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晚报杯业余锦标赛30周年纪实文学29-完美的“接力棒”

2017年7月4日   棋友文采


晚报杯走了近30年,每一届都有它的故事,动听且动人。记忆是残缺的,又是单一的,但总有一些点滴的事,普普通通的人,在自己脑海中抹也抹不掉。除了前面篇章中提到的人和事之外,下面再一一道来。

完美的“接力棒”

自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晚报杯并决定每年举办一届,其后发展关键的是前几届,也就是前几届能够顺利传承下去,尤其是打响第2届至为关键。现在回想当年前几届的承办者大都是晚报学会领导层成员所在的晚报,这些同志对晚报杯的发展可以说功不可没,功在千秋。

第2届决定由《成都晚报》承办后,《成都晚报》便投入了积极的筹备工作,虽然说只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但他们的工作做得相当细致。这里特别需要提出几位同志,一个是时任成都晚报编委的游开朗同志,他后来任《成都晚报》副总编并任晚报学会的副会长,一位是时任成都晚报体育部主任刘传本同志,及其部里的记者李琦等同志。游开朗同志从报社角度对晚报杯比赛给予了充分重视,并动员报社有关部门,调动各种资源给予大力支持,把办好晚报杯当成报社当年的一件大事。1998年4月,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成立,正式成为晚报杯的主办单位之一。游开朗首任学会副会长,他在学会成立之际表示,明年初由《成都晚报》举办第2届晚报杯,是我新任副会长的头等大事,一定要办好。刘传本同志年富力强,我和他在采访中相识,我俩关系比较熟。他对棋类报道业务很熟悉,写出的报道很有特色,第2届晚报杯就写出了精彩连载。体育部负责具体实施,在联系市领导、赞助单位等各方面具体事宜中,刘传本带领李琦、孟武斌等记者不辞辛苦,四处奔波,组织全部同志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这几位同志可以说在《成都晚报》承办晚报杯过程中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

1989年1月4日,第2届晚报银河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开幕。开幕式上,大赛组委会主任、成都市副市长贺大经致辞,市里领导亲自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郝炬和成都市市委副书记王荣轩,以及省里体委主任郭炎和市体委主任魏良哲,规格相当高。省市两级政府十分重视晚报杯比赛,众多领导亲自挂帅,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成都晚报社的同志作工作相当周到,晚报杯首次走出京城,第2个年头便得到如此“贵宾”待遇,曾使台下的我掉下热泪来。有此一举,第2届晚报杯开头炮打响了。贺副市长在致辞中说,我国围棋事业自改革开放后有了巨大的发展,说明围棋是扎根于广大群众业余围棋活动这片沃土之中,而晚报杯则展示了围棋运动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他对晚报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届比赛共有26个城市的29支队伍参加,比第一届扩大了3个城市5支队伍。此外,与首届相比,这届比赛已经有了正式的赞助商,由中创(产)四川银河公司作为主赞助商,还得到了四川文君酒厂和成都全兴酒厂的支持。由此可见,晚报杯起步后便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吸引了广大业余棋手参与,而且还吸引了许多厂家的关注,晚报杯模式初露锋芒。

这届比赛还有一项重要的改革,即为了更广泛地调动广大棋手的积极性,同时促进晚报杯水平的提高,临时规定专业四段(含四段)以下的棋手在已经离开专业队一年以上,并正式办了退段手续,允许报名参加晚报杯赛,因此也吸引了许多“专业”棋手参加。当时,他们虽然有专业段位,但实际上已经退居到业余棋手行列,日常大都在基层“混”了。在他们强烈要求参赛的呼声下,我们决定进行大胆尝试,即看这项措施实施后会出现什么效果,如果成为了专业棋手的一统天下,那这个规则还需要进一步修改,比如说降到三段以下或二段以下,或者干脆取消。对此,王汝南讲由于放宽了参赛规则,原来担心这些棋手会垄断整个比赛,但从实战结果来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些曾经的专业棋手在比赛中并不占多大优势,名次上也没有多少人能够获得前十,大部分还是纯业余棋手,尤其这届前六名基本都是纯业余棋手。所以说,这项规则之所以能够实施到今日也没做过改动,就是因为既给了众多的曾经的低段位专业棋手一种参赛的机会,同时由于他们的参赛也增加了晚报杯的竞争激烈的程度,对整体业余水平的提高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次尝试是成功的,历经两届实践,于1991年正式写入了晚报杯章程里。

第2届比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参赛的各队都进行了层层选拔,传承发扬了首届开拓的选拔赛模式,并扩大到所有参赛队。第2届巩固了这一做法很关键,使后面每届各地举行选拔赛成为了晚报杯最具有特点的惯例。这是晚报杯最具影响力的最好体现。

这届比赛还传承了首届比赛设置新闻宣传奖的做法,分为一二三等奖,分别由《成都晚报》《钱江晚报》和《今晚报》获得。其中,《成都晚报》专门为比赛开设了《蓉城围棋会战风云》专栏,每日报道赛况,很有特色,受到读者好评,一举夺得宣传一等奖。

本届比赛在主办单位上由各家晚报共同主办,已经改为了中国体育记协晚报学会主办(习惯称为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从此,形同沙粒分散在各地的晚报,紧密联结成了一个主体,使晚报杯主办单位具有了更严格的组织结构。

本届比赛经过13轮的激烈争夺,来自扬子晚报队的蒋长生获得冠军,此人在上一届首届比赛中仅获得21名。他在本届比赛中了首轮便出师不利,第2轮又轮空,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他能拿到冠军,可以说是一个开始不起眼的人物。但此后的比赛中,他连下11城,引起了整个赛场的惊叹,大家说他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获得个人前6名的是扬子蒋长生,钱江孙国良,北京蒋丹宁,钱江董银奎,上海沈星、重庆汪汀。获得团体前6名的队依次是新民晚报队、钱江晚报队、合肥晚报队、北京晚报队、石家庄晚报队、重庆晚报队。

成都作为东道主共有3支队参加,有成都晚报一、二队和蜀蓉棋艺出版社队,但成绩均不理想,团体名次最好为第10名。王汝南曾在赛后鼓励他们说:“成都的围棋活动的确开展得不错,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届比赛再组织几支同一水平的队伍也不会困难。虽然这次成绩不理想,或许是因为主场作战压力大,但相信今后成都肯定会在国内业余围棋界占据一席之地。”借王老吉言,加之成都棋手化压力为动力,以后果然多次获得冠军和亚军。

第2届晚报杯比赛犹如“接力棒”,完美地传承了几大特点,并有所发扬光大,巩固了晚报杯所开创的模式。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