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日本围棋界的「本因坊」、「棋圣」、「名人」、「十段」、「天元」等头衔孰高孰低?

来源:知乎  作者:高飞龙

******

头衔战,是盛行于职业围棋界的一种特色赛制。

所谓头衔,是一种“传递式的冠军”。



普通的体育比赛,不论是小组赛、循环赛、淘汰赛等常规赛制如何组合,最后从所有参赛选手中决出的,就是冠军。

而新的一届比赛,和旧的一届就完全分割开来了。新的冠军,也和旧的冠军无关。


而头衔战之所以不同,在于常规比赛决出的“冠军”,是“挑战者”。

挑战者将和头衔的保有者进行终极对决,如原头衔保有者获胜,则卫冕成功,头衔不动;

如挑战者获胜,则挑战者抢过头衔,原头衔保有者下台。



所以头衔战的历届“冠军”,是以一种类似击鼓传花的传递方式延续下来的。



******

日本围棋界,是头衔战的发源地,也是头衔一说最有存在感之处。

虽然头衔战后来传至了中韩,但在头衔在中韩棋界的受重视程度及影响力,和日本的头衔在其国内的地位相比,相去甚远。


日本围棋共有七大头衔战,分别为“棋圣战”、“名人战”、“本因坊战”、“王座战”、“天元战”、“碁圣战”、“十段战”。


其中“棋圣战”、“名人战”、“本因坊战”并称“三大头衔”,是日本棋界最重要的头衔战。而其他四个头衔,一般被认为是小头衔。

三大头衔一般都以“棋圣”>“名人”>“本因坊”排序,这不仅仅在于三者的“优胜赏金”(可以理解为冠军奖金)的多寡顺序如此,也在于三者的影响力大小基本照此排序。


随着日本职业围棋界新闻棋战漫长的传承,各大头衔的“优胜赏金”也在不断的变化中,而三大头衔的赏金排序却基本没变过,其余比赛的赏金也一直无法与三大头衔相匹敌。

而随着赏金变化,余下四个小头衔的排序也一直在变动中。总体来说,影响力在一个档次上,而比三大头衔低了一个档次,却比其他普通比赛高了一个档次。


纯以赏金排序,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日本棋院官方的排序也是按这种方法来的。

下表,即为当前日本七大头衔战的“优胜赏金”及出现时间汇总表格:


注:

1. 数据来源自日本棋院官方网站囲碁の日本棋院

2. 此处所指的头衔的出现时间(当代),不是指比赛开始创办的时间,而是指第一届比赛结束,首个头衔保有者诞生的时间。

3. 之所以强调(当代),是由于“棋圣”、“名人”、“本因坊”等三大头衔存在历史渊源。


用一种更加直观的表示方式吧:


注:上图中,各圆相互间的面积之比,即为其所代表的头衔的“优胜赏金”之比。


当然,只用“优胜赏金”来排序固然简单直观,但不看源流、不讲背景,难免令人存疑。

须知,明眼可见之奖金多寡,系果而非因。


接下来,我们分开来说。



******

一.“棋圣”


棋圣这个词几乎人尽皆知,但很可能绝大多数人对其的了解都不准确。


一般所说的棋圣,大致有三种可能的理解:

1. 头衔战中的“棋圣战”冠军,这是一种头衔;

2. 通过头衔战的特殊政策或是官方的特殊授予,获得的“名誉棋圣”,这是一种称号;

3. 民间舆论对某位棋力高强的棋士的尊称,这是一种赞誉式的俗称。



当代的职业围棋界发展业已相当成熟,一般很少称某位棋手为“棋圣”。

就算提到的“棋圣”,也基本是前两种。


第一种很明显,“棋圣战”冠军即为头衔保有者,虽然这“保有”只是暂时的。


第二种则来源于日本“棋圣战”的一项特殊政策:

凡是在“棋圣战”中获得五连霸,或是累计获得头衔十次的棋手,有资格在退休或六十岁以后使用“名誉棋圣”的称号。

这种名誉称号,是终身的。


区分清楚了吗?

