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4-1-13 13:39 编辑

第二十二回 强劲后浪



  第三届正官庄杯,也即正官庄杯世界女子围棋赛改为擂台赛制的首届比赛,于2004年11月在中国北京展开了首站比赛。每队五人,逐个上场。红颜搏命,别有看点。中日韩三方自然各遣高手,而经过一番斡旋,加入韩国棋院成功“客座棋手”,但国籍仍属中国的芮乃伟代表中国队参赛。这在韩国女子围棋逐渐强大起来的日子里,无疑为中国队加重了夺冠的砝码。

  在芮乃伟之下,中国队队员分别是张璇、徐莹两位世界女子冠军,也是当时中国女子棋手中状态最好的两位“老将”。另一位颇具实力的“老将”是地方棋手叶桂,而唯一的年轻人是生于1987年,当时还叫“曹呈”的曹又尹。

  日本队派出了一支美女阵容,除了国内第一人小林泉美实力强劲外,梅泽由香里、矢代久美子、铃木步、万波佳奈都是名气甚佳的美女棋手。韩国队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虎狼之师,朴志恩、尹瑛善、李玟真的名字已经在上回见到,另外两名参赛棋手是金恩善和玄味真。

  女子围棋史上的首场擂台赛交锋在中韩之间进行。中国队先锋不出意外的派出最年轻的曹又尹,而韩国队则由世界亚军级别的高手李玟真出战。事实证明经验在大胜负的舞台上显然更为重要,曹又尹在半盘好局下没能顶住李玟真的连番反击,好局痛失,五目半败北。

  有趣的是,日本队也并未按照年龄选择出战人选,而是由队中名气最大的梅泽由香里担当先锋。梅泽应该是当世最著名的美女棋手了,她以她的容貌和亲和力赢得了极高的人气。更加令人振奋的是,在棋盘上梅泽由香里也有着高超的实力。师承著名棋手加藤正夫的她在这盘棋里取得优势后稳稳防守,李玟真后半盘未得可乘之机,只好投子认输。

  第一阶段第三局由中国队副先锋叶桂攻擂,她强劲的中盘腕力使梅泽无从抵抗,仅弈99手便中盘速败。而与梅泽一样同样长期担任电视围棋节目讲师的韩国队副先锋玄味真也未能给叶桂构成威胁,中盘战中出现严重误算后便已成败势,终以六目半告负。

  第二阶段于2004年12月来到韩国首尔,温柔的日本队副先锋矢代久美子亦在叶桂的攻势面前花容失色,中盘告负。叶桂首次正官庄之旅最危险的一盘是迎接韩国队金恩善的挑战,这盘棋金恩善张弛有度,几乎已经铸成胜局。可是女子围棋就是这么的悬念丛生,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料定最后的胜负归属。叶桂抓住了对手连续不断的疑问手,死里逃生以两目半逆转。

  好运附体的叶桂在第二阶段第三局里中盘完胜日本队的铃木步,实现了女子围棋擂台赛中的首个五连胜。在回顾往事时我们说过,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子棋手的境遇跌至低谷,而叶桂与黎春华这两位七零后湖北女将恰是这一历史悲剧的受害者。国家队解散后,她们被迫回到地方,训练与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辛。但十年过去,叶桂没有在逆境中放弃的坚持终于在正官庄杯中得到了回报。

  连折三将的韩国队不慌不忙,遣出尹瑛善出场攻擂。双方在复杂的攻防战中各擅胜场,可是叶桂转手掠取角地的策略使尹瑛善外围变厚,进而围出中腹大空,却成为了全局的败着。最终尹瑛善以三目半击败叶桂,终结了对手的五连胜。接下来,年轻的日本队副将万波佳奈尚非尹瑛善的对手,以五目半跌落擂台。

  第二阶段第六局,由尹瑛善与徐莹这两位世界冠军交手。徐莹也是中国棋界的讲棋明星,同时棋力不堕,令人敬佩。这盘棋中徐莹凭借先行之利,对白棋一条长龙展开了豪迈的攻击,并凭此围出大空,中盘获胜。至此,韩日均只剩主将,中国队则还有三人在阵,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第三阶段于翌年1月来到中国上海的正官庄杯,这显然是模仿了农心杯的赛程安排。背水一战的日本队主将小林泉美似乎背负的压力过大,两处激战均出现较大失误,棋局遂难以为继。不过,与尹瑛善一样,小林泉美也是第一次,同时最后一次出现在三国女子围棋擂台赛上。后来尹瑛善因为远嫁德国,逐渐淡出棋界,小林泉美也在嫁给张栩之后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面。女子高手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告别一线,这是女子棋界特有的,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两连胜的徐莹直逼韩国队主将朴志恩帐下,如果此番再胜,中国队将实现两人未出场便终结比赛的壮举。遗憾的是,徐莹在中盘阶段如果能够收手,凭借攻击对手大龙获利而非强行吃棋的话,这样的壮举或许就已经实现了。但顽强之极的朴志恩在艰难的形势下将大龙活到了徐莹的空里,胜负顿时逆转。不甘失利的徐莹收罢官子,以八目半大败。

  如我们反复强调的那样,擂台赛上的运气因素实在是太过重要了。艰苦逆转徐莹的朴志恩瞬间找到了赢棋的感觉,在对阵前辈高手张璇时罕见地走起模样棋。执黑的张璇虽然成功破掉对手腹空,但白棋在别处掠利,黑方已然无法贴目,最终四目半憾负。这也是张璇第一次,同时最后一次在三国女子擂台赛上的亮相。

  第三届正官庄杯决胜局又成为当时两位最强的女子棋手的较量,时隔多年,重新代表中国队出征的芮乃伟依然强势,但日益成熟的朴志恩也展现出惊人的抗击力。双方在经过了一场生死恶战后进入了极其微细的官子阶段,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执白的朴志恩第204手是职业棋坛罕见的大昏招。被黑205一冲,白空无法保全,只好中盘认输。

  凭借这一份“天降厚礼”,中国队首次捧起了正官庄杯的冠军奖杯。然而,这一胜来得十分艰难,以朴志恩为首的韩国女子棋手对中国队构成的强大冲击力量已经需要中国棋界冷静面对,认真考虑了。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续篇 巾帼别有风采



第二十一回 擂台前史



  女子职业围棋的萌生,距今不过百年。有“围棋界之母”之称的喜多文子应该是在此过程中第一位值得纪念的伟大前辈,她除了为日本棋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外,还招收女弟子,促成了女子围棋的产生壮大。喜多文子门下有著名的四大弟子:荻原佐知子、大山寿子、伊藤友惠、杉内寿子。除了荻原佐知子在1945年的东京空袭中遇难外,其他三人在围棋界均赫赫有名:大山寿子致力于围棋普及,伊藤友惠刺激了中国围棋复兴,杉内寿子至今活跃在职业棋坛,是最年长的女子职业棋手。

  因为中日交流的需要,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孔祥明为代表的中国女子棋手逐渐崛起。在此后许多年的中日交流赛里,孔祥明全胜日本女棋手,并对男棋手也有着不错的成绩,堪称独步天下。中国棋坛特有的体工队体制为女子棋界输送了多位能与男子棋手相抗衡的“女战士”。孔祥明、杨晖、芮乃伟、华学明、张璇,堪称中国棋界的“五朵金花”。芮乃伟更在升段赛中成为世界女子棋坛第一位女九段。

