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台湾围棋的故事:指尖的感动 点亮黑白世界

时间:2010-08-02 09:59   来源:中新网


林海峰(右)早年青涩模样



  从林海峰到张栩、谢依旻,台湾围棋选手已在日本赢得无数重要头衔;而围棋在台湾推广多年后,也终于产生了“红面棋王”周俊勋。应昌期、翁明显及林文伯等企业家支持围棋发展及栽培后进,则已在台湾围棋史上传为美谈。

  红面棋王 艰苦历程写入课本

  “从小只要下输棋,父亲就要我写一百个理由悔过书,通常先写‘昨晚没睡好’、‘没细算’等一堆理由,到后面想不出理由就重覆写‘我不该输棋’。我每天苦练至少10小时,后来更加强慢跑训练,从一次五圈增加到七十圈,等于在跑马拉松,到了15岁就囊括台湾名人与选手头衔”,这是周俊勋的学棋历程,也是台湾好手苦练出头的真实写照。

  周俊勋右脸的鲜红胎记,从小带来许多异样眼光。妈妈萧锦美索性把儿子带回家自己教功课,让儿子可以专心学棋,也造就了2007年在LG杯拿下世界赛冠军的“红面棋王”,周俊勋的奋斗故事因而被加载小学教科书励志题材。

  天下无敌 吴清源技传弟子

  在此之前,台湾早在日据时期就受到日本围棋风气影响。吴清源打遍天下无敌手,获封“棋圣”,1952年回台受奖;现年96岁的吴清源,早已成为日本棋界传奇,2009年还曾返台担任应昌期世界杯冠军战裁判。

  吴清源的得意门生林海峰,则在1965年勇夺日本名人头衔,点燃岛内少年学习围棋的兴趣,成为台湾围棋发展第一波热潮。林海峰在日本棋界征战超过半世纪,可惜七大赛中独缺棋圣,没能实现大满贯梦想,但其地位崇高,更难得的是虚怀若谷,日本棋界也惯以“台湾来的林海峰”尊称。

  为台争光 张栩替林海峰圆梦

  台湾本土棋界经过多年酝酿后,终于在1980年推出职业围棋制度。最初叱咤棋坛的是周咸亨、陈永安、陈长清、戴嘉伸、彭景华等人,他们大力培养后进棋士,为台湾围棋奠定基础。

  第一个出征世界大赛的台湾棋士是陈长清,他在第二届富士通杯不敌韩国棋士徐奉洙;替台湾围棋获得世界大赛首胜的则是彭景华,1991年第四届富士通杯击败来自南美的王春发。

  近年开启辉煌年代的张栩,则于1990年赴日拜在林海峰门下,2003年起陆续征服本因坊、名人,2010年更一举拿下棋圣,完成师傅未圆之梦,也是日本棋院第二位拥有过七大头衔的大满贯棋手。

  “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认输,这就是我经常鼓励自己的一句话”,两岁就会背九九乘法表、三岁半学会心算、五岁半玩五子棋时意外下赢围棋六段老师的谢依旻,2010年刚满20岁就同时拥有三大赛头衔而称霸日本女子棋坛,但她强调,唯有苦训与心智磨练才能获得今日成绩。

  红毯那端 熟女姐姐蔚为风潮

  有趣的是,职业棋士长年征战、生活枯燥,往往娶能干贤慧的年长女性为妻,例如张栩比太太小林泉美小3岁、王铭琬比太太作家刘黎儿小5岁,周俊勋更比太太郑淑卿小14岁,而郑淑卿是王铭琬的亲妹妹,周俊勋还得叫王铭琬“二舅”。

  面对年底首度将围棋列为比赛项目的广岛亚运,中华围棋协会已征召张栩、王铭琬、谢依旻,加上周俊勋、陈诗渊、林至涵、张正平与黑嘉嘉组成“史上最强代表队”力争金牌。

  从流传数千年的文人雅兴,到正式列入亚运会的运动赛事,原本专注于黑白与无声世界的棋士们有了争光机会,围棋运动也将迈入另一个崭新阶段。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