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围棋保住人类智慧尊严 电脑或永难战胜职业高手

搜狐体育

  当“深蓝”在1997年击败卡斯帕罗夫的时候,国际象棋(国际象棋新闻,国际象棋说吧)职业选手都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在本世纪开头的几年,电脑大胜人脑,国际跳棋、黑白棋、西洋双陆棋、拼字游戏……无一幸免。

  但是人们不必担心。

  差不多十年之后,“摩尔定律”(电脑速度每十八个月提高一倍)依旧有效,但人类还在一项棋盘游戏上称雄,这就是围棋 --一项东方的策略游戏。

  曾有人以2000年为限悬赏100万美元征集能够击败人类职业选手的电脑程序,但是直至2006年,还没有一个程序能接近于完成这项任务。即使是最好的计算机程序也只能达到一个普通欧洲俱乐部选手的水平,和职业围棋顶尖高手有5、6级的差距。

  为什么电脑在围棋这个项目上如此不济?

  有人认为下围棋会让电脑陷入计算可能性的汪洋大海。一个国际象棋棋盘只有64个格,每一步有30种合乎规则的走法。但是围棋有361个点,每一手有200多种变化。国象全部可能的走法在1060到1070之间,而围棋有10250种变化。但是笔者认为,即使围棋的变化近于国象的十倍,但在单纯计算上也难不住飞速发展的电脑。

  本人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

  首先,尽管围棋落子后无法移动,但是落子的位置对其他棋子的价值和子力影响很大,而国象则不然,王后即使“虎落平阳”也依旧是最犀利的棋子;围棋把己方棋子连成一片就很难被吃掉或者断开,而国象棋子自始至终都有生存危机。这两点不同造成的结果是,象棋只有32个子并且在任何时刻都可以相对容易地判断每颗棋子的“战术价值”;而围棋棋子以非常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彼此之间的价值,某一个子的价值取决于与周围棋子的关系而并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正因为此,电脑在围棋盘上做判断时常显得“小儿科”。

  还有一点,也是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人能将围棋的视觉因素很好地编入到程序中。围棋有一个视觉因素,高手们看业余选手下棋,只要扫一眼棋盘就会判断出形势优劣和选手的大致水平,他们自己下棋时会因为“棋形”难看而不采用某个下法,也就是说落子的位置要考虑和其他已经布好的的棋子的关系。众多棋子一起构成的形状是棋手进行判断元和选择的重要依据,而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电脑也许永远学不会根据棋型去判断和选择。

  作为发源于东方的艺术,围棋有很深的东方哲学烙印,典型的例子有二:“后中先”,某一手棋可能暂时落了后手,但它可以厚积薄发,在以后的进程中发挥其巨大作用;“弃子”,经过精巧的构思后主动弃掉一些棋子,这些“诱饵”可能换来全局的主动和领先。这两个例子都符合东方哲学“韬光养晦”的思想,是大局观的体现,而电脑如果不能具备大局观,那么它永远不能战胜人类。(搜狐体育 听琴论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