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秀行老师爱棋,才那么苦苦地追求,奋斗不息
今天,虽然由于身体状况的不允许,秀行老师很难再来中国,但他对中国棋界的关注,对中国围棋手们的关心却仍然是一如既往。每次,我去秀行老师家,他都会向我打听他所知道的中国围棋手们的近况。由于我早已是两耳不闻棋界事了,能告诉他的也就是从我儿子那里听来的只言片语。
仅此,秀行老师也感到满意。他很为今天中国棋手们的待遇、地位的提高感到由衷的高兴。但他也担心舒适的生活会挫磨人的斗志,特别是容易衰退艰苦奋斗的精神。棋手一生追求的是棋艺,绝不能因为得到了许多便放弃了追求。不应该忘记,一个棋手能得到的不也是因为棋艺吗?
棋艺不是价牌,而是天职和乐趣。在秀行老师负债累累被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时,他最痛苦的就是不能静心去下他所热爱的棋。秀行老师拿到过许许多多的冠军,获得过很多的荣誉,也领到过巨额的奖金。他除了很高兴那奖金能帮助他还去一部分债务之外,对其他都很淡然。然而秀行老师更关注的却是对局的质量和内容,他常常会为某一个错误久久地反省,直到找出他自己满意的答案。这不光是对他自己下过的棋,就是别人下过的棋也是一样。
记得有一次,秀行老师突然打来电话问我,看过谁跟谁的对局没有?我当然是不会看过的,秀行老师便在电话里告诉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手顺,在那个局部他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好手。同时,立即叫我告知我儿子,让他好好学学。这可苦得我折腾了半天,对棋早已生疏,日语也不过硬的我,怎么能弄明白是怎么一盘棋?等儿子晚上回来后找出棋谱给我,我才勉强猜到秀行老师说的是哪步棋。这种事我还算是遇到的少的了,可能是因为我的日语还不过关的原因,秀行老师与我交流感到吃力吧?换了其他棋手,那就没我这么运气了。如,林海峰、武宫正树、小林觉等一流棋手,以及高尾、森、山田等年轻棋手们,他们都往往在深更半夜或寂静的黎明,被秀行老师的电话铃声叫起,讨论这一步棋、那一个变化的。一谈常常就可以长达一两个小时。
秀行老师对棋艺的这份探索之心,这种执著的追求,和那一丝不苟的态度,是难有人匹敌的。对秀行老师来说,输赢都要对棋艺进行反省,哪怕是出毛病输了也不会因此而放松对整局内容的检讨,更不会将出的毛病作为自己输棋的理由。能做到这点,我认为没有对棋深诚的爱,是做不到的。
秀行老师爱棋,才那么苦苦地追求,才那么地奋斗不息。当然,由于棋能给人带来许多,如钱财、荣誉、名气,以及与此完全不同的思想、文花、人生境界等等。棋本身便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我不敢轻易断言这些差别的好坏,也就是说,为什么而去爱棋本身很难说有好坏之分,这只能由每一个棋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不同来决定的。但秀行老师对围棋的爱,对围棋的这种敬业精神是让我肃然起敬的。我虽是一个从棋场上逃走的败兵,但我也爱棋,只是用的另外一种方式,走的另外一条道路。我做不到秀行老师那样的高境界,但我知道这个基本的原理,围棋是有生命的,不管是致力于专业,还是热心于教学,你对围棋付出多少感情,它就给你多少收获。在这里,任何运气都是不可能持久的,再厚的老本也会被吃空的。这不仅仅是棋理,不也包含了很深的人生哲理吗?
秀行老师教棋最强调的就是: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判断,不要管他是高手、名手,再好的棋不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都不会是好棋。棋,要自己去领会,自己去创造。模仿就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发展的希望。秀行老师从来都很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甚至于低段的小毛头。不过,如果他一旦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话,他是从来都不会附和任何人的意见的,这种性格是秀行老师从他刚学棋时就养成了的。
谦虚不是借用。这在秀行老师做人上也是如此,大家说的话是大家的好意,外界的评论是社会的看法,秀行老师按自己的个性毅然走他自己的路。这说起来轻松,实际上是需要勇气和胆魄的。要知道,人生活在这万千世界之中,对一些东西总难免有些顾虑、有些畏惧、有些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的困扰。我行我素,活出自己的人并不多。在这点上,秀行老师是幸运的,也是令人羡慕的。幸运的是他有这份气魄,和天使、地利与人和;羡慕的是他除了还债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也是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造化。就如秀行老师所说,棋是靠自己脑子想出来的,那人生也是根据自己能力去创造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生,都应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追求。不要因为将来的顾虑而放弃现在,对与错都应无怨无悔,大步走自己的路。我正是受秀行老师这种思想的影响,才有了勇气再一次走进婚姻,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人生如棋局。棋理与哲学,这中间有着扯不断的丝絮,分不开的交融。“学习,不光是在棋艺上,也在知识上吧。”这是秀行老师常常告诫我们母子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