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少儿文化型棋手培养”摸索出的具体经验(三)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8-11-12 13:57 编辑

2018年10月23日   棋友文采

“少儿文化型棋手培养”摸索出的具体经验-张立新:关于“少儿文化型棋手培养”的初步探索(三)




本文转载自杭州棋文化微信公众号,作者张立新

前两篇链接:什么是“少儿文化型棋手”?

前一篇链接:少儿文化型棋手培养探索的初步成果

三,“少儿文化型棋手培养”摸索出的具体经验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乍一听有些复杂,实际上并不复杂,多数家长,多数围棋老师都可以引导棋童这么做。如果有幸得到棋坛高层领导的共鸣,更多的棋童会有机会走入文化型棋手的成长氛围中。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1课:让棋文化走入睡前故事

5、6岁的孩子接受围棋启蒙时,棋文化能让棋童的起点站得更高一些。被棋文化牵引着融入围棋天地更合乎儿童的成长特点。

睡前故事就是容易被忽略的,又是非常适合小棋童的围棋文化。

真如还在妈妈肚子里时,我和爱人就给她买了刚刚出版的吴清源九段的自传《中的精神》。等真如五岁开始学棋后,这本书就成了她的睡前故事,每晚都要读。之后,陈祖德、聂卫平、常昊、李昌镐等围棋老师的自传都成了她的睡前故事。

我和爱人坚持这么做,因为我们想她能站在围棋文化的高度与围棋结缘,不想她像周围的别的棋童那样,只是与学棋,做围棋题,下棋结缘。

我们觉得与棋文化结缘这一环节对棋童的成长意义很大。

如果孩子不被棋文化熏陶,也要被童话故事熏陶。

为什么5岁左右的棋童,得到的文化熏陶依赖于安徒生童话而不是棋文化呢?

试想,在无数5岁左右的孩子还在童话世界里做梦、在真实的文化边缘徘徊的时候,小棋童们已经在围棋文化中漫游。棋文化给小棋童带来的不只是故事,童话,更多的是一个真实的意义丰富的文化天地,这里面有人格熏陶,有励志故事,有丰富多彩的信息,能熏陶人格,能打开视野,能提升智能。

于此对比,是不是悬差甚大?

于是,我们要问:小棋童的这个成长起点是不是较一般孩子高一些?是不是对学前教育存在很重大的意义?其意义是不是至少不亚于《丑小鸭》《小红帽》《喜羊羊与灰太狼》《光头强与熊大、熊二》带给孩子们的贡献?

有对比才知长短,所以,让睡前故事变成小棋童的第一堂围棋文化课,这件事推广开来,棋坛将为学前教育做一件令教育界骄傲的事情,其意义不比棋童学到业余5段小。

所以,我们也把这一经验推荐给天下的棋童家长们,把围棋文化作为睡前故事送给棋童们。

同时也呼吁有能量的围棋人士用互联网的平台开发围棋睡前故事,此举能让更多的小棋童站在围棋文化的高度上与围棋结缘。

也借此呼吁,有能量的围棋人士开发更多的围棋文化,围棋故事,围棋小说,让文化推动棋童的兴趣,棋力与修养的成长。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2课:让“围棋新闻”打开小棋童的视野

下棋讲究大局观。棋局里有大局观,思维里也有大局观。可惜的是,很多小棋童只知道学棋和下棋,没有同步拓展思维里的大局观——围棋视野。

真如学棋后,我们给了她第二个熏陶,无论是饭桌,还是上学、放学的路上,有机会就会把新浪棋牌上看到的围棋比赛信息,棋坛上出现的新闻,趣闻讲给她听。

我们觉得孩子学棋的过程不能眼里只有棋子和棋盘,思想里多是围棋技术,还应该在更大的围棋天地里飞。

视野的拓展,志向的激发,是孩子爱上围棋不能缺少的环节。而现实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棋童没有这样的环节作熏陶,于是文化课一忙,围棋就淡出了视野;于是业余5段一拿下,就让奥数、英语挤占了与围棋的缘分。

