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六、秀行老师爱棋,才那么苦苦地追求,奋斗不息

  今天,虽然由于身体状况的不允许,秀行老师很难再来中国,但他对中国棋界的关注,对中国围棋手们的关心却仍然是一如既往。每次,我去秀行老师家,他都会向我打听他所知道的中国围棋手们的近况。由于我早已是两耳不闻棋界事了,能告诉他的也就是从我儿子那里听来的只言片语。

  仅此,秀行老师也感到满意。他很为今天中国棋手们的待遇、地位的提高感到由衷的高兴。但他也担心舒适的生活会挫磨人的斗志,特别是容易衰退艰苦奋斗的精神。棋手一生追求的是棋艺,绝不能因为得到了许多便放弃了追求。不应该忘记,一个棋手能得到的不也是因为棋艺吗?

  棋艺不是价牌,而是天职和乐趣。在秀行老师负债累累被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时,他最痛苦的就是不能静心去下他所热爱的棋。秀行老师拿到过许许多多的冠军,获得过很多的荣誉,也领到过巨额的奖金。他除了很高兴那奖金能帮助他还去一部分债务之外,对其他都很淡然。然而秀行老师更关注的却是对局的质量和内容,他常常会为某一个错误久久地反省,直到找出他自己满意的答案。这不光是对他自己下过的棋,就是别人下过的棋也是一样。

  记得有一次,秀行老师突然打来电话问我,看过谁跟谁的对局没有?我当然是不会看过的,秀行老师便在电话里告诉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手顺,在那个局部他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好手。同时,立即叫我告知我儿子,让他好好学学。这可苦得我折腾了半天,对棋早已生疏,日语也不过硬的我,怎么能弄明白是怎么一盘棋?等儿子晚上回来后找出棋谱给我,我才勉强猜到秀行老师说的是哪步棋。这种事我还算是遇到的少的了,可能是因为我的日语还不过关的原因,秀行老师与我交流感到吃力吧?换了其他棋手,那就没我这么运气了。如,林海峰、武宫正树、小林觉等一流棋手,以及高尾、森、山田等年轻棋手们,他们都往往在深更半夜或寂静的黎明,被秀行老师的电话铃声叫起,讨论这一步棋、那一个变化的。一谈常常就可以长达一两个小时。

  秀行老师对棋艺的这份探索之心,这种执著的追求,和那一丝不苟的态度,是难有人匹敌的。对秀行老师来说,输赢都要对棋艺进行反省,哪怕是出毛病输了也不会因此而放松对整局内容的检讨,更不会将出的毛病作为自己输棋的理由。能做到这点,我认为没有对棋深诚的爱,是做不到的。

  秀行老师爱棋,才那么苦苦地追求,才那么地奋斗不息。当然,由于棋能给人带来许多,如钱财、荣誉、名气,以及与此完全不同的思想、文花、人生境界等等。棋本身便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我不敢轻易断言这些差别的好坏,也就是说,为什么而去爱棋本身很难说有好坏之分,这只能由每一个棋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不同来决定的。但秀行老师对围棋的爱,对围棋的这种敬业精神是让我肃然起敬的。我虽是一个从棋场上逃走的败兵,但我也爱棋,只是用的另外一种方式,走的另外一条道路。我做不到秀行老师那样的高境界,但我知道这个基本的原理,围棋是有生命的,不管是致力于专业,还是热心于教学,你对围棋付出多少感情,它就给你多少收获。在这里,任何运气都是不可能持久的,再厚的老本也会被吃空的。这不仅仅是棋理,不也包含了很深的人生哲理吗?

  秀行老师教棋最强调的就是: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判断,不要管他是高手、名手,再好的棋不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都不会是好棋。棋,要自己去领会,自己去创造。模仿就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发展的希望。秀行老师从来都很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甚至于低段的小毛头。不过,如果他一旦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话,他是从来都不会附和任何人的意见的,这种性格是秀行老师从他刚学棋时就养成了的。