  可惜好景不长,因为种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孔祥明、芮乃伟、张璇等人出国远走。进入九十年代,中国棋界因为孤独求败而减少了女棋手的职业待遇。中国女子围棋可谓成于体工队体制,败于体工队体制。与此同时,韩国围棋开始渐渐注重起对女子棋手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末,漂泊天涯的芮乃伟加入韩国棋坛,更加促进了韩国女子围棋的发展。2000年,芮乃伟还在韩国最传统的棋战国手战中连胜当时最强的两位男子棋手李昌镐、曹薰铉夺取冠军,震惊天下。

  在中国女子围棋的萧条岁月里,杨晖、华学明曾在世界大赛富士通杯中连续创下击败超一流棋手武宫正树、大竹英雄的壮举,丰云也继芮乃伟之后,成为世界女子棋坛第二位女九段。可惜的是,因为身体或工作的原因,三人没有参加过本系列即将讲述的三国女子围棋擂台赛,我们也就无缘见到她们的精彩瞬间。

  1993年,中国举办了世界第一项女子围棋锦标赛翠宝杯。参赛的中国籍棋手有杨晖、芮乃伟、华学明、张璇、丰云、叶桂、黎春华、徐莹、杨爽十人,代表日本的为青木喜久代、榊原史子、知念薰三人,代表韩国的为李英信、尹英善二人,另外还有只有九岁的新加坡棋手陈芯瑜。最终结果为已经旅居海外的芮乃伟连胜杜宇峰、尹瑛善、张璇、杨晖夺冠。在这届比赛里,中国女子棋手芮乃伟。杨晖、张璇、丰云包揽了四强,足证中国女子围棋的强大。

  翠宝杯举办一届后再无下文,当时完全无力与中国女子围棋竞争的韩国女子棋界却主动举办了宝海杯填补空白,并且真正邀请了欧美籍的女棋手参赛。虽然韩国女子棋手在该届赛事中并无良好表现,但日本女棋手加藤朋子已经打破了中国棋手对四强的垄断。最终芮乃伟一路连胜西田荣美、南治亨、加藤朋子、丰云夺冠。

  韩国棋界对于女子围棋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宝海杯从1994年起一共举办了五届。这份支持很快就获得了回报,1995年的第二届宝海杯中,已经代表美国参赛的芮乃伟在第二轮中意外不敌日本棋手冈田结美子,而韩国棋手李英信便连胜陈慧芳、榊原史子、冈田结美子打入决赛。不过她决赛的对手丰云实在过于强大,还是未能为韩国女子棋界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丰云夺冠历程中击败的对手为黄焰、宫崎志摩子、青木喜久代、李英信。

  第三届宝海杯芮乃伟“铁女复活”,连胜冈田结美子、知念薰、张璇、丰云夺冠。严格说来这一届的四强依然被中国籍棋手包揽,进入四强的除了芮乃伟、丰云、张璇,还有黎春华。而这届比赛中代表韩国参赛的李英信、尹英善、权孝珍、尹泳珉、金敏熙无一人闯过第一关。第四届宝海杯再次证明了芮乃伟的女子棋坛霸主地位,她连胜赵惠连、张璇、华学明、丰云,再夺冠军。

  因为代表权的问题,芮乃伟没有参加第五届宝海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宝海杯与同期的东洋证券杯、真露杯一起,也都进入到停办的边缘。第五届宝海杯张璇成为新的女子围棋世界冠军,她连胜郭鹃、小山荣美、小林泉美打入决赛,决赛中击败了中国旅韩棋手黄焰夺冠。

  宝海杯于1998年停办后,韩国随即于举办了兴仓杯。兴仓杯将参赛规模扩大至24人,更多的女子棋手得到了参赛机会(主要是旅居各地的中国棋手)。代表韩国参赛的芮乃伟仍旧无人能敌,在首届兴仓杯中连胜何晓任、黎春华、冈田结美子、赵惠连,在第二届兴仓杯中连胜徐莹、青木喜久代、张璇、朴志恩实现两连霸。

  兴仓杯于2002年停办,在此期间,2000年中国举办了一届东方航空杯,结果芮乃伟连胜丰云、小林泉美、朴志恩、徐莹夺冠。2001年中国举办了一届山水黔城杯,这项赛事芮乃伟未参赛,徐莹连胜斯维特拉娜、詹尼斯金、张璇、李玟真夺冠。2002年中国又举办了一届豪爵杯,芮乃伟亦未参赛,韩国棋手尹瑛善连胜斯维特拉娜、华学明、张正平、朴志恩夺冠。

  2002年末,韩国正官庄公司开始赞助女子围棋赛事,举办了正官庄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韩国棋界对于女子围棋的培养与付出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首届正官庄杯为16人的参赛规模,首轮过后四名日本棋手全败,而八强中中韩的人数对比为2:6。最终芮乃伟在三番棋决赛中2:1战胜张璇再次夺冠,在十年来女子棋坛出现过的十二个世界大赛中,她个人的冠军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个。

  2003年,第二届正官庄杯继续进行。这届比赛对于世界女子围棋来说是改朝换代的一届,韩国女子棋手由芮乃伟、李英信、朴志恩、尹瑛善包揽了四强。并且在半决赛中,两位“老将”分别折戟,决赛在两位当时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棋手间进行。最终朴志恩连续两盘逆转取胜,击败尹瑛善首夺女子世界冠军。而在2003年,韩国棋界还特别举办了一项“芮朴十番棋”,采用两局一升降的模式促成两代女子顶尖高手对抗,最终朴志恩将芮乃伟打至让先,新一代女子棋坛的霸主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

  就在2004年,韩国方面宣布,将举办了两届的正官庄杯由个人赛改为团体赛,采用农心杯擂台赛赛制,中日韩三方各出五人,分三阶段打擂。围棋史里新的擂台赛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TOP

革命尚未成功 回评



  本部分共进行了八届赛事,中日两队终于打破了韩国围棋一统三国擂台赛的旧格局,各自夺得一冠、两冠。不过就算在本部分中,中日两队夺得的冠军数加起来也没有韩国队多。因此,我们仍然要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本阶段共有五十四名棋手参赛,其中中方18人,韩方21人,日方15人。其中日本队如果不是最后一届“痛定思痛”派出四名新人,这个名单人数还会更少。这也体现了日本围棋近十年来后备力量稀缺,可以向国际赛场派遣的棋手稀少的状况。在总胜局上,中国队获得46个胜局,韩国队获得47个胜局,堪称平分秋色。日本队则只有16个胜局,几近韩国队的三分之一。

  多胜榜的排名中,连续三届农心杯五连胜、四连胜、三连胜,并帮助中国队一次捧起农心杯奖杯的谢赫以15胜4负的成绩遥遥领先,是众多并列第二名胜局数的两倍以上。在四名获得7胜的棋手中,檀啸与崔哲瀚同为7胜2负,崔哲瀚出场次数比檀啸多一届,但有以副帅身份终结比赛之举。金志锡三次出战7胜3负,堪称韩国棋手中的精兵强将。而羽根直树七次出场平均每次都有胜局,也是日本棋手中十分难得的一位。

