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金华·棋人棋事之7-李伟刚:围棋路上 不忘初心

2018年11月14日   人物访谈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金华围棋俱乐部

采访时日,寒露已过。这天中午,李伟刚刚从武汉回到武义,紧接着下午,他又赶场参加“天天教育”集体内训,以一种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引领着这个团队砥砺前行。不知从何时起,在这位马不停蹄的“天天教育”领航人心里埋下了这样一颗种子: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认真地说:“其实,我对人生、事业的很多思考,都源于围棋的智慧。”

“那天晚上,门诊值班室里传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1974年,李伟刚出生在武义这座小县城,家境还算优越,父母均为武义县东干医院的医生。无忧无虑的生活,却让小时候的李伟刚感觉有些百无聊赖,毕竟彼时物资并不丰沛,业余生活单调无趣。由于父母经常在医院值班,故而他常往返于学校和医院。初二,一次晚自习结束去医院,他路过门诊值班室,听到里面传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响声,那大概就是李伟刚生命中一次特别的“闹铃”,从此唤醒了他的围棋微梦。

“我赶紧进屋,探个究竟。”他回忆,“只见一些纽扣粒大小的塑料圆子,摆在一张画有网格的纸上,他们告诉我这是围棋,此前我从未听说过。”初识围棋,一见钟情。1988年,伴随着中国围棋升温,李伟刚有幸成为“围棋时代”的幸运儿。


“那时候医生们也不太懂围棋规则,他们就照着棋盘背面一点点文字说明,边琢磨边娱乐。”此后,李伟刚经常站在那帮医生旁边观摩,也曾向他们借围棋、围棋书,每次借到手,心里就乐开了花。从开始有点兴趣到痴迷,李伟刚逐渐陷入“棋潭”。“初三那会,我最着迷的两件事就是解答平面几何证明题和下围棋,越是难解的题目,越是难以施展的局面,我越执迷其中。”

然而,开始略懂围棋却又难觅棋友,那段时光仿佛诉说着“少年伟刚之烦恼”。不知天高地厚却只知围棋皮毛的李伟刚,也有着孤独求败的小小野心,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孤独感无人能理解,身边任何人都好像是与围棋无关,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全世界抛弃的孤儿……”

邵品军:以前跟我学围棋的学生有很多,但李伟刚是外校学生,通过写信找到我,让我很惊讶,而且他特别用功,与我一起组织业余比赛也很上心。曾经因为一个爱好认识,也是一种缘分啊。



李伟刚积攒的部分围棋书刊。

“一封书信,让我幸运地找到了‘围棋组织’”

转眼,李伟刚考取了武义三中。高一那年,一位毕业于武义一中的学长告诉他,一中有一位生物老师,下围棋很厉害。这让李伟刚眼前一亮,好像找到了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我赶紧向他要了老师的地址,写信说自己非常热爱围棋,但又苦于找不到棋友,很是烦恼。”

等待回信的时间显得特别漫长。这位老师名叫邵品军,不久邵老师回信了,让李伟刚周六去家中一聚。“一到他家,我瞬间有一种找到‘组织’了的感觉,看到一大帮人在那下棋,而且邵老师特别和善,原本我周末是要回家带米和菜再返校的,但他看我学围棋劲头十足很是欣慰,就说‘我家中米缸里还有一点米,你明天装一袋去,今晚就在我家,不用回家了。’听他说完,我感觉幸福简直来得太突然了。”李伟刚开心地回忆着。

那一晚,他和六七个围棋“疯子”通宵达旦。“我可不想错过他们的每一次精彩对局,毕竟那些都是我高山仰止的武义围棋高手,后半夜实在困了,就在边上打个小盹。等有棋手困了,我就凑上去壮胆问问‘能不能让我下一盘啊?’”


