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AI们在想什么?
图14:这是我们在第一章讨论时所说的黑白最佳应对图,唯一的区别就是白1和黑2先交换了一下。
当进行到黑12勾挡的时候,白1和黑2交换的好处开始显现:
图15:白1二路托着送吃是好手,待黑2、4挤了拐后,白5再提中央黑两子。
有了白1和黑2、4这两下交换,黑棋底下已经做不出打劫活了。
这就是AI为什么强烈要求很早以前白三角要和黑三角交换的原因。
因为若没有白三角和黑三角的交换,白1二路托是不成立的(黑棋在A位简单一打即可做活)。
现在白三角和黑三角交换后,等于把黑棋左边的眼形缩小了,白1托的好手才得以奏效。
在十几手前,就能估算到双方最佳的应对,并针对性的埋下了白三角和黑三角这一交换的伏笔,AI的计算力的确了得。
图16:所以AI心目中的最佳变化是:
白三角扳的时候,黑棋不能A位虎,而是要黑1拐。
对此白棋也没工夫去吃黑三角两子,白2得防止黑棋在上面搭出两只眼。
这时候黑3愉快的一打白圆圈两子,是黑1拐的后招福利。
由于黑三角两子尚含在白棋嘴里,所以此时白4只能粘上(白4若还是在B位顶,由于黑棋随时可将白圆圈两子打二还一,黑三角两子已经无碍。这样白当初三角扳就成了废子)。
但黑3把白4逼着粘回去后,接下来黑棋怎么求活,依然是个问题。其中的后续变化,不仅涉及到左上白方块大块的死活,就连左下黑白三角两块棋也将被波及。其背后隐藏的头绪和变化实在太复杂了!
因此若想把这之后的变化研究清楚,着实不易,而且由于篇幅原因,我也无法将其展现在大家面前。
不过我和范胤在研究时,采取了暂时抛开AI的建议,先以自己的思路进行探索这个方法。结果有了新的发现:
我们发现了一条AI未曾走过的路,而这条路又非常简明易懂。
下面我就将这条新路分享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