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晚报杯业余锦标赛30周年纪实文学13-首届赛况喜空前(上)

2017年6月2日   棋友文采


全国晚报杯业余围棋比赛于1988年1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围棋会馆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24支代表队参加,盛况空前。

关于首届参加队数,始终为关注焦点,而坊间一直流传为十几个队,并多有报道。因此,这里首先做个澄清。据当时《北京晚报》等报纸的有关报道统计,参加本届赛事的代表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刊出预告中说,来自22个省市的24支代表队报名参加比赛。一种是在正式开幕的报道统计中说,有23个城市的25支代表队参赛。据最后参赛各队名次统计,应该是22个省市的24支代表队。因为报道中(除了南宁外)还写了广西代表队,实际上广西只来了一个南宁晚报队。据事后了解,广西《桂林晚报》也在桂林市举行了类似的选拔赛,曾一度报名,但最后未能组队成行,由此造成了这一个队的误差。这样,参加本届比赛的准确队数应该是22个城市的24支代表队,他们分别是上海新民晚报晨光业余围棋队、钱江晚报民生队、南京晚报江苏洋河酒厂众兴分厂队、武汉晚报队、北京晚报华远技术开发公司队、北京晚报商务印书馆队、重庆晚报队、成都晚报队、春城晚报队、沈阳晚报队、蜀蓉棋艺出版社队、太原晚报队、长沙晚报队、贵阳晚报队、合肥晚报饲料厂队、广州羊城晚报队、哈尔滨晚报队、济南晚报棋协队、宁夏晚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青铜峡铝厂队、南昌晚报毛巾二厂队、呼和浩特晚报队、南宁晚报队、西安晚报队、拉萨晚报队。其中《北京晚报》作为东道主按规定选派了两支代表队,蜀蓉棋艺出版社则特许在四川地区选拔了三名棋手组队参赛。

作此说明,主要是首届作为创办之举,事关史实,应该给予一个准确的说法。

至此,大幕正式揭开,参赛规模既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设想,也大大超出了邀请函的邀请范围,正所谓棋坊盛会喜空前。

从首届参赛名单看,创造了几个“先例”。一是此项赛事填补了中国围棋的一项空白,参赛队多达24支,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堪称史无前例;二是大赛冠名“晚报杯”,新闻界成为主体,开创了中国业余围棋比赛之先河;三是参赛队中已有10个队得到有关企业或单位的赞助,其他队则由报社出资,展现了围棋界、新闻界和企业界三结合的雏形,开拓了社会力量办大赛的新路。这为晚报杯开了一个好头,并指引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晚报杯30年的历程给予了充分证明。

比赛开幕式于当天下午举行,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亲自参加了开幕式。这在当时对一项业余比赛来说,能得到国家体委领导的重视,并能莅临大会,可见这项比赛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效应。

另外上世纪80年代,有一大批老同志热衷于围棋,他们中有原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还专门成立了老同志围棋联谊会,每年举办一届老同志围棋联谊赛。他们中有不少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表示祝贺,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亲自担任本次大赛组委会的名誉主任。这既是显示了老一辈革命家对业余围棋的扶持,又表达了他们寄予的厚望。老同志们的站台,为晚报杯增色不少。

时任国家体委竞赛司副司长陈祖德亲自担任了组委会主任,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在我国目前大约有上千万围棋爱好者,而专业棋手现在只有一二百名,我们以往的比赛都是为这一二百名搞的,而这一千万我们都还没想到,今天我们为这一千万围棋爱好者填补了这个空白,具有非凡的意义。”作为中国围棋第一人,又是国家体委主管围棋的领导,他的言辞恳切,对晚报杯给予了极高评价。


王汝南将首届比赛棋谱汇编成《晚报杯十强战——业余围棋大会战》一书

比赛采取积分编排制进行13轮比赛,录取个人前10名、团体前6名给予奖励,而且特别规定获得前6名的棋手将以中国围棋协会的名义授予业余六段证书,以下成绩优秀者可根据具体名次和棋手水平由中日友好围棋会馆授予五段以下证书。这在当时来说,能为业余棋手授予六段,其意义重大。当时,全国业余段位最高为六段,而且省市以下地区没有权利发放,只有中国围棋协会特别批准。据统计,参加首届晚报杯的棋手中最高为五段,最后获得十强的棋手全部是业余五段。可见,那时能够获得业余六段是相当不容易的。晚报杯一次就可以授予6个业余六段,这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对全国业余棋手是极大的鼓励,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绿林英豪们的斗志。这是中国围棋协会给予晚报杯的特殊政策,从“婴儿”期便给予了精心的呵护与扶持。这造就了晚报杯从一开始,便成为全国业余围棋的一项最高规格的比赛。

纵观13轮比赛,争夺十分激烈,轮轮跌宕起伏,形势变化莫测,直至最后一轮依然犬牙交错。回忆当时战况,最后一轮由上海的沈兴与沈光基同室操戈,如沈光基输了,冠军落入谁手尚难预料。

结果沈兴早早签下城下之盟,力保沈光基登上冠军宝座。而2至6名的争夺则是真刀真枪地大开杀戒,直至结束仍形成4人同为10胜3负的复杂局面,经计算小分才分出名次。这充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棋手之间实力相当均衡,也具有相当的水准,确实代表了全国业余最高水平。最终座次排定获得个人比赛前10名依次为上海沈光基、杭州俞巍巍、北京邢印达、北京杨靖、武汉彭时佳、上海张建东、杭州吴铁民、沈阳王述舜、杭州董银奎、上海沈兴。获得团体前6名的依次是上海新民晚报晨光队、钱江晚报民生队、南京晚报江苏洋河酒厂众兴分厂队、武汉晚报队、北京晚报华远技术开发公司队、北京晚报商务印书馆队。个人前10名同时被授予了“全国业余十强”荣誉称号。这种荣誉也是史无前例的,颇为吸引眼球,因此当时不少晚报也把晚报杯报道成全国十强战,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