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的围棋往事(金湖篇)之八-我的棋友们

2018年7月4日   棋友文采    作者:王乃琨


八、我的棋友们

我在金湖县结识了很多棋友,老中青皆有。我总觉得棋友与牌友、酒友等是不一样的,就我所结识的棋友而言,大部分都是比较儒雅的,有谦谦君子之风。棋友们在一起,无江湖之陋习,有君子之相诚,无事手谈,有事互帮,很是愉快。在金湖的围棋圈里,我与许多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吴超、蒋国甫、汪日新

这几位是金湖县的老棋手,如果从金湖县1959年建县算起,他们应该是金湖县的第一代棋手,人数并不多,最多也就有七八人。

这些老棋手对金湖县围棋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提到的这三位老同志,为人随和、谦逊、儒雅。他们除了自己下棋,还培养了一些后辈棋手。

吴超家住在县城中心的老文化馆宿舍,在一个巷子里,老平房,面积并不大,他为了让棋友们有下棋的地方,就把外面的一间房腾出一点空间,又把房外的巷子搭了雨棚,总共可放三台棋。我一开始去县城下棋,基本都在这里。吴老是个文化人,文质彬彬,可能岁数较大的原因,他很少下棋,偶尔凑个数,多数时间是看别人下,也从不插嘴。棋友们在这里下棋难免吵闹,他和他老伴从不嫌烦。这个下棋点维持了好多年。

蒋国甫的棋瘾较大,水平在老一代中较好。据说第二代棋手中有不少人是蒋老教会的。蒋老还热心于围棋活动的开展,好像还担任过围棋协会的职务。蒋老对我也是很不错,热情随和。

汪日新的棋瘾也较大,他曾经把他家的车棚用来供棋友们下棋,我去过几次,也被他邀请去他家下过。汪老喜欢与年轻人下,也培养了几个小学生棋手,有一个水平还相当不错。

(二)石义建、彭超、孔庆震、花旭……

他们应该算第二代棋手,还有许多。我从年龄上说应该算第二代,但从棋龄上说,又比他们晚几年,应该算二代半。我学会围棋后,到县城里找人下棋,最早就是跟彭超、孔庆震下,他俩都拿过县里的冠军,我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但我进步较快,大约经过一年多后,就能与他们分庭抗礼了。

我每次去县城下棋,彭超只要时间上允许,都要来陪我,每次都请我吃饭。

石义建是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大队长,我们都称呼他为“石大”,他平时很忙,但只要我在县城又恰巧他有空,他都要来看我下棋并请我吃饭。石大还喜欢带我去挑战年轻人,他一听说那个新出来的年轻人棋下得好,就要带我去“比武”,有一位叫汤景贤的年轻人,棋不错,战胜了几位第二代高手,于是有一天逮着我来县城开会的机会,石大晚上带着我就“打”到汤景贤的门上了、,我俩下了一夜的棋,石大就陪着看了一夜的棋,那时我们都很任性,在棋上很是疯狂。1994年我工作调动回南京,石大还帮了许多忙,让我终身难忘。

花旭是县体委工作人员,原来是金湖县的象棋高手,后来学会了围棋。他的围棋水平大约是我让三子的级别,但他特别喜欢下。他家住在体委,去玩的人很多,我有段时间经常去他家玩,也经常在他家蹭饭。他是金湖县围棋比赛的资深裁判。

第二代棋手还有很多,比如孟凡奇,唐成祖、董春华、朱学家、、程青海、丁玉中、李胜利、翁文异等等。


(三)杨金城、吴杰

他们属于第三代棋手。这批棋手又比第二代多了不少。杨金城、吴杰是第三代中的后起之秀,1988年到1994年期间的围棋比赛中,基本上是我和杨金城争夺冠军。年轻人中,我与杨金城、吴杰的关系最好,在金湖下棋时经常吃住在他们两人家,他们也曾经去乡下找我下棋。后来我调回南京后,与他们两位一直保持联系。

第三代棋手还有胡耀祥、徐翔、徐磊、汤景贤、朱爱昌等一大批。


(四)万存厚、赵文祥、杨超、赵雨林、季国南、杨昆、万海防、孙流波

这些棋友,都是金湖县教育系统与我同行的棋手。其中从我所在的夹沟中学出来的就好几位。其中前面提到过的夹沟中学的万存厚、赵文祥、杨超、赵雨林,后来都调到县城工作。我与同行的棋友们交流也非常多。

金湖的教育系统,围棋之风还是比较盛的,尤以我所在的夹沟中学为最:前后出了十几位喜欢下围棋的教师,在学生中最早办了围棋普及班,出了两位市级冠军。这种状况,在当时的苏北中学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骄傲!


(五)我1994年调回南京工作,但与金湖棋界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在这前后,仍然有一些新的棋友加入了我的“棋友圈”,如张成、郭文华、邓东等。

其中郭文华是我的初中学生,在苏州上大学时学会了围棋。他每次放假回来,都要去我的学校找我过棋瘾。一开始我们互有胜负,后来我就下不过他了。他毕业后回金湖工作时恰巧我调回南京,我临走时将他引进金湖棋界,他现在是金湖县的高手。张成、邓东都是企业家,是金湖围棋活动的活跃分子。

我后来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就不在此一一叙述了。

(未完待续)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