  谦虚不是借用。这在秀行老师做人上也是如此,大家说的话是大家的好意,外界的评论是社会的看法,秀行老师按自己的个性毅然走他自己的路。这说起来轻松,实际上是需要勇气和胆魄的。要知道,人生活在这万千世界之中,对一些东西总难免有些顾虑、有些畏惧、有些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的困扰。我行我素,活出自己的人并不多。在这点上,秀行老师是幸运的,也是令人羡慕的。幸运的是他有这份气魄,和天使、地利与人和;羡慕的是他除了还债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也是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造化。就如秀行老师所说,棋是靠自己脑子想出来的,那人生也是根据自己能力去创造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生,都应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追求。不要因为将来的顾虑而放弃现在,对与错都应无怨无悔,大步走自己的路。我正是受秀行老师这种思想的影响,才有了勇气再一次走进婚姻,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人生如棋局。棋理与哲学,这中间有着扯不断的丝絮,分不开的交融。“学习,不光是在棋艺上,也在知识上吧。”这是秀行老师常常告诫我们母子俩的。

TOP

五、1994年,秀行老师在银座一个高级俱乐部里成立了秀行会,并以此来增加我的收入

  1991年春,我只身东渡日本.一年后将儿子也接到了日本,母子二人便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历程。当时,我除了有份正式的工作外,几乎就没有额外的工作,那份微薄的月薪是很难养活我们母子二人的。幸好当时还有位朋友赞助了我们的房租,才能平安度过。但孩子在日本是最费钱的,越大越费钱,长期下去,我势必维持不了现状。但日本的经济那时已经走入低迷,泡沫经济的后遗症正在日渐明显,找工作又谈何容易!更何况日本棋院的棋手们对下指导棋是早已各据阵营,想打进去已是难事。同时,这意味着夺人饭碗,为此我是宁肯饿死也不肯去做的。即使有人来请,我总是要事先问清楚,那里有没有日本棋手在任教,倘若有的话,我便婉转拒绝。虽有朋友说我太迂腐,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没有必要顾虑那么多,以自己的实力与能力得到工作,并不是夺人饭碗。这话说的是不错,但日本的其他棋手也要生存,我于心不安呀。除非是没人去的地方,我才会欣然应邀前往。这一方面是我的处世态度,一方面是由于刚到日本时离婚的伤痛也使我不肯轻易在外露面。

  对此,秀行老师和母亲没有责怪我,只是看着我肩负重任,承受着艰难很是担心。于是,在1994年,秀行老师在银座一个高级俱乐部里,召集自己的各界崇拜者,成立了秀行会,让我每周去一次给这些会员们下指导棋,他则一月一次给他们开办讲座,用这种方式增加我的收入。虽然那是一份没有保证收入的工作,特别是后几年日本企业发展不景气,大量裁减业务招待费,到俱乐部来的客人日益稀少,但多多少少还是解决了我许多困难。这不光是经济上,更在心灵上,秀行老师的这份无私爱心,给了我重新奋斗的勇气。从那以后,我也能坦然地去对待离婚给自己和儿子身心造成的创伤;坦然去面对社会的是非评说;坦然去接受讥讽与嘲笑。因为,几乎每个朋友或客人都对我充满关心和爱护,在大事小事上给我安慰,有这么多信任、了解我的人,又何必去在乎几多的苍蝇嗡嗡叫呢?

  再说,人非完人,我自己过去又何曾没有做过错事,有人误解我,说我坏话也是情理之事,真正要置我于地狱的人并不多,我大可不必为此封锁自己。所以,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反省宽容之心才是为人之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年轻时就晓得的道理一直到人过中年才有切身的感受。倘若,没有那场婚变的劫难;倘若,没有秀行老师,特别是秀行老师的夫人--我的日本母亲的教诲。恐怕,我至少也仍是一个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和争强好胜的倔女人吧!秀行老师给我的帮助,还只是在那找工作挣钱方面呢,更重要的不是在心灵上唤醒我重新塑造自己吗?

  记得刚去日本的头两年,秀行老师对我发过几次火,那是很可怕的。缘由不为别的,就为我从此不想再踏入专业棋界。他太错看了我的围棋才能,一定要我不放弃学习,去参加他的围棋合宿和研究会。他总说:“将来一定有你重新参加世界围棋比赛的机会,暂时的阴X总会过去的,棋界不是那个人就能遮天的。不出几年,只要你潜力努力,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可我对自己的才能是完全没有信心的,加之在棋界对所经历的一切又心灰意懒,不论秀行老师怎么生气,怎么责骂,我就是不肯答应。这件事,真是大大伤了秀行老师的心。

  几年后,果然不出秀行老师所料,各种世界比赛机会逐渐增多,许多女棋手一跃成为明星。秀行老师在夸奖她们的努力之余,总是不无惋惜地对我说:“小孔啊,当初你要是听老师的话那该多好啊!”我深感惭愧与自责,我惭愧秀行老师错爱了我;我自责辜负了秀行老师的希望。我不敢说自己心静如水,但对胜负、名利的淡泊也确实使我再也无法驰杀在疆场。我早已是与事无争、与人无争,这可能还不能说是人各有志,而是人各有缘吧。我这一生与围棋可能具有解不开的缘,但与胜负却早已是缘分了尽了吧。也许,秀行老师现在听到这话,可能还会骂我,那我再挨次骂,也改变不了自己。人生就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可不管怎么说,我是太辜负秀行老师的一片苦心了。为此,他也更希望我儿子能茁壮成长,快快成才吧!

