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博客 司马提尔 Smartier 2012-11-25
壹、简介
台北市中正杯围棋锦标赛,是台湾地区唯一职业与业余混合之个人赛。参赛的职业棋手直接进入复赛,与预选出线的业余棋手争取进入32强本赛。今年参赛的职棋有15位,包括萧正浩、林书阳、林立祥、王元均、张哲豪、杨孟允、苏圣芳、林宇翔、陈逸达、丁少杰、黄彦诚、高昀、陈国兴、陈惠民及大陆职棋唐嘉隆。陈国兴(1945-),是67岁阿公级棋手,敢在孙子辈横行的比赛挺胸出战,应给予热烈的掌声。
今年业余高手有69人报名,为了与15名职棋凑成复赛之64人,所以业余高手先在10月20日举行预赛,从69中,比赛6轮,选出49人进入复赛。复赛于11月3日举行,分成16组,每组4人,单循环选出2位进入本赛32强。其中职棋苏圣芳二段因临时代表参加兵圣杯世界女子赛弃权,业余罗圣杰7段也有要事弃权。32强里,女子棋手只有俞俐均7段。
本赛的时程是:11月10日,32强赛和16强赛;17日,8强赛和4强赛;11月24日决赛。
本项赛事奖金不高,冠军10万台币,亚军3万,第三、四名1万,第五-八名5千,九-十六名2千,十七-三十二名1千,另有奖杯、奖牌及奖状。职棋则另补助车马费2千。
贰、本赛过程
一、第一轮:32强赛
第一轮(32强赛)于11月10日上午举行,结果萧正浩胜高昀,陈祈睿胜杨孚德,林宇翔胜林世民,许皓鋐胜陈逸达,林炜峻胜杨孟允,黄彦诚胜佟钰麒,邹秉谚胜赖昶宏,王元均胜谢东霖,陈惠民胜徐永煜,利瓦伊胜张哲豪,唐嘉隆胜詹宜典,许育祺胜庄皓宇,曾平心胜丁少杰,庄承浚胜俞俐均,林书阳胜何宇缮。
本轮就有4位职棋遭业余棋手淘汰,显然业余高手也不是浪得虚名,职棋与其对战,还是没有十成把握。
二、第二轮:16强赛
第二轮(16强赛)于11月10日下午举行,结果萧正浩胜陈祈睿、许皓鋐胜林宇翔、黄彦诚胜林炜峻、王元均胜邹秉谚、林立祥胜陈惠民、唐嘉隆胜利瓦伊、曾平心胜许育祺、林书阳胜庄承浚。
大陆职棋唐嘉隆还不赖,连过两关。新科职棋许皓鋐今天上午先胜陈逸达,下午再胜林宇翔,表现亮眼。而曾平心是8强中唯一业余棋手,相当难得。
三、第三轮:8强赛
第三轮(8强赛)于11月17日上午举行,结果萧正浩胜许皓鋐、王元均胜黄彦诚、林立祥胜唐嘉隆、林书阳胜曾平心。
业余高手曾平心和大陆职棋唐嘉隆都止步于8强。萧正浩、王元均、林立祥和林书阳,看来实力相当,没有特别突出者,真的是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
四、第四轮:4强赛
第四轮(4强赛)于11月17日下午举行,结果王元均胜萧正浩,林书阳胜林立祥。决赛由王元均五段对战胜林书阳七段。
五、第五轮:决赛
第五轮(决赛)于11月24日举行,王元均五段胜林书阳七段,夺得冠军。这是王元均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正式棋战桂冠。
林书阳七段先后击败何宇缮6段、庄承浚6段、许皓鋐7段、林立祥五段,晋级决赛。而王元均五段,则依序战胜谢东霖7段、邹秉谚6段、黄彦诚二段、萧正浩八段,打入决赛。去年冠军林至涵九段,今年没有参赛。
参、冠军王元均简介
王元均,1996年3月14日,台北市人。6岁启蒙,师承林圣贤七段。2007年钰德杯十段赛晋级本赛,获得中国围棋会九品棋士之申请资格。2007年台湾棋院社会组职业选拔赛第二名入段。2008年1月(12岁)初段,2009年5月(13岁)二段,2010年5月(14岁)三段,2011年8月(15岁)四段,2012年7月(16岁)五段。
2009年12月(13岁),第1届思源杯决赛,王元均二段以0:1败于廖冠泓二段,获得职棋生涯第1个亚军。
2010年5月(14岁),第3届张栩杯G13十三路围棋赛决赛,王元均三段以1:0击败陈诗渊八段,获得冠军(非正规棋赛)。
2010年12月(14岁),第3届碁圣战决赛,王元均三段以0:2败给陈诗渊八段,获得职棋生涯第2亚。
2011年7月(15岁),第2届思源杯决赛,王元均三段以0:1败给萧正浩七段,获得职棋生涯第3亚。
2012年7月(16岁),第3届思源杯决赛,王元均四段以0:1败给周俊勋九段,获得职棋生涯第4亚。
2012年11月(16岁),第2届台北市中正杯决赛,王元均五段以1:0击败林书阳七段,获得职棋生涯第1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