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因坊丈和开始,日本围棋进入了继道策之后的第二个黄金期。
文政十年(1837)年,丈和终于继承了第十二世本因坊,那时他已经四十一岁,比起其他前辈们都晚得多。
成为本因坊之前他升至七段,一年之后又升为八段,在那时,高段棋手间隔一年升段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他六段为时很久,且棋力强劲是公认的事实,其实早就应该升为七段。
之后,丈和又运用各种谋略,兵不血刃地登上了名人棋所的宝座。安井知得年老力衰,门下后辈又不得力,已无打倒丈各的雄心,只有忍气吞声而已。唯有幻庵因硕,自觉被人愚弄,心有不某,最为恼火,他决心寻找机会报复,一定要在棋盘上打败丈和,出口恶气,以动摇其名人的地位,经过苦心策划,幻庵促成了在朝臣松平周防守主办的棋会上,让其得意弟子赤星因彻与丈和交手。然而,幻庵绝没有料到,此一局争棋竟断送了26岁的心爱弟子赤星因彻的性命,演出了一场千古绝唱。造成日本围棋史上著名的“吐血之局”。
这一场比赛,因硕之所以派他最心爱的弟子因彻出战是因为如果丈和输了,那么他的名人资格就有问题,棋所自然保不住,就有借口逼他退休,丈和当然明白因硕的阴谋。丈和接受因硕的挑战是因为如果因彻输了,那么井上家便再无良机,幻庵就注定是一辈子俯首称臣,影响之大,不言而喻。故而,比赛之前的几天,因彻就斋戒沐浴,静心养精蓄锐,准备应付即将来临的大战。井上家在比赛开始之前到庙宇顶礼膜拜,祈祷丈和败北。
日本围棋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比赛,大概莫过于丈和、因彻之战了。
比赛那天共有十人参加,五局棋捉对厮杀。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丈和与因彻两位。丈和当时已四十九岁,身躯大,浓眉大眼,满脸精悍之色;赤星因彻可能是高度紧张故而脸色苍白,两眼似睁似闭,澄气凝神,态度十分严肃。不过,井上家的优秀棋手大都体弱多病。
两人对施一礼后对局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