  排在多胜榜第六位的是中国棋手王檄,他三次出场,前后两次都有颇为不俗的三连胜。并列第七位,获得5胜的共有四人,其中既有韩国队的灵魂人物李昌镐,也有中国队的擂台英雄常昊,还有分别为主队取得五连胜,豪情满怀的新人彭荃与姜东润。

  有趣的是,在本阶段里唯一一位全勤的棋手是日本队的高尾绅路,不过他八次出战只取得三胜。但在日本队整体成绩不佳的背景下,他的三盘胜利都使本队避免了一战不胜的惨境。但与他同为3胜的只有轰开了李昌镐铁门的强人依田纪基,羽根、依田、高尾三人竟然包揽了日本队在本阶段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胜局。在三人之下,只有三村智保、山田规三生、富士田明彦各取一胜,余则全败。

  虽然总胜数基本相同,但中国队的冠军数依然不及韩国队的一半的原因,可能在于实现胜局的人数上。韩国队共有十四人取得胜利,中国队只有九人。更重要的是,韩国队一锤定音的棋手要比中国队(常昊、谢赫)更多,除了百战不倒的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朴廷桓都有非凡的表现。

  在多胜榜的末尾,韩国队在六人出场即负之下,只有尹峻相一人两战全败。日本队有四人出场即负,结城聪、坂井秀至、河野临、井山裕太都是两战全败,而山下敬吾三战全败排名垫底。中国队亦有六人出场即负,朴文垚、陈耀烨两位豹辈高手两战全败,这一成绩似乎很难令中国棋迷满意。而古力出场五届,除了一次未待出场全队已经获胜,其余四战均为建功。不得不承认,最后阶段主将的相对弱势,的确是中国队未能彻底打破韩国队三国擂台赛垄断的重要原因。

  二十年的三国擂台赛,诞生了无数传奇故事,也埋葬了无数英雄豪杰。将军百战声名裂,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这个擂台上,没有谁是永恒的胜者,但可以成为永恒的传奇。没有谁能够永远不败,但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格局,改变时代。迄今为止,发生在SBS杯、真露杯、农心杯里的三国擂台赛的故事,本系列前二十回已经将截止到目前所发生的全部讲完。然而,擂台赛并非只有一个舞台。俗话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在这擂台赛的历史里,怎能缺少了女棋手的身影?农心杯中固然有过朴志恩惊鸿一瞥,但怎能代表整个女子棋坛几十年来发展的全貌?接下来的十回,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女子三国擂台赛的世界。那里发生的故事,更有着别样的精彩。

TOP

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6-12-27 09:52 编辑

第二十回 新星时代





  世事如棋,斗转星移。世界棋坛在见证了40后的“竹林时代”,50后的曹聂武宫赵小林群雄并起,60后马晓春刘昌赫依田纪基三足鼎立,70后李昌镐唯我独尊,80后古力李世石“一生之敌”之后,又一次要迎来新的世代一统天下了。2011年,韩国90后朴廷桓已经夺取世界冠军。而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90后江维杰、周睿羊、时越、范廷钰相继在世界赛中夺冠,世界棋坛新的一页已经被这些年轻棋手以超人的速度翻开了。

  第十四届农心杯迅速适应了时代潮流。在韩国,李昌镐、李世石于国内预选赛中折戟后相继拒绝外卡,外卡首次落在了九零后朴廷桓的身上。而韩国队阵容中除了崔哲瀚是“元老”,金志锡、李浩范都是年轻人,生于1998年的李东勋更打破了崔哲瀚保持了十二年的农心杯最年少参赛纪录。在中国,古力、孔杰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亦没有出现在出战名单之内,除了夺冠功臣谢赫与“老将”王檄,陈耀烨、江维杰、檀啸也都是九零后或准九零后。在日本,一向论资排辈,等级森严的他们也摒弃了按照头衔或奖金指定参赛棋手的惯例,而是在高尾绅路一位“老将”压阵之下,排出了安斋伸彰、村川大介、富士田明彦、伊田笃史四位新人阵容。

  这一届农心杯的变化并不仅仅是人选,因为中日两国的政治争端,考虑到日益强烈的民族情绪,农心杯第一阶段首次未在北京举行,而是来到了韩国釜山。首场比赛日本队出人意料地遣出了高尾绅路作为先锋,虽然高尾即将要下日本棋圣战挑战者决定赛,但这种“弃年轻人于虎狼之口”的表现,还是让人有些不解。在农心杯中屡屡为日本队力挽狂澜的高尾绅路此际似乎有些疲惫了,面对年轻的檀啸无力限制对手先行之利,收罢官子大败之局亦不可免,遂直接中盘认输。

  如同上届一样,落子飞快的檀啸再次掀起了连胜狂潮。韩国小将李东勋虽然意欲重现当年崔哲瀚以“最年少”身份出战时的辉煌,但以经验而论,他还不是檀啸的对手。虽然在后半盘极尽顽强,但半目的最小差距还是无法追回。接下来,日本新锐伊田笃史招法滞重,无法对檀啸构成威胁,中盘完败。

  十分可惜,面对在韩国以中坚棋手身份存在的李浩范,檀啸在取得优势后再次因飞速的行棋节奏而被抓住了疏漏之处。无缘再次四连胜的檀啸虽然已经为中国队取得了良好开局,可是在中国围棋已经不再如当年般孱弱的时代里,依然并不能令棋迷十分满意。

  第二阶段依然在釜山续战,日本队第三位出场的富士田明彦此前籍籍无闻,此后一战成名。他在与李浩范的恶斗中判断精准,以半目之优取胜,使整体实力远不如上届的日本队没有重演五人出战,一战不胜的耻辱。不过富士田明彦在日本也算不上一线棋手,迎来中国强将王檄的挑战,就难以再创造奇迹,王檄以屠龙的方式为中国队再得一分。

  韩国接下来派上场的金志锡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队在本届农心杯中遭遇的首位强劲对手,可是他在这盘棋里未能表现出以前几届农心杯的强势。在与王檄的强力扭杀中力量全无,遭到惨败。击败强敌的王檄再接再厉,轻松击败完全没有抵抗力的日本队副帅安斋伸彰,中国队副先锋也与先锋一样,取得了三连胜。

  与人们赛前的预料不同的是,比朴廷桓年长八岁的崔哲瀚并没有留守主将位置,而是提前出场,并在以力制力的强强对抗中击败王檄,为韩国队保住了人数上的相对平衡。第二阶段的最后一盘棋由日本队主将村川大介攻擂,生于1990年村川大介与井山裕太并称为“双子星”,其棋力在日本棋界也算一流棋手。然而顶级大赛经验的缺乏令他在这盘棋里过于自重,贻误战机而中盘落败,没有使日本队存活到第三阶段。

  第十四届农心杯第三阶段在2013年2月份如常在上海开战,中国队形成了以三打二的良好局面。中方遣出对崔哲瀚一度八连胜的陈耀烨攻擂,显然有令“克星”立功的打算。可惜的是,陈耀烨对崔哲瀚的强大心理优势在2011年末的第2届智运会中已被化解,而在2013年年初首届百灵杯决赛五番棋被周睿羊零封之后,陈耀烨的状态亦陷入低迷。这盘棋最终成为崔哲瀚反克苦手的好局。

