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6日 又一场被遗忘的盛宴 一届而终的亚运会

弈客围棋 2016-11-26 11:16:49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6日


  这应该是围棋朝着竞技体育方向踏出的最远的一步,这场自始至终被混乱、事故、丑闻淤积的尝试,毫无疑问的以失败告终。填子、头插银针、频繁故障的时钟和等不来最新棋谱的现场解说,当这些元素轮番在围棋新闻头条刷屏,再次印证了这项游戏本身与竞技体育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不愉快的结果让中国棋迷迅速遗忘了这场盛会,所以似乎也从未有人对着那一地鸡毛反思其中蕴藏的深意,失败因此毫无价值。

  2010年,广州亚运会围棋男子团体赛决赛,孔杰执白中盘胜李世石。


  愈是荒谬愈要有个庄严肃穆的开始。为迎战本次亚运会,中国方面集结等级分前14人,展开旷日持久的双循环选拔,前3名直接入围,后3张外卡斟酌推敲良久。不过比起韩国的大阵仗中方还是甘拜下风。韩国男子成员的选拔分三阶段,等级分13—20下循环圈决出两人,并入到等级分7—12名中下循环圈再决出两人,再去和等级分3—6名会师下两轮循环圈。然后取前3名,姜东润获得外卡,二李免选。名单敲定后,韩国围棋的亚运健儿们在主教练梁宰豪的带领下从8月份就开始了各种集训,为提早适应亚运村环境,大伙儿被拉到集训点同吃同住,钻研围棋之余还要玩登山、水上运动等等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再加上喊口号拉标语,以及梁宰豪“不拿金牌就跳海”的军令状。热情澎湃的气氛,就差让队员们给亲朋好友同学挨个打电话“这里有个实现人生价值的项目快来找我吧”了。亚运会惨败后,众多中国棋迷替棋院总结教训时,纷纷认为备战环节明显就已先输了一阵。

  各国参赛棋手的高度重视,以及一天两轮、每方1小时3次30秒的紧促赛程,让团体赛从一开始便被意外和悬念包围。预赛期间延坪岛危机爆发,令韩朝两队相遇时气氛微妙敏感。女子方面中日韩台四强的对冲结果几乎都是2:1,最终轮朝鲜2:1中华台北刷了波存在感。男子预赛第2轮中国1:4惨败韩国,给夺冠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之后虽以两个4:1战胜日本和泰国(!),第6轮开战前因胜场和第一台胜率处于劣势,若韩国不敌日本,中国甚至有无缘决赛的危险。随着二李相继不敌山下和井山,观战的中国棋迷愈发紧张,幸而韩国最终还是3:2击败日本,害得大家妄作小人。前天我们说过10、11年前后是日本围棋最黑暗的时光,预赛最终轮开战前,仅存的两名全胜一台赫然是日本的山下敬吾和台北的张栩,堪称平成四天王在那段时间为数不多的外战亮点。

  决赛除去第四台孔杰又对上第三台李世石,其他四组对决与预赛均不相同,然而孔杰再次战胜小李后,环顾四周看到的却是队友们的纷纷落败。又一个1:4让中国输得无话可说,另一边预赛全胜的女队也被韩国翻盘,围棋首次登陆亚运,以韩国包揽全部金牌告终。那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最终囊括199金,某些强迫症媒体甚至将未能凑整的责任推给围棋。

  很多时候,中国棋迷是一群表里如一、不论亲疏、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存在。日本人一输棋就拿两日制做挡箭牌被我们嘲笑了快20年,所以中国棋手自己遇到类似困境时,依然躲不开棋迷公正严明的斥责。从06年开始,韩国围棋每逢低谷都要痛心一番“快棋化”对棋手的毒害,倘若国内慢棋比赛的缺失导致了韩国棋手在世界大赛上的疲软,那么好容易碰上一个下快棋的大赛,总得允许人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威风一把。

  只可惜那年5月份,14年仁川亚运会组委会已经在公布比赛项目时将围棋剔除,待到12月敲定名单,这三枚金牌依然没能打动仁川方面改变初衷。中国媒体纷纷以“报仇无望”为主题报道此事,可真正会为此感到难堪的只怕还是当事人自己。碍于手头资料有限,我至今也没有搞清楚进入新世纪以来,韩国围棋削尖了脑袋往体育口钻的用意何在,有熟悉韩国国情的朋友还望不吝赐教。吐槽了半天,似乎应当找点正能量的东西做结尾,本届亚运会留给围棋唯一的财富,是朴廷桓因此得以免服兵役。无论你站哪对CP、是哪位棋手的迷妹,我猜你都会怀着不同的动机认同这一点。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