  秀行老师对我乐于助人,有时真到了我都打抱不平的地步。这个朋友有这个困难了,那个棋手有那个困难了,东边的熟人来求他帮点什么忙,西边的相知来请他出点什么力,每天他就为此忙得一塌糊涂。其实,他自己该干的许多事都没干呢。而且,不管多累,每天一大早,他是必定要起来摆棋谱研究的。他那个岁数,那个身体,哪吃得消啊!我怎么劝都是无济于事。对一个自己借钱去帮朋友还债的人,说什么有用呢?我想,秀行老师人缘广泛,就因为他的这种豪侠心肠与气魄吧。这样的老师难道不叫人生敬与心疼吗?

  秀行老师几年前患过两次癌。一次是胃癌,一次是淋巴癌。经过手术治疗与化疗后,对鱼肉便不肯动筷子了,母亲为增加他的营养,总是将各类蔬菜搭配得当,做得美味可口,才使老师的身体得到较好的保养。要知道,当几年前秀行老师为了不伤害大脑,曾宁肯忍受化疗的痛苦,也拒绝做淋巴癌的手术时,医生就宣判他活不过半年。几年过去了,秀行老师依然如故,难免不让那医生惊叹奇迹的发生。其实,这也是母亲照顾得好啊。

  山一样的债务在漫长的岁月里终于渐渐减少了,但秀行老师的赌性依然没有衰退。每个周末肯定是赛马场的忠实赌客,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而且名曰这为锻炼身体,好在现在学会了节制,输完筹码金就打道回府,不再去豪赌狂赌,否则,这债到何时才能了啊!

  秀行老师嗜好读书,家中各类书籍真是琳琅满目,每晚入睡前必然要看会儿书。他常告诫我:“要多看书,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境界,视野开阔了,心胸也就开阔了。这点在下棋时尤为重要,做人也是如此。”秀行老师喜欢行侠仗义,喜欢狂放不羁,在他的身上有许多矛盾的地方,但又都被他牵强地串联在了一起。有血有肉,有错有对。更给人一种真实,一种沉思。秀行老师身上有太多可学的品质与精神,但也有万不可仿效的浪漫与潇洒。

  在我的眼里心中,秀行老师不是一个完人。作为棋手,他是可敬的;作为丈夫,他是可叹的;作为父亲,他是可怨的;作为男人,他是可爱的;作为长辈,他是可靠的;作为朋友,他是可靠的。

  我常常对着秀行老师给我的一幅字“无误”深思,这“无误”是不是秀行老师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呢?当人大彻大悟时,也就是到了不误的境界。但那时要经过多少磨难和坎坷啊!秀行老师的人生不就是一幅充满着波涛浪涌的天地人间画卷吗?

TOP

四、我儿子去日本后,秀行老师在为他学棋的路上大开绿灯

  我儿子去了日本之后,我去秀行老师家的次数少了。因为每个周末,我都要带儿子去游乐场或到公园去玩。不过,刚开始那会儿,我仍会每月带儿子去秀行老师家一次。后来,由于儿子学业加紧,又开始了学围棋,便更减少了去秀行老师家的次数。但是,秀行老师和母亲从不为此而责怪我,还让我安心带好儿子。

