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 年青棋士登龙门 -- 第1期首相杯争夺战决赛



    说起在昭和二十年代中期已经成型的棋战,可疑数得上的仅有朝日新闻的大手合,每日新闻的本因坊战,以及读卖新闻的吴清源十番棋等几个,但到了后期,情况则有了变化。当时战后的混乱期刚刚结束,人们从重压下解脱出来,都想寻求娱乐,因此,不断扩大着版面的各大报纸,也就需要刊登一些正式的棋谱,以便吸引读者。当然,产生这些棋谱不能是趣味性的对局或临时棋战,而应是永远连续的锦标赛,于是从二十年代后期起,各种连续性的锦标赛开始应运而生。现将其主要的几个棋战名称、主办报纸及开始年度顺序纪录如下。

    王座战                  日本经济新闻        昭和28年
    日本棋院选手权战        中部日本新闻            28年
    女棋手选手权战          东京新闻                28年
    最高位决定战            朝日新闻                30年
    快棋名人战              产经时事新闻            31年
    围棋选手权战            东京新闻                31年
    日本最强决定战          读卖新闻                31年
    首相杯争夺战            共同通信                32年
    日本棋院第一位决定战    地方新闻联盟            33年

    日本棋院锦标赛自第 2期起,北海道新闻和西日本新闻两家也加入主办,形成了三社连办的局面。关西棋院独自举办棋战也始于此时。另外,本因坊战以及昭和28年开始的 NHK杯争夺战,已经可以从中找到现代头衔战的原型。

    首相杯争夺战,是由日本棋院的中坚层,即所属五段以上七段以下的年青棋士参加的淘汰赛,其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杯争夺高段者淘汰赛”。争夺第 1期优胜的是藤泽和大平。大平生于昭和 5年,在辈份上略晚于藤泽,但这年刚刚升了七段,正作为追赶藤泽一代的有望棋士受到公众的注目。大平从战争时期起就与藤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这样写到:

    “当时我的家离平冢的木谷道场很近,因此秀行先生经常来玩。那时秀行大约是三段,正是人们寄予厚望的新进棋士,我从秀行先生和筒井君(胜美,现四段)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在木谷们的先辈中,我大概还是和秀行先生下的棋更多一些吧,下法是受四子。我对木谷先生是受三子,而对秀行先生却要受四子,这事虽然有些奇怪,但我确实几乎一盘也赢不了秀行先生。‘世上竟有这么强的人!’这是那时自己的真实感受,从此在秀行先生面前,我总觉得怎么也抬不起头来。”(摘自《艺术的探究》丛书之二)

    这大概是昭和17年左右的事吧。以藤泽为目标激励自己的大平,昭和32年终于在段位上追上了秀行,第二年参加最高位战等比赛,实际成绩也与其并驾齐驱。然而,实力似乎仍是藤泽略高一筹,在第 1期首相杯争夺战中,藤泽通过中盘的对攻确立了优势,并保持到局终。秀行终于夺得了冠军,这是第一次,那年他32岁。被称作“新棋战之强者”的秀行,其优胜历史最初便是第 1期首相杯。

    首相杯战各期冠军亚军名单如下。
    第 1期      昭和32年    藤泽秀行        大平修三
    第 2期          33年    大洼一玄        [木尾]原武雄
    第 3期          34年    长谷川章        筱原正美
    第 4期          35年    大平修三        铃木五良
    第 5期          36年    加纳嘉德        [木神]原章二
    第 6期          37年    林有太郎        大洼一玄
    第 7期          38年    [木神]原章二    筱原正美
    第 8期          39年    三轮芳郎        [木神]原章二
    第 9期          40年    大竹英雄        影三利郎
    第10期          41年    星野  纪        影三利郎
    第11期          42年    铃木五良        大枝雄介
    第12期          43年    石田芳夫        高木祥一
    第13期          44年    高木祥一        石博郁郎
    第14期          45年    小岛高穗        石博郁郎
    第15期          46年    武宫正树        黑泽忠尚
    第16期          47年    小林光一        赵  治勋
    第17期          48年    武宫正树        加藤正夫
    第18期          49年    小林光一        户泽昭宣
    第19期          50年    高木祥一        小岛高穗
    第20期          51年    小林光一        石田  章
    第21期          52年    淡路修三        福井正明
    第22期          53年    中村秀仁        金岛  忠
    第23期          54年    春山  勇        梅木  英
    第24期          55年    福井正明        王  立诚
    第25期          56年    淡路修三        片冈  聪

