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读马篇十四: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当年在杭州读书时,最快乐的是到西湖边的棋院看棋,里边下棋的大多下彩棋,所以泡棋室看得多,下得少。由于自己水平低,所以看业余高手下棋也挺过瘾的,他们路子野,招法凶,嗓门高,速度快,里边不乏业余强豪,水平还是上档次的。这些高手下棋,旁边人只有闭嘴的份,记得有位不知深浅的瞎支招,立码遭到呵斥:你上来,让你四子。估计那位多嘴的比我水平还差,不懂棋院里的狼水有多深。

  泡在棋院里悠闲惬意的看棋,时间过得很快,的确是业余消遣的舒适享受,至于狼与狼或狼与羊博弈谁输谁赢,结果无足轻重。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现在读一些围棋巨星的棋谱,重在感受过程,满足好奇心,领略世界一流高手,怎么一步步成长起来,如何攻城拔寨,斗智斗勇,呕心沥血,百炼成钢的。以欣赏为目的,名家名篇永远不会过时,比如唐代诗人韩愈评价李白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此话移用到围棋上也有借鉴意义,比如读林海峰23岁战胜坂田荣男,登名人位的棋谱,虽然距今已有50年,读起来还是韵味十足,再比如听说李昌镐拥有一个时代终归肤浅,只有一局局把他夺取世界冠军的棋谱读过,才能身临其境,明白一二。读,根本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感受奥妙无穷,惊险刺激,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过程,领悟围棋特有的魅力。阅读欣赏最忌讳的是人为设置障碍,有的人谁都不入其法眼,见谁贬谁,有的人党同伐异,以个人意志决定谁高谁低。比如有人断定马晓春的粉丝少,有人说马晓春落选主教练人气差,我对这些点评不以为然,粉丝多少无法统计,不干主教练,还可干别的。从阅读国内世界冠军的棋谱而言,首当其冲,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是马晓春,正像欣赏奥运冠军,排第一的是许海峰,不管你喜不喜欢,历史是改不了的。“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是杜甫关于文学继承发展的著名见解,别裁伪体强调要去伪存真,不要盲目照抄照搬,转益多师主张兼取众长,无所不师。经过鉴别,只要是精华,都可去学习借鉴。想想那些世界冠军,能登顶成功,都需经过多少次,多少年的检验摔打,值得我们学习欣赏的地方太多了。这也是我读李昌镐·曹薰铉·刘昌赫·小林光一·林海峰·大竹英雄和马晓春的依据。如果说,我到杭州棋院看业余高手下棋,尚且不用甄别下棋的身份,那么现在读顶尖高手的棋谱,是否也该一路绿灯呢?

TOP

读马篇十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陈祖德曾这样评价马名人十连霸:“晓春自第二届名人战夺得桂冠至今已连续十次获得这个称号,在我国所有围棋赛中,十连霸的唯有马晓春名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业绩,也足以证明马晓春的强大实力。晓春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他在我国的围棋史上曾取得代表里程碑的成绩。”杜甫有首名为【后出塞】的诗:“朝进东营门,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几句诗写行军过程,旭日出征,落日西照,将旗猎猎,战马长鸣,朔风萧萧。对棋手来说,从二十多岁登名人位,历经十年,朝朝暮暮,南征北战,大旗飘飘,马鸣风烈,江山不倒,的确相当了不起。

  千里跋涉,步入1999,马晓春名人之旅,遭遇暴风袭击,来者大有拔旗易帜之势,挑战者乃小龙辈之首常昊。常昊此时羽翼已丰,大鹏展翅,所向披靡,什么棋圣·霸王·天元·乐百氏·王中王·cctv·NEC还有全国冠军,几乎把国内能拿的冠军全拿了,就差一个名人头衔,大有囊括四海,吞并宇内之势,这风头你说猛不猛。再看曾经一统天下的马晓春,领地一点点被蚕食殆尽,只剩一杆名人大旗,力扛不倒。常昊如旭日东升,马晓似夕阳西下。双龙相会,棋界纷纷热议:马晓春时代是否结束?常昊时代何时到来?请看比赛进程:

  一、四角穿心PK灵活弃取。

  第一盘常昊执黑先捞四角,马晓春玩大模样,黑45手空降兵洗白空,白放任黑破下面,经营上面,黑又企图消上面模样,被白抓住黑棋形缺陷,150手断,弃两子而断黑三子,一举获胜。这盘棋显出马晓春高明之处,你捞实地,我玩模样,你破下面,我要上边,你顾了东你顾不了西,最后转换,还是我占便宜。

