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曾记否,举国瞩目的中日围棋擂台赛

转载:百度围棋贴吧


  在中国多项具有世界水平的体育竞技中,围棋称得上是一朵奇葩。如同这门智力运动本身的奥妙而深不可测,谁也不会想到历史把中国围棋强力崛起的契机定格在上世纪80年代,那是国家元气刚刚恢复不久的时期。而一场颇具戏剧性的比赛不无偶然性地把中国围棋带入了飞速前进的轨道。

  这就是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这项比赛最初并不为人注意。甚至国内媒体都不事宣传。这是因为没有人看好中国围棋,当时的日本围棋可以看做是围棋项目中的NBA,要想超越不啻天方夜谭。然而,这个别具一格,后来又延续了11届的赛事,竟然从开始时的过分低调神奇地一变而成为智力竞技史上的一个经典。其进程中的跌宕起伏牵动了全国的注意力,在民众中产生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

  回顾这一有划时代意义的围棋比赛,首先就要提到它的始作俑者:关本忠弘和郝克强。前者是日本NEC电气公司总裁,后者是中国《新体育》杂志社总编辑。

  1984年5月,关本忠弘先生率领公司的智囊团来中国考察,意图将NEC在中国打开市场。据说老先生一天在北京市百货大楼的电视机展台前,惊奇地看到了这样一幕场景:当天中国的中央电视台正在转播中国的唯一新闻棋战——新体育杯围棋邀请赛决赛,电视画面里,聂卫平和马晓春纹枰对坐,五番棋激战正酣。百货大楼电视机柜台上几十台电视机竟齐刷刷都在放映这场围棋比赛,每台电视机前都有不少人驻足观看。这一在日本绝不能看到的场面令关本的脑海中突然来了灵感:如果在中国举办一个以NEC命名的围棋大赛,实况也能像眼前的比赛一样在中国各地的大百货公司播出,这该是多大的广告效应啊!

  当年7月某天,在位于北京南城的《新体育》杂志社,总编辑郝克强收到一封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寄来的航空信。信中,日方希望与《新体育》杂志合办一个具有对抗性质的中日围棋比赛,并且言明所需费用全部由日本NEC电气公司资助。郝克强是位经验丰富的老编辑,曾经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从刚解放时就在体育战线上从事宣传工作,是《新体育》的第一任总编。郝克强幼时曾在父亲那儿学会了下围棋,从此在工作之余,只要有空闲,必找人手谈一局,一生乐此不疲。1979年,他一手操办了中国第一个由非官方组织举办的围棋比赛——“新体育杯”。此举也令老郝成了中国棋界的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日方把举办比赛的动议寄给他,看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果是在今天,举办任何一个新的体育比赛,都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精神刺激。可当年老郝收到这封日本来信,却全然是一种大喜过望而又紧张莫名的感觉。

  中国的围棋水平,在当时虽然拥有了聂、马等一批高水平的选手,但是和东邻日本这个“围棋帝国”相比,还是显得太单薄了。连年中日棋手之间的互访,尽管双方胜负之比我们尚可满意,但日本方面很清楚他们的巨大优势,在这种有指导性质的友谊比赛中,日本很少排出最强的阵容出战。而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围棋对日本围棋的战绩,可谓一败涂地,惨不忍睹。1909年,日本一位叫高部道平的四段职业棋手来华。中国的顶尖棋手要被受两子才能与之论输赢。而要是日本的某位大师级棋手,比如本因坊秀哉名人来访的话,对于中国棋界来说,则成了天大的幸事。

  1961年,日本一位50多岁的女棋手伊藤友惠五段来中国,竟然横扫中国棋坛上的所有一流高手,全胜而归。郝克强当时生平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中日围棋选手之间的比赛。他亲眼目睹了素有“南刘北过”之称的中国棋坛名将刘棣怀被伊藤老太太斩杀超级大龙的恐怖场景。刘老是中国棋坛上的偶像式人物,可他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子的表情,令老郝一辈子都忘不了。

  1963年9月27日,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围棋国手的代表人物陈祖德,在北京北海公园一场友谊赛中,执黑让先战胜了日本九段棋手杉内雅男。这是中国棋手第一次在不让子的情况下击败日本九段。中国新一代棋手从此开始了追赶日本围棋的艰苦旅程。

  然而,这源于中国的围棋艺术,却一直命途多舛。十年动乱期间,围棋被作为封建糟粕遭到罢黜。运动员被下放到工厂做工。甚至直到1978年,还有人提出要摒弃围棋。一系列的磨难大大延缓了中国围棋事业发展的进程。因此在1984年这个不寻常的夏天,当郝克强兴冲冲地将日本提出举办比赛的消息告知国家围棋队时,诸位国手们的反应竟是“面面相觑,不置可否”。显然,队员们很清楚他们和日本一流高手之间的差距。这种擂台赛的形式,万一被对方一两个人清了台,那可就颜面扫地了。据说,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聂卫平都认为中国队不可能赢得比赛。但是老聂并不怯阵,他是主战派。聂卫平说:“输了怕什么,就算交了学费!”

