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江芮棋谈:师父吴清源①:吴清源为何那么强 他把输赢交给自然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9-4-13 10:19 编辑

2019年03月30日 10:00 体育综合


芮乃伟与吴清源



  文章来源:江芮围棋公众号

  1993年,芮乃伟九段正式拜入吴清源先生门下。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但芮乃伟依然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举行拜师礼的时候,他还特别高兴地说,我现在又多了一个女儿了”。

  在芮乃伟看来,恩师吴清源除了在棋技方面给了自己很大帮助,在人生态度方面同样是她学习的榜样。

  追忆师父吴清源大师,芮乃伟认为,“我觉得吴老师在棋艺上不用说了,我自己在围棋方面很多地方的境界都处于很低的阶段,可以说是老师在大局观、在对棋的整体理解上硬生生地把我拽到了一个高度吧。虽然我现在也很低,但是如果不是吴老师,我可能在更低的地方徘徊。”


  “他是特别纯粹的人,对物质的要求特别少。尽管晚年已经隐退,没有任何比赛,但他依然坚持每天研究围棋六个小时,偶尔因为参加活动耽误了,他回来还一定要补上。”芮乃伟说,“我觉得吴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尤其是他对围棋的态度,我很想学,但我也知道,我只能学到一点皮毛”。


  本期开始,我们将转载江芮夫妇《师父吴清源》,记录吴老的围棋人生,以飧读者。

  《师父吴清源》

  去年吴清源99岁时(编者注:本文作于2014年),江铸久夫妇看望老人,听他聊小时候在北平的生活,给他们讲棋。吴清源的思路还是那么清晰,正处于低潮时的芮乃伟听了师父的开导,此后一路连胜。


  摄影:江铸久

  2014年11月30日深夜听到吴清源老师辞世的消息,泪流满面。

  离开日本之后,每年都会去日本拜见吴老师,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定式。

  吴老师是我小时候下棋时就知道的伟大的棋手,因为那个时候的棋书比较少,接触到的棋书有吴老师的《黑布局》、《白布局》、《定式举要》、《序盘作战》,这几本书可以说影响了我们“文革”时下棋成长中的一代人,包括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

  那时候的吴老师战绩超群,更多详细的也不太清楚了,然后知道1960年代吴老师因为车祸,不能下棋了。

  1980年我们访问日本的时候,吴老师出现在中日对抗赛的现场,给大家复盘,当时我们比较尊敬的像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这些棋手都非常尊重吴老师,他来了之后,这些大牌棋手都站了起来,等他入座后才坐下。


  图:1987年1月11日,吴清源(右)与聂卫平在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恳谈会上合影

  等到1990年代因为机缘巧合,也因为有这福分,吴老师收了芮乃伟做他的弟子,能够近距离听吴老师讲棋。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吴老师总是能够把他的见解用很简单明了的方式讲出来,还有很新的理念,吴老师称之为21世纪的布局。


师徒



  那时候吴老师都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了,对棋的理解依然深刻。

  因为迷恋吴老师战绩和高超的技艺,吴老师的很多棋谱我都打过,有的不止一遍。在有了机会能直接听吴老师讲棋之后,我开始寻找吴老师如何能够炼成一名大师级人物的答案,尤其他精神上为什么这样的强大。

  最初,我容易有的疑问是,一名优秀的棋手(我见过这么多厉害的棋手,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总有低潮的时候,再厉害,也有弱点可寻。可是从十番棋开始,前后长达16年之多,吴老师下过十次重大十番棋,把七位日本高手全部打降级,这样的竞技状态能保持那么久,是怎么可以实现的,对我来说是个疑问。


  图:吴清源木谷实擂争镰仓


  图:吴清源·藤泽库之助擂争十番棋


  图: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争棋


  图:吴清源与岩本薰


  图:吴清源六胜二败将藤泽降为先相先手合


  图:吴六胜二败将坂田降为定先手合


  图:吴清源与高川格八段的擂争十番棋

  我想解决的也是知道如何使自己的棋艺和精神更上一层楼。问吴老师,吴老师都说那都是过去的事,吴老师认为他现在研究的棋会更好,常常是淡淡的就带过了。


  实际上吴老师也讲到过,当时每次下棋就是全力以赴,不去想输赢,把输赢交给自然。

  这个话听上去有点悬,后来才慢慢理解。

  在翻看了大量的吴老师的对局以及吴老师传记的资料之后,依然觉得光从棋的层面上来理解还是不够的,需要追溯到棋之外精神层面的原因。


  (未完 待续)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