  对刚学棋的儿子,秀行老师倍加宠爱,每次到他家去时都询问儿子的棋艺进步如何,时不时还测验一下儿子的水平。当我儿子还没进入院生,秀行老师的围棋合宿和研究会就叫他去参加,并让他的学生们给我儿子辅导,为我儿子学棋的路上大开绿灯。要知道,那时候想去参加秀行老师围棋合宿和研究会的人都是日本围棋界的佼佼者,许多人想挤都挤不进去,而秀行老师一定要指名我儿子去,有时都让我恐慌,担心给秀行老师和别人增添麻烦。可秀行老师认定的事,是不容别人改变的,我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我儿子学棋进入第五个年头,终于有了资格去参加院生的入段验试比赛。近两个月的赛期,我的失眠症就是那时的的;儿子也身心疲惫,他的学校课程在半年前就放弃了,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但是,儿子已经贪玩了四年,半年前才开始用功,这不是临时抱佛脚吗?而且,当时院生比我儿子强的人用手指都数不完,儿子要挤入前三名实在是难于上青天,我本只抱着让儿子去锻炼一次的心情,可儿子心里有压力啊!真是每盘棋都震动他还年轻幼稚的心弦。我佯装视而不见,尽量给儿子减轻心理负担,心中是又心疼又焦虑。两个月的时间好漫长啊,我们母子俩都在受煎熬,秀行老师夫妇也并不比我们轻松多少。秀行老师时不时叫他的学生去院生处看比赛,然后将我儿子的成绩告诉他。那可是从东京坐电车要近两个小时才能到的地方啊!特别是最后一场比赛,秀行老师便叫学生呆在那里一直等到赛完,期间时时跟他电话联系。从中午直到黄昏,名次才见分晓。当我儿子终于挤进了前三名,秀行老师一听说后真是好高兴,他立即叫他的学生马上打电话通知我,让我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但是,秀行老师是一个对棋艺绝不虚伪放松的人,他谆谆地告诉我们母子说:“令文(我儿子取名叫孔令文)是入了段,这孩子的运太强,但是他的水平还差得太远,今后要更加努力才是。”从此以后,秀行老师对我儿子的要求就更严了。秀行老师的夫人曾对我说过,秀行老师现在是年纪大了,体力也不济了,否则,他是很想把我儿子带在身边亲自教授的。我儿子不才,能得到秀行老师如此这般的宠爱也真是他的福份了。

TOP

三、我很敬重、感激秀行老师,但我最爱戴的是秀行夫人

  我很敬重、感激秀行老师,但我最爱戴的却是秀行的夫人。她待我就如自己的女儿一样,不光每次都给我做许多我爱吃的菜,教我处理各种人与物,更令我倾心的是她的宽容大度和坚毅忍耐的精神。秀行老师若没有她的辅助,恐怕也早销声匿迹了。秀行老师自己也说,他这一生要好好感激他的这位夫人,没有他的这位夫人,也就没有他的今天。

  是啊,年轻时的秀行老师,不光是赌债累累,就是感情债也沉重不堪啊。风流潇洒之后总会留下麻烦,秀行老师又是绝不推卸责任的一个人。于是,三年不归家,不给家里捎一封信的事也曾发生过。那时的秀行老师在外直到焦头烂额,才又跑回夫人身边寻找避风港,而秀行夫人从不曾有过一句怨言,总是宽容大度地体谅他,并没有一点私心地帮助他处理和解决他所遇到的一切麻烦;同时,让所有的当事人(包括秀行老师在内)都得到公平地对待,而且人人都心服口服。对此,我是持不同观念和看法的。我总是埋怨母亲(我称秀行夫人为“母亲”)太软弱,为什么要承受这么多的苦难?忍耐过分了。但母亲总是淡淡地笑笑,说:“人生中总有许多的苦难,总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熬过来。”在那秀行老师外出三年不归家毫无音信的日子,在那没有经济来源的艰难岁月,母亲拼了命去学习花道,以最短的时间,以最好的成绩毕了业。时值今日母亲虽然已成就为日本花道的一个流派名师,但在那时,母亲却只能用自己教花道挣来的钱,加上她娘家的一些接济,哺育着三个儿子,直到秀行老师迷途归来。然而,秀行老师的归来并不是只身一人,他带回了他在外与其他女人同居所生的孩子。母亲并没有因此而歧视这些孩子,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视同仁。所以,现在不管是母亲亲生的还是非亲生的孩子,都对母亲很亲热。母亲比秀行老师更清楚,更懂得这些孩子。秀行老师是是糊涂自己有几个孩子?孩子们今年有多大了?而母亲却总是能给他提醒。母亲的这种胸怀,我想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到的。我对母亲是又敬又爱又心疼,我毫不掩饰地对母亲说:“倘若换了我,我绝对做不到。”母亲宽慰我说:“那有时代的原因。”这何止是因为时代,而是一个伟大母亲的宽阔胸怀啊!从母亲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至理,学会了用宽容之心去对待人生、对待所经历的事事物物。我与母亲的感情真的是不似母女胜似母女,在我心中,她就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一位母亲。我庆幸,幼年丧母的遗憾在我中年时得到了补偿。我爱母亲,一遇到心里不痛快,我就去找她,看着她那慈祥的笑容,听着她那淡淡的话语,心中也就晴朗了。