  不管怎么说,1984年秋天,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是在一种十分紧张而带有悲观的情绪中开场的。当时,《新体育》杂志和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联手搞了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中国读者中,81%认为日本队能赢,而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共收到3000余封读者来信中,预测中国队会赢的只有8%,而且这还都是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投的票。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擂台赛的最后一盘棋,主将的对决。恰好轮到中方做东,这盘悬念不大的比赛被安排在北京体育馆的中央场地进行。偌大的球场上放了沙发和棋桌,观众则在看台上看比赛。这样的场景对于围棋比赛来说可能是空前的。

  聂卫平的第三个对手日本主将藤泽秀行九段是日本棋界的大前辈。曾经连霸六届“棋圣战”冠军,享有名誉棋圣的尊号。可在他出任主将时已年近六十而且身患绝症,指望老先生力挽狂澜当然不现实。日本方面本意只是想让藤泽在己方得胜的闭幕式上讲讲话,风光一下而已。如果他们料到事情会严重到让老藤泽勉为其难的地步,当初八成是会让小林、加藤的大师兄,另一位“超一流”大竹英雄九段担任主将的吧?

  最后一盘,聂卫平九段执黑三目半战胜藤泽秀行九段。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最终以中方获胜落下了帷幕。

  从一年多以前擂台赛开赛之初,我们的专业棋手中甚至有人恐怕被人家“剃了光头”,到今天竟然是我们最后捧起了优胜的奖杯,这真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过程。尽管我们只有聂卫平和江铸久两个人赢了棋,可这一以弱胜强的战役,折射出围棋技术层面以外的东西:那就是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临机变化的战术思想。巧合的是,日本方面也只有小林光一和依田纪基两个人赢了棋。连胜从此开了此类比赛的先河。之后,聂卫平又在第二届和第三届中日擂台赛上续写连胜纪录,他以三届擂台赛连胜九场力保中国不败的同时,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首届之后,NEC杯中日围棋擂台赛又连续进行了十届。期间,中日双方的精兵强将悉数登场。统算全部十一届比赛,中方赢了七次。中国棋手在这场较量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围棋技艺上进一步完善。一大批高水平的棋手涌现出来,中国围棋迅速登上了世界棋坛的前沿。

TOP

小林光一六连胜,为日本队稳住了阵脚。中国队只剩下聂卫平九段一个光杆司令了。虽然赛前中国方面定下的目标已经完成,但是棋下到这个份上,形势已不允许国家队维持最初定下的调子了。擂台赛的进程此时已为全国人民所高度关注,数以亿计的眼球已经集中在这小小的棋盘上。这样说,绝对一点都不夸张。

  国民如此关注这场比赛,明显是一个要中国棋手争取获得最终胜利的信号。聂卫平九段当年正处于棋艺的巅峰,是中国唯一可以和任何最强棋手分庭抗礼的第一人。此前他和日本高段棋手过招的纪录中,胜多负少。1975年,崭露头角的聂卫平曾经在日本本土一举击败对方六名九段。在日本犹如刮起了一阵“聂旋风”。日本棋界曾经说聂氏的棋“几乎没有恶手”,此语对于专业围棋选手,是一句极高的评价。作为中国围棋的领军人物,老聂当年三十有三,年富力强,他能不能在这场意义非凡的中日对抗中创造奇迹呢?

  事实上,主将聂卫平从擂台赛一揭幕,目光就一直盯在棋盘上。在小林光一同其他中国选手对局时,聂卫平每盘比赛都自始至终在现场观摩。他还悉心研究了小林光一的100多盘对局谱,从技术直到心理上都对这位日本棋界的超级大腕做了透彻的了解。