“头衔”是暂时的,而“名誉称号”是永久的。


日本“棋圣战”历史上,获得“名誉棋圣”称号的共有两人:

藤泽秀行和小林光一。


藤泽秀行在1977到1982年间完成了从第一到第六届“棋圣战”的六连霸,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名誉棋圣”。

后来虽然小林光一通过但从成绩看更加斐然的八连霸,也获得了“名誉棋圣”称号,但因为种种原因,无论职业围棋界还是民间,只要提起日本棋圣,一定是指藤泽秀行,而非小林光一。


除此之外,中国的棋圣聂卫平也应该归于第二种情况。


聂老因为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惊世表现,于1988年被国家授予“名誉棋圣”的终身称号。

(见有哪些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经典事迹? - 高飞龙的回答

虽然这称号并非像日本那样通过正统的“棋圣战”上的累计成绩得来,但由于其来源成绩过硬,又是国家授予,并且受到了世界围棋界的公认,所以这个终身称号是有权威性的。


当然,当年的这种特殊授予方式,也引起了一些包括政府高层和棋界人士的反思,认为这种流程不甚妥当,故而类似的情况没有再次发生过,聂老迄今为止仍是中国唯一享有“终身名誉棋圣”称号的棋手。


前两种情况,在当代发展业已相当成熟的职业围棋世界中,是广受承认而毋庸置疑的。

但第三种理解,在世俗间仍有很大的市场。


在职业围棋制度不成熟的过去,俗称的“棋圣”一般都源于民间的赞誉,并且环绕着至高无上的光环。

这第三种情况,历史上先后被民间称为“棋圣”的人,大致有如下几位代表人物:

古代中国的黄龙士(清)、范西屏(清);

古代日本的宽莲(平安)、道策(江户)、丈和(江户)、秀策(江户);

当代的吴清源。



古代的围棋制度不够成熟,不能和现今围棋的高度职业化相比,故而民间的俗称就在历史上因其独占性而有了“权威性”。

但当代,由于“棋圣”一次已经成为明确的头衔或者名誉称号,故而民间说法只能是民间说法了。


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现当代围棋大师吴清源。


吴老并没有获得过“棋圣战”冠军,更没有通过累计冠军获得“名誉棋圣”称号,当然也没有因为卓然的成绩收到任何国家授予的称号。

将吴老称为“昭和棋圣”,是媒体舆论领衔的民间说法,而且仅仅是日本的部分民间说法,没有任何权威性,答主也从没听任何圈内人士认可过这种说法。


当初我在写介绍聂老的回答说“聂卫平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棋圣”时,就有人在评论区发挥想象力,指责我“将吴老开除出中国”。

咱们不谈争议,只从专业角度来说,由于不符合相应条件,所以吴老也压根就不是现代职业围棋界所称的“棋圣”。


而职业围棋界一般公认,吴老在围棋界的地位,高于一般的棋圣。

如果说“棋圣”等日本七大头衔的保有者像是武侠小说中各大门派的掌门人,而享有终身“名誉棋圣”等称号的棋手像是独领一时风骚的武林盟主,那么吴老就像是......


作者。


1974年,由于日本棋院和当时第一大赛事——旧“名人战”的举办方读卖新闻社因赞助问题出现争议,日本棋院转而将“名人战”的举办权给了朝日新闻社,经过三年的利益斡旋,最终双方和解,日本棋院授予读卖新闻举办一项举办更大规模赛事的权利。


这就是“棋圣战”。


可能是由于“棋圣”这个词自古以来的光环,当读卖新闻要举办一个奖金和影响力也压过“名人战”的赛事时,想到的赛事命名就只有这个词了。


只有“棋圣”这个词,才有可能盖过日本围棋史上至高无上的“名人”。



******

二.“名人”


日本的“名人”,并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意指的有名的人,而是对棋界的天下第一人的尊称。


1578年,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织田信长在和当时的日本围棋第一人——僧人日海对弈之后,震惊于日海的惊世棋艺,尊称其为“名人”,从此该词就象征着在日本棋界至高无上的地位。

1588年,“战国三杰”中的另一人丰臣秀吉赏赐日海,并赐予其制定围棋制度的权利.