  二、一招鬼拍门,死灰竟复燃。

  第二局常昊执白136手抢到右下大官子,局面非常细微。此时马晓春137在左上角尖了一手,这里本来都是白的领地,说137是鬼手,是一要和右边联络渡过,二要左边角里出棋,常昊如果应对正确,下在140手偏左一路,即可阻渡,又可接应角上白子,平安无事,官子还便宜了。实战常昊被137麻住了,读秒催得138点,再140跳。马晓春141扳,角上立刻出棋,真是一招鬼拍门,死灰竟复燃。行棋到167手,常昊投子认输。

  三、强杀再强杀,读秒出昏招。

  第三盘常昊执黑131手守住上边,马晓春看清,必须强歼黑右上角,才能争胜,至149手黑角消劫做活。马晓春只得又把强歼目标转向右边一块黑棋。如此凶悍露骨的追杀,常昊读秒中应对又出昏招,153手应先在154位接,有了这个交换,黑不难做活。实战黑漏走交换,直接走153,被白抢到154位,接下去黑就悲剧了,行棋至186手,黑顾东顾不了西,破绽百出,难以为继。马晓春直落三局,零封常昊,创名人战11连霸新纪录。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35岁的马晓春要挺立一线,已越来越不容易,像那落日映照的大旗,像那风尘仆仆的征程,像那翻越一座座山峰的老马,行一程,算一程,2000年名人战,力战棋风的邵炜刚挑战师傅,战满五局,最后一局马晓春半目胜,期待看马名人怎么跌跌撞撞,捍卫大旗不倒的。

TOP

读马篇十二: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第11届名人战的主角与其说是马晓春,不如说是刘小光,自打第1届当上名人,被马晓春篡位,刘小光一直图谋东山再起,之前曾有两次挑战,一次零比三败北,一次二比一领先,之后二连败,被马晓春翻盘。说实在的,要会马晓春哪那么容易,先得过五关斩六将,冲出循环圈,才有资格挑战马名人。一晃到了1998年,一晃丢名人桂冠已满十年,当刘小光38岁高令,在循环圈赛里势如破竹,连胜俞斌·罗洗河·王磊·邹俊杰·王煜辉等名将,取得挑战权,让人感到雄风犹在,壮志凌云,当他第四次坐在马名人面前,让人凛凛感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马晓春也掂出份量,当对手卧薪尝胆,三番五次找你决战,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一场龙争虎斗在所难免。

  名人战五番决战,前四局双方打成二比二平,有趣的,谁执黑谁胜,进程看,双方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缠斗胶着,僵持不下。最终五番棋演变为一番棋,一盘定江山,恩怨总清算。由于这盘棋太过关键,前面所有的胜负得失,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所有的悬念都聚焦到最后一锤定音处。

  根据陈祖德的解说,马晓春执黑171手如走在右上角175位,是黑优的局面,实战171在左边接二子,白172机敏点在右上角二二处,黑大惊失色,竟然不能在174处挡,只能接在里边,要命的白174先手渡过,黑175还得跟着应,让白先手得六目,接着176手走到逆收左上角的大官子,举手之间,白已优势。此时,马晓春要想回天,只有悄悄做局,引刘小光上当。黑179手看似普通的一手,其实暗藏杀机。可悲的当黑191手已露骨破眼时,白还浑然不觉。陈祖德点评:白192手应贴住191拐两手,逼黑退两手,目的紧黑气,然后白于192处接,当黑在197处自补时,白要立刻在194位扳粘做活,最后围绕146子打劫,由于黑右下角里有大量劫材,白能胜定。实战刘小光大脑短路,198手笃悠悠粘劫,还以为就此胜定,谁知,马晓春199点杀白大龙。刘小光顿时目瞪口呆,怎么连如此初级的死活都没查觉。晕啊!以为胜定,夺回名人,扬眉吐气,笑傲江湖。谁知,鬼使神差,眼花缺氧,一个勺子,灰飞烟灭。

  怎么看刘小光一次次被马晓春阻击,我觉得两人常常巅峰对决,本身已证明各自高超的水平。名人战刘小光四次逢马不胜,我们不会小瞧刘小光,更多钦佩他锲而不舍奋战一线的精神。同理,当马晓春在世界大赛决赛屡屡被李昌镐阻击,更多应肯定马能闯进决赛就很了不起。刘小光憋了十年,最终功败垂成,那又怎么样呢,不至于输盘棋就痛不欲生,捶足顿胸吧,当年杜甫经历兵荒马乱,流离失所,东奔西跑,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穷且愈坚,表示:“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杜甫生前无人赏识,一贫如洗,持之以恒,写出大量流传千古的诗篇,对比今天一线棋手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输盘棋都过不去这道坎儿,有点太矫情了吧。