  新时代里的排兵布阵总是充满了出人意料,中国队居然排出了“铁主将”谢赫提前出场。谢赫对崔哲瀚的历史成绩占优,也成功地“冷静制毒蛇”,使中国队再次取得了人数上的领先。不过没了主帅位置的压力,或许也就没了背水一战的动力。谢赫在与首任韩国队主将的朴廷桓一战里动作拘束,过于持重,最终沉重的贴目压力使谢赫后半盘夺命一般的追赶沦为无果,朴廷桓以一目半小胜,避免了韩国队提前出局的惨境。

  因为谢赫提前出战,中国队主将也首次由九零后江维杰担当,这是三国擂台赛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两位九零后棋手展开最终决战的一幕。事实证明,在这样众目睽睽,负担沉重的比赛里,心理因素对胜负的影响要远远多于技术。朴廷桓在这盘棋里所展现出来的,的确是韩国新一代领军人物所必备的强大心理防线。执黑的他张模样,大治孤,劫争转换,精确判断,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在中腹大空被江维杰强行出棋时,读秒声中的朴廷桓没有被这一突变扰乱思维,而是173、175果断消劫,从而奠定胜局。

  前后二十二年,累计二十届的三国擂台赛,韩国队夺得了其中的十七次冠军,中国两冠,日本一冠。这远远不是终点,从离我们最近的一届来看,一个世界棋坛的新星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三国抗衡的故事,又将迎来一个新开始。我们的擂台故事,仍将会精彩纷呈地对弈下去,对抗下去,讲述下去。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6-12-27 09:51 编辑

第十九回 狂澜独挽





  作为韩国连霸时间最长,夺得冠军数最多的国际性赛事,三国擂台赛始终是中国围棋难以攻克的重镇。虽然常昊在第九届农心杯中以四连胜为中国队首捧此一赛事的冠军,但随后韩国队又实现了三连霸。即便在中国九零后棋手即将集体爆发的前夜,农心杯仍然未对中国围棋投去青睐之眼,几年来,冠军奖杯在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几位顶尖高手手中流转,不曾拱手让人。

  第十三届农心杯韩国队由李昌镐、元晟溱、金志锡、姜儒泽、安国铉组成,其中后两位是不折不扣的新人。李昌镐虽然再次在选拔赛中折戟,但外卡依然毫不吝啬地授予了他,这使李昌镐自有三国擂台赛以来全勤出场的伟大纪录再次得以延续。中国队阵容由古力、谢赫、朴文垚、周睿羊、檀啸组成,其中最年轻的檀啸生于1993年,中国队的平均年龄再度年轻化。依然全部由指定产生的日本队阵容为山下敬吾、羽根直树、高尾绅路、结城聪、坂井秀至,井山裕太因为国内赛程限制而无缘参赛。

  卫冕冠军韩国队抽得好签坐山观虎,日本队则继续保持了开局势弱的状态。先锋高尾绅路厚则厚矣,缓亦有加,中盘负于一直以来在国际赛场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中国队先锋周睿羊。而周睿羊在大型赛事里的心理素质仍然没有达到突破瓶颈的那一天,在韩国小将安国铉面前优势走输,两目半惨遭逆转。接下来,这位被韩国棋界大前辈金寅称为“叫不出名字”的选手,抓住了坂井秀至不可思议的缓手,在对方大空里轻松做活,中盘速胜,一战成名。

  在本届农心杯开赛前,因为韩国队队员在本国的等级分榜单上均没有位居较高的位置,舆论对于这一次的韩国队阵容有着“最弱一届”的评价。然而就是凭借“最弱一届”中“最弱棋手”的出色发挥,韩国队取得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危急关头,本届赛事中最年轻的参赛棋手檀啸出场,中盘遏制住了安国铉的连胜势头,成为擂主。

  在釜山进行的第二阶段再次成为跨届擂主的连胜之所,再次出战农心杯的羽根直树疲态尽显,中盘阶段缓手不断,告负出局。而在与韩国队副先锋姜儒泽的一战里,檀啸将他师承自聂卫平的大局观与华丽棋风淋漓尽显,在观战者不太看好的情况下后半盘步步发力,最终四目半获胜。而日本队副帅结城聪在开局战斗中出现误算,实空大损后强围中腹亦告无果,为以飞快的落子速度著称的中国新一代“快枪”檀啸亲手送上了四连胜。

  但是行棋过快虽然能起到震慑对手的作用,但同时也难免为自己埋下疏忽的祸根。有备而来的金志锡前半盘默默蓄势,进入中盘开始冲击檀啸的薄味,渐渐取得了实地的领先,终以三目半获胜。这是本届赛事一个四连胜的终止,也是另一个四连胜的起步。

  再次四战全负,日本队每届只能靠一个人取胜的尴尬境地终于到了中止的一天了。日本队主将首次由名人·本因坊这样的荣衔棋手担任,可惜山下敬吾未能延续前辈们的光荣,再次迎战金志锡惨遭开局崩溃,终至中盘溃败,日本队在农心杯中首次一战不胜全军覆没。顶尖棋手年龄结构偏大、缺乏集体研究风气的日本围棋,终于要承受这个耻辱性的冷冬。金志锡挟连胜之利,抓住朴文垚致命的误算中盘速胜,以三连胜终结了釜山站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按惯例在中国上海进行。重回第九届夺冠之地——上海华亭宾馆的中国队,再次向冠军发起了冲击。虽然古力提前出场,却因为胜负处的一个致命失误,不敌此前于自己对战纪录四战全败的金志锡。但首次担任中国队主帅的谢赫临危不乱,在顶住了金志锡的强袭涉险过关后,大胜以逸待劳的新科世界冠军(三星杯击败古力夺冠)元晟溱,将“农心杯之神”李昌镐请到了最后的决战舞台之上。

  序盘的忍耐,中盘的发力,步步精确的后半盘。几十年来一直都被用在李昌镐身上的词汇,这一回被谢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许,要想在擂台赛上力退群雄,百战不败,就需要将这样的冷静风格用到极致。在这盘棋里,已经成为“老将”的李昌镐已经发挥出了他的最强水平,但面对棋盘前面沉如水的对手,再面无表情的石佛也不淡定起来。关键时刻谢赫猛烈出击,第159手倚仗全盘厚实不惧白棋打劫威胁而占据中腹要津,一举奠定胜利。在这个舞台上纵横捭阖二十年,从少年走到中年的李昌镐,在调整心情的后半盘百余手中,或许已经做好了永别的心理准备。每方一小时的棋战足足下了四个半小时,321手终局后李昌镐以三目半告负。由“农心杯之神”为中国新一代“擂台英雄”送上的胜利,自然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何谓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几届农心杯里,谢赫连续担当阻挡韩国连胜强人的角色,进而快马加鞭,豪情连胜,为中国队占据有利形势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后继的队友并未将最后的胜利揽入怀中,但在本届农心杯里,首次出任主将的谢赫以一敌三,背水一战而又壮气萦怀,最终赢下了这气概当歌的一胜。