1612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战国三杰”的最后一人)设立官办“碁所”,并邀请日海前往主持,日海改号“本因坊算砂”,前往赴任。


从此,算砂(日海)成为第一代“名人”,同时也是本因坊家族的第一世。

而“名人”,同时代最多只可有一人。



从算砂以降,“名人碁所”在幕府的守护下,一直是日本围棋界的核心,拥有最高的权威。

而历代高手,多有自立门户者,称为各大“家族”。说是家族,其实既有子息承袭,亦有纯粹的师徒,更像是家族与门派的结合体。


算砂手创“本因坊家”,成为各大家族(门派)之首。


不久后,算砂的弟子中村道硕手创“井上家”;算砂师父的儿子安井算哲手创“安井家”;算砂宿敌鹿盐利玄的徒弟林门入斋,在“安井家”的扶持下创立“林家”,与“安井家”共同对抗“本因坊家”。


从此,“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林家”四门并立,合称四大家。


“碁所”规定,只有上述四大家可以有“家督”(掌门人),而四家的家督有资格竞争“名人”(九段)和“准名人”(八段)。

其他家族(门派),最高者不可超过“上手”(七段)。


除此之外,“服部家”、“坂口家”和“水谷家”也受到官方承认,可以领官禄。

而除上述七家之外,其他家均不受官方承认,地位较低,不成气候。


而由于对“名人”的争夺被限制在四大家之内,故而四大家对“名人碁所”的争夺成为日本围棋史的主流。


1936年,第十世名人本因坊秀哉被迫将“本因坊”称号和“名人”称号放弃(有偿),新生的日本棋院才得以有资格使用“本因坊”和“名人”的称号来举办比赛。

而由于世袭制改为头衔挑战制,这两个终身的“称号”也变成了暂时的“头衔”。


事实上因种种纠葛,直到1962年,第一届“名人战”(旧)才在读卖新闻的赞助下举办,压过已有的“本因坊战”而成为棋界第一大赛事。

首届比赛中,吴清源(车祸后状态大为下滑)与藤泽秀行(下图左一)、坂田荣男(下图右一)三雄并立,成为竞争棋界巅峰的第一集团。


(注:以上均为三人晚年照片,首届名人战时的照片颇难寻觅)

最终吴清源和坂田荣男“同归于尽”,而藤泽秀行幸运的渔翁得利,成为新时代的初代“名人”。

这是“名人战”历史上著名的“双雄共倒”。


此后吴清源渐渐远离一线,藤泽秀行被卷土重来的坂田荣男拉下宝座,而坂田荣男在做了两届“名人”之后又在第四届上遭遇挑战者——吴清源首徒林海峰,坂田荣男刚轻蔑的说完“不会有二十多岁的名人”就被林海峰打的落花流水,从此坂田一直遭到林的压制,再也没能拿到“名人”。


而1974年到1976年间,日本棋院、读卖新闻社和朝日新闻社三方的利益纠葛,造成了旧“名人战”的终结和新“名人战”的开始,同时还引出了新的第一大赛“棋圣战”。


同样,“名人战”也有着五连霸或累计夺得头衔十次即可获得晚年的“名誉名人”称号的政策,赵治勋(下图左)和小林光一(下图右)先后于1984年和1991年获得了“名誉名人”称号。


无论如何,“名人”虽然曾为第一大头衔,却在“棋圣”出现之后不得不位列次席。



******

三.“本因坊”


“本因坊”一词源自佛门,僧人日海在寂光寺任主持时,住在名为“本因坊”的塔头之中。

而塔头,是高僧圆寂入塔之后,弟子与后人为了守塔而在塔旁所建的庵院。


1612年日海奉德川家康之招,前往主持官方“碁所”,为了取一个新的名号,就用了自己一直所居住的塔头的名字——“本因坊”,同时改号“算砂”,成为第一世本因坊算砂。


从算砂以后,300余年间,日本一共产生了十代“名人”,其中有七位都来自于本因坊家。


1923年末代本因坊秀哉开始转让“本因坊”称号。

而自1936年起,在日本棋院的主持下,第一届“本因坊战”开始举办,“本因坊”一词从此告别了世袭称号,成为了头衔。

而在1962年“名人”头衔出现之前,“本因坊”一直是日本棋界最大的头衔。


“本因坊战”同样有着和“棋圣战”、“名人战”类似的“名誉本因坊”称号。

不同的是,所有夺得“本因坊”头衔的棋手,都可以将自己的名字改一个名号。

而获得“名誉本因坊”的棋手还可以在自己的名号前面加上“第XXX世”的前缀。


从1941年至今,获得“名誉本因坊”的有:

高川格(下图左一)、坂田荣男(下图左二)、石田芳夫(下图右二)、赵治勋(下图右一)四人。


其中高川格改名号为高川秀格,坂田荣男改为坂田荣寿,石田芳夫改为石田秀芳,而赵治勋因是韩裔而未曾改名。


“本因坊战”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当属“原爆之局”。


1945年8月6日,第三届“本因坊战”中,岩本薰挑战桥本宇太郎的第二局比赛在广岛市郊举行,正好遭遇广岛原子弹爆炸。

二人被气浪掀翻,但随即爬起来复盘,继续完成了对局,本局在围棋史上原本地位一般,却因为该事件而鼎鼎大名,被称为“原爆下的对局”。


(注:上图,为田壮壮导演的电影《吴清源》中对这局原爆下的比赛场景的还原)


在“本因坊战”的历史上,颇为引人瞩目的棋手原本为从第八届开始完成九连霸的高川格。

但不幸的是,高川连霸期间恰好是吴清源巅峰时期,高川之所以能够连续夺冠,获利于吴清源因国籍等原因而造成的无法参赛。


而当时每一届“本因坊战”结束之后,在位的“本因坊”可以获得一次挑战吴清源的三番棋机会,于是高川格每年夺得头衔之后,都要在“特别三番棋”中惨遭吴清源血洗。

不知幸耶?不幸耶?


很多年之后,赵治勋从1990年到1999年完成了“本因坊战”十连霸的伟业,超过了高川格的记录,然而由于此时日本棋坛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然不如往昔,所以“第二十五世本因坊治勋”的名号反而没有给棋界留下如当年高川秀格那般的震撼记忆。


1962年“名人战”(旧)得以成行,原本为棋界第一大赛的“本因坊战”立刻退居次席。

而1976年“棋圣战”问世之后,“本因坊战”的影响力和奖金排名再次下降,从此定格在七大头衔中的第三位。




******

四.“王座”、“天元”、“碁圣”、“十段”


四个小头衔的名号,相对来说不如三大头衔的名号的来历大。

同样的,四个头衔也可以转为“名誉XX”的称号,只要你达成五连霸,或者累计夺得头衔十次。


迄今为止,

享有“名誉王座”称号的,仅有曾八连霸、生涯十一夺头衔的加藤正夫(下图左一);

享有“名誉天元”称号的,仅有林海峰(下图左二);

享有“名誉碁圣”称号的,仅有大竹英雄(下图右二)和小林光一(下图右一);

而暂时还未产生获得“名誉十段”称号的棋手。


“碁圣”一词其实与“棋圣”相通,因“碁”字原本就是“棋”的繁体字,日语中也使用的更多,因为两个头衔共用一词会产生误解,故而大头衔战“棋圣战”使用简体字,而小头衔战“碁圣战”使用繁体字。


“十段”这个称号非常有趣,因为大家都知道,职业围棋段位以九段封顶,突然冒出来一个十段,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这位棋手超乎寻常的厉害呢。


其实“十段”并不是指段位,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头衔名称。

当今日本和韩国都有此头衔战,而中国没有。


有个好玩的段子。

曾经在围棋话题下的某个热门答案中,答主提到了“桥本昌二十段”(当时桥本昌二有“十段”的头衔),评论区有人惊到:


“桥本昌是谁?!都二十段了?!”


......


此事在知乎围棋群内,成为了一时倾倒众生的笑话。

有群友说到:“淡路修三怎么没拿过‘十段’,不然就是淡路修‘三十段’了!”


我弱弱的接了一句:“韩国还有个棋手叫李映九......”



******

日本的七大头衔,在日本围棋独领世界风骚的时代,曾是世界棋坛的巅峰所在。

但上世纪90年代世界棋战时代全面展开以后,随着韩国的崛起和日本的衰落,七大头衔在世界棋坛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2013年,日本的“金童”井山裕太(下图)同时手握“棋圣”、“本因坊”、“王座”、“天元”、“碁圣”、“十段”六大头衔,在日本棋坛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一人顶六衔的记录。


然而,鉴于无论他在世界棋坛的地位还是在在世界比赛中的成绩,都远不能和他那些走在世界巅峰的前辈们相比,故而这记录也在世界棋坛毫无影响力,更像是一个花絮。


随着世界棋战的成熟,头衔战的辉煌日渐成为了历史。

而在大家不断惊叹日本七大头衔战的奖金之高时,其实世界比赛的冠军奖金已经悄然逼近了日本的七大头衔。

就在可见的将来,世界比赛的奖金额度势必快速超越日本头衔战。

而头衔战奖金甲天下的时代结束后,其也将走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头衔,不再是巅峰了。

未来的世界,是世界冠军的。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