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如何评价《天龙八部》中的围棋元素?

来源:知乎  高飞龙

以下一家之言,长文慎入。

******

我读《天龙八部》较晚,2001年才看的第一遍。大概是三联版在1995到1999年之间某年的一版。以下的讨论,也全部按照三联版为准。

《天龙八部》大概是《金庸全集》里在棋上花费笔墨最多的一部著作了,但我现在一时能想到之处,也不过区区四例而已。

以后如果发现有别的忘记之处,再添不迟。


这四例是:

1.段誉误入大理无量山无崖子与李秋水故居,见到无崖子留下的珍珑棋局。

2.黄眉僧为了解救被段延庆囚禁的段誉,与段延庆同时争棋斗武。

3.少林众僧与姑苏慕容几人同赴神医薛慕华府邸求医治毒,遭遇第一次集体出场的“函谷八友”,其中的老二正是号称“弈道天下少有敌手”的范百龄。

4.苏星河摆珍珑为无崖子求传人,段誉、慕容复、段延庆、虚竹等人依次解题。


接下来我们挨个说。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一. 痴郎误入神仙洞,断弦望珍珑:

室中并无衾枕衣服,只壁上悬了一张七弦琴,弦线俱已断绝。又见床左有张石几,几上刻了十九道棋盘,棋局上布着两百余枚棋子,然黑白对峙,这一局并未下毕。琴犹在,局未终,而佳人已邈。段誉悄立室中,忍不住悲从中来,颊上流下两行清泪。

......

但见这局棋变化繁复无比,倒似是弈人所称的“珍珑”,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段誉于弈理曾钻研数年,当日沉迷于此道之时,整日价就与帐房中的霍先生对弈。他天资聪颖,只短短一年时光,便自受让四子而转为倒让霍先生三子,棋力已可算是大理国的高手。但眼前这局棋后果如何,却实在推想不出,似乎黑棋已然胜定,但白棋未始没有反败为胜之机。他看了良久,棋局越来越朦胧,只见几上有两座烛台,兀自插着半截残烛,烛台的托盘上放着火刀火石和纸媒,于是打着了火,点烛再看,只看得头晕脑胀,心口烦恶。


这是书中第一次对段誉棋力的介绍,信息不多,但神韵悠长。

段誉,是整个《金庸全集》里围棋第一高手的有力争夺者。


第一段话的描写堪称是教科书式的景情刻画,因与本答主题相远,我们淡去。

第二段中的“珍珑”,说白了就是中国古代围棋中的题目:死活题或是手筋题,甚至是综合题。

“珍珑”这个词因为金庸而名气大涨,市面上能看到对其含义的各种歪解,甚至还有将此词直接作为《天龙八部》无崖子珍珑的代称的。


死活题,是围棋学习中的重中之重,从入门之后可以开始接触,几乎贯穿了所有水平层次的提高过程。


在中国古代,围棋作为“四艺”第二顺位,偏艺术向。

“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之谓,固然强调了棋品,却也定了“小道”之调。

而对学棋有巨大帮助的死活题,最初也是以娱乐化的面貌出现的。

“珍珑”这一词,在某些历史时期也通“玲珑”。从这种对题的叫法,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看待围棋的态度。


而在日本古代,围棋的发展虽然比中国晚了至少一两千年,但是围棋很早就与“武士道”的精神相融,并且在日本社会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

日本的围棋和棋手,无论在政客还是平民的眼中,都较之中国更受尊敬,更有地位。

日本古代棋手们的争棋夺“天下”,也远较中国更加惨烈。

日本人将死活题命名为“诘棋”,从这个叫法就可见一斑。


“珍珑”与“诘棋”,问君感受如何?

而《天龙八部》中此处的珍珑,除了“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之外,并无其他更具体的描述。

劫,当然是打劫;共活,就是双活;长生,则是在不禁全盘同型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的和棋局面。

上图为2014年上映的韩国电影《神之一手》中出现的局面。左上形成的棋型,既是围棋中著名的特例棋型“长生”,至此双方必须在左边一路的四个位置循环往复的落子,和棋。

拐回来说段誉。

我们看完了整部原著,都知道这个所谓的“神仙洞”,曾是无崖子和李秋水年轻时双宿双飞的同居之所在。这个珍珑,也就是后来众位主角大斗法的那个珍珑。

至于此处对段誉的棋力描写,大概为“学棋一年涨七个子”。

而这到底是从入门之前开始算,还是从入门之后开始算,尚无计较。须知入门前后本自差异巨大,入门前棋力为零,基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如果是入门后一年涨了七个子,放在今天,应该算是天赋平平。


