以乱著称,军阀间尔虞我诈,兼并不断,即使像后唐这样不可一世的强国,也不过是十几年,后汉更是只有区区三四年。荆南靠什么能生存那么久?

靠的只有一招:势孤求和。

荆南国的开国国王高季兴,本是一个富豪的家奴,后来这富豪投靠后梁朱温,高季兴在朱温军中崭露头角,渐渐做到了刺史。家奴出身的高季兴,尽管后来做了一国之主,但当年养成的鉴貌辨色、做低服小的性格一直没变,做的事也往往上不了台面。野史中记载,当时各国使者路过荆南时,高季兴常常把他们的财物扣下,倘若他国来责备讨要,他又毫无愧色地交还,以至有了个“高赖子”的蔑称。这事的真伪有待考证,但荆南国像不国、王不像王,是肯定的。

荆南这样一个弱国,政治上没有号召力,军事上没有战斗力,要生存下去,只有靠外交了。高季兴和其子高从诲两代国王,一直奉行“事大以保其国”和“交好邻道”两大政治主张。“事大”就是对强国俯首称臣。荆南原来是臣服后梁的,后唐灭后梁后,荆南大为震恐,因为荆南靠近中原,又曾是后梁的属国,后唐要对周边小国动手,第一个便是荆南。为此,高季兴立即上表表示臣服,并将自己名字由“季昌”改为“季兴”(避李存勖祖父李国昌之讳)以示诚意。还亲自到洛阳朝觐李存勖,接受后唐之封为“南平王”,所以荆南国又称为南平国。高从诲接任国王后,进一步奉行“事大”的政策,他对后唐自称为“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以示卑谦,而后唐也封他为“荆南节度使”,明确了属国关系。

“交邻”就是对周边国家之间的摩擦也尽量以和为主。荆南与相信的吴国、南唐国、南楚国、后蜀国都基本上能做到相安无事。这其实并不如想像的那么简单,战乱四起之时,往往并不是想和就能和的,但高从诲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一是他利用荆南物产富庶的优势,积极与邻国开展贸易,形成和则双赢、战则双败的局面。二是自居小弟,奉邻国为盟主。比如对吴国,他就“请举镇自附于吴”,名义上奉吴为主。这看起来有点“丧权辱国”,但却是务实而聪明的办法,因为一旦吴国认了你这个“小弟”,他就有义务来“罩”你,可谓是以名换实。事实上,这样的“脸皮老一老”也确实起到了“肚皮饱一饱”的效果。后梁贞明五年(919),楚人攻荆南,高季兴求救于吴,吴国派出水、陆两军相援,“楚兵释荆南引归”。后唐天成二年(927)二月,后唐发兵攻荆南,荆南“坚壁不战,求救于吴,吴人遣水军援之”。后来由于“江陵卑湿,复值久雨,粮道不继,将士疾疫”,后唐久攻江陵不下,劳师费财,只得罢兵。而且高从诲往往是事情做在前面。比如他在与吴国的交往中,认定权臣李昪大有前途,就积极为李昪上位出力,李昪取代吴王成为南唐国主后,自然对荆南关系密切。

《十国春秋•武信王世家论》说:“蕞尔荆州,地当四战,成赵相继,亡不旋踵,武信(即高季兴,谥武信)以一方而抗衡诸国间,或和或战,戏中原于股掌之上,其亦深讲于纵横之术也哉!”确实,荆南国“势孤取和”的策略,大大解除了战争的危险,带来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局面。

TOP

妥协:好死不如赖活着

两个棋力相当的棋手在对弈时,优势往往是交替的,一会是这方优势一会是那方有利;也往往是交错的,这个局部是这方占优,那个局部是那方得分。而当某个阶段某个局部处于劣势时,职业棋手一般不会冒险硬拼,而是选择妥协。妥协当然不是最好的策略,但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妥协是可以接受的策略。妥协可以使自己获得一个喘息、休整的时间,赢得等待甚至引导“敌我”态势转变的机会。妥协当然免不了要付出代价,割地赔款,但却换得了“存在”,而“存在”是一切的根本。天下的江河都是拐来弯去的,这就是水跟高山的妥协,只要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水就是胜利者,当初的拐弯就是一种务实、权变的智慧。