  赛后,棋牌中心顺应强烈的舆论呼声,修改了《奖励升段暂行规定》。根据修改条例,三连胜终结本项赛事的谢赫直升九段,四连胜的檀啸亦升至七段。由此可见,第十三届农心杯不仅是一届令中国棋迷振奋非常,令中国冠军再添辉煌的赛事,它对于中国围棋段位制度的沿革历程来说,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6-12-27 09:47 编辑

第十八回 酹酒来年




2011年第12届农心杯崔哲瀚胜孔杰



  时光飞逝,第十二届农心杯准时如约,在2010年10月份开战了。2010年由此也成为了史上年度三国擂台赛局数最多的一年,前后四个赛程共下了二十盘比赛。卫冕冠军韩国队除了上届再创奇迹,独守铁门的李昌镐再次获得外卡外,另外四名棋手迎来了全新阵容。不过,除了朴承华是擂台赛新人外,睦镇硕、李世石、崔哲瀚这三位昔年的“李昌镐N世”一齐出马,韩国队的阵容被认为异常强大。

  中国队则继续走马换将,除了上届五连胜的功臣谢赫免选外,常昊永远的告别了这一场地,代之以大器晚成,一年内连夺三个世界冠军的孔杰。王檄作为虎辈高手在阵中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柁嘉熹曾是中国队的连胜功臣,而同为“豹辈”棋手的周睿羊则是首登舞台。日本队阵容也出现了一点新意,除了羽根直树、高尾绅路、井山裕太外,两位关西棋院所属棋手结城聪与坂井秀至首次一并出征。

  作为个性棋士存在于棋界的李世石,再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作为韩国队中实力最强的选手,他竟然主动申请担当先锋。由此,媒体热炒起李世石意欲“十连胜一杆清台”的话题,这给了中国队先锋极大的压力。最终坐在李世石面前的不是两位小将,而是仅比李世石小一岁的王檄。二人曾经在2003年的三星杯决赛里有过交手,李世石以2:0完胜。王檄固然也是力战之王,但在李世石的鬼魅技法面前还是略逊一筹。本已不利的形势哪堪中腹恶战再出误算,遂告中盘败北。

  因为要在翌年挑战棋圣,因此日本名人井山裕太也以日本队中实力最强者的身份出任先锋。这盘棋里井山虽然没有取得最后胜利,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固有观念里对日本棋手战力不强的印象。全力治孤连续在李世石的刀刃下做活了三条大龙的井山裕太最终在读秒声中弈出随手,形势顿时无法挽回。

  二连胜,传说里“一杆清台”的豪言已经实现了五分之一。与上届迎战三连胜的金志锡一样,“摧锋于正锐”的艰巨使命又落在了谢赫的肩上。这对于素有“李世石克星”的谢赫来说,的确难度颇大。但谢赫以他超人的冷静再次没有让绰号白叫,前半盘以他独特的超强忍耐力顶住了李世石冷酷的冲击,终于在超过了150手后以默默积累下的厚味全力反攻,一举获胜。

  赢下此局后,中国队在本届赛事里的前景似乎瞬间光明了起来。接下来,谢赫执黑轻松洗空击败日本医师棋手坂井秀至,为北京站完满作结。

  2010年的11月是围棋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11月,在这个月里围棋首次进入了亚运会赛场,各国棋手在数块金牌项目中为国争光。谢赫在亚运会中任务颇重,连续参加了混双、团体赛事,又都于最终的决赛里折戟。在中国广东的亚运会的“魔鬼赛程”之后,谢赫又奔赴韩国釜山,迎接日韩强手的攻擂。不过韩国小将朴承华完全不是谢赫的对手,仅弈了125手便中盘速败。

  与上届类似的,谢赫又迎来了羽根直树的挑战。有趣的是,作为李世石苦手的谢赫,面对羽根胜率并不高,而李世石又是羽根的绝对苦手,这个胜负链条在比赛开始前一度被人津津乐道。令人惊异的是,这盘棋的走向竟然是羽根稳稳守住先手之利,并几乎是胜定的局面。但是布局阶段羽根一着追求棋形,忽视味道的虎补在终盘时被谢赫觅到了缝隙,以漂亮的手段神奇逆转,取得了四连胜。

  可惜的是,连续作战带来的体力困扰还是令谢赫技术变形了。面对即将结婚的睦镇硕,谢赫本已将打入对方大空之子成功做活,确立胜势。然而在紧张的读秒声里,睦镇硕最终在谢赫的大空里出棋。胜负之神宛若调皮的孩子,随机地戏弄着棋盘两边的棋手。上一盘是羽根惨遭逆转,这一盘谢赫的经历别无二致。

  接下来,高尾绅路再次为日本队建功。作为副帅上场的他没有再让身后的结城聪经受万丈深渊的威胁,他以一盘华丽的好局击败睦镇硕攻擂成功,又锐利屠龙战胜柁嘉熹,提前将日本队送到了第三阶段。状态上佳的高尾绅路在与崔哲瀚大斗细棋的第二阶段第六局中以一目半惜败,不过对于近几年来日本棋手在农心杯中的表现来看,已属虽败犹荣。

  随着崔哲瀚的艰苦取胜,韩国队不再需要李昌镐以一人之力再抗大旗了。而从2000年便登上农心杯舞台,大放光彩的崔哲瀚,在2011年年初终于实现了从新锐到将帅的最终飞跃。首次出战农心杯,也是首次担任中国队副帅的周睿羊对这一赛场显得颇不适应,在崔哲瀚面前惨败而退。而另一位真的是大器晚成的结城聪(在将近40岁时才夺取了个人的第一个头衔)本是颇有实力的棋手,此番大龙也被状态奇佳的崔哲瀚硬生生掰折。由此,崔哲瀚利剑直指中国队主将孔杰帐下。

  根据过往战绩,孔杰那绵密扎实的棋风对崔哲瀚稍有优势,而一年以来孔杰迅速成为在国际赛场与古力并肩作战的扛鼎大将,更使中国棋迷对这盘棋寄予厚望。可惜的是,这盘棋执黑的孔杰以出色的掌控局势的能力领先了大半盘,惊人的大转换之后是黑棋稍优的局面。可是在官子的收束即将结束之际,崔哲瀚在读秒声中找到了156鼻顶的绝妙手。如果黑棋退让则全盘目数不足,实战黑棋拼死一搏,最终129、155、115三子被断死于白空之内,只好中盘认输。韩国队遂凭借崔哲瀚的四连胜,在主将李昌镐未出场的情况下再次守卫住了农心杯的冠军。

  这一届农心杯对中国队来说是遗憾的一届,五人出场只赢了四盘棋,且都靠谢赫一人所为。上海的冬天再一次见证了中国棋手三国擂台赛折戟的悲情场面,面对此情此景,唯有酹一杯苦酒,以待王师告捷的来年。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6-12-27 09:45 编辑

