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认识的“韩国流”-“韩国流”是怎样炼成的

2017年10月16日   棋友文采


2009年,韩国职业八段安永吉老师来到澳大利亚悉尼发展,几经周折,于2010年创办了自己的围棋学校,安永吉八段师从许壮会八段,可以说从真正意义上有人将韩国围棋教育带到了澳洲。


韩流初印象:这盘棋是我和安永吉老师第一盘棋,也是我对韩国流的初印象,白1跳,印象太深了,隐忍不发,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一年夏天,我走进了这家围棋俱乐部,认识了很多的棋友,也真正见识到了韩国的围棋教育,自己的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弈城5到弈城8)。三年中,安永吉与我亦师亦友,在历练围棋竞技水平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韩国流”是怎样炼成的。

注重死活训练

在韩国围棋教育中,死活题的训练恐怕占的比例将近50%,在安老师的围棋班里,学生从业余24k到业余4段都有,他们的学习内容就是解答海量的死活问题,然后老师讲解。有些题目是复印出来的,有些是书上的,其难度都属于学生凭借自身水平可以独立完成的。题目没有任何文字提示:如“成劫,黑死等等”,完全模拟实战,需要独立找出解决的路径。这样不断解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棋形不断认识,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同时可以站在对手的角度考虑问题,改善计算的思维方法,让计算立体起来。初到澳洲的我经常想请安老师教给我一些布局套路,或是一些“有用”的定式,在对局中我确实屡屡因为这些吃亏。但安老师总说,我的棋缺点不在这儿,需要提升的是战斗力。我从网上下载了天龙图,精妙收官和日本前田陈尔九段的三册书,没事时总做做死活,果然棋力有所提升。今天的我看来,当一个人围棋水平停留在一个中低水平时,想提升棋力,需要做的是提高抓住局面要点的能力,提升把握要点的精度和准度,棋局进行是错综复杂的,在多个因素交织无从下手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有能力将复杂的问题具体到一点上?或是双方根据,或是厚薄,或是劳逸攸关,这就需要我们对棋形有深刻的认识,对围棋有正确的思维方法,而死活题恰恰可以提高这一点。对于中级棋友,中盘力量直接决定胜负,做死活直接会脱颖而出,而很多有一定水平的成人总觉得棋力发展有一个瓶颈,无他,基本功使然,无非是缺少了自我研究,纵深计算的能力。

要多下棋

如果说近50%的部分是死活训练,那么另外的部分几乎就完全是实战对局和复盘了。道场鼓励初学者从13路小棋盘入手,在不断的实践中将新知识加入。组织相同水平的学生之间对局,甚至提倡不同水平的选手让子对局,提倡老师和学生的联棋,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对局形式中。一般认为,让子棋会造成随手,造成对无理手的依赖,但韩国道场却有意这样训练,其实所谓让子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在劣势下提升棋子效率的能力,高水平的学生锻炼了心理和抗击打能力低,水平的学生提升了水平,小棋手在让子棋中下出无理棋和计算毛躁的棋同样要受到批评。通过联棋,去体会行棋步调,换位思考,丰富计算的维度。在日常的训练对局中,提倡棋道,不许玩棋子,不许说话,下棋需先行礼,下完棋复盘,学会立即解决问题。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韩国老师提倡快棋,减少做决策的时间。很多时候,对局时我们长考并不是我们想明白了,而是想不明白,我们在犹豫,我们需要去当机立断,培养做决策的能力。在韩国围棋俱乐部里,韩国棋友对弈都是落子如飞,在韩国爱好者中,评价一个人下棋下的好,不在于他算的多清楚,而在于他能下得即快又好。有趣的是,在国内,围棋教师则教导学生把棋慢下来,想清楚,能慢下来,也能下出快棋(赵治勋,桥本昌二如是)。这两种理念不是高下,对错的分野,都有道理,国内的围棋教育是在培养一种学习的定力,是一种文化和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以及学习态度的灌输;而在韩国,竞技精神和娱乐精神是全民比较接受和崇尚的。