    决赛原为一番胜负,第19期起改为三番胜负。比赛第25期后停办。第 2期藤泽也参加了,但第 1轮即被淘汰。如今活跃于棋坛的一流棋士,几乎都曾获得过此项比赛的冠军,首相杯争夺战因而也被称为“新人的龙门”。在围棋发展史上,首相杯赛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获得首相杯后,藤泽也就大踏步地在通向一流棋士的道路上迈进了。

TOP

1 战后复兴期 -- 第1期青年棋士选手权战决赛



    战后的大手合于昭和21年 4月开始,但因此时日本棋院并没有自己的会馆,因而赛场不得不辗转于东京各处。日本棋院得到各界有力者的协作而拥有自己真正的会馆,从而扎稳根基是昭和22年后的事情。当时许多棋士四处奔走募捐,因此当年秋季的大手合便停办了。棋士们的努力得到了还报,终于决定在战火焚毁的赤坂溜池旧日本棋院原址建造新会馆,并于 9月举行了奠基仪式。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GHQ (占领军总司令部)建筑统制令的颁布,使建造新馆的计划又化为泡影。结果,日本棋院变更了计划,决定购买港区高轮的旧建筑,这便是以后直至昭和46年为止的日本棋院本部。

    昭和23年 1月,高轮的日本棋院会馆开始启用。获得新馆的棋士们欣喜万分,当时的《棋道》编辑人员小林诚一这样写到:

    “去年秋季的大手合因准备会馆建设而不得不延期,年青棋士们早已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幸而仰仗前辈们的努力,在早春之际获得了高轮的新会馆,随之很快聚集了有志的年青棋士,举办了分为三、四段部和初、二段部的选手权争霸战(注:选手权战即锦标赛)。由于各部取前三名授予奖金,因而本赛的气氛更加炽烈。

    “第一回合的比赛于 1月21日星期三开始。这天在新会馆举行了首次全体棋士大会,会上以绝对多数赞成推举七段岩本本因坊为八段。赛场虽然尚不完备,但久已不见的在宽大赛场中连台激战的壮观场面,仍然使棋士们喜不自胜。自此之后的每星期三上午 9时开始,会馆都进行比赛。比赛的时限为 6小时,气氛之激烈以致每次都有半数棋士不能回家。没有火盆,甚至连座垫也没有因而显得空旷的大厅内,却充满了彻夜激战的棋士们的激昂斗志。”

    文中所提到的与日本棋院会馆的开馆纪念大会同时举办的比赛,就是年青棋士选手权战。

    参加三、四段部的棋士有:
    四段:伊藤清子(友惠)、藤泽秀行、濑尾寿、铃木五良。
    三段:福原义虎、土屋半七、中冈七郎、[木尾]和为、[木神]原章二、曲励起。

    初、二段部的棋士有:
    二段:本田(杉内)寿子、武田博爱、伊东仁、山本丰、大谷素行、大洼幸雄(一玄)、山崎诂男、石田毅。
    初段:加田克司、铃木政春、森川正夫、竹内清隆、芦叶胜美、布川(久保本)、登美子、本田幸子、三好重男、筒井胜美。

    此赛汇聚了当时大部分的少壮棋士,但因种种事由未能参赛者也为数不少,时值战后的混乱时期,对于棋士们来说,这一时期绝非仅靠下棋便可维生。

    年青棋士选手权战与现在的棋战相同,打破了段位制的约束,采用分先黑帖四目半的赛制,从中也可感受到年青棋士们欲开创新时代道路的愿望。结果,藤泽获得了三、四段部的优胜,大洼获得了初、二段部的优胜。

    从那时起,藤泽的才智得到了承认,被视为除归属围棋新社的[木尾]原、山部之外,日本棋院最有希望的年青棋士。对这段经历,藤泽回忆到:“我已记不清当时获得了多少奖金,但恐怕为数甚微,但即使那样我也感到满足了,因为自己在棋艺上正出于饥饿状态,只要能够下棋就非常高兴了。”