第十七回 传奇归来




2010年第11届农心杯李昌镐铁门重现



  第十一届农心杯三支队伍各遣精兵良将,日本队再次排出大三冠——棋圣山下敬吾、名人井山裕太、本因坊羽根直树,辅以高尾绅路、山田规三生,基本是日本能够派出的最强阵容。中国方面则是锋锐不倒的常昊、力拔山兮的古力、才气纵横的刘星、不动如山的谢赫与昔日的网络奇侠“龙飞虎”丁伟组队。韩国队再次缺少了李世石(李世石因休职而退出国内预选赛),从预选赛中打出了的除了朴永训,尹峻相、金志锡、金升宰都是年轻人,外卡则授予了“农心杯之神”李昌镐。不过,赛前的阵容分析与现场的发挥情况,未必是一定契合的。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农心杯调整了赛程时间,第一阶段由惯常的十月开战后移到了十一月。第二阶段更是顺延到了2010年的二月份。

  抽签结果中国队首轮轮空,日本队不出意外地派出棋圣山下敬吾担当先锋,而韩国则应以20岁的小将金志锡。这盘棋执黑的山下敬吾奔放之极,开局连续大跳撑起模样,并在中盘战中斩断白棋数子,获得优势。但在收束大空之际的胜负处,却走出了被称为“九段变9级”的败着,形势瞬间一泻千里。

  幸运逆转的金志锡在迎战中国队先锋丁伟挑战时再次以彻底的实地战术与对方的滔天黑势对抗,巧合的是,运气依然在金志锡一方。当丁伟即将把中腹大空围成之际,却因顾虑另一块棋死活而自补一手成为败着,最终大空惨遭践踏,苦苦支撑亦未能再挽胜机。第一阶段第三盘里,金志锡又一次实现了死里逃生的壮举。亲眼见证了前两盘逆转故事的高尾绅路将实地优势牢牢保持到小官子,可是读秒声中金志锡精细无比,最终以半目的最微弱优势取胜,再次捍卫了韩国队先锋的连胜尊严。

  连续三盘执白的金志锡在第四局中猜到黑棋,运气也就随着棋子颜色的改变而去。谢赫逐渐成为擂台赛上新的中国英雄,这盘棋里他以惊人的力量劫杀了黑棋一条二十子长龙而中盘奏凯。

  唯一一次在新的一年进行的第二阶段赛事依然在釜山开战,日方派出打破了林海峰保持四十四年的最年少名人纪录的井山裕太攻擂。然而毕竟井山是在实力孱弱的日本棋坛打拼出的强将,此时来到世界赛场尚无太大作为,而且谢赫那磐石一般的棋风又是井山裕太的克星。本局井山并未发挥出好战的棋风,便已完败出局。

  每一年农心杯的釜山站都是飚起连胜狂潮的时候,这一年毫无疑问的成了“谢赫时间”。在与韩国小将金升宰的恶战中,谢赫通盘控制局面,大杀小输赢下保住了一目半的胜局。接下来,取得三连胜的谢赫没有让山田规三生重演对王檄的“逆袭”。在本届农心杯此前六局都是执白一方获胜的情况下,谢赫在读秒声再次操盘了一场对己有利的大转换,成功打破执黑不胜的魔咒,并使日本队再次处于前四人出场一战不胜的境地。

  在釜山站的第四局中,谢赫不畏韩国另一位年轻人尹峻相的刀刀逼人,又以前半盘积攒厚味,最终爆发强大的力量屠龙而胜,豪取五连胜。于是,与上一届相似的是,日本队主将又要提前出场了。而不同的是,这一回日本队要想见到第三阶段上海的赛场,需要羽根直树连赢两盘。

  逆境之下,“将门虎子”羽根直树还是爆发了难得一见的实力与心理素质。全盘与谢赫沉稳地展开太极式的内力周旋,罕见地没有在后半盘出现失误,将小优维持到了终局。更为难得的是,第十局羽根直树迎来强大的韩国队副帅朴永训挑战,再次将自己精确判断,后发制人的特征毫无保留的发挥出来,虽然终局的差距并不大,但朴永训那高超的后半盘功力并没有施展的机会。

  两连胜使日本队存活到第三阶段的羽根直树继高尾绅路后,再次成为日本围棋的“铁主将”、“救世主”,可是,这样只有在绝境下才能迸发出来的一人之力又能保持多久呢?而两个阶段通算五连胜的谢赫毫无疑问帮助中国队成为了夺冠指数最高的队伍,在他身后,还有刘星、古力、常昊三位大将枕戈待旦。而韩国队,只剩下过了巅峰期的,且已三十五岁的李昌镐一人苦撑危局。

  如同上届的高尾绅路一样,没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孤掷一注,羽根直树也没能在上海站赢棋。在棋盘上屡有天才构思的刘星在这盘棋里亦有惊人的华丽构想,凭借模样攻击对手大龙获利,以五目半取胜。由此,本届农心杯成为了中国三将——有趣的是,这三名棋手在当时中国棋手等级分排行榜上分列一至三名——围攻李昌镐的“必胜之势”。

  或许农心杯这个舞台终究是属于李昌镐的,如同天赐的一样,在这个贴六目半的赛场上,面对习惯了贴七目半的中国棋手,李昌镐连续三盘都猜到了黑棋。首战刘星,李昌镐在棋盘上与对手比拼华丽,空中作战完全压倒,取得了一局中盘完胜。次战古力,李昌镐竟然拿出了李世石的锐利招法与古力作战,抢先出击掠取利益,又是一个中盘胜利。决胜局里,李昌镐与他的老对手常昊再次碰面了。这是令中国棋迷遗憾地一局,开局常昊抓住李昌镐的失着取得领先,从中盘起李昌镐开始了不屈的漫长追赶。在常昊即将撞到胜利锦标的时候,李昌镐抓住白空中气紧的毛病,129断、131打,瞬间出棋,沧海桑田!

  李昌镐自己回忆,因为距离自己的巅峰期越来越远,这一次的三连胜绝地逆转,要比五年前以一敌五艰苦得多。然而,事实却为他送上了一场“连我都不曾期待过的胜利,是幸运中的幸运”。由此,李昌镐实现了三国擂台赛上的29盘胜利。无论胜局,还是胜率,都是史上第一,绝无仅有。提到自己在这一赛场上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的原因,李昌镐将其归结为民族情感与意志力:

  “遇到重要的国家对抗赛,我都必须要面临失败带来的危机感。每当这个时候,耳边总会响起那个支撑我走下去的恳切的声音:一定不要放弃!”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6-12-27 09:43 编辑

第十六回 匣中宝剑




2008年第十届农心杯姜东润5连胜



  城门两度失手,三国擂台赛这一曾经专属于韩国围棋的禁脔,终于不再那么神秘了。农心杯从云端坠落到凡间,成为三支队伍人尽可尝的平民佳肴。韩国队举目四顾,对手两方十数年内走马换将,精英尽出,而己方阵营中还有一位剑法卓绝的青年高手一直被雪藏。第十届农心杯,李世石终于闯过国内残酷的预选赛,出现在这一等待了他太久的赛场上。

  纵览李世石农心杯选拔赛经历,堪称苦难重重。首届农心杯最终轮不敌曹薰铉,二至四届连续不敌实力平平的李贤旭、崔圭丙与金东烨。第五届因为个性显露,不满主办方直接将外卡授予李昌镐的举动而主动退赛。第六届决胜轮十五目半大败于崔哲瀚,七、八两届又连续以两个半目输给姜东润、元晟溱,第九届不敌赵汉乘,直到第十届才成功出线。

  不过,当李世石首次出现在农心杯赛场上时,人们怀着或惊惧或钦羡的眼光看着他感叹道:新王要降临了吗?