  输棋,归根结底毛病出在自己身上,刘小光出了本【自战百局】的书,其中收录了输给别人的一些棋局,摆正位置,检讨不足,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欣赏刘小光低调的风格,胜败兵家常事,有的人把得个亚军,看成罪过一样,李昌镐得了十几个世界亚军,他说,得亚军也很不容易。在重温马晓春名人十连霸的同时,也赞赞刘小光宝刀不老的名人历程。

TOP

读马篇十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读完马名人八连霸后,还有五连霸待读,计划在马年剩余几天完成,有位棋友回复:“嘿嘿,还真被你吓着了,还有五篇,希望马晓能够看到,在这个世界还有几个他的粉丝。”,话里流露对马不屑一顾。接着给出他的理由:“ 嘿嘿,马晓至今说不响的地方就在于碰上了韩国人,一世英名就毁在韩国人手里。”,这位棋友似乎是位完美主义者,在我印象里,围棋世界大赛史上还没出现一位独孤求败者,谁都会被后人赶超,谁都会从巅峰滑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算哪门子逻辑?至于说马晓粉丝有几个,这对棋手很重要吗?赵治勋说,他下棋就为挣钱生活,小李说,下棋给女儿挣奶粉钱。由此看,有必要让棋手背负那么重的荣辱感吗?决赛没赢韩国人就被钉在耻辱柱上,说到底是把围棋当工具,为政治目的服务。

  对棋手期望过高,说穿了是不懂围棋。藤泽秀行棋圣说自己只懂围棋的百分之六·七,可见围棋多么深奥,加上年龄,身体,环境,状态等诸因素,谁也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输赢都在情理之中。从读棋谈棋来说,受个人棋力,相关资料,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限制,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只是些皮毛,不完美是必然的。所以不必用完美的标准苛求自己,想写得尽善尽美,也许最后是什么也写不出来。不如低调点,不能读深可以读浅,不能知其八九,但求知其一二。

  诗圣杜甫有首名为【客至】的诗: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客人来了,主人再三道歉:远离街市买东西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档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主人心意到了,客人谁也不会嫌弃什么。举一反三,亚州杯上,中国足球队明摆实力不如澳大利亚,竭尽全力,0:2输了有啥好指责呢,依我看,马晓春当年已尽力了,决赛逢李不胜,石佛毕竟是当时公认世界第一人,否则咱也不会说,中韩差距只在一个李昌镐。马晓春国内头衔至今获得最多,名人豪取13连霸,不知别人认不认可,反正我认可了。马晓春名人之路,遇到的第九个对手是罗洗河,上次徒弟2:3败北,过了两年,再会师傅,此番能通过考核吗?请看比赛进程:

  一、马晓春滑标。

  1994年·1995年还风光无限,一统天下的马晓春,不知是不是世界大赛上连连被李昌镐搞定,挫伤士气,冠军接二连三丢掉,至1997年11月只剩下一顶名人头衔。首局棋到中局,刘小光判断执黑的马晓春形势稍好,没过几分钟,传出马晓春投子认输,原来当白134手点入,黑135手本该走在136位,却发昏走在右下角二二位,如果下网棋,一定被认定滑标了。这一滑,右下角全归了白,师傅给徒弟赏个见面礼。

  二、马晓春麻徒。

  当年林海峰23岁把坂田从名人位拉下来,产生轰动效应。此番罗洗河先下一城,似有20岁登名人位的征兆,第二局移师云南玉溪,有五家电视台跟踪报道,也许想见证新名人诞生。跟李昌镐交过手的,都领教过他麻人的绝技,让你不知所措,左右为难,如果选择错误,立刻不得翻身。第二局,马晓春56手被赞为极出色的一手,击中黑棋形要害,不补角上要出棋,怎么补也是难题,实战罗洗河57手补得太老实,被白得寸进尺,一番搜刮,是全局转折点,以后仅下到172手,罗洗河就认输了。

  三、一劫定胜负。

  罗洗河执白46手碰,打入黑右上空里,以后成劫,黑先手劫胜,再抢占左下角大官子,一举优势,全局153手即结束,马晓春像是下了一盘指导棋。

  四、小处得手,大局失控。

  罗洗河执黑25手后在白右下角空里折腾,还真把白空穿透了,可一算账,白连捞空带威胁黑出头的棋,所得更多,显示马晓春的老辣,前50手白已奠定优势,至128手,罗洗河早早认输。