    已被遗忘的战后围棋史中的年青棋士选手权战对于青年藤泽来说,是获取优胜的开始,是他棋士生涯中重要的一页。以后年青棋士选手权战定期进行,直至昭和29年。

    第 2期以下的优胜者为:
    昭和24年  武田  博爱  四段
        25年  加纳  嘉德  三段
        26年  田中三七一  四段
        27年  桑原  宗久  四段
        28年  大平  修三  四段
        29年  武田  博爱  四段

    从昭和23年 4月开始,大手合恢复,参加的高段棋士有:
    八段:木谷实、藤泽库之助(朋斋);
    七段:高川格、长谷川章;
    六段:筱原正美、福田正义、岛村利博(俊宏);
    五段:向井一男、高桥重行、中川新、中林勇太郎、宫下秀洋、[木尾]原武雄、小泉重郎、三轮芳郎。

    八段阵营中的濑越宪作、铃木为次郎、加藤信等元老棋手未参加,此外,岩本薰忙于日本棋院的事务处理,桥本宇太郎正在关西,因而也未能出场。投奔围棋新社的棋士们当然没有参加,但独自复归的[木尾]原武雄在本期大手合中取得了 7胜1 负的好成绩,从而升为六段。另外升六段的还有宫下、曲、本田寿子、大洼、加纳嘉德等棋士。本次大手合给人以年青棋士进步神速之感,藤泽的成绩为 5胜 3负。

    这年还例外地进行了夏季大手合,这自然是为了满足希望弥补对局不足的年青棋士的热望。当时的对局不取任何报酬,但大家热情仍然很高。战后棋界便是这样在棋士们的热情支持下迅速得以复兴,此时的藤泽正值22岁。

TOP

冠军战前史



    藤泽秀行棋士生涯的足迹自昭和 15 年入段起始。当时棋界的例行比赛仅有大手合(注:大手合即全体棋士都能参加的升段赛。)和本因坊战。本因坊战参加的资格限于五段以上的棋士,因此藤泽的对局唯有大手合。这样,藤泽入段后的数年间也就只留下了升段的记录。随着战争的升级和激化,大手合越来越显得衰败,及至昭和 20 年,位于赤坂馏池的日本棋院在东京大空袭中也被烧成一片瓦砾,比赛终于不得不中断了。且不说战争给社会全体带来的重创,即使是棋界,又即使是藤泽一人,也处在深深的悲叹之中,因为空袭,他失去了家,也失去了好对手铃木圭三......

    但是棋界的复兴开始甚早。昭和 20 年 11 月,棋士全体会议召开,讨论了重建日本棋院的议题。并且在第二年,即昭和 21 年起恢复了大手合。在这人心复苏、全社会致力于送别最黑暗生活的年代里,棋士们也为着棋道中兴而奔走努力。这是很值得赞叹的。关于大手和重开的情况,高川七段在《棋道》上这样写到:

    “‘到这地步,近期内大手合大约是不会再有了吧?’但这一预测竟然被推翻了,春季大手合又重新开始。--慢慢地棋士们又集中到了一起,会面是相互长久地问候的情景随处可见。‘好久不见了,一切都好吗’这是郑重其事的寒暄;‘你还活着啊!’这是较为鲁莽的招呼。

    “久违了的对局!相离一年的对局!面对着棋盘,从心底向上涌起的是那样深切的快乐,就象见到了久别的恋人那般高兴。”

    尽管粮食供应情况恶劣,但仍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棋士,大约 40余名参加了大手合。其中有的人刚刚复员回来,有的人则背着登山背囊自疏散地赶来,由此可见棋士们是多么渴望对局。但是,对局场所时时变化,而棋士们还得日日为着生活奔忙。连高段的高川,据说也在闹市卖过干鱿鱼。关于藤泽,《棋道》曾登过这样的杂谈:

    “在战后的混乱期内,不管张三李四都拼命地去做买卖,这是一个掮客的时代,棋士亦无法一心一意地下棋。我们的天才藤泽秀行四段也被卷入了这一漩涡,并顺流而行。如果生活不能安定,提高棋艺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干脆毅然投身到买卖中去。有时,他出现在棋士中间--‘知道有谁要买汽油吗?’‘价钱多少?’‘一千桶大约三百万元’....‘有毯子卖吗?俺想买一条。’‘只买一条可不行啊,要么一万条一齐卖给你。’..‘有人想要买牛,可是找不到卖主。’‘哪里的?’‘是千叶县的人。’‘即使有人要卖,运输也很困难呀。’‘没问题,那边负责去拉。’......