推广围棋人口意义重大。培养棋童对围棋真正的兴趣,对围棋事业的拓展帮助更大。

所以,让棋童的围棋学习中多一些激发真正兴致的内容吧。

所以,呼吁有能量的棋坛人士为棋童们开发一个围棋新闻播放平台,编辑棋坛发生的有意义的新闻和花絮、评论、交流和感悟。让围棋视野、兴致与棋力齐增长,让棋童的的成长进入大围棋中。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3课:将“做围棋题的思路”讲出来

学习,讲究闻一知多,一举多得。

可惜的是,很多棋童花大量的时间做围棋题,只为了得到有块又准的计算速度。其实还可以同步得到文化气度,比如语言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

前面我们提到真如在围棋中挖掘出了棋文化,并且成为围棋书。有些朋友会觉得奇怪,一个七年级的少年能开发棋文化吗?

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从她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已经开始在围棋中开发棋文化。那时,我们引导她做围棋题时,把思路讲出来。

因为这种锻炼时常进行,围棋在她眼里已经不是“对不对”,而是“如何想”?

当一个孩子把围棋题当做思路开发,做围棋题的过程就自动地与作文的构思思路联系在一起。

所以,她小学二年级开始写作文,轻松而愉快。今天把她曾经写过的作文拿出来,依然又觉得不错的内容。

现在她写作文也是很快,考试时,卷子上给的格子常会不够用,不知不觉就写多了。我鼓励她别在乎写多了是不是被扣分,心里有想写的就写。

到了小学高年级,她时常还会给要做的围棋题取个名字。她的围棋老师听说了,摆了一道题,突然袭击让她取名字,她想了想说:“蜻蜓点水款款飞”。老师很高兴,马上发到朋友圈里,说她的学生给这道题取名“蜻蜓点水”。

从宋太宗赵光义创作的围棋题里,我们能从中能看到文学之美。

围棋发展到今天,围棋题已经脱离了文化层面,变成了提高棋力的工具。

对棋童来说,学围棋一学就是好多年,风雨来雨里去,这份坚持和付出是为了获得棋力?还是为了围棋文化熏陶童心,激发人格?

所以,我们也借此呼吁全天下数千万的棋童们:

学到5段的过程要做很多题。但是,别再只是闷头做题,锻炼下自己的思路吧。

对棋童来讲,“能讲出来思路”获得的收获,比“做对这道题”意义更广泛一些。

所以,研究“少儿文化型棋手”的培养,对天下数千万的棋童的学棋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因为我们对真如有这样的启迪和培养,于是对这个过程的回忆,触动了我们引导她创作第二本围棋书,书中一个内容就是把做围棋题的思路与天下棋童分享。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4课:让小视频成为小棋童的成长舞台

棋手作为公众人物,除了锤炼堂堂正正的棋风,还需要锻炼堂堂正正的个人气质。可惜的是,无数的棋童的个人气度上与段位不太相称,更难在人群前展示落落大方的文化气质与表达。

而棋手个人气质的锻炼一定少不了文化的熏陶。

真如有时间,我们就会让她录个小视频。讲一段国学故事。现在她基本上可以拿一篇国学资料,看了三分钟左右,之后,拿着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讲,录制几分钟的视频。

这样的方式锻炼多了,她的个人气度,表达力都有了提升。

进而,我们发现一些国学故事与围棋技术是很好的结合。

于是我引导真如研究这里面的围棋文化。我告诉她:“围棋技术、战术都很枯燥,如果你能把你学的国学故事与围棋技术结合起来,你会对围棋理解更多。同时也可能为更多的小棋童探索一条理解围棋的新路。”

下面做个例子: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小学生在背,中学生也在背;专家们在电视节目里也在讲述这个历史事件,讲述时的内容大致如此:曹操消灭袁绍后,为了南下一统江山时无后顾之忧,于是要解决北方的隐患,于是北伐乌桓。仗打赢了,回师途中路过碣石,兴之所至,写下了诗词中的名篇《观沧海》。