没错,是天赋平平

如果考虑到古代围棋发展水平不高,信息获取也不易。那么放在当时,可能已经算得上是天赋异禀了吧。

段誉“观棋良久”,终于“头晕脑胀,心口烦恶”,真正懂棋之人会知道,这种描写丝毫不夸张。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二. 废储黄眉青石上,逝者难返,故国岂相忘:

  黄眉僧道:“段施主功力高深,佩服佩服,棋力想来也必胜老僧十倍,老僧要请施主饶上四子。”青袍客一怔,心想:

  “你指力如此了得,自是大有身分的高人。你来向我挑战,怎能一开口就要我相让?”便道:“大师何必过谦?要决胜败,自然是平下。”黄眉僧道:“四子是一定要饶的。”青袍客淡然道:“大师既自承棋艺不及,也就不必比了。”黄眉僧道:“那么就饶三子罢?”青袍客道:“便让一先,也是相让。”

  黄眉僧道:“哈哈,原来你在棋艺上的造诣甚是有限,不妨我饶你三子。”青袍客道:“那也不用,咱们分先对弈便是。”

  黄眉僧心下惕惧更甚:“此人不骄不躁,阴沉之极,实是劲敌,不管我如何相激,他始终不动声色。”原来黄眉僧并无必胜把握,向知爱弈之人个个好胜,自己开口求对方饶个三子、四子,对方往往答允,他是方外之人,于这虚名看得极淡,倘若延庆太子自逞其能,答应饶子,自己大占便宜,在这场拚斗中自然多居赢面。不料延庆太子既不让人占便宜,也不占人便宜,一丝不苟,严谨无比。

  黄眉僧道:“好,你是主人,我是客人,我先下了。”青袍客道:“不!强龙不压地头蛇,我先。”黄眉僧道:“那只有猜枚以定先后。请你猜猜老僧今年的岁数,是奇是偶?猜得对,你先下;猜错了,老僧先下。”青袍客道:“我便猜中,你也要抵赖。”黄眉僧道:“好罢!那你猜一样我不能赖的。你猜老僧到了七十岁后,两只脚的足趾,是奇数呢,还是偶数?”

  这谜面出得甚是古怪。青袍客心想:“常人足趾都是十个,当然偶数。他说明到了七十岁后,自是引我去想他在七十岁上少了一枚足趾?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便是十个足趾头,却来故弄玄虚,我焉能上这个当?”说道:“是偶数。”黄眉僧道:“错了,是奇数。”青袍客道:“脱鞋验明。”

  黄眉僧除下左足鞋袜,只见五个足趾完好无缺。青袍客凝视对方脸色,见他微露笑容,神情镇定,心想:“原来他右足当真只有四个足趾。”见他缓缓除下右足布鞋,伸手又去脱袜,正想说:“不必验了,由你先下就是。”心念一动:“不可上他的当。”只见黄眉僧又除下右足布袜,右足赫然也是五根足趾,哪有甚么残缺?

  青袍客霎时间转过了无数念头,揣摸对方此举是何用意。

  只见黄眉僧提起小铁槌挥击下去,喀的一声轻响,将自己右足小趾斩了下来。他身后两名弟子突见师父自残肢体,血流于前,忍不住都“噫”了一声。大弟子破痴从怀中取出金创药,给师父敷上,撕下一片衣袖,包上伤口。

  黄眉僧笑道:“老僧今年六十九岁,得到七十岁时,我的足趾是奇数。”

  青袍客道:“不错。大师先下。”他号称“天下第一恶人”,甚么凶残毒辣的事没干过见过,于割下一个小脚趾的事哪会放在心上?但想这老和尚为了争一着之先,不惜出此断然手段,可见这盘棋他是志在必胜,倘若自己输了,他所提出的条款定是苛刻无比。


以上这一段对双方心理战的描写简直经典绝伦!