  九连霸后,马晓春清醒认识到,以后卫冕冠军会越来越难,当马晓春视名人为最后一块根据地,谁想夺取也不会容易,因此好戏还在后头。下一个挑战马名人的,又是刘小光,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国名人战举办十届,竟然只诞生两位名人,第11届又是刘马争名人,这本身就极富戏剧性,怎不让人欲罢不能!也许有人会说,国内比赛有啥看头,过了17年的比赛有啥看头,看惯世界大赛,换个口味,看看刘马四度争名人,那情景如杜甫所云:“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5-2-3 15:38 编辑

读马篇十: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自古来有文人相轻的说法,似乎夸赞了别人,就委屈了自己。然而文人间惺惺相惜,彼此仰慕的范例也不少。最奇特的是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竟然生于同一时代,而且相识相知相赏相夸。杜甫写诗【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诗中对李白推崇备至,赞美他超凡脱俗,清新俊逸的风格像庾信·鲍照。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彼此相望,好像渭北春树与江东暮云相映相衬。期待重逢日,畅饮一樽酒,细细论论文。

  中国文学史上,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顶峰,风格不同,内容不同,彼此钦佩,难能可贵。在围棋领域相互敬重的例子也不少,曹薰铉最推崇李昌镐,师傅甘居徒弟之下,曹皇帝臣服少年姜太公,堪称一段佳话。李昌镐最尊敬林海峰,林海峰崇拜吴清源,马晓春曾说李昌镐是上帝派来下棋的,藤泽秀行推曹薰铉天才第一,马晓春第二,刘昌赫赞李世石兼具曹薰铉·马晓春的特点,在韩流滚滚的年代,老曹评价日本围棋第一,日本围棋的传统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否则,老聂擂台赛连胜也不会引起那么大轰动。“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围棋文化的根本在于欣赏,让围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前面提到中国首届名人刘小光,被马晓春请下宝座,第八届名人战好不容易取得挑战资格,结果被马晓春3:0零封,旧仇未报,又添新恨,怎么看待对手,刘小光说:"马晓春的棋太’飘‘,确实很难对付。“,一个”飘“字,也许是对马晓春风格的概括,也是对对手的由衷赞许。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九届名人挑战赛刘小光卧薪尝胆,卷土重来,职业棋手的天职就是争胜,事不过三,此番决斗,马晓春想轻松”飘“过,谈何容易。请看比赛进程:

  一、杀气飘飘,无奈中刀。

  以往常常刘小光发力,露骨攻杀马晓春,可马晓春的棋太飘,施展凌波微步,让对手无功而返。这次名人挑战赛第一局,一向轻灵的马晓春,杀气毕露,攻击锐利,先下手为强,执黑131手灭了白大龙的眼位,白一边逃一边搭眼位,勉强做出打劫活。这劫黑轻白重,至178手大龙活了,可左边白棋一条尾巴被割,无奈还是中刀。

  二、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第二局马晓春依然杀气腾腾,执白168手对中腹一条小黑龙发动总攻,到186手看似黑已成瓮中之鳖,然而187冲,白188随手一挡,后面全看刘小光表演了。189长,193深入虎口,割断白棋,197接,199扑,201叫吃,203弯,所有手段为的黑小龙在这里长出一口气,等205手一拐,马晓春傻眼了,发现不但吃不了黑龙,自己的四颗白子反被吃掉了,哈哈,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马晓春再飘,也有失算的时候。刘小光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精彩绝伦,中间苦心积虑长出一口气,让人看了回味无穷。

  三、关紧后门,飘无可飘。

  以往两次马刘名人决战,刘小光都被零封,似乎对马晓春的飘移大法一筹莫展,上局刘小光打破魔咒,信心大增。第三局移师江苏张家港。刘小光执白174手封了黑棋出路,逼黑龙做活,黑185手拼抢大官子,白186·188·190又是一套组合拳,使黑龙首尾不能兼顾,于是马晓春爽快认输。刘小光2:1领先,马晓春名人位岌岌可危。

  四、小光玩飘,一损再损。

  第四局刘小光如果有李昌镐的官子神功,名人肯定易主了。可刘小光黑95手与白96手交换效率低,121手与122手交换,留下白148位挖的手段,155手挡也有问题,被白160冲,162断,164先手打,占了便宜。东飘一点,西飘一点,一点点亏出去,最后输了两目半。可见收官一点不能随手,必须扎扎实实。

