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晚报杯业余锦标赛30周年纪实文学25-四方响应,争擎大旗1

2017年6月26日   棋友文采


经过前三届的“三箭连发”,果然非同小可,凭借三大晚报的影响力把晚报杯围棋赛推向了一个新境界。具体表现在引起了广泛呼应,地方围棋界的人士纷纷动了起来,掀起了一个申办高潮。

本文所指“四方”,分别是汕头的周龙同志,桂林的季桂明同志,海口的徐剑波同志和广东潮州的谢树忠同志。四个人都是所在地区棋协的负责人,他们纷纷积极申办,争擎晚报杯大旗。从地方棋界角度讲,由配合变为主导,由后台走上前台,由配角变为主角,站在了从申办到承办的第一线上。

为什么这么说?此前15届的比赛全部是由当地晚报负责申办,并主导承办比赛过程。而当地棋协的人士只是处于配角。所谓配角就是,报社得到了承办权,开始组织比赛时请你来帮忙,如负责裁判工作、竞赛编排、接待交流等事宜,很少参与组织领导工作,尤其是申办几乎没有他们的事。其实,早在1991年制定的晚报杯章程中,专门制定了晚报要和当地棋界进行合作条款,期盼形成双方合作的良好氛围,共同办好晚报杯。而从前15届情况看,各地棋协同志确实积极参与,尽力而为,为晚报杯的成功举办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毕竟处在配角的地位。随着晚报杯的不断发展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他们也都想在晚报杯上做出更大贡献,以能够承办晚报杯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三箭连发”期间,就不断有地方棋协同志找我,提出申办晚报杯。我认为,这对晚报杯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充分调动起了各方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地棋协的积极性,才是能够保持晚报杯持续发展长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下面就一一叙述。

首开地方棋协申办之先河

最先来找我的是广东汕头的周龙同志。大概是在2001年的夏天,《羊城晚报》举办晚报杯赛前半年,正是申办下一届的时间。此前我和他尚未结识,只是听说过这个人,知道他在业余棋界有个绰号“活动家”。显然,他是办活动的积极分子,周龙虽然身处汕头比较偏远的地区,但是当地围棋开展得很活跃,周龙办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活动,与全国各地棋界联系很广泛,交了不少棋友。他诚恳地对我说,他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全国性的业余比赛都要办一次,既是对本地围棋的推动,也是自己对围棋应尽的一种义务。他说:“现在晚报杯的影响很大,我现在唯一没有办过的就是晚报杯,因此办一届晚报杯是我目前追求的最大目标。”他正式向我提出申办第16届晚报杯赛。我没有立刻表态,以往都是报社的人来申办,初次面对地方上的人,就把办晚报杯这样的重任交给他,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但我内心是高兴的,申办出现新情况是个好征兆,也真希望能就此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我相信他是一个热爱围棋和认真办事的人,但总要再深入了解一下。他自我介绍,说他已经办了黄河杯这样的全国性赛事,也办了其他一些省内外赛事,对办比赛还是有经验的。于是,我就对他说:“这事我会认真考虑的,但你要办还是先按规程走。你要去找当地的晚报与他们商谈,征得他们的同意,再由报社提出申办报告,经过中国围棋协会和全国晚报新闻学会的批准才行,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他表示没问题,回去就办。

周龙办事的风格是风风火火,马上找到了汕头晚报社,与晚报社的同志讲承办晚报杯的意义,以及能够办好晚报杯的条件。汕头晚报社给了他大力支持,虽然汕头晚报社是“配角”的角色,但是依然以主人翁的态度来看待举办晚报杯。他们按照正常的程序首先向晚报学会提出了入会申请,得到批准后以学会会员单位的名义提出申办晚报杯,严格履行了报社应尽的责任。我记得,当时还有其他晚报申办,但我力主给了周龙,以鼓励地方棋协的积极性。最终决定第16届晚报杯赛由汕头棋协和《汕头晚报》承办。

在承办过程中,《汕头晚报》也是从社领导到下面的工作人员都给予全力的参与和配合。就拿经费来说,周龙找了一家电信卡单位,这家单位对办晚报杯很感兴趣,他向报社汇报以后,《汕头晚报》给予了特殊政策,即拿出整版的版面给予实质性的支持。这有点像是《济南晚报》的做法,用报纸广告版面置换方式解决经费问题。我记得比赛开幕当天,汕头晚报刊出该企业整版的祝贺广告:“热烈祝贺第16届晚报杯在汕头举行。”配以鲜红的底色,没有一点商业气息,只是署上这家赞助单位的名称,很是喜兴。我感觉这个方式非常好,起到了杯赛和厂家双赢的良好效果。周龙代表当地棋界和晚报社进行了一次由地方棋协主导举办晚报杯的成功尝试,为晚报杯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第16届“广东电信200卡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于2003年1月如期举行。这届比赛实行了新的赛制,即由原来的两个大组改为了4组,分组赛采用9轮的积分编排制,最后4组的前两名出线,再交叉进行决赛争夺8强席位。这样的赛制,也是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认为两大组的最大弊病就是一个队三名棋手有两个棋手分到一个组,容易形成自相残杀的局面。另外就是两个组同名次对决,越是后面的台次对决时越是容易草草应付了事。改为4个组的赛制就避免了这两方面的缺陷。其实,这也是一种尝试,改换一个模式,活跃一下竞赛氛围,增加一点新鲜感,很难说有十全十美的赛制。

本届比赛中一员小将进入人们的视野,他叫时越,还不满13周岁,一路拼杀上来,最终夺得了冠军。遗憾的是,这一年因为非典,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停办,使他失去了一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机会。以后,时越步入专业棋手行列。恰巧在汕头晚报杯10年后,在2013年2月20日第17届LQ杯上荣获世界冠军称号。参加了几届晚报杯,历经几番锤炼,使他在晚报杯上获益匪浅,为他后来走上职业道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他成长过程中,他也始终没有忘记晚报杯的征战经历,在2012年第25届晚报杯在南京举办时,他作为专业队的队员,来到南京参加专业业余对抗赛。那一届的比赛是专业对业余棋手全部让先。当时我和时越聊天,他说:“我很荣幸参加过4界晚报杯比赛,今天能够来到南京再次参加晚报杯赛,虽然身份不同了,但我依然认为我是一名晚报杯的棋手,这次看到业余棋手的水平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我也感到很自豪,在我走上职业道路,我也始终没有忘掉晚报杯所给予我的锻炼和培养。因此,我祝愿晚报杯在今后能够继续发展,愿以自己的经历向参加晚报杯的棋手,尤其是少年棋手,证明晚报杯是一项非常锻炼人的比赛,也相信今后有更多的苗子涌现出来。”可以说时越已经是晚报杯赛的第三代人,从最初的业余豪强到古力等中生代,再到他们这一代新锐,晚报杯30年不断地涌现人才。本届之后,17届在桂林比赛又涌现出了少年棋手周睿羊,18届是唐韦星,他们以后都步入了专业一流的行列,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多年的发展孕育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晚报杯真正成了冠军的摇篮。


第16届晚报杯比赛现场,左起周龙、吕会民、金同实



最后一个关注的热点,专业与业余对抗赛首次出现六台全部让先的情况,引发专业棋界和业余棋界两方众目睽睽。结果会怎样呢?专业棋手实在输不起了,而业余棋手则是真有点招架不住,最终结果专业棋手以5比1大胜。至此,第16届汕头晚报杯赛画上圆满句号。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