当然,放在现在,这种对局前或是对局中的“盘外招”,一般为棋手所不齿。但这种江湖气,却永远不会消失。


接下来:

  黄眉僧道:“承让了。”提起小铁槌在两对角的四四路上各刻了一个小圈,便似是下了两枚白子。青袍客伸出铁杖,在另外两处的四四路上各捺一下,石上出现两处低凹,便如是下了两枚黑子。四角四四路上黑白各落两子,称为“势子”,是中国围棋古法,下子白先黑后,与后世亦复相反。黄眉僧跟着在“平位”六三路下了一子,青袍客在九三路应以一子。

  初时两人下得甚快,黄眉僧不敢丝毫大意,稳稳不失以一根小脚趾换来的先手。

  到得十七八子后,每一着针锋相对,角斗甚剧,同时两人指上劲力不断损耗,一面凝思求胜,一面运气培力,弈得渐渐慢了。

  黄眉僧的二弟子破嗔也是此道好手,见师父与青袍客一上手便短兵相接,妙着纷呈,心下暗自惊佩赞叹。看到第二十四着时,青袍客奇兵突出,登起巨变,黄眉僧假使不应,右下角隐伏极大危险,但如应以一子坚守,先手便失。

  黄眉僧沉吟良久,一时难以参决,忽听得石屋中传出一个声音说道:“反击‘去位’,不失先手。”原来段誉自幼便即善弈,这时看着两人枰上酣斗,不由得多口。

  常言道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段誉的棋力本就高于黄眉僧,再加旁观,更易瞧出了关键的所在。黄眉僧道:“老僧原有此意,只是一时难定取舍,施主此语,释了老僧心中之疑。”当即在“去位”的七三路下了一子。中国古法,棋局分为“平上去入”四格,“去位”是在右上角。


这一段的描写,已经出现了具体的棋局,为了解说的更清楚,我想借用一张旧书上的图:

中国古棋为座子制,即在开局之前现在四角摆上对角星。而后白棋先行,还棋头,不贴目。

将棋盘划分为四个“十乘九”的区域,从左下开始顺时针依次是“平”区、“上”区、“去”区、“入”区。

顺时针方向为主计数,逆时针方向为副计数。

以图中左下的“六三”位置为例,读作“平六三”,而那个“三六”,读作“平三六”。以此类推。


而书中对黄眉僧和段延庆的对局描写,其实只有两步:黄眉僧执白第一步落于“平六三”,而段延庆执黑第二步回以“平九三”。具体如图:

说白了就是黄眉僧白棋挂角,段延庆黑棋二间低夹。

在中国古棋中,应对白1挂角,最常见的是黑2走在A位,宽松的四间夹,或者说是分投。

二间低夹的下法,在古谱中实际上不常见,但这种凶狠急攻的下法也符合段延庆的性格。

也就是说,金庸在此处描写的下法不是乱写的。

读者中的大多数,也许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吧?



再接下来:

  兵交数合,寅眉僧又遇险着。破嗔和尚看得心急,段誉却又不作一声,于是走到石屋之前,低声说道:“段公子,这一着该当如何下才是?”段誉道:“我已想到了法子,只是这路棋先后共有七着,倘若说了出来,被敌人听到,就不灵了,是以迟疑不说。”破嗔伸出右掌,左手食指在掌中写道:“请写。”随即将手掌从洞穴中伸进石屋,口中却道:“既是如此,倒也没有法子。”他知青袍客内功深湛,纵然段誉低声耳语,也必被他听去。

  段誉心想此计大妙,当即伸指在他掌中写了七步棋子,说道:“尊师棋力高明,必有妙着,却也不须在下指点。”破嗔想了一想,觉得这七步棋确是甚妙,于是回到师父身后,伸指在他背上写了起来。他僧袍的大袖罩住了手掌,青袍客自瞧不见他弄甚么玄虚。黄眉僧凝思片刻,依言落子。

  青袍客哼了一声,说道:“这是旁人所教,以大师棋力,似乎尚未达此境界。”黄眉僧笑道:“弈棋原是斗智之戏。良贾深藏若虚,能者示人以不能。老僧的棋力若被施主料得洞若观火,这局棋还用下么?”青袍客道:“狡狯伎俩,袖底把戏。”他瞧出破嗔和尚来来去去,以袖子覆在黄眉僧背上,其中必有古怪,只是专注棋局变化,心无旁鹜,不能再去揣摸别事。

  黄眉僧依着段誉所授,依次下了六步棋,这六步不必费神思索,只是专注运功,小铁槌在青石上所刻六个小圈既圆且深,显得神定气足,有余不尽。青袍客见这六步棋越来越凶,每一步都要凝思对付,全然处于守势,铁杖所捺的圆孔便微有深浅不同。到得黄眉僧下了第六步棋,青袍客出神半晌,突然在“入位”下了一子。