如此解释历史事件一定没错,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曹操是个围棋高手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得到的是另一解读:曹操路过碣石,面对大海,他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是作诗吗?不是的,他在复盘,他要把此次征讨乌桓的整个过程复盘,想清楚。因为复盘,于是他心情复杂,五味俱全。这些情绪堆积,于是激发了他的诗意,写下了略带苍凉又心志高远的诗篇《观沧海》。所以绝对不是某些专家解读的得胜归来,性情高昂,作诗一首。如何证明曹操打完仗会复盘呢?曹操回到许昌后,真情实意地向他的文武们道歉:没有听你们的劝阻,一意孤行去讨伐乌桓。所以结果上是胜利了,但是赢得非常侥幸,险些全军覆没。——想想看,当曹操战后意识到这些内容,他心里怎会有得胜者的心情振奋?所以,他作的《观沧海》中会有一股苍凉感。这便完全符合人物心里和文化创作上的一致性。

以此例子引发,无论是谢安在淝水之战的淡定,还是杜甫在成都百花溪“老妻划纸作棋局”的悠闲,背后都可以挖掘到诗人心理和思想上丰富多彩的一面。

所以,毋庸置疑,一个深爱围棋,受对弈思路影响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其言谈举止中不可能没有与围棋思想相互影响的地方。

那么当我们在复兴这些热爱围棋的棋手们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辉煌时,怎么能没有对其古之圣贤们围棋思维的挖掘、进而形成对中华古文化体系的新注解?

所以,在国家进入新时代,文明进入伟大复兴的大趋势中,棋坛呼吁学者型棋手的横空出世,这些文化型棋手不但是围棋文化上的繁荣者,更是担负着中华民族文明复兴推进者的角色。

而学者型棋手需要从少年起步,棋力与文化高度更容易齐飞。不然会出现棋力不足,国学基本功不够厚重的状况。

因为真如有这个锻炼,并从中收获,所以在她的第二本书写作时,她会把“讲故事、拍小视频的意义”写进去,希望更多的棋童也能从中受益,让学棋的过程生动些。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5课:让自我复盘带动思辨能力

学棋时,一定少不了复盘的环节。可惜的是,无数的棋童只是以“听课的态度”参与“讲棋式”的复盘。

学习出效率,一定与独自思考的程度成正比。而提高独自思考的程度的最关键环节一定是:在接受老师复盘前,先启动自我复盘。

真如与很多小棋童不同,她下完棋会自动进入自我复盘的环节。这个习惯从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了。

小棋童习惯于听老师复盘,我们引导她自己先复盘,找一盘棋问题的所在。从定式,到布局,到中盘展开的启动点,再到中盘战术的运用,计算上的问题,心态上的问题,等等。

因为自我复盘,一局棋不再只是一盘棋,而是变成了一堂语文课。棋局就是文章,自我复盘就是读懂这篇文章。

因为自我复盘,围棋与语文课自然而然的接轨。

也因为自我复盘的习惯和体会,使得我们在与真如探索写第一本围棋书时,可写的内容汩汩而出,自我复盘成了重要的一个章节。

当周围的小棋童家长咨询这本书的价值时,我们也会从自我复盘的角度开始介绍。

因为自我复盘,真如的语文自学能力有了提高。四年级下学期,因为幻想着真如能向职业棋士方向成长,于是她全天学围棋。考试前的三个星期才回学校复习,迎接考试。她的语文取得了第一;六年级下学期,因为要备战围棋特长生考试,全学期都没上学,考试那天才出现在考场,语文成绩又是第一。

所以,推荐天下棋童的家长和老师们,对棋童启动“自我复盘”的训练,让孩子得到一个特别的礼物: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锻炼主动学习与自学的能力。

有人可能会质疑:“小棋童哪有本事给自己复盘?”

这样的质疑是站在“对与错”的观念上而生的。如果抛开了“对与错”,小孩子就可以尝试着自我复盘,收获自我探索的能力啦。

真如的启蒙老师是老一代著名教练罗艺,他在真如六岁时就反复提醒真如,也提醒我:“下围棋就是犯错误的过程,小孩子犯的是低级错误,高手犯的是高级错误。”

七年后,阿法哥横空出世,之后,绝艺让高手两个子、三个子,证明了罗老师的观念是对的。所以,把老师的复盘当圣旨,孩子就没有自信进行自我复盘的锻炼;老师们和家长们该培养孩子:在老师复盘前,先让孩子自我复盘,然后听下孩子的自我复盘,再开始老师的复盘。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6课:每一次围棋课后,写总结

学棋,是为了学会下棋。如此,棋童都达到目的了。

可是,无数的棋童家长有一个更高的期待:希望棋童能通过围棋提高个人素质。

如此,怎么能少了“锻炼总结力”这一环节?