定式不值得记忆,布局值得研究

相信很多爱好者在学棋之初都走过死记硬背的弯路,除去对局时需要模仿的个别“谱着”,殊不知过多的记忆布局和定式对棋艺的进步毫无帮助。提起韩国流,带给我们的刻板印象就是它的布局:布局有套路,总是有新手层出不穷,不知者必吃大亏。但是我的学习经历告诉我,布局能力的提升有两个前提:一个是需要有大量的对局经验,必须要有一个原始的累积,这直接决定了一个棋手对局势的判断掌控能力;另一个是:计算能力通过反复的磨练由质变产生到了量变。我举个例子,不知大家有没有围观高手们摆棋研究(职业高手或业余强豪)的经历,他们摆出的变化图,除非是在那种决一死战,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很难出现那种一方大亏,一方得暴利的变化图,他们最终筛选出的变化总是那种凭借他们的风格,水平,最易于把握局面的变化。这说明他们的计算,已经不单单是直线计算(通过计算去寻求答案,局部是死,活或者劫),也不是单纯第一感的验证,他们的计算是一种决策计算——棋手具备去判断比较不同变化的能力,“我”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棋手能找到“我”能把控局面的方法和路径。布局的提升就是这样,布局是一个比拼计算广度,比拼判断力的舞台,布局不值得记忆,这毫无作用,布局值得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套路,最终下出自己的一手,找到自己喜欢的套路,并且通过实战深化它。最初,安老师不太提倡我把时间太多用在打谱上,当水平提高很多后,他倒是鼓励我多去打谱,尤其是去研究序盘,去摆变化图。

韩国棋友对弈趣话

在安永吉围棋俱乐部,有很多韩国棋友对局,韩国人很喜欢下彩棋,他们下起彩棋来,和国内大不一样。他们没有警惕性,也不会在棋份上计较企图多占一些利益,他们就是一种典型的赌徒精神。哪怕水平相差甚多,也不喜欢让子,把钱压在棋盒盖下面就下,你别说,我还真时时见到以弱胜强的好戏,都是输了多少都不缴枪,最后等来了机会。韩国的棋友普遍不擅长布局,包括几个业余强豪,但中盘的杀力极其强大。有一拍案叫绝的地方是,他们在劣势下很擅长琢磨对方的心理,很擅长给对手设”套”,经常是在对手的空里埋下伏笔,待时机成熟或对手应对不周时一举得手。这样的局部计算,往往有十几手之多(极擅计算),一般来说会疏于防范,一个水平一般(业余低段)的韩国棋友都很擅长于筹划这样复杂的暴动计划,在韩国人的眼中或许围棋就是一种不断被翻盘,大起大落的游戏。最刺激的是,两队韩国棋友下彩棋,各派一个有威望的“队长”猜先,棋盒盖子下压着的百元澳刀,拍的山响的棋子,大起大落的棋局,荷尔蒙的味道。

概括韩国流

在我看来,韩国流对世界棋坛的贡献是,他为围棋下了一个定义:围棋是平衡的游戏,棋手,要用他的方式去维持局面的平衡,去走向他能掌控的走向。于是有了曹薰铉的暗风快枪,李昌镐的八风不动,李世石的僵尸流以及朴永训的绵里藏针,在我看来这都是一种棋风,一种追求精准,精确,对胜利充满了渴望与执着的棋风。而今天,柯洁也好,阿尔法狗也好,他们的计算更加深邃,未来的围棋所带来的,我觉得是两个词,一个是追求,一个是维度,我们去进一步的追求,去发问“平衡”之外是什么;还有,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个维度看围棋。感谢中日韩三国大师对围棋的巨大贡献,同时未来围棋真的会更加精彩。

郭正浩,来自洛阳,是一个愿意为梦想走遍天涯的无怨无悔的海归。品味过不一样的人生,我珍惜今天喝着白开水和您聊天的时光。很高兴认识您,这是我们的缘分。我是郭正浩,我等您很久了。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阿浩白话

捍卫原创,棋人之责

微信号:ahaobaihu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