  这一子奇峰突起,与段誉所设想的毫不相关,黄眉僧一愕,寻思:“段公子这七步棋构思精微,待得下到第七子,我已可从一先进面占到两先。但这么一来,我这第七步可就下不得了,那不是前功尽弃么?”原来青袍客眼见形势不利,不论如何应付都是不妥,竟然置之不理,却去攻击对方的另一块棋,这是“不应之应”,着实厉害。黄眉僧皱起了眉头,想不出善着。


这一段纯描写棋,却是虚写。只说棋理棋势,不说具体下法。

只从描写上大概的看,段延庆在布局二三十步的时候,几个回合就压制住了黄眉僧,应该说,两者的棋力不在一个层次上。我认为,至少应该差出两个子以上。

而段誉,片刻之间就想好了在七个回合里可以让黄眉僧扭转不利局面并反而领先一先的下法。

首先应该说,这种下法在棋理上是不合理的。


如果白棋确实已经落后,那么在黑白双方都无错着的情况下,局势应该会保持下去。

段誉能在七个回合内如此逆转,只能说是他的棋力远远远远高于段延庆。段延庆必然会应错,所以优势才会被逆转为劣势。


而且懂棋的人立刻就会注意到,连续设想七个回合,而对手一定会如此应,那么这前六步棋都势必是绝对先手,且分寸恰当,令对方脱先则局部大亏,不脱先则被慢慢消耗。

这简直是上手调戏下手的经典局面。


最终段延庆在第六个回合上终于选择了脱先,如果段誉的设定恰当,那么此时黄眉僧不理会对手的脱先,对手理应大亏。

此后段誉再无机会向黄眉僧支招,以黄眉僧的“臭棋”想象,加上文中的描写,他后来的应法自然是跟着对手的脱先而下了,没有再在段誉设想的方向上行棋。


这是典型的棋力远远弱于段氏二人的表现:只能跟着对手应,却不想着争先手或者压根就“争不到”先手。

要知道段延庆在七个回合里就会落后段誉一先以上,这棋力至少比段誉弱三、四个子以上。

但段延庆至少敢在危局情势下脱先拼搏,这就是棋力的绝对高度的体现。


以此理计,黄眉僧棋力下限应该差不多勉强有段(他至少能看懂七个回合能反先);

而段延庆的棋力可能在业余2、3段左右,应该不会再高了;

而段誉的棋力下限,应该为业余5段。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三. 俗世几多桃花源,诓隐复何年:

少林众僧与姑苏慕容几人都中了丁春秋的毒,去找薛慕华求医。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函谷八友”。


金庸特别喜欢描写几个结义兄弟,分别喜好琴棋书画,并以之排行。

《天龙八部》中的“函古八友”是“琴棋书画医匠花伶”(这里的书居然并非书法,而是读书);

《笑傲江湖》里的“梅庄四友”则是典型的“琴棋书画”,与此类似。

(模仿金庸这个写法的,其实还有温瑞安在《四大名捕》系列中的《惊艳一枪》中描写的,元十三限的六大弟子——“六合青龙”:鲁书一、燕诗二、顾铁三、赵画四、叶棋五、齐文六)


书中对“函古八友”中的老二——范百龄的描写很简单:

  薛慕华忙摇手阻止,指着那使棋盘的道:“范二师兄百龄,学的是围棋,当今天下,少有敌手。”

后文我们将会看到,这个“天下少有敌手”到底是有多水,连业余3段左右的段延庆都远远不及。

范百龄这个人物,除了他糅合范西屏和过百龄二者合一的名字之外,就再无其他亮点了。妥妥的一个酱油棋渣。

(范西屏:中国古代围棋中,“清朝十大家”棋力之首,应该也是中国人在新中国建国前,除了13岁的吴清源之外在围棋上达到的最高巅峰)

(过百龄:“清朝十大家”时间上的第一人,著有著名死活题集《官子谱》,也是后来中国很多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棋圣类人物的原型)




******

TOP

四. 贪嗔痴妄皆魔境,何如清心淡惑任生平:

这一段,是《金庸全集》中写棋的巅峰,也是《天龙八部》中的点睛情节。


剧情没有太多可说的,范百龄看了片刻即吐血,此后段誉、慕容复、段延庆、虚竹相继解题。

范百龄的棋力明显弱于段誉等三人过多。

要知道段誉的棋力强于段延庆两三子以上,慕容复显然不比段延庆更强(原文有细节,不多做引用了)。然而三人内部的棋力差距,相比较范百龄和这三人的大致平均差距,居然小到忽略不计了......