就这样,李伟刚往后的周末,便是一周回家,一周去邵老师家,循环往复,他的围棋水平迅猛渐长。一直到高三,邵老师让李伟刚一起帮忙组织武义县的围棋大赛。为了感谢邵老师这么长时间来的精神和物质供给,李伟刚很是卖力,打理各种事项。比赛分成两大组,当时武义1段以上的棋手有21人,分为第一组,邵老师让李伟刚直接参加第一组的比赛。从来没参加过任何比赛的李伟刚勇敢上阵。“我当时下棋非常认真,思考很多,速度极慢,很多对手都受不了我这‘龟速’,每次开局前都要提醒我‘你要下快一点啊’。”终于不负所望,全部循环赛结束,李伟刚排名第5。这对他自己来说,无疑收获了最大的信心。

“我和邵老师虽然没有举行过正式的师徒仪式,但他始终是在围棋上带给我最多的人,我很感谢他。”李伟刚说。

走出校园的李伟刚,享受了一段难得的独处时光,同时也感觉充满抱负又怀才不遇。过完20岁生日,他毅然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在厦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面对着人生中第一次面试——为什么来厦门?李伟刚说我来混混看。“其实那时候我内心的想法是去闯荡天下的。”他哈哈大笑。

最终公司安排他当一个油漆工,这是一个号称全公司最有技术性的岗位。仅半年时间,李伟刚愣是通过数据分析,档案建设,精心研制出了几百种颜色配方。同时,他还为整个车间建立了绩效考核。总之,为这家企业的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很快,他被提拔到了厂长助理的岗位上。

“那段时间,我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还要挤时间拼命看书,《人与永恒》《卡耐基全集》《红顶商人胡雪岩》这三本书至少看了5遍,奠定了我的哲学基础和人生观。”对于这些特别的经历,李伟刚依然记忆犹新,“每天在墙上写读后感,因为舍不得花钱买本子,我从造纸厂要了很多废纸,当8个月后离开宿舍,墙壁上全是我糊的厚厚的纸,上面写满了我的‘人生秘籍’。”  

“围棋培训,只为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围棋魅力”

李伟刚说:“回过头去想,我在那家企业的努力与收获,其实很多是围棋带给我的恩惠,它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棋本身,当然不是一个圈地盘的游戏,它蕴含着许多哲理,让我受益终身。虽然我花在棋盘上的时间不多,但对于围棋的思考并不少,我喜欢举一反三,乐于琢磨围棋带来的发散思维。”

在厦门,李伟刚在试图寻找棋友的同时,又迷上了拳击,再次写信寄往厦门大学拳击俱乐部,他以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免费入门券,甚至可以打比赛拿津贴。“我觉得下围棋和打拳击,看上去一静一动,但有相似之处,就是为了目标的追求感都是非常强烈的。平时工作中我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军人,为了实现一个很难的目标,向首长保证完成任务后,使出浑身解数去努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感觉太棒了。”李伟刚娓娓道来。

即便如此,三年“厦门苦旅”后,李伟刚回到武义,失业、迷茫,家里开始为他担忧,有一次父亲给了他一份报纸,说紫金五圣在招保安,李伟刚沉默了很久。他不甘心,深夜面对尘封已久的围棋独白,终于于1998年,决定重拾自身所爱,走进武义县壶山小学尝试上围棋课。“当时武义县所有小学几乎没有兴趣班,这是一块空白。第一次我只招到四个学生,学费每年1000元。那时候自己也不懂怎么教学,从一个棋手转变为一个围棋老师,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琢磨,也吸取了不少教训。”李伟刚说,“我当初的想法就是不想让自己继续处于失业状态,先保证生存。”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棋力和影响力,李伟刚也经常去找当地棋友下棋。同年,他向当时武义实力最强老棋人李青和陈卫东发起挑战,最终以9:1和6:1的战绩分别打败两位前辈。此后,年轻气盛的李伟刚又与武义新生代棋人古宗耀对抗甚久,水平相当。“2000年,我曾以4:2赢过他,但这15年来,我俩成绩相当,算是武义县围棋的‘统治者’。”后来,李伟刚又到金华找朱健华下棋,“那时候有种进京朝圣的感觉,面对朱健华,我姿态摆得很低,上场的时候自己先摆上两颗棋子,以示尊敬。”2008年,李伟刚达到了自己围棋的巅峰,获得全国晚报杯金华赛区的选拔赛的冠军,代表金华市参加了全国晚报杯比赛。

