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晚报杯业余锦标赛30周年纪实文学6-《半壁江山》王汝南与晚报杯(下)

2017年5月13日   棋友文采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晚报杯创立10周年的时候,《沈阳晚报》为庆典做了许多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评选晚报杯会徽。《沈阳晚报》的薛百欧主任和我商量,说晚报杯已经办10年了,应该有自己的一个会标。我听了以后也很赞成,就责成他们在这届搞出来。他们公开发布新闻,广泛征集作品。到了最后评选阶段,必须得到中国围棋协会和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的审核批准,就邀请我和王老去沈阳参加最后的评定工作,也顺便帮助他们赛前造造声势。王老工作非常繁忙,但是说到是晚报杯评选会徽的事,他说,这事很大,一定要去。


晚报杯会徽



我俩2006年11月份同行去的沈阳,在沈阳的几天,王老确实是很辛苦。记得我们开会是在一个山庄,我们住的那个地方,条件比较简陋,把我们两个大男人安排在了一个房间里,天气已经很冷了,还没热水洗澡。我感到有点儿对不住,王老毕竟也是个局级领导。王老说,没事,这些都能克服,我们主要是来干工作的。评选当中王老非常认真,对每个作品都仔细审视。最终评选出的会徽,得到了所有评委的赞同。现在看,这个会徽一直沿用至今,依然是不错的。这期间,沈阳电台还邀请我和王老去做了一次节目,主要是为晚报杯10周年作作舆论。王老讲得非常好,充分肯定了


晚报杯会徽说明及奖杯纪念盘,右上为特制10周年纪念封



晚报杯10年间取得的成绩。前后出差有四五天吧,那个时候和现在的条件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吃的就跟食堂一样,住的也像是个招待所,但是王老从来不计较这些,用他的话来说是来工作的,主要把工作做好了就行。他当时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而且身居高位,能够这样在基层认真工作,让我十分感动。在那个窄小的房间里,我俩相对而卧,紧捂着棉被,聊到很晚的情景,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唐韦星获得2005年全国晚报杯业余围棋赛冠军



再说一件事,当时没有公开,就是2005年的时候,在参加世界围棋锦标赛的人选上,当年的晚报杯冠军唐韦星被替换下来,引起了一场风波,一时间形成了舆论对我的“轰击”,最后是王老出面做工作,才把这场风波平息下去。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10年了,我从来没有对这件事做过一句解释,也没公开地做什么说明。现在为晚报杯30周年庆典出这本书,我也想借此说说这件事。

当时的情况是,棋院的一位领导对我讲,日本方面只有一个接待名额,唐韦星只有12岁,一个孩子怎么能自己去呢?出了问题怎么办?他要晚报学会考虑换第二名胡煜清去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那年正好有个情况,由于参赛队达到了近50支,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原有规则已经有些不适应了,所以我重新修订了晚报杯规程,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晚报学会的会员单位负责组队,不是会员单位没有资格参赛。

当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新参赛的一些队不是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的会员单位。因此,我在赛前领队会上特意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说既然来了,欢迎大家参加比赛,但需要马上办理入会手续,由学会的秘书王艳现场办理,否则将会做出相应的处罚。但有的晚报就是不办理入会手续,比如唐韦星当时代表的《贵阳晚报》,从来不参加晚报学会的活动,也没履行过入会手续和缴过会费。我还专门讲了虽然允许你参赛,但不算成绩,因为我们要严格执行晚报杯规则。而《贵阳晚报》的同志就是不缴会费,就是不办理入会手续。当唐韦星拿了冠军后,我们依然在闭幕式上做了宣布,并没有采取取消成绩的过激做法,主要就是为棋手考虑,尤其还是个孩子,而是想事后和《贵阳晚报》谈一谈,再做出相应的处罚。总之,既然有规则,就一定要执行,决不能不了了之。

当棋院的那位领导和我商议换人时,我想正好算是一种处罚,就同意了棋院的意见。应该说,这事我考虑得不周到,工作没有提前去做,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有些报纸甚至直接点名说我扼杀新生力量,包括中央台体育新闻都有报道。这时王老才知道这件事,马上介入,及时进行处理,努力做好当事方的工作。

我清楚地记得,2005年4月29日中国棋院专门下发了一个通知,内容主要是:中国围棋协会作为晚报杯的主办方之一,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代表中国围棋协会并以本人的名义对相关方面致以真诚的歉意;为唐韦星做出实质性的补偿,决定委派他参加今年11月份在日本举行的世界男女双人赛。事情的前后处理,王老做了许多工作,尽量不使矛盾激化。但是严格来讲,我们有权力取消唐韦星的成绩,在这里我必须重申这一点,为了维护大局,为了维护团结,我听从了王老的意见,对这件事做柔性处理。王老说尽量不让矛盾扩大,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们还要维护家长的积极性。尽管《贵阳晚报》违反了竞赛规则,但我们始终没有取消唐韦星的冠军。从这一点来讲,晚报学会实际上也维护了大局。这也是王老的意思,晚报杯不能因为这件事陷入一种矛盾当中。总之这件事处理得还是可以的,虽然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王老及时把握住了这个风波的走向,控制住了局面。

在这件事上,我看到了王老的大将风度,能够处变不惊,稳稳把住舵盘,让晚报杯这条航船不因一些风波受到阻碍和影响。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在晚报杯的30年历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但王老始终和晚报杯站在一起,把握住大方向,让“晚报杯”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

最后讲一件小事,2002年,中国棋院庆祝成立10周年,王老特意单独给了我一张请柬。他对我说:“《北京晚报》采访记者的请柬已单独发出了,这是专门给你个人的,作为嘉宾出席。”我有些惊讶:“怎么我是嘉宾?”“是啊,你办晚报杯这么多年,既是新闻界的人,也是棋界的人,怎么不能做嘉宾?”庆祝会上,我坐在嘉宾席上,心里一阵暖洋洋的。中国围棋协会还颁发给我一个“十周年贡献奖”奖杯。这是王老代表中国围棋协会对我的关怀,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的鼓励。“你也是棋界人”,至今想起这句话,一种情感还油然而生,激动不已。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