  五、飘飘忽忽,以身试刀。

  决胜局马晓春白60手挡,逼黑上边一块棋补活。刘小光大概觉得补活太老实,看白外围断点多多,利用多多,飘飘忽忽,似乎可以出棋。于是选择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战法,管它三七二十一,拼了。61冲,63断,马晓春64破眼,试看是鱼死还是网破。大概刘小光有误算,行棋至96手,白获利颇丰。刘小光胜负手没成功,导致挑战失败,马名人实现八连霸。

  刘小光与马晓春的本届名人争夺战,打得难解难分,证明了两人都是国内顶尖高手。刘小光令人钦佩的,此次挑战失败后,仅隔一年,于1998年又取得名人挑战权,前后四次出现在名人决战,这种锲而不舍奋战一线的职业精神值得赞扬。刘小光屡战屡败,虽然没能重夺名人位,但杜甫能夸李白诗无敌,可见,重要的不是争谁高谁低,而在彼此切磋,“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期待看马晓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名人连霸之旅。

TOP

读马篇九: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写的杜甫与歌手李龟年相识相逢的经历,杜甫少年时就在岐王宅里与崔九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唱,晚年两人再次相逢,从风华正茂到衰老憔悴,从歌舞升平到颠沛流离,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恍如隔世,感慨万千。由此想到今年厦门名人邀请赛,马晓春与刘小光年过半百再次纹枰相遇,争斗半载,也许发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比赛会有胜负,但围棋终究只是场游戏。现在读高手的棋,本意不在证明谁高谁低,而在感受棋局奥妙。其实棋手高低不是嘴皮争出来的,而是历史战绩比较出来的。日本六超里也许林海峰与大竹影响力小一点,可人家辈分最高,林是年令最大的世界冠军,竹是夺世冠年令最高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仅此一点就值得尊重,就值得一读。现在也有说马晓春这不行,那不行的,可人家名人13连霸,这连霸纪录别说在中国,即便在日韩也闻所未闻,有记录就有剧情,值得一集集读下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前面马名人之旅,对手一年一换,从50后的聂卫平,到60后的刘小光·曹大元·俞斌·张文东,再到70后的罗洗河,1995年9月,秋高气爽的落花时节,首届名人刘小光,冲出循环圈,取得挑战马晓春的资格。当年在家乡河南洛阳,被马晓春夺走名人称号,过了六年,没想到昔日冤家还逍遥在名人位,刘大将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在决赛开幕式上表示:”马晓春已经拿了不少头衔,而我却太寂寞了。这次,我要全力以赴拉他下马。“马晓春说,我对名人头衔还是很重视的,言下之意虽然头衔拿了很多,对名人情有独钟,会全力以赴捍卫。哈哈,一个喊还我名人,一个叫我爱名人,两人斗嘴依然那么有趣。且看比赛进程:

  一、只差一步到罗马。

  从名人循环圈杀出,取得挑战资格,本身就是只差一步到罗马。决赛第一局刘小光执黑发挥不错,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眼看胜券在握,谁知小官子阶段出了差错,239手挡败着,被白240手打后,连冲带挤,先手破目,最后黑输了半目。139手如果接在140位,首局黑就赢下了,煮熟的鸭子飞了,原本应该刘小旗开得胜,一个随手,变成马小马到成功,这种自摆乌龙很伤士气,难免留下阴影。

  二、刀光剑影,有惊无险。

  第二局刘小光执白前40手布局落后,白44手刺,46手靠,分断黑棋,力求一战。白穷追猛打,看似黑岌岌可危,然而有惊无险,至黑89治孤成功,大局已定。

  三、飞刀取桃,投桃报李。

  第三局刘小光执黑119手挖,祭出飞刀,接着123手点,127跨,妙手连发,以下至145手把白左上角瓜分一半,一下形势转好。要说刘小光点够背的。刚捡个桃子,又还一个李子。147手粘貌似必然,可被白148托后发现,整块黑棋不活,当初147手如果高一路虎是铁活。铁活变不活,还得往外逃,这勺子亏大了。刘小光得了便宜再送回去,结果被马晓春3:0零封。也许1995年真是马晓春年,包揽两个世界冠军,名人七连霸,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赛后刘小光尽显大将风度:”对手实在太强,我已尽了力。“祝马晓春卫冕成功,希望卷土重来,再次挑战马名人。要说刘小光真是条汉子,1996年又获得名人挑战权,双方战满五局,打得热火朝天。后几局移师江苏张家港。再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5-2-3 15:31 编辑