有近一年的时间,真如下完围棋后,都被围棋老师要求写总结。老师复盘后,再写一个学习心得。如此,两个小文章加在一起,少的有三四百,多时七八百字。

这一方面的锻炼带来了学期的新价值:让围棋学习直接与写作能力联系在一起。

这些总结冒似不起眼,可是对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有这样持续的写作锻炼,对其写作能力的培养意义是难以衡量的。

相比不少棋童,完成一篇作文,或者一篇读书笔记,真如的写作速度明显要快。

对小孩子来说,每一个有益的锻炼都相当于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种子的未来是难以估量的。

但是,据我的观察,多数棋童并未启动这一学习环节。

所以,只要家长,老师稍微严格一些,培养文化型棋手,让学棋的过程为棋童贡献更多的学习能力,就会成为可能。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7课:让诗词与围棋技术融合

围棋是国学的一个领域,国学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怎能不相聚?可惜的是,很多棋童学棋时心里只有棋,没有走入国学大家庭中。

今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国学进入校园,于是小学生背诵的诗词越来越多。

真如五年级起,小学老师布置的诗词背诵作业明显多起来。我和真如在上学路上不停地背。有时因为要参加围棋比赛,又要聊一些围棋内容。两方面都需要消耗时间,于是经常冲突。

于是我们想:能不能把围棋与诗词结合起来?

这一想法引发了真如将诗词与围棋结合的体会。

随着感悟的内容增多,我又引导她对自己的棋局做诗意赏析。

写出的“诗意围棋赏析”放在围棋公众号里,引来棋童家长的赞扬。

再接再厉,又做一期诗意围棋专题节目,网易进行了直播。

诗词与围棋结合,让诗词与围棋同步生动起来。

一个还未上初中的女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棋谱进行赏析,拿给大众欣赏,这是棋童成长的一个突破,也是棋文化上的一个突破(请在附件中欣赏视频《张真如自对局的诗意赏析》)。

诗词与围棋结合,还有一个受益,让一些诗词多了一个理解和背诵的角度,于是对诗词的熟悉与吸收也多一些。

因为数学,英语等都要占据大批时间,使得真如感悟围棋与诗词融合的时间变得很少,但是,这一曾经的锻炼依然让她受益。

小学最后一个暑假,因为诗意围棋的原因,真如被电视台诗词节目节目邀请,参加了诗词节目的一次体验。

初一寒假结束,学校举办开学考试,其中有一批诗词填写的题目,不少同学只能填写对了一部分,可是真如一题不落,全都答对。

真如对诗意围棋的探索并未停留在对棋局的赏析上,我们还引导真如将诗意围棋的观念引入围棋启蒙中,创作诗意围棋启蒙教材。目前底稿已经完成。

要不是文化课作业多,升学压力压着,我们很想顺着这一思路,引导真如对《论语》精髓与棋士修养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棋手和棋士是有质的区别的。因为,天下的小棋童应该有一本这样的书:棋手成为棋士,需要修炼哪些修养?等等。

诗词与围棋的结合,看似是一个围棋世界的花絮,然而换一个角度看,这个过程有巨大的文化意义。

围棋是国学的一个领域,是国学的一个分支。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围棋中包含着众多其它国学分支的内涵,但是这种愿望一直缺乏实实在在的细节研究做支持。

所以诗意围棋的存在,相当于构筑了一条让围棋与其它国学开始接轨的轨道。

所以,呼吁有能量的围棋单位推动围棋文化与大国学文化相融的研究,让老百姓有渠道能从围棋走入各个国学领域。

如此,围棋文化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有一新贡献。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8课:围棋技术与写作技巧的互通

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写作文时,容易出现无话可写的状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时,容易出现不知怎么生动,不知往思维哪用力的状况。

真如同学却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在她三年级起,我们就开始时常研讨围棋的技术与写作技巧的关系。

比如:下棋为什么不是直来直去落子,而是要用“手筋”?写作时为什么不要直来直去地写,换个角度、换个语气表达?