  聂卫平经历过艰苦坎坷的人生。他的性格坚强,这也是作为一个棋手难得拥有的素质。他深深懂得“强者相遇勇者胜”这句话的内涵。一定要在气势上压倒小林光一!出场的前夜,聂九段再次提醒自己。1985年8月底,双方会于日本热海。执黑先行的聂卫平开局即用早已研究好的几手棋逼迫对手不得不改变自己擅长的布局套路。尔后两人一个取势,一个掠地。构思宏大,着法各尽其妙。局面争夺也愈演愈烈,棋盘上似有两个巨人在无声地搏战。在中盘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小林九段凭借深厚的功力,逐渐扭转了开局时的不利。他先于中腹积蓄力量,继而挥兵捣入敌阵。好手连发,将聂卫平一条“大龙”拦腰斩断,大有虎噬鲸吞之意。形势的逆转,并未使聂卫平慌乱。一切都曾在他的备战计划中有所准备。只见他蹙眉凝思,一个小时之后才投下了此时唯一有希望通向胜利之途的一手棋。然而这其实是聂九段设置的一个“陷阱”,小林九段如果冷静地绕过它,胜利女神很快就会向他招手了。可是为优势所冲动的小林九段竟然一头闯了进来!几个回合以后,悔之晚矣的小林光一终于在读秒的催促声中下出了最后的败招。他的三子棋筋被拔掉,回天乏术。聂卫平最后奠定了胜利。聂VS小林的擂台赛对局是颇值得玩味的一盘棋,双方高超的棋艺和苦心孤诣的争夺跃然枰上。聂卫平超人的胆略和意志品质,也在这盘具有历史意义的对局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聂卫平这次东渡日本,按赛程安排,如果第一盘不输。要在隔天下第二盘。这就意味着老聂此行必须要撬开“双保险”了。而日本方面甚至已将闭幕式安排就绪,他们绝对不会认为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两个超一流有双双落败可能。可他们何曾料到,十年前的“聂旋风”,如今变得更为强劲。聂卫平在与加藤正夫九段的对局中,下得得心应手。以一盘堪称名局的完胜为国人交上了一份最好的答卷。

  加藤九段投子认输的一刻,相信日本棋界必然感到了最后失败的寒意。中国棋界则当然在考虑如何隆重地到机场去迎接他们的民族英雄聂卫平了。

TOP

小林光一拿下江铸久之后,又一气连下中方五城。此后相继登台的邵震中七段、钱宇平七段、曹大元九段、刘小光八段、马晓春九段接连败北。从这一结果来看,江铸久此前的五连胜是多么的宝贵。小林九段展示了他超一流的实力,但他的六连胜来的也并不是很轻松。中国所有与他对垒的棋手,几乎都和江铸久一样,竭尽全力争胜。只是小林的后半盘功力确实非常了得。年轻的中国选手的棋力如果再添几分火候,不是没有爆冷的可能。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盘棋,很值得在此一叙。

  擂台赛的第九盘棋轮到了18岁的上海小将钱宇平七段上场。同许多上海籍棋手一样,小钱是一位“功夫型”棋手。他学棋刻苦,基本功扎实,在棋界有“钝刀”之称。他与小林光一比拼内力,一直处于很大的劣势中,仍然勉力支撑。棋局一直进行到下午快要接近终局了。就在这个时刻,紧邻对局室的观战室内,以聂卫平为首的一大批中国高手发现了小林的百密一疏。由于他没有补棋,黑白两块大棋出现了对杀的情况,而且是钱宇平的黑棋“气长”。绝处逢生,反败为胜的机会出现了!大凡职业棋手论棋,如果旁观者看出了门道,当局者也八九不离十。如果有一举获胜的机会,更是谁也不会错过。可惜的是,当大家看清楚了小钱必胜无疑的各种变化,兴冲冲地奔向对局室门口之时,竟然看到的是钱宇平停钟认输的一幕!小钱为自己的年轻付出了代价,他在劣势的悲观情绪之下煎熬了一整天,身心俱疲。以至于胜利之途展现在眼前自己竟浑然不察,糊里糊涂地选择了放弃。

  事后,国家围棋队前后收到了三四百封群众来信,大部分人都对钱宇平认输表示难以理解。此事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就连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都曾过问过此事。据说,听过棋队的解释后,胡耀邦笑言:“看来我们这些外行很难说三道四。”

TOP

出场登擂挑战依田纪基的江铸久七段,据说是中国棋界的掌门人之一王汝南八段率先推荐的。这位来自山西的棋手,因为学艺时曾经长期在江湖上打拼,养成一种桀骜不驯,“拼命三郎”式的棋风。他颇有些“不讲理”的下法,迥异于一般专业棋手的思路。不妨用王汝南先生常说的一句戏言,碰上了他,就是“正规军遇到了游击队”。国内棋手因为常常和小江对局,因此都比较了解他。可是乍与之对阵的日本棋手就另当别论了,有人说江铸久是典型的“内战外行,外战内行”。这句话确实在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大大地应验了。