  我和母亲常常联合起来共同数说秀行老师的不是,秀行老师也不动怒,他总是笑眯眯地听着,然后低下头感谢他的夫人,那神情又可爱,又虔诚。当然,有时被我们说得过多了,秀行老师也会反击,说正是因为他的魅力,母亲才舍不得弃他而去的。乍一听,这话太牵强,但不意之中也有它的道理吧。倘若秀行老师是一个不负责,只顾自己,不值得去爱、去扶助的男人,那母亲也许早就离他而去了吧!唉,话虽如此,但一个女人要面对、接受这一切,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太难了。

TOP

二、1986年初,去日本学日语无收获,我却展开了与秀行老师的师生情谊

  1986年,我曾去日本呆过5个月,主要是学习日语。遗憾的是我既没有日语基础,又不肯努力去学,所以,那5个月没有什么收获就回国了。但就在那时,我却展开了与秀行老师的师生情谊。

  秀行老师每次来中国,对我和我前夫都极为看重,也很喜欢我的儿子。几次交往之后,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私人的情意。所以,在我去日本后不久,连问路的日语都不会的我,竟然一个人勇敢地转了三次车,走了许多冤枉路,从中午出门,一直到暮色深沉、万家灯火时才找到了秀行老师的家,不巧地是秀行老师还外出未归。秀行老师的夫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并执著地要留下我吃了晚饭歇会儿再回去。可我总怕增添别人的麻烦,当我放下不成敬意的礼物后,很快就告辞了。秀行老师的夫人便亲自送我到路口,同时给我指了一条近路,让我顺利地回到了住地。

  这件事,在我看来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可秀行老师回家听说后,却认为我为人知礼诚恳,从此开始了对我的错爱。其实,到后来我才明白,在日本要到别人家中去拜访的话,不事先打电话联系预约,是极其不礼貌的。我贸然前去不但没收到秀行老师的责怪,反而得到的是他对我这种不懂规矩行为的体谅和宽容,并且还加以信任。这恐怕就是一种缘分吧!倘若没有那时展开的我与秀行老师的一段师生情和秀行老师给我的长辈爱的话,或许,我后来再去日本求生存的篇章就要重写了。

  坎坷人生,几多苦难。当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尾声时,我的第一次婚姻也已濒于死亡。那是一个霜雪彻骨的年代,弱者在承受重创和打击之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是非对错都是由谁强谁弱来决定的;更何况在那个年代中国历来观念是:英雄、名人都是十全九美的,唯一的不美也只能在无关紧要的部分,而万不可触及人品、道德。既然如此,在我那时所生活的环境状况中,一切责任和污名不由我来承担又有谁来承担?为了使舆论更偏向于得志者,我前夫在提出离婚的同时,也提出希望我们母子俩远走高飞,离开中国。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明智的提议,它甚至是有远见的。倘若当时留在了国内,我和我儿子是否还能如此开朗,枯木逢春呢?我接受了前夫的建议,他立即给秀行老师写了一封信,请他帮忙。秀行老师也的确帮了大忙,不仅是帮了那一次的忙,而且一直帮到了现在。后来秀行老师和我坦言,这不是帮我前夫的忙,而是帮我的忙,因为,秀行老师信任我的为人。然而,对于我的前夫,秀行老师不光因为我的事,还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从过去曾是那么地偏爱器重,到如今变成了见了面都不愿打招呼。这也说明秀行老师性格的直率,他嫉恶如仇是从不掩饰的,喜欢和讨厌更是黑白分明。这性格不仅让他的敌人害怕,就是他的学生们也是畏惧三分。说不定哪一天做错了什么事,就会立即被开除出“秀行军团”,从此必须经过长长的一段反省时间,直到有所改正了才能归队。

  可也就是敬秀行老师的这种性格,作为学生和晚辈的我更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诚实守信,勤奋努力,乐于助人和与人为善的人生观。11年过去了。我受到过秀行老师夫妇多少帮助,我数不清,也无法写得出来。但留在我心中的记忆却是永远抹不去、永远不能忘怀的。

