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乎 作者:丁凡 2017年2月1日
2月1日
吸引眼球乃媒体天性,但具体到吸引方式的不同,反映的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伴随着李昌镐王朝的建立,国内围棋媒体几乎立即兴起了寻找“李昌镐克星”的热潮。偏偏石佛又有着“杀熟不杀生”特质,引得大伙儿将“克星”美誉赠予一个又一个初遇大李时一战成名的中国棋手。陷得太深的执念让人全然失去了理性,丝毫不曾想过就算克星真的存在,是否就能提高棋界心心念念的竞技成绩。15年前的今天,可以视为寻找克星计划的失败,只是人们的执念并不会因此轻易割舍。
2002年,第3届农心杯三国擂台赛决胜局,李昌镐执白中盘胜周鹤洋。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那段时期的农心杯,就是个大家轮番刷连胜,然后李昌镐出手把幸存者一扫而光的无聊游戏。可身在局中的人们,依然按照恒定的流程点起人马兵发擂台。邵炜刚出任先锋击败日本的淡路修三后不敌去年凭借擂台赛一鸣惊人的崔哲瀚,随后崔哲瀚又半目逆转了小林光一。本届农心杯是小林继首届中日擂台赛后,时隔16年再度为国效力。谁料竟被年轻33岁的后生在自己曾经的强项上欺压,也令围观的中国媒体高唱“老迈日本”时又添新料。这场不愉快的初体验无疑刺痛了小林的自尊,接下来的两年他继续出战,接连砍下2、3连胜后才兴尽收手。
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局,罗洗河阻挡了小崔重温去年三连胜美梦。那时道左相逢,分属不同时代的两人并不知道四年后他们将联手奉上本世纪第一名局。一个月后第二阶段在汉城重启,罗洗河又连续轻取去年击败常昊的山下敬吾,和在国内选拔气走小李的崔圭丙达成三连胜,舆论纷纷称赞小猪终于不负快刀美名。岂料罗洗河“控几不住我记几”的天才病立即发作,完败给全场最名不见经传的中野宽也,以令人哭笑不得的方式退出擂台。身为胜利者的日本队同样笑不出来,几天后他们就会发现中野取下的竟是日本队本届擂台赛唯一一胜。
韩国队第三个出场的刘昌赫轻松击败中野,随后被老冤家俞斌抓住后半盘的败着半目击败。随后俞斌再胜日本队主将加藤正夫,第二阶段结束,比赛简化成中方俞常周与韩国曹李师徒间的三打二。师徒铁门的威慑让中方难言乐观,但人数上毕竟实打实的占优,牌面上同样可圈可点,棋迷们抱着极大的期待迎来在上海进行的第三阶段。也是从本届农心杯开始,比赛4-6-4、北京—釜山—上海三阶段进行的定式大致成型。
决胜阶段的布阵在当时看来理所当然,曹薰铉率先出场终结俞斌的连胜,随后轮到常昊讨还三星杯落败之仇,形势被进一步简化成2打1。常昊刚刚在三星杯半决赛以2:1的比分从大李身上取得中国棋手的番棋首胜,周鹤洋更是此前三战三胜的石佛克星。就算是让当时的中国棋界自己挑两个人组队打BOSS,也找不到比常周更有把握的组合了。
然后大李用两盘执白中盘胜表示“你想多了”、“你真的想多了”。直到此时人们才逐渐体会到大李守护擂台的决心,与其打农心杯的主意还不如老老实实去抢一年好几次机会的世界冠军,毕竟世界大赛还有依靠签运翻墙躲开这位看门老大爷的可能。
倘若你肯用心琢磨数据,本届擂台赛其实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来领略这一独特赛制的本质。中国队最终7胜5负,比6胜4负的韩国还多赢了一局。当初聂老在中日擂台赛上的名言“争取每人赢一局”,这届比赛中国队前四人也做到了,然而这些都不足以帮助我们拿到冠军。三国擂台赛比的不是谁赢得多,而是谁能赢到最后,醉心于排兵布阵远远不如有张王牌。只是这些就算剧透给当时的人们又能如何呢,中日棋界只会没好气的白你一眼“道理我都懂,对面杵着个李昌镐你倒是说说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