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围棋史上的今天:1月28日 突如其来的新时代 末日or新生 围棋的本质

来源:知乎  作者:丁凡  2017年1月28日


1月28日

严格来说,今天要回顾的内容发生在1月27日的昨天。但因为时差的缘故,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绝大多数围棋人,第一时间获悉此事时已是1月28日凌晨。那一夜无论是习惯性熬夜还是睡前顺手刷一遍社交工具,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新闻炸得睡意全无。常看本栏目的你一定不会忘记昨天我们刚刚回顾了李昌镐,这一围棋进入世界大赛时代后当仁不让的第一人的首个世界冠军的诞生。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几乎就在同一天的去年今日,围棋在没有丝毫预兆、准备的情况下,被强行拽进了新时代的大门。

2016年,《Nature》杂志刊登封面论文,介绍谷歌公司DeepMind团队在围棋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过往三十年来,“围棋”这片村庄里的人们,将现代社会的便利与青山绿水的闲适二者兼得,生活安逸无比。虽说那极西之地,常有擅使奇技淫巧之蛮夷的传说,大略廿年以前,也曾听闻有操蛇蛊虫者,挑了名唤“国际象棋”的邻村,逼得“日本将棋”闭门谢客,还顺手把“中国象棋”搅得日子快要过不下去。可“围棋”人自恃手中矛尖盾厚,非寻常棋类可比,料想西方蛮夷真要杀到账前也需时日。奈何幸福总在不知不觉间戛然而止,新年前夕的某夜,村口站岗放哨的守卫带着一脸淤青跑来示警,打碎了承平许久的安宁:

不好啦!那帮蛮夷不知用了什么妖法,把手中的虫蛇驯养进化,骑着10米高的霸王龙过来啦!如今正在村口叫阵,撒下无数金银,点名要会一会团练教头小李飞刀呢!

2016年1月27日这一夜,注定载入史册,无论是围棋的,还是全人类的。席卷全国的寒潮刚刚散去,足以颠覆人生观的凛冬骤然降临。这一夜不喜熬夜的围棋人们还在酣睡,等待着他们的将是醒来后被铺天盖地的大新闻砸懵,而没来及睡下的围棋人彻夜难眠,在无数惊诧、质疑、求证、议论纷纷中迎来黎明。谷歌、《Nature》这些招牌太过骇人,足以将你本打算脱口而出的那句“不信”咽回腹中,随后的相关报道、《Nature》杂志全文,谷歌怒砸100万美金会战小李,“谷李五番棋”开战等等纷至沓来,证实一切绝非虚言。无论有多突然,多怪奇,多么超出常理,现实就是现实,由不得你不接受。我们习惯已久的,缓慢前进的人工智能围棋已是前尘往事,命运的齿轮急速飞转,不管你有多不情愿,围棋已经被强行推向新时代的岔路口。

上面这段是一年前谷歌爆出大新闻后我的即时杂感,我一向是带着“无论过多久翻出来都不怕被打脸”的态度去蹭热点,待到热点变成历史,却发现该说的已被自己说尽。我在文章开头直接扔出了“太快到来的末日”这个标题,那时候绝大多数围棋人笑谈谷歌给小李送钱者有之,调侃开除樊麾段位者亦有之。如果你有兴趣回顾去年今日的围棋新闻,只需扫一眼标题,就能收获比昨夜那台晚会的所有语言类节目加在一起都要多的笑点。不过我猜关注本栏目的大多数人怕是笑不出来,因为抖包袱甩梗的,正是一年前的围棋人自己。

这一年我们见识了一个群体如何从高傲到谦卑,从不屑一顾到奴颜婢膝,尊严来得太不踏实,丢弃时就会毫不吝惜。作为第一时间将药丸现状说破的那个,我收到了无数嫌弃的眼神,以及用各种站不住脚的理由安慰我的声音。当初嘲笑AI时没赶上趟,如今风向变成了跪舔也不好随大流。末日,是指本就直奔死路而去的“竞技围棋”。围棋能与中华文明同寿,能把当初压自己一头,更刺激更有胜负感的博戏熬死,必然有着远远高于胜负之上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有人说所谓“求道”、“艺术”围棋就此破产,吓得我差点以为谷歌发明了量子计算机。特地跑知乎用“艺术是什么”做关键字粗粗翻了一圈后,我确定下这个判断的哥们儿既不懂艺术也没打算懂围棋。扔掉胜负的枷锁,才是重新挖掘、认识围棋内涵,让包括艺术性在内的围棋其他价值闪闪发光的时候。时至今日不少人终于想起重翻吴清源的《二十一世纪围棋》,希望从先人的智慧中寻得指引,却忽略了吴神早就替我们拷问过围棋的本质:“古人发明围棋不是为了胜负,而是天文或逸趣”。

在今天这个日子完成如此负能量爆棚的一篇,在结尾处向耐着性子看完的诸位表示感谢,祝您新春愉快。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