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晚报杯业余锦标赛30周年纪实文学43-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2017年8月3日   棋友文采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每当想起南京那届晚报杯赛,我便会不觉哼出这句歌词,眼前浮现出陶启平和唐军两位同志。

那是在2006年7月末,晚报学会在长春召开了世界杯采访总结表彰大会,同时举行了会长选举换届会议,郭长久同志提出“退休”,由我接任会长。会议期间,来了两个“不速之客”,《长春晚报》陈勇同志特意介绍给我,一个是《金陵晚报》文体部主任陶启平,一个是南京棋院院长唐军。《金陵晚报》不是学会的会员单位,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但他俩自始至终都在会外和学会的同志们接触,等候会议结束与我交谈。后来我得知,他俩是陈勇的好朋友,通过陈勇的安排来到长春,并介绍给我。陶启平说明来意:申请加入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那唐军此来何意呢?显然,他是瞄着晚报杯的,不是晚报学会的会员单位,没有资格参加晚报杯,所以他也特别关心《金陵晚报》能否入会,并想与我认识,表达参加晚报杯赛的意愿。当时,我知道了他俩的来意,不禁心为之所动。不远千里从南京来到长春,只是为了一个梦想:追寻着晚报大家庭,追寻着晚报杯!态度认真,言辞诚恳,深情满满,决心坚定。至今想起,仍然感动不已。

按说,无论谁想加入晚报学会,都是一件大好事,应该热烈欢迎。但《金陵晚报》的情况有点特殊,矛盾在南京已有《扬子晚报》加入学会,此前还没有一个城市有两家晚报同时加入学会的情况。我没有当即给陶启平答复,只是说学会会认真研究他的申请,主要也是这个原因。那些年,新闻竞争很激烈,同行之间很“忌讳”共处。《扬子晚报》是常务理事单位,体育部主任朱仕农是学会的副会长,征求他们的意见至为关键。一个城市能否有两家晚报同时进入学会,在学会内部还是有不同意见的,主要是如果形成恶性竞争在学会内怎么处理。比如,我们组成联合采访团出国,大家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发稿,如果两家同时都在这个采访团当中,又是在这个平台上共享稿件,很可能出现隐性竞争,造成不团结,稿件如在一个城市两家晚报上有雷同之处,将会很尴尬,甚至影响报社的名声。《扬子晚报》体育部副主任殷小平同志,向我表示坚决不同意。体育部主任朱仕农同志的态度比较中肯,他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在我征求他意见的时候,他说听听大家意见,由学会做出决定,无论是什么决定,我都坚决服从。

朱仕农的态度很诚恳,他还和我说:“我和陶启平的私人关系很好,我没有什么问题,都能坐下来协商解决。”此番话很有大局观。有了朱仕农的表态,又和盛时等学会的同志一起进行了研究,初步达成了共识。

在这年的学会年会上,我发表了意见:晚报学会是一个大家庭,应该有更大的包容性,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学会各项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开拓进展,组成联合采访团打开出访大门,全面合作迎来了新的局面,在社会上,同时在业界内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有更多的晚报要求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我们首先应该秉持欢迎的态度。虽然同行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在一个城市里,但是更应该注重合作,相信出现什么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要提倡在竞争中增进合作的精神,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大家都同意我的意见,作为当事人朱仕农也表了态,最后形成决定,同意《金陵晚报》自2007年起加入晚报学会。

从以后的实践中看,确实是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良性状态,朱仕农和陶启平同志的关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直相处很好。这给后面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此后今晚报社成立《渤海早报》,也要求加入晚报学会,更是突破了“晚报”的界限,已然顺理成章。这件事得到了《今晚报》体育部主任盛时同志的大力支持,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宽阔胸怀。虽然一个城市有两家报纸进入晚报学会,但几乎没有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直至今日大家坐在一起开会,一起研究采访,优势互补,互帮互进,走得更近了。

《金陵晚报》正式成为晚报学会的会员单位后,即于2008年首次组队参加了晚报杯的比赛。从地区选拔赛看,《扬子晚报》是全省性的选拔,《金陵晚报》是在南京地区选拔,各自办各自的选拔赛,加之江苏围棋基础雄厚,人才众多,并没有发生冲突,而在晚报杯比赛中也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这说明当初学会的决定是正确的,给晚报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也给晚报杯注入了新的力量,为我们的事业增加了持续发展的活力。

《金陵晚报》于2008年青岛晚报杯时,第一次组队参加晚报杯赛,虽然是晚报杯赛的新成员,但他们积极性非常高,每届参赛都是陶启平,唐军及南京交通致远有限公司总裁刘业美,三方共同出动,率队赴会。仅过了两年,在2010年海口晚报杯上,他们便正式提出申办第25届晚报杯。三个人同时来找我,又是一个晚报杯模式的典型的组合,表达了他们申办晚报杯早已成熟在胸,是酝酿已久的计划。恰恰海口这届比赛他们取得了团体第四、个人亚军的好成绩。为申办壮了气,总体衡量,其理由充足,条件具备,更难得的是热心。于是,第25届晚报杯承办资格,也是“顺理成章”地给了金陵晚报社。

然而,世事难料,其间发生了一个插曲,险些“黄了”。就在2010年的世界杯采访中,晚报学会组织了赴南非的联合采访团,谁知《金陵晚报》没有参加这个团,反而去参加了几家都市报组成的一个联合采访体,这样就背离了学会合作的原则,因为同行之间都是有竞争的,尤其是晚报界和都市报界当时的竞争相当激烈。作为晚报学会一分子去到竞争对手的阵营当中,无异于“认敌为友”,是一种“背叛”行为。这在学会内部引发了广泛的非议,有人甚至提出,既知今日如此,当初晚报学会就不应该吸收他们。甚至有人建议,应该取消他们的学会会员资格。