    “象这样一类经纪人的套路似乎相当熟练,但是,却没见他有多少收获。不过,如果那些生意都做成了,那么,或许我们也就见不到如今对局势如破竹的棋士形象了。大概正是天惜人才,故才不让他成功吧?--现在,他自然只剩下紧盯吴清源奋力追赶这一条路了。”

    昭和 22 年 5月,发生了“围棋新社”事件。前田陈尔、坂田荣男、[木尾]原武雄、山部俊郎、桑原宗久、[土盒]入逸造、儿玉国男、石毛嘉久夫等 8名棋士因不满于棋院的现状,上书要求改革并提出了有关方案。但是,却没有被棋院首脑部采纳。于是,以此为由,八棋士脱离了日本棋院,另外组成围棋新社。藤泽受到了参加新社的劝说,但他拒绝了。对他们的意见的赞同处虽然不少,可是,他仍然舍弃不了棋院。

    围棋新社自己不举办比赛,采用由坂田、[木尾]原向吴清源挑战一类的新对局办法,渐渐地他们走入了窘迫的境地。于是一年后[木尾]原、再一年后全体复归日本棋院,事件就此落幕。但是,这一时间也并非以完全的失败告终,它促使棋院当局反省,以此为契机,围棋的普及振兴、棋士生活的安定等等问题,开始受到了认真的对待。久旱逢甘霖,此举对改革棋界的状况效果极其显著。

    正当百废待兴的时侯,日本棋院新馆落成于高轮。在作为开馆纪念而举行的年青棋士锦标赛中,藤泽获得了三、四段部的优胜。这个比赛虽不是正式的,但却是藤泽围棋生涯中优胜的第一弹。昭和 23 年之后的数年年,可说是藤泽棋士生涯中最为勤勉的时期,他断烟戒酒,从早到晚埋头于棋艺的研究。为了扩展自己在棋艺上的视野,他的兴趣又同时朝向了其他的学问,上至中国的古典著作,下至现代社会科学的诸般学说,凡可接触到的,均成为他的涉猎之物。

    谈到藤泽这一时期的棋史,不能不提到“黎明会”。所谓黎明会,就是以藤泽库之助为首的年青棋士们的棋艺研究机构。这个机构的最初成员有八段棋士藤泽库之助,五段棋士铃木五良、杉内雅男、藤泽秀行,四段棋士曲励起、大洼幸雄,三段棋士武田博爱、[木尾]和为、本田寿子等10人,后来又增加了高川和[木尾]原。他们中大部分后随围棋新社复归,又一起加入了日本棋院。黎明会的意义在于它举办的比赛无视段位制的界限,实行全员分先大循环相互较技。藤泽在比赛中因击败藤泽库之助而出人头地,从此活跃起来。黎明会于昭和25年因无法发表棋谱而解散,然而黎明会的比赛这一革新性的尝试,却给昭和30年前后相继诞生的新闻棋战以极大的影响,即使说现在的头衔战原型就是当时黎明会的比赛,这也并非言过其实。

    昭和25年,关西棋院的独立震动了棋界。当年 2月,东西对立达到顶点时进行的“东西对抗战”拉开战幕,在这次对抗战中出场也是藤泽棋士生涯中难以忽略的一段历史。对抗战由东西各出12名棋士捉对搏杀。其间,藤泽战胜佐藤直男,佐藤悔恨交加而致流泪;迎战桥本宇太郎的山部第一手便下在天元,而桥本则迅即应以小飞等事件,为以后留下了诸般的话题。对抗战的结果是 7比 5,西军高奏凯歌,但在随后进行的获胜棋士擂台赛中,[木尾]原又逐一击败了西军棋士,从而使东军重新扬眉吐气。

    自那时起,[木尾]原、藤泽、山部等战后派倍受赞誉,“钻石机[木尾]原、特异感觉藤泽、华丽山部”,这是人们对他们的称呼,他们的棋艺给棋迷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此间,新闻棋战增办了藤泽对山部三番棋特别对局(藤泽 2比 1胜),自此藤泽作为最受欢迎的棋士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藤泽说:“现在想来当时是多么的自负,总认为无论与任何人对局自己都无疑会赢。记得与山部的三番棋,自己虽也有棋逢对手的感觉,但原本是两日制的对局,还是在第一天的上午就结束了。”