孤军深入,汉高祖白登被困

“白登之围”是西汉初年一次重大战役,汉高祖刘邦死里逃生,立国不久的大汉遭受重创,此役也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邦称帝后,大封诸侯,其中韩王信的封地先在太原,后又迁到马邑。而在当时,盘踞在北方的匈奴,趁着中原“楚汉相争”无力北顾而迅速崛起,其单于冒顿仗着兵强马壮,不断侵扰汉地。韩王信首当其冲,几场仗打下来,胜少败多。汉高祖六年(前201)秋,冒顿亲率10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无奈之下,只得与匈奴求和。刘邦却因此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致书责备。韩王信担心被诛杀,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投降了匈奴,转而双方联军挥师南下,进入雁门关,攻下了太原郡。刘邦此时刚击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于是在汉高祖六年的冬天,亲率大军32万,以陈平、娄敬为谋士,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为将,浩浩荡荡杀向北地。

汉军进入太原后,与匈奴和韩王信的联军连战数场,汉军大获全胜。冒顿派左贤王、右贤王各领一万骑兵在广武拦截汉军,又被击败。刘邦信心大增,挥师直进,在离石、楼烦等地又是连战连捷。汉军此前与匈奴并无交手,不知虚实,此次势如破竹,刘邦不由得轻飘飘起来,以为匈奴不堪一击。派出侦察的使者也接连回来报告说,匈奴多是老弱病残,可以一战而胜。只有谋士娄敬不以为然,他说:“两国交战,按理都要炫耀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们只看到匈奴老弱的士兵和瘦病的牲畜,这一定是匈奴故意在麻痹我们,而暗中埋伏着精兵。”刘邦此时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去,以为娄敬盅惑人心,竟把娄敬拘押了起来,只待凯旋归来后再处罚他。

刘邦急欲毕其功于一役,率领先头部队和大将灌婴部下的车骑数万抵达平城,沿平城、阳原一线追击匈奴败兵,渐渐与大部队脱离。而此时匈奴主力三十余万骑兵却悄悄地完成了对汉军的大合围。当刘邦发现身陷重围,已是无法撤出战场,只得率军占住白登山,固守待援。匈奴三十万大军把白登山围得水泄不通,大举进攻。好在白登山居高临下,视野广阔,易守难攻,匈奴连攻七日,仍不能下。此时正值隆冬,大雪纷飞,汉军不习惯北方的严寒天气,大量冻伤,冻掉手指的竟达到十之二三,粮草也已用光,再守下去肯定是凶多吉少。

危急关头,智囊陈平献上奇计,让人携带着大批金银珠宝去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阏氏向冒顿大吹“枕头风”,最后冒顿听信了阏氏之言,撤走一路人马,刘邦这才在大雾中狼狈脱逃,从平城经过河北到洛阳,最后回到长安。从情理而言,单于似乎不大可能放飞煮熟了的鸭子。阏氏究竟是怎么说动冒顿的,史书并无明确记载,只说是陈平的“秘计”,大概免不了是有损大汉面子的事。当然,匈奴可能也有顾忌,因为汉军主力正奋力向白登山突进,一旦里应外合,中间开花,匈奴也可能遭遇一场大溃败。因此在满足匈奴求和条件的前提下撤军,应该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白登之围后,刘邦认识到对匈奴只能采取“和”的战略。他采纳娄敬的建议,以宗室女号称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双方结亲。同时汉朝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这应该是白登山求和协议的内容之一),以示友好。汉与匈奴约定以长城为界,不得侵扰,两国关系总算稳定下来了。