我当即向陶启平同志询问了情况。他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是派到南非采访的记者的擅自行为,他不知道,报社也不知道。我讲,这件事已被几家都市报刊发了消息,后果很严重,一定要重视。由于非议难平,学会决定在绍兴晚报杯赛期间同时召开的学会年会上,由涉事的两家晚报(另一家是《沈阳晚报》)作检讨,再做评议。我对陶启平讲:“你一定要写好这个检讨,征得大家谅解,能不能过关就看你的了。”事关重大,一旦过不了关,承办晚报杯的资格也将被取消。

那几天赶上寒流,绍兴房间里太冷,陶启平得了重感冒,发高烧,作检讨的前一天还在医院打点滴。陶启平不敢大意,特意就此事亲自动笔写了一篇检查稿,也不敢让人代读,而是带病赴会,当众向全体会议代表进行宣读,表示认真吸取教训,对当事人给予严肃批评教育,保证今后此类事件绝不会再发生,请大家给予批评和谅解,给他们重新改正的机会。这篇检讨确实深刻诚恳,这是大家的一致评价,因此会上一致决定接受他们的检查,希望大家今后更加团结一致对外。陶启平事后跟我说:“总算让他松下一口气来,如果在这个会上万一通不过,下面再更换第25届晚报杯举办地点,那对他们来说真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我事后才知道,在会议室外面唐军和刘总一直在等待会议结果,直到得知以后才松了一口气。

第25届晚报杯如期举行,开幕式隆重热烈,刘思明主任亲临会场,在开幕式的致辞中,刘主任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话:“围棋界有一种说法,即晚报杯在持续多年的发展中,撑起了中国围棋的半壁江山。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并认为晚报杯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和积累,从夯实围棋基础,普及广泛以及涌现众多人才来说,其作用远远不止于半壁江山。”刘主任饱含激情,给了晚报杯非常高的评价。


第25届晚报杯比赛现场



刘主任同时宣布:“自本届起,晚报杯的冠军,凡年龄在25周岁以下者,可直接申请授予专业初段。”这是继1991年晚报杯冠军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1993年晚报杯冠军授予业余七段两项决策后,把晚报杯又提高了一个规格,意义深远。值此决定之际,我们同时做出决定:自下届起取消13周岁以下专业初段参赛资格,回归“纯业余”。这项规则实施了10年,硕果累累,圆满完成了这一时期所肩负的使命。

开幕式上嘉宾云集,热闹非凡。《金陵晚报》总编辑项晓宁主持大会仪式。南京市副市长徐锦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南京将是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城市,本次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是我们献给亚青会和青奥会的祝福。”与亚洲,与世界相连接,他对“晚报杯”寄予了厚望。

《金陵晚报》的记者采访我,请我对本次大赛做出点评。我首先表示,中国人有个习惯,逢十大庆,逢五小庆。今年是晚报杯第25届,东道主安排得很好,让人感受到了浓重的喜庆气氛。第25届是一个节点,我总结了两大特点:一是具有标志性。自本届晚报杯起,冠军可以直接申请专业初段,决不能小看了这一点,扩大了影响力,也会引起更多的关注,这标志着晚报杯又提高了一个规格。二是具有典范性。赛前,我们和《金陵晚报》、南京棋院及体育局有关部门进行了商讨,对各项开支及吃住方面进行了标准化管理,给今后做出规范。此外,本届报社、棋院及赞助商的合作也达到了一种典范。比如,吸取了上一届绍兴晚报杯在接待方面的教训,特意在饮食上做了细致的安排,每天保证多种充足菜量,而且每顿饭前都亲临餐厅检查,看看标准够不够,大家是不是满意。所以,本届比赛接待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刘总专门组织我们参观了公司的围棋会馆,就在公司大楼的顶层,专门修建装饰的,面积很大,有各式围棋对弈室,还有围棋大厅,在这里既可以举办各类围棋活动,还可以进行训练以及会友。我此时才真正了解刘总对围棋的热爱程度,以及对晚报杯的执着追求。作为一名企业家,肯把大量资金花在围棋上,而且专门建一家围棋会馆,对外不收费,只为广纳棋友,以棋会友,促进交流。这确实是我见到的企业家中的围棋第一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专业与业余对抗赛,业余棋手在全部让先的情况下以4比2战胜了专业队,创出了的这项赛事的一个新纪录,而且专业队已破“底线”,降无可降,在升降制上“欠”了业余队一次,即下届专业队就是胜了,再下届依然让先。这给现场的王汝南、华学明包括参赛的聂卫平以很大的震动。华学明还有点不服气地说,我们6个人里有两个人是“白给”的,她指的是“二老”聂卫平和刘小光,意思是如果我们全部派现役一流棋手来就不会输。这表明他们更看重业余与专业对抗赛,无疑加重了其地位。由于专业棋手“欠”了一次,致使一直到29届始终处于全部让先的状态,等于连续5届比赛都是全部让先。这是应该记入史册的一页,是晚报杯的一段荣耀,开拓了双方交流的新篇章。

对此,王老发表了看法:“我曾是一名职业棋手,当然支持专业队,维护我们职业高水平的尊严。但是作为晚报杯的常客,同时也是创始人,我也支持从晚报杯走出来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对职业高手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这是交流,也是促进。我认为本届对抗赛达到了这个目的,是非常欣喜的现象。”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