  90年代初,我到日本创业。虽说从1974年开始,我曾去过日本十几次,也有过不少的朋友,但那都是作为中国围棋代表团的一名成员去的,方方面面都是备受关照的,时间也短。而这次却是以个人身份去开创一个新环境,去求生存的。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差。要找人帮忙,不仅会给朋友们平添麻烦和困惑,同时,也不符合我的性格。所以,尽量不去接触外界,尽量不去打搅别人,安心于最低的生活水准。用自己的力量,一步步从头走起,即使这样,也给周围关心我的朋友们平添了不少的麻烦,也给秀行老师带去了不少的担忧和焦虑,使他为了我的事费尽心思。

  我去日本不到半年,就到了一个日本国家机构就职,虽说薪水不高,但起码的生活有了保障。这件事,秀行老师是出了大力的。他亲自给我写了证明书,证明我的棋艺与成绩,极力推荐我的作用与能力,并拜托帮我忙的政界朋友,请大家全力协助,这才顺利办成了此事。我有了工作,不仅在经济上松了一口大气,更主要的是我因此能获得日本国的工作签证,才有资格将儿子从中国接来日本,接到我的身边。

  在我到日本开始创业的头一年,我几乎每周末都去秀行老师家湾。他跟我说过,只要是我去,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需要事先打电话联系。这在日本,除了极亲近的人是很少给人这种特权的。我的心真是感到暖融融的。

TOP

一、秀行老师为中国围棋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泯灭的,这在有记忆的人们的心中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知道藤泽秀行这个名字,可能要追溯到我学棋的孩提时代,但那时他的名字不仅与大的冠军头衔连在一起,更是以华丽的棋风和随意的人生而闻名。

  在“文革”还没有完全鸣锣收兵之前,到80年代初,藤泽秀行都是被拒绝来华访问的棋手。理由不外乎是他“酗酒放荡”。在那个年代对“放荡”的定义和所蕴涵的内容要比现在严重得多。在禁锢人的言行的年代,别说被视为“放荡”,就是被看作“行为不检点”,就已被社会所唾弃,属于那打入永不得翻身的行列之徒。虽说对外国人不适用中国的道德认知和法纪条规,但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和许多事情也是够麻烦的。

  所以,当秀行老师初次带着他的“军团”访华时,已是1982年的事了。而中日围棋的交流由1973年恢复之后,已经有了10年的历史。日本当时的一流棋手们都已陆续来过中国,或在日本与中国棋手多有接触。

  秀行老师本人非常热爱中国,也多次表示想来中国访问,可鉴于种种扯不清道不明的理由,就是落到了最后,甚至在日本与中国棋手对弈交流的机会也非常之少。当然,这其中也有秀行老师当时获取了“棋圣”这个最大棋赛的冠军,日程安排上有不便之处的原因。不过,我对秀行老师,可以说是在1974年第一次访日时就认识了。但那时仅仅只是将他的名字与他本人对上号而已,除了一般的问候语,连交谈都不曾有过。

  秀行老师以自己的资金,每次带20余名日本年轻的棋手来中国访问。他带他的“军团”来中国,唯一的目的就是促进两国棋手之间的切磋和交流。秀行老师也下指导棋,但更多地是局后给大家讲解,对待有才华的中国棋手,更是关爱备至,白天的交流结束了,晚上还叫到旅店,倾心教出自己的全部棋艺。我想,当时正值风华正茂的聂卫平,已显头角的马晓春、刘小光、江铸久、曹大元、邵震中等中国棋手们都是受益匪浅的。五六天的日程就是在这除了棋还是棋的研究之中度过的,中日双方的棋手们都收获丰富,而秀行老师不仅花了大笔金钱,还陪上时间和体力去教两国的棋手们。几乎年年如此,直到他身患癌症,病垮了身体之后,这在中外围棋史上是不曾有过的。秀行老师那拳拳友爱无私之心,有目共睹,可敬可佩。为此,秀行老师为中国围棋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泯没的,在有记忆的人们的心中,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无私可敬的老人的。

  当然,常在晚上回到饭店摆棋时,秀行老师十有八九是喝得醉醺醺的。这时,他总会对谁下的臭棋毫不留情地给予斥骂,也不管是哪国的棋手。其间,时不时还带有一些脏话,这个在常人听来难以接受,但这并不出自秀行老师的本意,他与生俱来关于说那些话,在他的概念中,那里面不含有邪恶和误会,只是一种风趣和好玩而已。对以秀行老师这样性格的一个人,又何必用中国的观念去要求、评价他呢?就权当没有听见罢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