    昭和二十年代出现了藤泽库之助第一位九段,高川也获得了本因坊称号,但这些情况并未使棋界的格局发生变动,仍是吴清源独据棋坛的时代。此时将称霸十番棋的吴清源作为自己追赶的终极目标的也正是藤泽。首次向吴清源的挑战是在昭和24年,当时举办了“吴对新锐挑战赛”,由五段棋士中选拔出来的藤泽、杉内和小泉重郎三位棋士受先对吴。结果仅杉内获得一局胜,由此可见藤泽与吴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进入二十年代后期,为了真正了解吴清源的强大所在,棋士们在各个方面都作了努力,关于这点《棋道》登载了藤泽、衫内等的意见。藤泽认为吴行棋“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而杉内则认为吴是“听任自然的流派”。昭和28年举办了“选拔棋士总战”,优胜者将获得向吴清源挑战六番棋的机会,参赛者有坂田、宫下、杉内、藤泽,结果坂田获得优胜,藤泽失去了这一宝贵的机会。在六番棋中,坂田 4胜 1和 1负获胜,他赢得了众人的羡慕。但时隔不久,坂田却在同年进行的与吴的十番棋中遭到惨败,结果坂田未能动摇吴称霸棋坛的地位。昭和29年,进行了“吴九段对日本棋院最强七段战”,藤泽获得向吴挑战的机会,但仍遭挫败。

    结果,藤泽虽未能触动吴的地位,但以吴为目标进行的努力,却使藤泽在棋艺上获得了极大的飞跃。进入昭和三十年代,十番棋随着吴清源与高川之战的结束而完结,棋界进入头衔战的时代。以上,便是藤泽的头衔战前史。

    所有棋士均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竞争的头衔战使坂田、高川、藤泽等棋士表现才华有了绝好场所。棋界的兴趣中心也转向谁是当年的最强者。本书即是藤泽在头衔战中的完整记录。

TOP



    最近我深切感到,自己 50 年的围棋生涯踏上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此间,我的对局已逾千数,确没有一局,甚或一手棋能领自己满足。当一个人越努力,他所追求的真理越高远时,或许就会出现我这样的焦躁心情,在时间所剩不多的今天,不安困扰着我,使我常常失眠,这时,与我相伴的,又唯有棋子和棋盘。

    作为棋士,本书是我的完整记录,通篇似无一局称得起会心之作,可说是一部诸多失败与教训的记录。不过,倾注于每局之中的,坚韧不拔追求围棋真理的强大信念,才是我寓于此书的本意。所以,读者在书中所看到的每一局都是藤泽的真实之作。看过本书之后,有人会为那样的误算而惊愕,也有人会为盘中的拼搏而感慨,或许因此便认识到了真正的秀行。总之,不论您采用何种方式阅读此书,只要在读后能够获得某些感受,那么出版此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大半。

    循着130 余盘对局,我回顾了自己的围棋生涯,方明白 50 年后的今天棋艺确有进步。正因如此,我将更珍惜此后这有限的时光,虚心勤奋,争取达到棋艺的最高境界,以报答培育我的棋界,感谢本书的所有读者。

    我将永远进取!

藤泽秀行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5-1-1 22:11 编辑

藤泽秀行年谱



(截止于1983年)



大正14年(1925)
    6月19日  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西户部町字石崎190号,父重五郎,母绢子,为家中长子。同胞兄妹4人,姐丰子(生于大正11年),弟旭(生于昭和4年),妹文
子(生于昭和7年),另有异母兄弟19人。

昭和4年(1929)
    4岁。热衷于拍洋画和玩玻璃球。自孩童时期便显示出超群的竞技能力,因为总是获胜,赢来的洋画和玻璃球很快就装满了柑桔包装箱,有时将玻璃球埋在庭院的角落里。拍洋画游戏,经常玩得使指甲剥落。