读马篇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读马晓春系列里,有意引用了杜甫的诗句做行文线索,李白·杜甫是唐代诗歌的两座顶峰,然而两人当时仕途都很不得意,杜甫去世前一年,甚至感慨: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杜甫24岁赴洛阳考进士落选,以后又到长安求取功名,十多年里处处碰壁。他曾向当时的尚书左丞韦济写书自荐,称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杜甫的诗歌成就看,杜甫的自评恰如其分。然而可惜那位韦左丞是个伪君子,表面很赏识杜甫的才能,其实啥忙也不帮。李白不被赏识后,表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也激愤表达:”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使杜甫生前寂寞,颠沛流离。杜甫才高八斗,为发展向达官贵人求荐,碰了一鼻子灰,让人感受到封建社会官场的冷酷。

  所幸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才气终为后人感知,我对杜甫的诗钦佩之至。由此联想,围棋文化的本质意义也在于发现欣赏成千上万的名家名作,展现他们对弈中的神来之笔,让棋迷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读名家棋谱时,我们常常发出:雷霆一击,兵不血刃,匪夷所思,神出鬼没,匠心独运,暗渡陈仓,声东击西,一石三鸟等赞叹,评价概括大李之石佛,老曹之燕子,小李之飞刀,马晓之轻灵,昌赫之杀手,海峰之双腰,大竹之美学,武宫之宇宙,治勋之地道,小林之自然,老聂之峻岭,藤泽之华丽,坂田之剃刀等等,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无不体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从杜甫的诗才当时不被赏识说明:“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幸运的,很多高手的棋才,很早就被发现,及时得到栽培。比如马晓春,比如罗洗河。藤泽秀行曾点评曹薰铉天才第一,马晓春第二,这评价够高的。罗洗河从小就有神童之誉,被陈祖德赏识,带到北京托付罗建文培养,如此爱才惜才真让人感动。日后马罗也都不负众望,成长为中国围棋的栋梁之才。马晓春世界大赛荣获二冠六亚,国内比赛至今冠军得的最多,名人战豪取13连霸。罗洗河第一个打破李昌镐决赛逢中日棋手不败的历史,跨入世界冠军之列。马罗是师徒关系,第七届名人战,年仅17岁的罗洗河突破重围,杀到师傅帐前,一场好戏拉开帷幕。

  一、挖坑。

  1994年马晓春战绩斐然,集名人·天元·棋王·大国手·cctv冠军于一身,成为中国棋界第一位五冠王。外战2:0胜林海峰,取得中日天元对抗胜利,2:1赢小林光一,取得中日名人对抗胜利。在此背景下,马罗师徒名人争霸,一般认为罗洗河没戏,可实战进程,一波三折,马晓春逆转胜徒弟,涉险过关。

  第一局马晓春执白82手挖出了问题,一损实地,二损眼位,等于挖个坑,自找麻烦,果然,罗洗河利用师傅棋形缺陷,左右逢源,里外便宜,三目半赢了首局。

  二、挖井。

  第二局罗洗河执白100手深入龙潭,在铁壁铜墙般的黑空里,倒海翻江,竟然成功做活,看得人目瞪口呆,这治孤能力太强了。200手后可以说大局已定,小官子怎么收,马晓春也翻不了盘。黑213手挖,罗洗河如果在右边打平安无事,可他偏偏打在了左边,之后如果接在下边,也稳操胜券,可他偏偏接在上边,等黑219手点,出棋了。白上下不能兼顾。师傅挖口井,徒弟跳进去,太有戏剧性了。

  三、梦游。

  也许对手是徒弟,也许对手还未成年,也许很难把对手当对手,第三局马晓春的状态如同梦游。本来实空领先的白棋,140手接一子,反送出两子,亏了五目。160手不在左边扳粘,走在左上角170位,白还赢棋。然而马晓春稀里糊涂的把胜机送出去了。事后,马晓春说:“当时无论如何进入不了状态。”

  四、梦醒。

  也许逼上梁山,背水一战,把马激醒了。第四局马晓春屠龙完胜罗洗河。

  五、制孤。

  第二局罗洗河螺獅壳里做道场,治孤成功一举领先。第五盘决胜局故伎重演,也可说放出胜负手,一决高低。罗洗河执黑83手打入白空,也许就深了一路,可这回进去就出不来了,马晓春步步追杀,强力制孤,把入侵黑棋一网打尽,3:2逆转胜,豪取名人六连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典的诗歌让人百读不厌,同样,精彩的棋局也该常读常新,为什么赵治勋能把吴清源的棋书打烂了,可见下了多大功夫,只有读书破万卷,才换来他日后辉煌的成就。马晓春有天马之誉,罗洗河有神猪之称,他们的名头是打出来的,所以对高手们我们应表示足够的尊重。