汉军北征,在陌生的“客场”与一个陌生的对手作战,实际上是处于“势孤”,此时正确的策略就是“和”字当头、稳扎稳打。但刘邦在连战连胜之下,孤军冒进,犯了兵家大忌,最后兵困白登,就是不知“势孤取和”的后果。好在刘邦毕竟身经百战,及时醒悟,没有以死相拼,而是放下大国架子,主动求和。从事后看,汉朝为求和所付出的代价并不小,而且一付就是70年。但这一“和”,换来了汉朝的休养生息。等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扬威漠北。可以说,没有汉高祖当年委屈求全的和,就没有后来汉武帝扬眉吐气的胜。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9-12-31 13:41 编辑

第十诀:势孤取和

“枯木逢春”的擂争


(“枯木逢春”的擂争。从角上打劫杀开始,吴清源一步步扭转颓势。)

这是吴清源与其师兄桥本宇太郎首次“十番棋”的第二局,弈于1946年8月。

桥本宇太郎也许不如木谷实、坂田荣男、藤泽秀行这样的声名显赫,却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曾三获本因坊,更因在“大手合”(升段赛)上出色战绩,被称之为“天才宇太郞”。 桥本宇太郞最广为人知的,是他与岩本熏的“核爆下的对局”。那是1945年7月,桥本作为在位本因坊接受岩本熏的挑战,他们和裁判濑越宪作不顾警察的告诫,坚持在广岛进行比赛。就在他们对局时,美军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刹时,一片闪光直射大地,对局室门窗一下全被震碎,桥本更是直接被甩到室外。然而,专注于棋局的两人,简单收拾下棋具后,竟然继续对弈。这种对棋道的执着确是令人动容。

1946年是桥本春风得意的一年,他在大手合中所向披靡,以八战八胜的战绩升为八段。当时的八段绝对是一个仰之弥高的段位,因为自唯一的九段本因坊秀哉去世后,世上再无九段,八段成了全日本最高的段位。那么,他与另一个八段吴清源谁的棋力更强,成了棋迷关注的一个话题。于是,《读卖新闻》社发起了一场桥本宇太郞与吴清源的擂争十番棋。

而此时的吴清源,状态其实很是堪忧,他正跟随着一个宗教组织“玺宇教”四处漂泊。玺宇教的教主玺光尊利用吴清源的知名度和人际关系,让吴清源为玺宇教解决经费、住宿等难题,拉人入教,吴清源每天疲于奔命,已是两三年没有摸过棋了。“玺宇教”有着严格的教规,吴清源要去下棋,必须得玺光尊的同意。《读卖新闻》社和玺光尊经过了艰难的谈判,再三向她说明一旦吴清源胜利,可以让玺宇教全国知名,而吴清源十万日元的对局费(当时的十万日元可以买一套相当好的房子),当然是无条件地奉献给玺宇教,玺光尊总算答应了。

失踪棋界两年多的吴清源此时对棋已是十分陌生。十番棋第一局,面对正当鼎盛的桥本,从头到尾全无胜机,一路完败。

第二局吴清源执白,仍是大失水准,在桥本的攻击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到上午封盘时,只见盘上的白棋七零八落地散成几块,已是必败的局面。然而此时,吴清源突然如大梦初醒,回复了神勇的本色。他沉下心来,逐城逐地进行争夺。尤其是在左上角,白棋强行开劫,利用丰富的劫材将黑角杀掉,渐渐扳回了局势。吴清源后来在自传中说:“绝对优势的桥本落子开始有些失常。只见我那即将崩溃、散乱不整的白棋,个个如枯木逢春,奇迹般地全部活净,盘面也逐渐变得细微起来了,到后来终于转化成胜败不明的局势。”而桥本大优局面下被逆袭,也失去了平常心,在官子阶段连续出现缓手,最后终于乾坤倒转,吴清源以一目获胜。

这是对吴清源至关重要的一场胜利。这一局给了他极大的信心,接下来,他以一波四连宣告强势回归。战至第八局,吴清源6胜2负,净胜4局将桥本这个八段降为先相先,以当世第一人的姿态屹立棋坛。

吴清源在几乎崩溃下的局势下能反败为胜,固然有桥本发挥失常的偶然因素,但更关键的是他“善败者不乱”,在劣势下既没有放弃努力,也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势孤取和”,卧薪尝胆,在苦苦支撑中寻求机会,在一场马拉松式的竞逐中,终于在最后一刻超越了对手。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随机应变,刘邦假王真封

