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需要的环境和展望(四)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8-11-12 13:57 编辑

2018年10月29日   棋友文采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需要的环境和展望-张立新:关于“少儿文化型棋手培养”的初步探索(四)




本文转载自杭州棋文化微信公众号,作者张立新

前三篇链接:什么是“少儿文化型棋手”?

前两篇链接:少儿文化型棋手培养探索的初步成果

前一篇链接:“少儿文化型棋手培养”摸索出的具体经验

四,培养“顶尖文化型棋手”需要的基本环境设想:

由有识之士牵头,成立文化学者型棋手基金会,共同推动之。

1.如果女子围甲能增添文化型棋手的台次,对文化型棋手的培养将是重大推动。此台次可以依据两点选才,(1)建立等级分,让等级分在同一区间的棋手比赛;这样一个队就可以有多名文化型棋手候补。(2)文化型棋手有能力对本次比赛进行文化挖掘。比如写文章,比如策划合乎时宜的棋文化活动并实行之,等。

2,杭州棋院培养职业棋手的环境已经成熟和成功,附带上对文化学者型棋手的棋力训练,棋力的提高就顺理成章。文化环境可以与周边的大学国学院进行合作,推出一套适合棋手的国学学习书单和科目,以及将棋文化推向应用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并非远离少儿,如张真如正在研究的诗意围棋启蒙教材,围棋校园少儿小说,围棋载体上的国学思想的阐述;等等。

3,可以与山东卫视的国学小名士、千苗计划互动,培养围棋领域的国学小名士。

4,可以与围棋领域的机构,有识之士研究,开办围棋文化的综艺网络节目,进而演变成电视节目,成为文化学者型棋手发挥能力的舞台。

5,文化学者型棋手可以深入大学的围棋必须与选修课,进行围棋的文化赏析讲座,让大学的围棋文化打开新天地。

6,集思广益。

五,少儿文化型棋手对棋坛可能注入的新活力展望

1,可能带来的围棋产业的新业态。

在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1课:让棋文化走入睡前故事中,提到了“睡前故事”对小棋童的积极意义和刚性需求。

以当今中国4000万围棋人口算,对睡前故事有需求的低幼棋童(5-8岁)起码也要占十分之一。初步估算400万。这个人群对围棋的需求是刚性的。风雨来雨里去前往培训学校学棋。所以,这个人群对能培养围棋兴趣,打开围棋视野,增加围棋理解力的睡前故事应该悠然喜欢,家长也会对这个节目敏感。

对比开发睡前故事的凯叔讲故事节目,400万的受众是个很有前景的事业舞台。

相信,会有有识之士慧眼识珠。

无论从顶层设计的公益开发还是顶层支持的商业开发,对棋坛发展都是有益无弊的。

2,可能对现有培训机构带去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现有的围棋培训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围棋技术和提高棋力展开,还未介入到“同步提高语文的构思能力、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锻炼”这一环节上。而这一环节对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学习力的提升有很直截了当的帮助。

如果棋童的学棋过程能对文化课带去明确的影响,对提高学棋学生的数量可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当围棋产业的主体——培训机构的发展空间大幅度提高,整个棋坛的繁荣也会因之同步提高。

目前,围棋发展的一个主题就是围棋人口数量如何持续突破。瓶颈也在此。

3,可能对顶层棋手的培养模式带去新观念

一旦棋坛高层能在顶层棋手的培养模式上增设“少儿文化型”棋手,可能对全国的培训机构将产生引领作用。

目前,针对顶层棋手的培养是以竞技棋手为主。也许,少儿文化型棋手的出现,会让棋界顶层领导思考开发双轨培养的模式,即增加“有棋力下棋又有能力弘扬棋文化”的文化型棋手的培养。

对文化型棋手的培养,棋力上以当今业余6段为第一目标。对此,成熟的围棋竞技机制会发挥强大的培养力;而文化素质则以国学为主,将围棋手谈语言与国学深厚内涵产生双向沟通,进而培养出围棋文化明星、媒体围棋主持人,讲棋人、作家、新型围棋老师等。

具体地说,文化型棋手需要三方面的学习与磨练。

1)棋力的提升;

6段左右的棋力,是少儿年学者型棋手的一个坎。目前很少有成熟的环境,针对“一边深入学国学文化、一边向6段棋力提升的少年”进行培养。

2)国学各领域素养与棋力的同步提升;

国学素养的累积,是个系统深入的工程,需要时间投入,需要精力专一。当今少年一入文化课,立即被英语数学等所挤压,业余时间因之殆尽。不能给少年学者型棋手提供专门成长环境,国学与棋力都将深受限制。

