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历史上的今天:11月2日 竹林对决 未曾被兑现的时代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7-3-2 15:17 编辑
弈客围棋 2016-11-02 12:45:09
围棋历史上的今天:11月2日
人们总会对未来抱有某种期待,但无论基于怎样的出发点,期待并不总能如愿成真。现实与理想常常南辕北辙,就算如愿也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偏差。生活本就如此,在无数破灭的期待中老去童年痴语、少年迷梦。最后一切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后人的谈资。
正如同每次我们提起常昊曾与李昌镐并称绝代双骄,一定会听到“不是一个量级根本不配好嘛”的声音在一边嗡嗡作响,仿佛不如此便会黑白颠倒、遗祸万年似的。这些声音并不知道,比起围棋史上那无数对夭折、破灭、不知所踪的双子星座、常李两位已经是对得起观众的良心之作了,人哪,永远只敢对自己亲近熟悉的事物凶狠。所以借着今天的机会,我们来聊一聊情况类似的另一对双骄。
1978年,第3期日本名人战挑战赛第6局,大竹英雄执黑中盘胜林海峰。
作为六超中以主角身份亮相本栏目的最后一人,大竹英雄对于中国棋迷是一个陌生而疏远的存在。他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气焰嚣张的通关大BOSS,是擂台赛上的“拿鞭子”论。然后“美学”的外号让他成为日式棋风的代表,以致于盘上一旦出现愚形,看棋的评棋的都会条件反射般念叨“不知大竹对此作何感想”。然而“美学”到底是个什么棋风,谁都说不明白。幸好这并不妨碍我们自己下棋妙手连发时,拿“大竹下到中盘算清半目负立刻认输”的典故劝降对手,这大概是大竹对中国棋迷最大的恩惠了。
棋风已如此模糊,棋手事迹更是混沌。翻开有关大竹的任何一则介绍,都会看到他曾与林海峰并称,开创“竹林时代”的字样。然而谁都无法再详细一点,明确指出所谓“竹林时代”是从哪年到哪年。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竹林时代,亦只是日本棋界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并未成真。
在坂田跪求一败的时代,作为同年同月出生,又分属吴清源和木谷门下的青年才俊,大竹英雄和林海峰早早被看好,1961年3月两人还未满19岁,棋界便为他们策划特别三番棋,结果大竹2胜1和。虽说林海峰过于早熟,23岁便挑落坂田的名人,但稍后大竹亦在第一位决定战、十段战上连续击败坂田。只是随着以坂田为首的大正一代彻底衰落,林海峰等来的继任者,是比他年小了6岁,同样早熟的石田芳夫。待到1974年林海峰将手中最后的头衔名人?王座悉数交出,石田的王朝达到极盛,大竹才徐徐发力。75年名人?王座这两冠又被大竹隔山打牛一般从石田手中转走,那一年,大竹首次获得棋道赏最优秀棋士赏,成为棋界公认的第一人。
只可惜时乖运舛,下一年乱世就开始了,大竹刚刚成型的基业转眼间便被并起的群雄冲散。随着“名人战事件”以对棋界最有利的方式化解,名人战更换赞助商,天元、碁圣、棋圣等新头衔战纷纷创办,日本七大战体系成型。1976年,六超中除竹林以外的四位,都在这一年拿到自己的第一个七大战冠军。下一年初藤泽尝鲜棋圣后,发出了“现在觉得自己最强的家伙,怕是要有十个了”的感慨。
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下,连霸名人两年的大竹迎来林海峰的挑战。漫长的等待酝酿,让这场迟来的竹林对决备受瞩目,结果却是大竹的艺术气息被林海峰的实用主义零封。第3局成为两人气质差异的最好注解。下了大半盘好棋的大竹在时间充裕、大块攻杀的关键时刻走了一步不知该说是打将还是误算的“冗手”,被林海峰机敏脱先后心情大坏任性到底,连着两手脱离主战场,终于葬送胜利。
缺乏胜负师气质并不意味着缺失坚韧,一年后也就是38年前的今天,大竹力压加藤从循环圈杀出,4:2复仇成功。只是这一来一回的两次名人战,几乎就是竹林对决的全部了。75——79,大竹五年内四夺名人,被赞为名人战之男。但比质量有藤泽秀行的棋圣六连霸专美于前,比数量的话常年保持2—4个头衔的加藤正夫才是那段时间公认的王者。“竹林时代”,与当年韩国人展望89三巨头时提出的“陈姜山时代”类似,并非当事人不努力,只是其他竞争者过于强势,人算不及天算罢了。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