  如果说中国是围棋的生母,日本则可以说是围棋的“乳母”。围棋从中国传到日本以后,即被当做日本的国技而发扬光大。特别是近三百年间,日本把围棋理论化,大大丰富了围棋的艺术内涵,在布局、收束以及技战术上都有非常突出的研究成果。因此,日本棋界培养出来的职业棋手,几乎清一色是循规蹈矩的“本格派”风格。他们重视棋形的美感,讲究要赢得漂亮。绝不肯出手下“难看”的棋。不到形势不利,则从不会“过分”。中国棋界高层,显然对这次比赛做了细致的研究,他们觉得要想有所作为,就得从棋风对冲上做一些尝试。派出江铸久这样有点“不讲道理”的强硬派,也许会起到效果。

  江铸久挑战依田纪基的第二场比赛于10月25日安排在北京南城的北京体育馆贵宾厅里进行。在上午进行的前半盘,依田在布局和序盘都明显占了上风。但是苦苦追赶的江铸久在下午开始发挥出他乱战的特长。关键时刻江铸久的白棋以一着看似过分的“长”来引诱对方吃自己的“尾巴”。这种考验对方心理和乱中取胜的思路,确实令优势下的依田纪基倍感困惑。果然长考之后的依田经不住吃棋的诱惑,断开白棋,落后很多的江铸久终于在这里觅得了战机,他迫使对方不得不再花两手棋吃住残子,差距很快被拉近了。之后在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斗中,依田终于走出了败着。江铸久笑到最后,以两目半胜出。

  旗开得胜的江铸久士气大振,两个月后他来到日本风景胜地箱根接受日方小林觉八段的挑战。后者同样对他这种野战斗力的招式缺少研究,在江铸久头绪纷繁的纠缠之下,“棋风正派”的小林觉也惨遭“毒手”。

  小林觉和依田纪基都是准“超一流”的大牌。后来他们在日本一个取得过最高的头衔“棋圣”,一个四连霸“名人”。江铸久的胜利在中国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擂台赛的关注度一下子升温,不仅开赛以来保持冷淡的媒体开始活跃起来,人们街谈巷议,津津乐道的话题也离不了围棋。围棋这门过去一直有些“高处不胜寒”的古老竞技似乎在一夜之间热遍了大江南北。而乘胜前进的江铸久更是得理不让人,他势如破竹。连下淡路修三九段、片冈聪七段和石田章九段三城,以五连胜的惊人战果震动了整个江湖。

  在国内曾有人这样形容过江铸久的棋风:“他最擅长的战法是当对手一剑砍来,他不是如其他棋手那样先要把剑隔开进行防守,却是突然用匕首反向对手刺去,与对手比拼生死的速度。这种一赌生死的极端战法奏效时会令所有对手望而生畏,但失败时也免不了成为人家的刀下之鬼。”可以断言,日本棋坛绝无此类“拼命三郎”式的棋手。江铸久的一顿“乱棍”,竟接连灭了五个“老师傅”。

  在日本,当初最保守的预言这场比赛也顶多到淡路修三九段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可是事实上,几个月里的六盘对局倒是日方只赢了一盘。这绝对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结果。日本棋界朝野一片哗然。棋迷们纷纷打电话写信质问日本棋院。在1985年5月的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上,日本作家中野孝次不客气地说:“到片冈为止,都怎么啦?是啊!是被江先生的惊人气魄所压倒,要总崩溃了吗?也许这次是个意外,不过与其说输在技术上,不如说是输在精神上。”

  中国围棋队出奇制胜。派出了江铸久这个“强硬派”,打了日本“本格派”棋手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其中带有些偶然性,但是江的连胜无疑鼓舞了全队的士气。笔者曾经在江铸久击败石田章之后到中国围棋队的驻地采访过包括江铸久和聂卫平在内的几位围棋国手。感到原先笼罩在大家心头的一层阴云消散了。虽然如此,尽管这么快就请出了小林光一,但终究无人敢放言说首届擂台赛属于中国队。队里唯独聂卫平最“狂”,口气之中,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并非有多强,他完全有战胜他们的信心。聂九段后来在中国被尊为棋圣,确实是不同凡响,他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林光一九段和加藤正夫九段当年在棋界,可说是如雷贯耳的两个名字。他们和大竹英雄九段、林海峰九段、赵治勋九段以及武宫正树九段共称围棋六大“超一流”,也是当时围棋最高境界的代名词。这也就是中国围棋队在取得巨大战果之后,仍然不敢轻言最后获胜的原因。