3)针对“棋局与国学内涵有机互动”的表达力的提升;

无论传统文化学校,还是围棋培训机构,针对表达力的培养都没有什么专门开发。这是阻碍学者型棋手成长的一个现实。

要累积和磨练上述三方面的素养,应以理解力和学习力有了雏形的六年级以上少年为主要人群。这个年龄的孩子专注度集中,是塑造文化学者型棋手的理想人选。

目前培养少年棋力的环境比较成熟,如分布在北京的道场和异军突起杭州棋院等。

但是,如何让棋力与国学素养同步提升,目前的培养环境一片空白。可惜的是,有识之士正在增多,也有汇集,比如杭州棋院针对棋文化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比如清华大学成立了棋文化研究基金会等。但是,目前这些环境还没有延伸到少年学者型棋手的培养中。也许不远的将来,会有少年学者型棋手的研讨会,让有识之士们达成共识。

六,进入新时代,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重要意义

1,“少儿文化型”棋手与国家对围棋文化的期待高度一脉相承

17年11月,棋牌中心主任罗超毅在中国体育报上撰文:围棋是一项智慧游戏蕴含深厚的中华文化。

在十九大刚刚结束,中国棋牌管理中心就开始为带领棋坛进入新时代进行目标确定,方向指引,让人敬佩。

此文章将围棋的高度提高到了令人鼓舞的高度,将围棋与奥林匹克运动媲美。

文章中说:百年以来,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奥林匹克主义占据着体育世界的统治地位。这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占优,在文化上的体现。伴随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提高,厚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围棋完全可以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媲美,完全有能力更加有必要发出在体育运动中的“中国声音”。

文章对围棋的使命进行了深度阐述:“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同样,棋有得失进退谓之道。围棋棋理的剖析,是每一位围棋人都要面对的客观现实。而在围棋的得失进退选择中,极少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厚与薄、地与势、大与小,根据全局与局部的不同,此一时与彼一时的差异,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这,反射出的恰恰是古圣先贤念兹在兹的中庸之道。中华文化幅员广阔,内涵极深,有足够优秀的哲理光耀千古,值得认真领悟。

文章对新时代的围棋文化进行了高屋建瓴式地指引:围棋在棋道规范、棋艺对弈、棋理剖析三方面,完美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的三大特征。

“纹枰对坐,从容谈兵”,这是新中国围棋事业奠基人陈毅元帅的一句棋诗,它将围棋中对礼仪的推崇做出了朴素而经典的诠释。围棋正是将棋盘上的谋略和竞争抽象化、静态化,凝固在棋盘前相对而坐的两位对局者心中。开局前互执一礼,终局后友好复盘,礼仪渗透于一盘围棋始终。等等。

此时,我们再把中国棋牌中心主任的这一篇文章深度,理会,将领悟一个无可回避的主题:

棋坛不只需要从少年开始培养竞技性棋手,更需要从少年开始培养文化学者型棋手,以此承担新时代的围棋发展重任。

只有围棋走入文化,围棋魅力才会感染更多人;只有围棋开拓文艺,围棋魅力才会深入大众生活。棋坛期待各方有识之士,从少儿起,像培养竞技性专业棋手一样,推进文化学者型棋手的成长。  

2,少年文化学者型棋手对棋文化发展的特殊意义

国运昌盛,棋运必兴。

当今,中华的发展如同铁轨上奔驰的列车,飞速向前。棋坛的昌盛也是时间早晚而已。

如果围棋文化的开展能如前面第一、二点所分析,成为将国学中的众多领域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的新角度,围棋文化对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复兴,将形成一股不可估量的新力量。

无论是历史文化的众多事件,文化形成的思维触动点,古学者心理模式的分析,特别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战争不断,军事思维与围棋思维的天然结合,这些方式都会成为提高大众文化素养,丰富大众视听的一个新渠道。

所以,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说,文化型棋手将承载着超越竞技性棋手的围棋使命。特别是阿法哥带来围棋技术新高度后。

所以,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围棋文化的发展将需要“培养文化学者型棋手基金会”这一角色的横空出世。

七,国家进入新时代,国粹围棋的文化如何跟上时代脚步?

中华文明的复兴,必然带动文化各个领域的复兴,那么围棋文化的复兴如何体现?