又比如:下棋时为什么要往宽出走?写作时为什么要时常写一些天空和大地上的景象?

这样的比如对大孩子,对大人来说,看似幼稚。但是对小学生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法门。

再比如,下棋时为什么要先布局,布局不好会影响后面的棋?写作时为什么要先有个提纲,想写几件事,几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样的“比如”可以有很多,如棋盘上为什么会有天元,为什么战术里会有“高者占腹”?写作中为什么要一个中心主题?为什么写的内容要有一个背景高度?

当围棋技术语言与写作技巧、阅读赏析到了这样的层次,就不只是小学生的“小儿科”,而是大学生都可以借鉴的文学修为。

很多高中生都没有领悟到一篇作文如何艺术化地打造主题的高度。在阅读理解中也领悟不到哪些细节在打造作品主题的内在高度。比如最近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很多大孩子观看后对电影为何引入泰戈尔演讲的细节,体会很浅。

围棋是棋局,也是棋手在写一篇文章。所以,用棋童熟悉的围棋技术引导棋童对作文与阅读的结构深入理解,大有可为。

围棋技术很多,棋童天天要面对,如果这些技术能与写作思路相通,相融,学棋就可以为文化课中的语文学习贡献很多内在的理解力。

今天,我和真如依然可以用围棋技术探讨一些写作时创作的内容。这样比较容易沟通,她也比较容易理解。

这种学习,还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试想,小学生在文化课中,学语文的必须收获两项能力,一是写作,二是阅读。文化课的老师,必须班的老师都在努力在这两方面帮助孩子们,如果围棋学习能一举多得,在提高围棋的技术时同步提升写作与阅读的素养,这会引导大众看待围棋的眼光更积极,如此,对围棋的普及,对围棋人口的提升会有持续的帮助。

如果不是因为数学,英语等占据了太多的精力,我们会引导真如在这方面持续累积,持续探索,助力更多小棋童的综合成长。

培养少儿文化型棋手的第9课:对比:如果棋童不进入文化型棋手的成长模式中,会如何?

首先,我们会看到棋童在围棋课开课前,聚集在一起玩闹,很少人找几道死活题做一下,拿出学过的定式复习一下。一旦有孩子拿出平板电脑玩游戏,立即一呼百应。

真如每次去教室,在老师开课前,我们都引导她准备一下自己的疑问,向老师请教。久而久之,她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如果没有问题,就回忆下所学,或者找几道围棋题做一下。

这大概就是文化型棋手该培养的学习态度吧。

第二,我们会看到棋童对棋子不够尊重,弹射棋子;地上有棋子视而不见,更别提捡起来;对弈时像讲相声,两人你来我往;老师讲课,小动作常现,影响课堂纪律的事情常现。等等。

真如从学棋时就开始反反复复接收围棋礼仪的熏陶,比如陈祖德九段无论与谁下棋,都会恭恭敬敬。比如常昊九段在外国人面前、在文化讲台上的儒雅等等。

这大概就是文化型棋手该受熏陶的为人态度吧。

第三,我们会看到小棋童在小学二、三、四年级时,为作文烦恼,思路打不开,不知从何处入笔,于是作文变成了负担,要不堆砌美言美句,要不干瘪无物。

真如从来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因为围棋教室里发生了那些故事,她会回忆,会记录,会因为熟悉而加工成新故事;

因为比赛中出现了那么多心情和所在所闻,她也会时常回忆和记录,会升华成写作的素材;

因为下完棋后的自我复盘,会让她增加了总结能力和构思能力;

因为小视频的拍摄更让她随时进入用嘴创作作文的锻炼。

在围棋经历里挖宝,这大概就是文化型棋手该培养的学习效率吧。等等。

以上列举了三个对比点,足以说明培养文化型棋手并没有太多增加孩子的学棋时间和学习负担,只不过“多一些用心”,一举两得,甚至一举三得。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