明成祖朱棣经过三年“靖难之役”,从其侄子建文帝手里夺得皇位后,决定迁都北京,他下令在北京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于是从全国各地征集一大批能工巧匠,齐集北京。

在南京来的工匠中,一位是当时人称“蒯鲁班”的木匠蒯祥。蒯祥是江苏吴县人,他出身于一个木匠世家,其父也曾是明朝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来京后,参与整个宫殿建筑群的设计,并具体负责承天门(就是后来的天安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在建造故宫的三大殿时,缅甸国向明王朝进贡了一根巨木,缅甸出产的柚木和硬木天下闻名,是建造房屋的最好材料。永乐皇帝很高兴,下令将其制成大殿的门槛。据说是有个工部侍郎嫉妒蒯祥,暗中叫木匠偷偷把木料锯短了一尺。门槛短了一尺,那是无法接上去的,这段木料是皇帝钦定的,又不能换。大家都吓得手足无措。蒯祥见了,叫木匠索性再锯短一尺,在门槛的两端雕琢了两个龙头,再在边上各镶上一颗珠子,用活络榫头装卸。这样当轿子进出时,可以把门槛卸下来,不用下轿,比原来的设计更具特色。皇帝见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这就是蒯祥发明的“金刚腿”。蒯祥也因在建筑设计中的功劳,被任命为工部左侍郎。

蒯祥的随机应变为人称道,但比起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来,这只能说是“小儿科”了。

楚汉相争时,刘邦命令韩信去平定齐国。韩信率军正准备攻城,却听说齐国已投降了汉。原来刘邦同时派出了郦食其去游说齐国,郦食其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齐王归降于汉。这时,韩信的谋士蒯通对韩信说,将军你浴血奋战,到现在只打下了五十多座城池,这郦食其一动嘴,就下齐城七十座,这哪里还有你的功劳啊?韩信一听有理,再说这时进攻已准备就绪,岂能无功而返。于是韩信一声令下,全线进攻。齐王根本就没设防,立即全线崩溃。

韩信顺利攻下齐地,志满意得,派使者对刘邦说,齐地情况复杂,齐人反复无常,一会说降,一会儿不降,得有人在这里管着他们,我请求你封我为假齐王,以安定齐地。“假”是代理的意思。韩信不好直接讨封,就先来个代理齐王。

此时的刘邦,正被项羽围困着荥阳,眼巴巴地等着韩信来救他。韩信按兵不救刘邦,却趁火打劫,仗着手里有几十万精兵强将,竟要挟起刘邦来了。刘邦本是流氓出身,哪里受得了这气,当即大骂:“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这时刘邦身边的两大谋士张良、陈平一看不对,在桌子底下踢了刘邦一脚。刘邦一愣,立即反应过来了。这是什么时候啊?自己被困着这里,全仗着韩信来救命,得罪了韩信,他要拖上几天甚至反戈一击,那就全完了。再说了,此时的韩信兵强马壮,占地广阔,他别说是做代理齐王,他就是自称齐王,你刘邦管得了吗?要是不让他做这个假王,他老羞成怒起来,举兵相向,那可怎么得了。

刘邦脑子转得飞快,脸上却神色不变,仍是气呼呼的:“混蛋,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狗屁假王。你以为老子封不起啊?”骂完了,刘邦一本正经地请张良把齐王的印绶送给韩信,正式封韩信为齐王。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到天下平定,刘邦做了汉高祖,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韩信再也要挟不到了他了,刘邦就开始一步步收拾韩信,最后把韩信给杀了。

刘邦为人功利,往往需要时就利用,不需要时就过河拆桥,从道德上来说,这当然不值得肯定,但在战争年代,恰是这样的性格成为他战胜项羽当上皇帝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性格,体现在处事上,就是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他往往能顺势而行,改变成见,迅速作出彼时彼地最为合适的决定,这也可说是“动须相应”吧。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