昭和5年(1930)
    4月  随父重五郎学棋,学棋的条件是停止玩洋画和玻璃球。在父亲提出条件的第二天早晨,藤泽聚集起附近的小朋友们:“来吧,这些都送给你们了!”边说边将柑桔箱中的洋画和玻璃球抛撒出去。父亲重五郎生于安政3年(1856),年青时在静冈经营制丝工厂,后来做生意赚了许多钱,几乎每天都有4箱钱运回家中。昭和初期,生意赔了十万元(相当于现在货币值约一亿日元),从此对经商心灰意冷。秀行出生前,全家迁至横滨,依靠出租房屋度日。重五郎喜欢下围棋。
    9月14日  游玩时不慎跌落到河里。所谓的河不过是工厂排放废水的脏水沟,水面上漂浮着油污。这条极其危险的河沟每年都要淹死一两个孩子。碰巧的是,藤泽落水处旁边有个铁匠铺,结果被铺中的两个年青人救了上来。此后几天藤泽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由于脏水进入肺中,医生断言已经没救了。起初不断便血,但卧床三个月后竟奇迹般生还。这自然托庇于双亲给予的强健身体,同时运气也好。据说母亲绢子常常笑着说他是个死而复生的人。

昭和6年(1931)
    4月  就读于横滨市立西户部小学校。上了小学后,开始到围棋会社学棋,开始是由父母陪伴去,后来则是说声“走啦”便一个人独自去。

昭和7年(1932)
    与濑越宪作七段下9子指导局,未下完,但棋艺受到表扬。

昭和9年(1934)
    日本棋院院生。水平相当于业余二、三级。自此时起,藤泽幼小的心灵中想的便只有围棋,并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学棋生涯。当时的日本棋院在赤阪馏池。

昭和11年(1936)
    3月  毕业于横滨市立西户部小学校。

昭和12年(1937)
    1月14日  本因坊秀哉名人授5子指导棋,148手,执黑中盘胜。

昭和13年(1938)
    2月  自日本棋院回家途中,在横滨站转车时从站台上跌落,当时思想上正想着对局中的事。掉进过脏水河,掉进过水池,如今又从站台上跌下去,自小便是这种冒冒失失的性格。

昭和15年(1940)
    昭和14年度秋季院生决胜循环赛,以5胜2败的成绩入段。

昭和17年(1942)
    前期大手合5胜3败,升为二段。

昭和18年(1943)
    前期大手合7胜1败,升为三段。

昭和20年(1945)
    5月29日  横滨大空袭。家中只有藤泽和上高中的弟弟,其他人已疏散,藤泽受伤,房屋毁于大火。
    9月20日  父亲重五郎去世,享年89岁。

昭和21年(1946)
    6月  升为四段

昭和23年(1948)
    12月  升为五段)

昭和25年(1950)
    6月  升为六段
    11月14日  与星名元子(父池太,母采,长女)结婚,住在东京都杉并区东田町一丁目十八番。

昭和26年(1951)
    12月30日  长子秀树出生。

昭和27年(1952)
    6月  升为七段。
    7月2日  首次当选为日本棋院理事。

昭和28年(1953)
    1月14日  次子寿三出生。

昭和29年(1954)
    1月18日  当选为日本棋院理事。

昭和30年(1955)
    3月31日  当选为日本棋院理事。
    5月25日  三子嘉浩出生。

昭和31年(1956)
    2月16日  击败宫下秀洋八段,首次进入第11期本因坊战循环圈。
    5月3日  第11期本因坊循环赛结束,2胜4败被淘汰。

昭和32年(1957)
    10月17日  第一期首相杯争夺战决赛,击败大平修三七段获冠军。

昭和34年(1959)
    6月30日  当选日本棋院理事。
    7月  升为八段。
    9月29日  第一期日本棋院第一位决定战三番棋,2比1击败宫下秀洋八段获冠军。

昭和35年(1960)
    1月28日  第5期最高位战挑战赛五番棋,3比1击败坂田最高位夺得冠军。
    6月23日  第15期本因坊战挑战赛七番棋,2比4负于高川格本因坊。
    6月30日  当选为日本棋院理事。

昭和36年(1961)
    2月2日  第6期最高位决定战挑战赛五番棋,1胜2败1和负于挑战者坂田荣男。
    3月8日  第8期日本棋院选手权战挑战赛三番棋,1比2负于坂田荣男选手权者。