三四个子的差距,相比较范百龄距离他们的距离,居然忽略不计了......

那范百龄的棋力是得有多差......相比较段誉和段延庆的棋力,也就是个级位水平吧......

好个“天下少有敌手”......


不拘泥于人物和剧情的话,这个桥段其实主要是借助围棋,来写哲理。

我在有哪些与围棋有关的优秀小说? - 高飞龙的回答中曾对段誉、段延庆、慕容复三人的失败如此总结:或太痴而不弃,或太妄而不固,或太溺而入魔。

唯有无欲随性的虚竹,才误打误撞破了棋局。

因为他,有缘。

而如果只是误打误撞,则终究难免有缘无分。

段延庆用“传音入密”对他的后续指导,就是他的“分”。


这一段的描写实在过长,足有整整十页,超过一万两千七百字。我就不再引用了。

最后我们重点说说这个著名的“珍珑”。


根据一些前辈的转述,陈祖德九段曾向金庸询问:这个珍珑在棋理上好像不存在啊?金庸答道:只是为了依附小说创作而臆想出来的。

聂卫平九段曾经宣称编出了类似的题目,我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是何种棋型。

而后来坊间有各种各样的号称是这个“珍珑”的“原型”,大多都是如下这个局面:

书中描写道:

  原来自己闭着眼睛瞎放一子,竟放在一块已被黑棋围得密不通风的白棋之中。这大块白棋本来尚有一气,虽然黑棋随时可将之吃净,但只要对方一时无暇去吃,总还有一线生机,苦苦挣扎,全凭于此。现下他自己将自己的白棋吃了,棋道之中,从无这等自杀的行径。这白棋一死,白方眼看是全军覆没了。

白棋一块本有一气,自紧一气之后却被提。由于禁入点是不能下的,所以如果本只有一气的白棋花一手棋自填一气,那一定是同时提了个黑子,延出了一气。然后却还是一气,故而被提。

这显然是个倒扑啊。

如此说来,上图中的棋型,倒是很符合原文:接下来白需要在A位提黑子,黑棋再于B位提掉白棋15子!(白如果不送子,被黑棋于A位提14子,则黑棋立刻就活了)


这道题,其实是迄今为止的史上最难的死活题集——《发阳论》中的第76题。

(发阳论:1713年成书,由日本旧时代名人、四世井上因硕——桑原道节编写而成,也是古代围棋典籍中的无上经典)



接下来,黑棋为觅活路,不得不跑满全盘,而白棋则只能不断的送吃造倒脱靴或聚杀,最终历经77步,黑棋一共提了白棋70多子,最终仍然无法做活,全盘死光!

正解的最终结果如下图:

这道题虽然满盘是子,正解步数也较长,看起来不怒自威,但其实难度不大,在《发阳论》中属于最简单的题目之一。

左下角送子造倒脱靴(左下局部棋型其实类似于《发阳论》第75题,也就是此题的前一题),本身因为选点不多,并不难想,整个计算难度大概只有业余3到4段左右。

如果加上跑满全盘的海量计算,虽然计算宽度不大,但是计算深度着实吓人,差不多也有个业余5段的难度了。


但是,相比较书中的渲染,这道题应该还不够难。

而我们也知道,书中的题目显然并非这一道,甚至书中的那道题原本也不存在,只是金庸臆想了一个过程,而没有给出(也无力给出)具体棋型的题而已。

这道题,只不过是和书中的描写吻合度很高罢了。


其实,《发阳论》从第65题到第76题(也就是此题),全部为送子造聚杀或倒脱靴类的题目。

在以难度著称的《发阳论》中,这一系列题目算是很简单的。

而这道题,瘸子里面挑将军,是这一系列中最难的一道。


如果是这道题的话,以段誉的实力,没理由做不出来。其他人,估计是不行的。



******

根据靠谱来源的说法,金庸巅峰期的棋力,应该在业余3段到业余4段之间。这个实力,在业余爱好者里面,算是非常厉害的了。


金庸在自己的著作中对围棋的描写,大多都是虚写,以他不算太差的围棋实力,配上大师级别的笔触,造就了迄今为止中国文学中描写棋文化的巅峰水准。

除了阿城的《棋王》勉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其余尚无来者。


我们今天看《金庸全集》,也应该明白,查老先生笔下的棋,只是他讲述人生哲理的一个媒介而已。

他真正想刻画的,


是星辰大海。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