TOP

读马篇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从读李昌镐开始,陆续读了李昌镐·小林光一·马晓春·曹薰铉·林海峰·大竹英雄·刘昌赫等高手的棋谱,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依然感到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想想还有多少高手没读,让人领略群星璀璨,学海无涯的境界。用杜甫的诗来形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花虽有大小·先后·浓淡·高低之别,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所以围棋文化繁荣标志应该体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我读高手的棋谱有开卷有益,百读不厌,相见恨晚,赏心悦目的感觉,可有的棋友说大李的棋平淡,老曹的棋搅局,小林的棋地板,马小的棋捡漏,林海峰的棋无华,大竹的棋太华,刘昌赫的棋业余,晕!花都变成了草,不禁想说,这是不是有点无知无畏。最近读马晓春的棋,有人说马晓春的世界冠军含金量不足,理由决赛对手不是韩国棋手,而且对手年纪比马大,捡漏赢胜之不武,谈及马晓春名人13连霸,又说马只会窝里横。哈哈,这么挑毛病让人无语。其实对棋手有不同评价也很正常,人无完人,有时争辩一下也显得热闹一点。重要的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甭管别人说什么,自己感到获益匪浅就知足了,比如马晓春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且国内冠军头衔最多,名人13连霸,他可读的东西很多,读的根本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乐在棋中恰似“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马晓春名人之旅碰到的第五个决赛对手是曹大元,现在经常看到曹九段讲棋,讲棋有条不紊,思路清晰。据说当年有聂卫平·刘小光·曹大元·马晓春四大天王之说,曹大元得过新体育杯·全国个人冠军·霸王战冠军·NEC杯和CCTV杯冠军,此番名人循环圈赛连克王剑坤·王群·付利·吴肇毅·董彦·张文东·聂卫平·刘小光和俞斌,获得挑战权,可见功力超群,说明出线无侥幸,挑战无弱者,也说明守业难上难,卫冕硬碰硬。下面请看曹大元的自战解说:

  一、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前100手,曹大元执黑83手逆收官极大,接着占到87手飞,形势有望。然而101手曹检讨是败着,应该在104位断吃四颗白子,价值约17目。实战101和111花了两手才围了一点空,得不偿失。果然,马晓春机敏抢到104手,令曹大元扼腕叹息,最后黑输了半目。

  二、大难不死,再勺难逃。

  第二局曹大元执白76·78手出现误算,黑79挖后如果在186位打,由于里外不入子,可以吃掉白数子,棋局立刻结束。马晓春眼花没看到,使曹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以后双方形势难解难分,可惜曹大元182手出了勺子,应该虎却双了一手,被马晓春穿象眼破空,最后白也仅输三目。

  三、因小失大,应飞却扳。

  第三局曹大元执黑73手败着,应打在74位,然后在98位封堵白出头,黑模样宏大,足可争胜。实战黑贪吃边上一子,被白76手连吊带消,瞬间取得优势。以后黑145手应飞在146位,暗藏穿断白数子的手段,实战黑145扳,被白146夹,先手创造引征条件,消除被黑穿断的隐患。曹大元千载难逢的一次翻盘机会,因145一扳而断送,也可见马晓春146夹太贼了,有此一手确保又一次成功卫冕名人。

  纵观三盘棋,曹大元都有机会,曹大元总结前一百手用时过多,早早进入读秒,有些胜机随手失去,不过通过曹九段的讲解,让人豁然一亮,深感围棋的奥妙无穷。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不管世界大赛还是国内大赛,甚至业余大赛,处处留心皆学问。想想有的棋友这也瞧不起,那也瞧不起,我怀疑这些朋友打不打谱。以李昌镐为例,称霸十多年,麻翻多少高手,如果你打他的谱会睡着,是怪李的棋无趣,还是怪你眼拙呢?