昭和37年(1962)
    8月5日  第1期名人战循环赛9胜3败,荣登名人位。
    10月8日  四子秀敏出生。

昭和38年(1963)
    1月2日  第10期NHK杯争夺战决赛,负于桥本宇太郎九段。
    9月29日  第2期名人战挑战赛七番棋,3比4负于坂田荣男,卫冕失败。
    10月18日  升为九段。

昭和39年(1964)
    3月15日  第11期NHK杯争夺战决赛,负于坂田荣男。
    7月25日  “藤泽教室”开办。
    8月12日  五男一就出生。
    9月7日  第3期名人战挑战赛七番棋,1比4负于坂田荣男名人。

昭和40年(1965)
    4月20日  第2期专业十杰战决胜三番棋,2比1击败高川格九段获得冠军。
    在东京代代木开办事务所。

昭和41年(1966)
    2月4日  第10期东京新闻杯争夺围棋选手权决胜三番棋,2比0击败曲励起八段获得优胜。
    3月20日  第13期NHK杯争夺战决赛,负于高川格九段。
    5月26日  第21期本因坊坂战挑战赛七番棋,4比0负于坂田荣男本因坊。

昭和42年(1967)
    10月19日  第15期王座站决胜三番棋,2比0击败桥本昌二九段获得优胜。

昭和43年(1968)
    4月20日  第5期专业十杰战决胜三番棋,2比1击败坂田荣男获得冠军。
    10月24日  第16期王座战挑战赛决胜三番棋,2比0击败坂田荣男卫冕成功。
    12月26日  第7期十段战挑战赛五番棋,1比3负于坂田荣男十段。

昭和44年(1969)
    3月20日  第16期NHK杯争夺赛决赛,击败藤泽朋斋九段,首次获得NHK杯。
    4月20日  第1期快棋选手权战,击败藤泽朋斋九段获得优胜。
    11月18日  第17期王座战挑战赛三番棋,2比0击败大竹英雄八段,三连霸。

昭和45年(1970)
    3月5日  第1期全日本第一位战挑战赛三番棋,1比2负于大竹英雄第一位。
    10月16日  第9期名人战挑战赛七番棋,4比2击败林海峰名人,第2次获得名人
位。
    11月13日  第18期王座战挑战赛三番棋,0比2负于坂田荣男挑战者。

昭和46年(1971)
    10月6日  第10期名人战挑战赛七番棋,2比4负于林海峰挑战者,卫冕失败。

昭和47年(1972)
    10月5日  第11期名人战挑战赛七番棋,2比4负于林海峰名人。

昭和49年(1974)
    2月7日  六子俊六出生。
    6月27日  第4期全日本第一位战挑战赛三番棋,0比2负于大竹英雄第一位。

昭和50年(1975)
    8月3日  住所迁至东京都杉并区方南町1-49-8。
    11月11日  长女德子出生。

昭和51年(1976)
    1月8日  第1期天元战决胜五番棋,3比0击败大平修三获得天元位。
    2月5日  八强争霸战决胜三番棋,1比2负于赵治勋七段。

昭和52年(1977)
    2月8日  第1期棋圣战决胜七番棋,4比1击败桥本宇太郎,荣获第1期棋圣。
    东京代代木事务所关闭。

昭和53年(1978)
    3月23日  第2期棋圣战挑战赛七番棋,4比3击败加藤正夫本因坊。
    10月22日  第11期快棋选手权战决赛,负于武宫正树九段。
    11月30日  住所迁至神奈川县川崎市南生田一丁目十八番七号。
    12月13日  第4期天元战决胜五番棋,1比3负于加藤正夫本因坊。

昭和54年(1979)
    1月23日  获第16届秀哉奖。
    2月27日  第1期亚洲航空杯争夺战决赛,负于坂田荣男九段。
    3月2日  第3期棋圣战4比1击败石田芳夫九段,棋圣三连霸。

昭和55年(1980)
    2月28日  第4期棋圣战4比1击败林海峰九段,四连霸。

昭和56年(1981)
    2月19日  4比0击败大竹英雄十段,棋圣五连霸,获得使用名誉棋圣称号的权
利。
    2月28日  五子一就入段。
    3月2日  第28期NHK杯争夺战决赛,击败高木祥一八段,第2次捧杯。
    10月3日  藤泽秀行围棋访华团前往中国。

昭和57年(1982)
    3月17日  4比3击败林海峰九段,棋圣六连霸。
    5月14日  率领青年棋士访问中国。

.....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