  1985年3月21日,江铸久在日本东京的日本棋院坐擂迎来强大的小林光一九段。挟五连胜之威的江铸久当然没有惧怕对手的理由,倒是小林面对这个籍籍无名的后辈多了几分谨慎。双方心理上的这一进一退,倒使得棋盘上出现了微妙的平衡。以至于两人下到后半盘,形势混沌不明。在日方的研究室内,甚至有的棋手一度认为江铸久的黑棋赢面大些。但是经验丰富的小林光一终究还是棋高一招,他仔细判断了形势,利用对手的一步失误抢得了胜果。

  五胜一败的江铸久为自己的棋艺人生书写了最辉煌的一笔。中国棋院后来为表彰他的出色发挥,将其破格从七段升为九段。江铸久也许注定就是一个传奇人物,数年以后,他偕妻子芮乃伟九段移居海外。先后到过日本、美国和韩国闯荡。这对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十八段夫妇”如今是韩国棋院的客座棋手。江铸久近年来虽然一直为妻子芮乃伟的光芒所掩盖,但是谁也不会忘记他在首届中日擂台赛上建立的殊勋。

TOP

十天以后,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先锋之战在东京王子饭店拉开帷幕。对阵的双方是,日本小将依田纪基和中国新秀汪见虹。

  依田纪基五段新获日本“新人王战”冠军。一年前,他更以18岁的创纪录年龄,打入日本素有“黄金交椅”之称的围棋三大冠之一“名人战”的循环圈。而小小年纪的他对中国棋手的战绩也非常之好,16岁初段时,就击败过中国赫赫有名的国手曹大元。中国先锋汪见虹六段来自河南,两年前进入国家队,一年之内即从国家队最后一组升到第一组。其棋艺进步神速,使他成为中国围棋界排兵布阵时,先锋的首选。

  汪见虹猜到黑棋,与依田纪基在三尺棋枰上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这盘中日围棋最高级别较量的先锋之战,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也反映了这场赛事的紧张激烈程度。棋局进入中盘,汪见虹专注棋局,也许是过于紧张,没有料到自己突然喷出鼻血,溅得到处都是。

  从此后擂台赛的进程来看,用“血战”来形容当年双方的激烈对抗,丝毫也不过分。这场中日先锋之战,汪见虹中盘不敌依田。中国先折第一阵。

  依田取胜,多少还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人们本以为实力相差悬殊的这场擂台赛,从第二场开始,竟然出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突变。一匹中国“黑马”跃出,改变了赛前那几乎是一边倒的成见!

TOP

10月5日晚,在日本东京新大谷饭店举行了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式。日本国际围棋联盟主席、日本棋院理事长坂田荣男九段等日本棋界人士70余人到场。中方则只有驻日大使宋之光、中国代表团团长郝克强、选手聂卫平和汪见虹四人出席。

  日本棋坛上的重量级人物坂田荣男致辞说:“中日擂台赛能否办得精彩和长久,完全取决于中国棋手表现如何,因此我虽然身为日本棋院理事长,但这届擂台赛我却真心要为中国棋手加油。”话虽说得客气,但在场的聂卫平和老郝听了,心里未免有些不是滋味儿。

  致辞之后,主持人在介绍这次擂台赛日本阵容中的棋手小林觉八段时说:“小林君应该至少能连胜三四局吧?”小林觉含笑回答说:“我是想连胜三四局的,但不知先出场的依田君肯不肯给我机会。”台下尚只有19岁的依田纪基略带羞涩地伸出三根手指,表示要“连赢三局”。此时,坂田荣男站起来断言,日本只要三个人就能结束战斗。
“当着我们的面,气焰就这么嚣张。一点儿都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坐在台下的聂卫平气不打一处来。轮到他上场讲话时,老聂不紧不慢地说:“我没什么太大的抱负。我就希望,我们每人争取赢一盘。”

  每人赢一盘,中国队不就胜了吗?起初,日本人并没有听出老聂的话里有话,依然保持着快乐的情绪。后来他们越咂摸越不是味儿了!至今,聂卫平提起这句绵里藏针的致辞,仍十分得意:“本来我想上台客气两句就得了,可他们也太嚣张了,不给他们点儿颜色不成!”聂卫平的机智给坂田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对老郝说:“都说中国棋手不善言辞,这不是挺能说的嘛!”

  当然,说归说,真想实现“一人赢一局”,谈何容易。日方这次尽遣精英。前几位出场的,个个是日本棋界的一流选手,而后面又加上了“双保险”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两个“超一流”。最后由老将藤泽秀行掌旗。显然,日方认为他们的主将只是个象征性的荣誉位置,战火绝对不会烧到藤泽九段帐下的。中国围棋队面临日方这空前豪华的阵容,订了个内部指标,就是能请出小林光一就可以及格了,至于赢得最后胜利连想都没有想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