围棋文化曾经兴盛过吗?一定是的。

只需看一个表现,就能证明上述观点。古代众多朝代,比如汉朝,唐朝和宋朝都曾出现了主导文化和文明推进的社会主流人群热衷围棋的状况,比如我们熟知的曹操是公认的围棋高手;当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棋谱也来自曹操的早期对手孙策,是孙策与部将吕蒙下的对局。曹操的另一个对手关羽在刮骨疗毒时也是下棋的。再比如我们熟知的诗人杜甫,白居易等都是围棋热爱者,从他们的诗中就能体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既然古代的中流砥柱和文化精英们都热爱下棋,他们留给历史的思想,故事难道不会渗入围棋思维吗?难道他们创造的文化与文明中就没有丰富的围棋影子吗?

不,很多时候,没有围棋思维介入的历史事件是缺乏深度的。

所以,启动少儿文化型棋手的成长模式,会让围棋思维与当今少儿的文化思维更多地结合,从而更好地为新时代贡献人才。

八,当今围棋文化影响力的架构

围棋文化的影响力是分层面的。

第一个主层面来自职业棋手和业余高手的比赛推动的对局文化的辐射力。它主要影响的是棋迷们,这些棋迷以欣赏精彩的对局为乐;也是当今围棋文化影响的主战场。这些棋迷来自传统喜欢围棋的百姓,纵观野狐、弈城、弈客每天的对局人数,这部分棋迷加起来总量百万左右。但是显然,这是中国人口的极少一部分。

第二个主层面来自培训机构棋童。他们接受围棋文化主要来自老师的熏陶,讲课和复盘的内容围绕着围棋技术进行。附带一点围棋故事,传说,棋手的对局轶事等等。这部分人数在数百万左右。但是显然,这也是中国人口的极小部分。

第三个层面,来自围棋入校园产生的围棋参与者,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部分人以千万计,但是显然,对于14亿中国人来说,比例还是不大。

第四个层面,是电视观众,涉及一些围棋转播,讲座,电视剧,动画片等。但是这部分人与前面的人有很大重叠作用。剩余的人多是感受一下,并不会太多交集。

九,当今围棋文化传播上的薄弱点

第一个薄弱处:手谈中的围棋文化丰富多彩,而从“手谈”转化为“口谈”却严重脱节。

棋手在棋局中的深入构思、心态模式、对围棋的理解模式,自身的国学修养等都会体现在一盘内容丰富的对局中,可是讲棋者能把“手谈”内容翻译成语言表达时,表述能力苍白而面窄。讲棋者可以对一些技术分析进行阐述,但是对棋手对弈心理的捕捉与阐述只能蜻蜓点水,缺少广度和深度;对一盘棋所体现出的军事思想的对比更是难觅踪影;由棋引发出的历史人物对弈思想和文化关联的描述更是缺之又缺。等等。而这些恰是一盘棋对大众展现魅力的核心内容。

当其它领域的国学,比如戏曲,诗词,历史进程,名著,文化经典,地理等方面在电视文化展现上异彩纷呈时,围棋的展现文化基本上还是主要围绕着大盘讲棋展开,偶尔能见的围棋综合节目前景不妙,要不半路而退,要不难见创新。

为何会如此?也许最大的原因是耕耘围棋传播文化的人士出身于棋手,而不是学者型棋手。

那么为何围棋文化方面的传播学者这么少?

因为过去我国围棋领域的培养重点是竞技性棋手而不是文化传播型棋手、学者型棋手,于是在传播能力,在国学内涵的围棋语言转化上受限制。

第二个薄弱处:当今围棋文化传播的主舞台是校园的围棋讲座。比如大学的讲座,中小学的围棋兴趣活动。

但是,因为学者型棋手的培养没被有力开发,于是这部分的讲座和活动依然是围绕棋局中的技术进行,涉及的围棋文化内容也多是老生常谈的那些:围棋的起源,围棋在历史上的表现,当今的一些围棋故事等。

第三个薄弱处:围棋培训机构对棋童进行的文化熏陶,近乎忽略不计。这一点可以从定级赛,定段赛中小棋童的言行礼仪、下棋态度上就能看得出来。相互说话的,嘴里含着棋子的,坐姿歪歪扭扭的,随处可见。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也是根深蒂固的,因为老师多是技术形棋手出身,而不是文化型棋手。

十,文化型棋手必然要面对的突破点:

1,棋力与文化素养的累积;

2,个人素质转化为应用型能力的体现;

3,棋文化对原有国学的新角度阐述;

4,棋局的多文化赏析与讲解;


本论文抛砖引玉,给更多有识之士的做参谋。

想要和作者共同探讨少儿文化型棋手的培养,一起为少儿文化型棋手建言的棋友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群: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