生活就是一本最鲜活的教科书,它让李伟刚逐渐懂得了“得失同在、守恒定律”等道理,即便个人战绩总能让自己欣喜有加,但围棋培训班依旧不温不火。由于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李伟刚讲课非常专业、快速,导致最终跟他学棋的学员所剩无几。困惑中的李伟刚某天得到一位老师的点拨,犹如醍醐灌顶,他开始觉悟:“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围棋的文化和魅力,才是我要做的事,如果我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围棋,那就是最大的贡献。”

2001年,李伟刚为壶山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免费上课,由此,围棋也成为武义县第一个进入小学课程的校外项目。此后,对围棋感兴趣并报名学习的学生逐年增加。同年,他所带领的第一批学员参加金华市小学生围棋比赛,收获了“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三名,一个第五名以及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

古宗耀:李伟刚把爱好做成了大事业,我们都很佩服,天天教育就是他的成功之处。他还曾自己掏钱在武义每年举办围棋比赛,很热心、很勤快、很执着。

“天天教育,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增强面对明天的能力”

走进天天教育新校区,整洁宽敞的教室环境以及学生活动厅有序排开。李伟刚介绍,2017年,学员数已达1100多人,成为武义县第一个千人培训学校。而2015年是天天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围棋和口才成为两大支柱项目,此外还有书法、美术、机器人等项目正在推广普及。“接下去,我们将以60%以上的进度飞速发展,无论是学员规模还是企业创新管理都会超越以往,通过更好地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计划每年开一家分校。”对此,李伟刚信心百倍。



天天教育新校区二景。

然而,每一次“涅槃”都曾经历“时光飞逝却止步不前”的煎熬。

“我还记得2002年,有一位朋友向我学围棋,她当时在武义扑克厂做销售,学了没多久她要离开武义,临走前夕,她请我喝咖啡,对我的免费授课表示感谢。谈话过程中,她所谈论的一些项目,都以百万元计,给我的刺激很大,因为我当时的年收入仅2万元。”离开咖啡馆,李伟刚彻夜难眠,下决心来年年收入要达到5万元。于是,他开始走进熟溪小学等更多的小学、幼儿园拓展生源,转变发展思路。然而,越努力越发现自身的浅薄与孤陋寡闻,他越发关注企业的一些成长规律及铁则,让困境中的他豁然开朗,另辟蹊径。

据调查统计,天天教育中围棋1段以上的学员在班级成绩排名基本排名前十,其中,达到3段水平的学员均考取武义一中。李伟刚所有学生中的大师兄,也是当年四个学生之一的徐振波,现在是武义最大的电商,年营业额逾亿元。“现在,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规划,天天教育的理念是,让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孩子增强面对明天的能力。”李伟刚一边烹茶,一边讲述。


上图为李伟刚收藏的具有60年历史的日本棋盘。



上图为李伟刚收藏的日本围棋“蛤棋石”。

现在,天天教育为每一个获得围棋1段的学员都要举行入段仪式。这个仪式真正的意义是希望这些孩子明白——通过努力我才可能获得成功。

孤守围棋,思考围棋,发扬围棋,这一路,李伟刚执着笃定,不忘初心。如今,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李伟刚仍在不断自我成长。关于未来,他有着自己的若干蓝图和设想,这位对教育与成长不停思考的躬行者,微信签名是这样写的:否定自己,从痛苦走向冷静,永远内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