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5-2-3 15:31 编辑
读马篇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读马晓春系列里,有意引用了杜甫的诗句做行文线索,李白·杜甫是唐代诗歌的两座顶峰,然而两人当时仕途都很不得意,杜甫去世前一年,甚至感慨: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杜甫24岁赴洛阳考进士落选,以后又到长安求取功名,十多年里处处碰壁。他曾向当时的尚书左丞韦济写书自荐,称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杜甫的诗歌成就看,杜甫的自评恰如其分。然而可惜那位韦左丞是个伪君子,表面很赏识杜甫的才能,其实啥忙也不帮。李白不被赏识后,表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也激愤表达:”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使杜甫生前寂寞,颠沛流离。杜甫才高八斗,为发展向达官贵人求荐,碰了一鼻子灰,让人感受到封建社会官场的冷酷。
所幸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才气终为后人感知,我对杜甫的诗钦佩之至。由此联想,围棋文化的本质意义也在于发现欣赏成千上万的名家名作,展现他们对弈中的神来之笔,让棋迷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读名家棋谱时,我们常常发出:雷霆一击,兵不血刃,匪夷所思,神出鬼没,匠心独运,暗渡陈仓,声东击西,一石三鸟等赞叹,评价概括大李之石佛,老曹之燕子,小李之飞刀,马晓之轻灵,昌赫之杀手,海峰之双腰,大竹之美学,武宫之宇宙,治勋之地道,小林之自然,老聂之峻岭,藤泽之华丽,坂田之剃刀等等,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无不体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从杜甫的诗才当时不被赏识说明:“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幸运的,很多高手的棋才,很早就被发现,及时得到栽培。比如马晓春,比如罗洗河。藤泽秀行曾点评曹薰铉天才第一,马晓春第二,这评价够高的。罗洗河从小就有神童之誉,被陈祖德赏识,带到北京托付罗建文培养,如此爱才惜才真让人感动。日后马罗也都不负众望,成长为中国围棋的栋梁之才。马晓春世界大赛荣获二冠六亚,国内比赛至今冠军得的最多,名人战豪取13连霸。罗洗河第一个打破李昌镐决赛逢中日棋手不败的历史,跨入世界冠军之列。马罗是师徒关系,第七届名人战,年仅17岁的罗洗河突破重围,杀到师傅帐前,一场好戏拉开帷幕。
一、挖坑。
1994年马晓春战绩斐然,集名人·天元·棋王·大国手·cctv冠军于一身,成为中国棋界第一位五冠王。外战2:0胜林海峰,取得中日天元对抗胜利,2:1赢小林光一,取得中日名人对抗胜利。在此背景下,马罗师徒名人争霸,一般认为罗洗河没戏,可实战进程,一波三折,马晓春逆转胜徒弟,涉险过关。
第一局马晓春执白82手挖出了问题,一损实地,二损眼位,等于挖个坑,自找麻烦,果然,罗洗河利用师傅棋形缺陷,左右逢源,里外便宜,三目半赢了首局。
二、挖井。
第二局罗洗河执白100手深入龙潭,在铁壁铜墙般的黑空里,倒海翻江,竟然成功做活,看得人目瞪口呆,这治孤能力太强了。200手后可以说大局已定,小官子怎么收,马晓春也翻不了盘。黑213手挖,罗洗河如果在右边打平安无事,可他偏偏打在了左边,之后如果接在下边,也稳操胜券,可他偏偏接在上边,等黑219手点,出棋了。白上下不能兼顾。师傅挖口井,徒弟跳进去,太有戏剧性了。
三、梦游。
也许对手是徒弟,也许对手还未成年,也许很难把对手当对手,第三局马晓春的状态如同梦游。本来实空领先的白棋,140手接一子,反送出两子,亏了五目。160手不在左边扳粘,走在左上角170位,白还赢棋。然而马晓春稀里糊涂的把胜机送出去了。事后,马晓春说:“当时无论如何进入不了状态。”
四、梦醒。
也许逼上梁山,背水一战,把马激醒了。第四局马晓春屠龙完胜罗洗河。
五、制孤。
第二局罗洗河螺獅壳里做道场,治孤成功一举领先。第五盘决胜局故伎重演,也可说放出胜负手,一决高低。罗洗河执黑83手打入白空,也许就深了一路,可这回进去就出不来了,马晓春步步追杀,强力制孤,把入侵黑棋一网打尽,3:2逆转胜,豪取名人六连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典的诗歌让人百读不厌,同样,精彩的棋局也该常读常新,为什么赵治勋能把吴清源的棋书打烂了,可见下了多大功夫,只有读书破万卷,才换来他日后辉煌的成就。马晓春有天马之誉,罗洗河有神猪之称,他们的名头是打出来的,所以对高手们我们应表示足够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