  本届农心杯形成了三次连胜的狂潮,“虎头”由中国队创造。年仅17岁的柁嘉熹首次出场,一战成名。许映皓时隔五年再次作为韩国队先锋出战,也再次功竟无成。面对柁嘉熹深深打入己方大空之子,许映皓在比拼算路上一败涂地,柁嘉熹成功连回之后实地便遥遥领先。第二局迎战擅长模样作战的日本棋圣山下敬吾,柁嘉熹对实地的偏好更加显露无疑。再次打入对方大空,再次漂亮活出,最终以四目半取胜。

  连战连捷,愈战愈勇。韩国副先锋尹峻相用尽一小时的保留时间,也几乎难以抵挡柁嘉熹在局部迸发出的刚猛之力。柁嘉熹此局与尹峻相鏖战左上角四分之一个棋盘,凭借劫争将黑棋大龙尽数吞没。后半盘虽然略有退让,但仍然以四目半告捷,豪取三连胜。第四局,第二手直接挂角意图展开激战的河野临未能得逞,双方简单地互围大空后柁嘉熹又赢了四目半。四连胜,三盘四目半。继“三目半先生”彭荃后,柁嘉熹成为“四目半先生”了吗?

  第二阶段转战韩国釜山,19岁的姜东润转而成为了新的擂台英雄。同样作为新一代棋手,姜东润与柁嘉熹都是实地敏感、计算精确、后半盘实力强的选手。这盘棋是柁嘉熹不发挥的一盘,开局一战大损之后再无胜机。虽然为求五连胜,柁嘉熹顽强追赶到了最后,但差距最终锁定在了一目半。

  山田规三生在难局的形势下突发短路中盘脆败,朴文垚在漫长的格局里也走出缓手致败。朴文垚与姜东润年龄仿佛,同期也都与各自的国内第一人进行番棋大战。不过朴文垚在丰田杯与名人战的八番棋大战里被古力两度击退,名人战更是两连胜后三连败的大逆转。而姜东润则在韩国名人战与天元战中与李世石平分秋色,各得一冠。此时姜东润的三连胜,从实力上看,也在情理之中。

  接下来,日本队副帅羽根直树登场了。他曾在三年前的农心杯先锋战中击败了姜东润,不过两人的年龄差距毕竟有十四岁,此消彼长,羽根直树已经难再取胜。此局一击不中,屠龙失利后,日本队只有面对四人出场一战不胜的危难境地。

  能够一穿到底吗?邱峻时隔九年再次登上农心杯赛场,他“磨王”的称谓更加响亮。每一步都要耗尽自己的最大能量,邱峻对棋的执著可谓惊人。不过农心杯的赛制似乎真的不适合他,虽然魔鬼一般地追赶令姜东润丝毫不得半分懈怠,但棋局的流向始终在擂主一边。对杀转换,生死劫争,邱峻付出了百般的努力,仍然未能唤回胜利的垂青。

  釜山站的最后一战,临时飞来驰援的日本队主帅高尾绅路背负重压出阵。末代真露杯日本队五人一战不胜的惨状会再次出现吗?对手连胜五盘,气势丝毫未衰。不过高尾在这盘棋中终于展示了大棋士的风范,执黑先捞后洗,全局手段精到,竟将姜东润通盘压制,中盘完胜。让我们在这里记下,这一次为日本队保住尊严的是高尾绅路。

  与上届相同,第三阶段上海站的第一局又在中国队副帅常昊和日本队主帅高尾绅路之间进行,不过这一回是常昊向高尾攻擂。在中国队的剩余两将中,选择年龄更长的常昊出场,无疑是看中了常昊对于日本棋手的高胜率。事实果然如此,常昊在这盘棋中强手连发,高尾绅路固然发挥了较高的水准,但依然难逃中盘告负,全队出局的结局。

  但是,论资排辈,理应在李昌镐之前登场的李世石出场了。中国队中副帅常昊、主将古力,是此时中国围棋所能排出的最强阵容,却未能攻破李世石一关,见到李昌镐一面。

  李世石是常昊长期的苦手,他锐利的矛时常能刺穿常昊厚实的盾。本局李世石倚仗先行之利,强攻猛打,开局将常昊一块大棋困于一隅。据说错过了抓住对手过强之机,一举翻盘手段的常昊苦苦求活,胜负遂分。这样,上一年未能获得出场机会的中国队主将古力披挂上阵。

  古力是李世石难得的好对手,在此之前双方的总战绩为七胜七负打平,这一战恰好有着“天王山”的意义。当遇上古力的时候,李世石就变得阴柔起来。本局完全是执黑的古力强攻猛打,执白的李世石绵延防守的格局。两人相遇,必然精彩纷呈。类似下图白72挖这类“紫电一闪”,进而成功弃子脱困,极具视觉冲击力而又极具实战功效的巧妙手段,可谓屡见不鲜。在古力的重锤出击下,李世石辗转腾挪,活出了一条又一条的大龙。看似狼狈异常,可是清点盘面,竟然是白棋稍优。不甘失利的古力与李世石打起胜负劫,惜乎劫材不利,终以三目半告负。

  作为韩国队雪藏匣中十年不出的锋锐利剑,甫一出手,剑花耀眼,剑光凌厉。中国队上届品尝到了农心杯冠军的欣喜,本届就被韩国队农心杯首例未待主将出场便终结比赛的形势还以一矢。中韩之间的争锋远远没有终点,此刻,或许只是刚刚开始而已。然而,这柄匣中宝剑却再度被封存起来,下次出手,又没有这么的骇人了。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号外 从中日围棋擂台赛,到三国围棋擂台赛,再到中韩围棋擂台赛

  在现代国际围棋赛场上,共诞生过三项规模较大,影响力强的多边擂台赛。其中,中日围棋擂台赛前后举办十一年,促成了中国围棋的崛起;三国围棋擂台赛前后举办二十余年,且仍在进行中,见证了韩国围棋的辉煌;而中韩围棋擂台赛虽然只进行了一届,但它的的确确助力了中国围棋在21世纪初的复兴。

  三项赛事中,中日围棋擂台赛停办于1996年,而中韩围棋擂台赛兴起于2006年。能够经历三项赛事的棋手,可称中国棋界长青不老的巨擘。能够参加其中两项的中国棋手,也算是一时之杰。当然,由于同样参加过可以参加的两项赛事(即中日围棋擂台赛与三国围棋擂台赛)的中日棋手已经在上一篇“号外”中有过盘点,所以本篇不再重复,而是侧重于对共同参加过三国围棋擂台赛与中韩围棋擂台赛的棋手进行记叙。

  中韩围棋擂台赛由中韩两方各派六名棋手出战,在2006年2月6日至3月24日短短一个多月的赛程里落幕。最终朴文垚、陈耀烨、王檄、罗洗河、常昊、古力组成的中国队未等主将古力出场,便击败了由李世石、洪性志、安祚永、金东烨、曹薰铉、李昌镐组成的韩国队。