  马晓春名人卫冕的下一个对手是罗洗河,70后的棋手登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试看马晓春怎么抗住小龙辈的冲击。

TOP

读马篇六: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新年开始了,大家习惯性地祝贺新年快乐,怎样才算快乐,最到位的答案是知足常乐。就像下棋,比你下得好的多了去了,但水平高低虽然有差异,但本质上都在娱乐,尤其业余棋迷无功名利禄之烦恼,无成王败寇之裂变,下棋纯消遣,啥棋力就玩啥棋。生活也是如此,比你条件优越的多了去了,有的人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有的人官运飞黄腾达,有的人星光灿烂粉丝无限,那又怎么样呢?人生苦短,浮荣也是浮云,杜甫诗云:“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人生常态就是花开花落,杜甫因此感慨:“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饱经风霜,屡遭磨难,然而他看得很开,逆境成就了他,他生前没遇到知音,身后被尊为诗圣。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我理解乐趣源于兴趣,兴趣源于自身。只要自己喜欢,其它都不重要。比如古典诗词,现在看的人可能很少,比如围棋现在也许被列入小众项目。再比如读马晓春的名人13连霸,有人说马晓春不如李昌镐,不如曹薰铉,不如刘昌赫,甚至不如王立诚,我感到好笑的何必那么在意排名先后,甭管马晓春世界地位多高,至少他国内名人13连霸是个奇迹,感兴趣就值得一读。前面我读李昌镐·小林光一·曹薰铉·林海峰·大竹英雄·刘昌赫时,都有人出来唱反调,主要有哈韩哈日之嫌,联系对吴清源评价的争议,感觉围棋一扯上政治,一挂上排名就说不清道不白,什么好人坏人·贤人小人·中人外人,古人今人,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最终谁也说不服谁。求同存异,我觉得真正的乐趣还在棋上,至于排名高低,恩恩怨怨,其实不过浮荣,不必过于在那上面纠结。

  马晓春名人连霸之旅遇到的第四位对手是张文东,相比前面三位对手,首届名人刘小光,世界冠军俞斌,中国棋圣聂卫平,张文东名气小了很多,但张文东可圈可点之处也不少。在第五届名人循环圈以及挑战者决定战中,他赢过刘小光·聂卫平和俞斌,可见实力不俗。1993年获得全国个人冠军,棋艺上升期毅然选择到北京大学读书,四年后毕业,成了当时棋院学历最高的棋手。读马晓春名人13连霸,实际就是看一部13集的连续剧,对手不断变化,剧情各有千秋,过程跌宕起伏,精彩纷至沓来。下面欣赏比赛进程。

  一、天才变地才。

  第一局张文东执白34手靠,曹大元点评是腾挪的好手,当黑35外扳时,白36手应该在黑3左一路扭十字断,以后黑打哪边白子,白都有借用,余味多多。实战白36拐打黑29一子,把在37位打吃的变化给卖了,也把种种余味卖掉了。如果说34手是天才构思,36则是地才俗手,而且是本局败着。观赏这一局部得失变化,获益多多,体会到围棋的奥妙无穷。当张文东意识到形势不利,白116·118手在左下角连扳劫杀黑角,结果白棋上边一条龙反被吃,显示马妖刀的威力。

  二、劫后余雷。

  第二局双方才下50手就开劫了,胜负的关键也在此劫的得失,至70手形成转换,张文东执黑破了白右上角,马晓春打赢了劫,又在黑左下角埋下一枚雷,一开劫就威胁黑角的死活。欠下的总要还,马晓春于114手引爆了定时炸弹,秋后算账白棋赚了。至此,马名人卫冕之战取得二连胜。

  三、马有失蹄。

  看前两局,马晓春显示高手风范,掌控能力很强。第三局马晓春执黑前50手依然控制局面,前100手甚至有一锤定音的机会。然而马有失蹄,101手断,被白102手点在穴上,至110手,白破了黑空还强化自身,黑一无所获。黑133手以为下一手135尖断能围起边空,当白136靠时,黑竟不知所措。误算加漏算,失掉好局。张文东绝地反击,扳回一局。

  四、自以为先。

  第四局张文东执黑,双方咬得很紧,黑97手刺,以为是先手,如果白跟着应,黑大占便宜。可马晓春机敏抢占左下角扳粘这一全局最大处,举手之间,白棋优势。马晓春116手刺,也想先手便宜,谁曾想张文东117手靠进白空倒海翻江,把白空洗白。当时马晓春116手如走在121处,空里出不了棋,可以一举获胜。可见自以为先,实际贻误胜机。可惜张文东顽强抵抗,无奈不足以挽回前面损失,以二又四分之一子告负,于是马晓春达成名人四连霸。

  闲暇之余,看看古诗,打打棋谱,在我看来,是种享受。外面的世界很喧嚣,很刺激,很热闹,很精彩,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快乐的。杜甫说得真好:“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少些争吵,多点幽静,修身养性,不亦悦乎?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