  参加过三国围棋擂台赛与中韩围棋擂台赛的中韩棋手有八人,其中中方六人,韩方三人。中方基本以年轻一代为主,而韩方则是李昌镐、曹薰铉、李世石这无可争议的三大天王。

  其中参加过三项赛事的只有一人,即常昊九段。作为聂卫平聂棋圣的弟子,常昊终结末代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故事堪称新星跃起,“有始有终”。但随着中国围棋全面被韩国围棋压制,作为“领头龙”常昊在世纪之交所经受的是时代发展错位带来的苦痛。然而,被誉为“韧圣”的常昊愈挫愈奋,终究没有被冰霜压倒。除了应氏杯、三星杯、春兰杯连续追回了青春的遗憾,将昔年的错失一一弥补以外,擂台赛依然是常昊“有始有终”的宝地。农心杯连胜睦镇硕、高尾绅路、李昌镐、朴永训,中韩擂台赛连胜安祚永、金东烨、曹薰铉、李昌镐,都是四连胜,都是以副帅身份一举“清台”。

  常昊在三国擂台赛与中韩擂台赛上累计战绩为15胜8负,其中真露杯1负、农心杯11胜7负、中韩擂台赛4胜不败,是出现在本文的中国棋手中成绩最优者。

  可惜在常昊之下,剩下的五位棋手就没有胜局超过十局的了。其中胜率唯一过半者为王檄,累计战绩6胜5负。其中农心杯两届豪迈三连胜,最近一次还是在已经成为“老棋手”的2012年,然而在农心杯上面对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这样的超一流棋手时,依然功竟难成。在中韩擂台赛上,他出场即负安祚永,未能建功。

  罗洗河与常昊同为“龙辈”,同样参加过早期的三国擂台赛真露杯。他在农心杯上也有过一次三连胜的精彩表现,但在真露杯与中韩擂台赛上都没有取得胜局。特别是在神勇夺得三星杯之后,还在中韩擂台赛里负于韩国中坚棋手安祚永,不得不让人感慨天才棋手的“遇强不弱、遇弱不强”。

  陈耀烨是在中韩擂台赛上一战成名的新秀,当时李世石意外作为韩国队先锋出战,俾睨天下之意一望即明。然而作为中国队副帅出场的,当时只有17岁的陈耀烨力克李世石,再胜洪性志,为中国队挣取了激昂的气势。然而接下来被安祚永阻挡的他, 两次参加农心杯均无胜绩,一次负于五连胜的朴永训,最近的一次输给自己很少输过的崔哲瀚。

  古力在擂台赛上的发挥一直不尽如人意,虽然在常昊两任副帅,两次夺取擂台赛冠军时,古力都是那位站在英雄背后的,值得信赖的主帅,但他毕竟没有真正的通过盘上拼杀为中国队捧起冠军。六次出战农心杯的他只在2004年初赢了元晟溱一盘,三次担任主将分别输给加藤正夫、李昌镐、李世石,累计1胜6负。

  朴文垚是这一榜单中唯一没有取得胜利的棋手,他两次出战农心杯一次出战中韩擂台赛,分别负于姜东润、金志锡、李世石,0胜3负。自常昊以下,五位棋手的相对弱势,也是在三国擂台赛上冠军屡屡被韩国棋手掠走的重要原因。

  韩国棋手中李昌镐累计29胜5负,其无解的强大无需赘言。曹薰铉累计8胜6负,成绩主要于早年的真露杯中取得。而李世石累计5胜2负,很显然,他的出场次数与他同期在世界大赛中的冠军数相比,还是太少了。



常昊 15胜8负

真露杯 负徐奉洙 1负

农心杯 胜曹薰铉、山田规三生、刘昌赫、武宫正树、崔明勋、曹薰铉、睦镇硕、高尾绅路、李昌镐、朴永训、高尾绅路 负赵善津、山下敬吾、李昌镐、朴永训、赵汉乘、李世石、李昌镐 11胜7负

中韩擂台赛 胜安祚永、金东烨、曹薰铉、李昌镐 4胜



王檄 6胜5负

农心杯 胜洪旼杓、河野临、赵汉乘、富士田明彦、金志锡、安斋伸彰 负李昌镐、山田规三生、李世石、崔哲瀚 6胜4负

中韩擂台赛 负安祚永 1负



罗洗河 5胜6负

真露杯 负崔圭丙 1负

农心杯 胜工藤纪夫、崔哲瀚、山下敬吾、崔圭丙、赵治勋 负金荣三、中野宽也、李昌镐、李昌镐 5胜4负

中韩擂台赛 负安祚永 1负



陈耀烨 2胜3负

农心杯 负朴永训、崔哲瀚 2负

中韩擂台赛 胜李世石、洪性志 负安祚永 2胜1负



古力 1胜6负

农心杯 胜元晟溱 负朴永训、加藤正夫、李昌镐、李世石、李昌镐、金志锡 1胜6负



朴文垚 3负

农心杯 负姜东润、金志锡 2负

中韩擂台赛 负李世石 1负



李昌镐  29胜5负

SBS杯 胜刘小光 负林海峰 1胜1负

真露杯 胜曹大元、武宫正树、曹大元、小松英树、马晓春、武宫正树、曹大元、武宫正树、聂卫平 负林海峰、聂卫平、马晓春 9胜3负

农心杯 胜赵善津、马晓春、加藤正夫、常昊、周鹤洋、胡耀宇、罗洗河、加藤正夫、林海峰、罗洗河、张栩、王磊、王铭琬、王檄、孔杰、古力、刘星、古力、常昊 负依田纪基、常昊、谢赫 19胜3负

中韩擂台赛 负常昊 1负



曹薰铉 8胜6负

真露杯 胜武宫正树、依田纪基、小松英树、林海峰、马晓春 负武宫正树 5胜1负         

农心杯 胜依田纪基、山下敬吾、俞斌 负常昊、加藤正夫、常昊、羽根直树 3胜4负

中韩擂台赛 负常昊 1负



李世石 5胜2负

农心杯 胜常昊、古力、王檄、井山裕太 负谢赫 4胜1负

中韩擂台赛 胜朴文垚 负陈耀烨 1胜1负

TOP

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6-12-27 09:03 编辑

第十五回 擂台英雄




2008年第九届农心杯常昊胜李昌镐



  痛失良机,悔其未晚。已经连败了那么多年,何惧从头再来。第九届农心杯中国队再整旗鼓,召回宿将常昊、胡耀宇,留任连胜功臣彭荃,辅以古力、王檄,再战沙场。韩国队的阵容也悉数为旧面孔,李昌镐、睦镇硕、朴永训、赵汉乘、洪旼杓,或成或败,都在这一赛场上露过面。反倒是相对保守的日本队换上了一名“新人”河野临,虽然与队友依田纪基、山田规三生、羽根直树、高尾绅路相对,河野临算是“年轻的80后”。但是早在2001年,河野临就已经在世界赛场上放过异彩。

  日本队连续第五年抽到“先发”,而羽根直树竟然也是连续第三次作为先锋出场。不过作为“先锋官”的他始终有着不错的运气,中国队特意将上一年的擂台英雄彭荃提前至先锋出场,却承担了一年来运气转换的意外。首局双方错进错出,各有无数胜机却都一一放过。最后还是基本功扎实的羽根直树发现了便宜一目的妙手,最终半目险胜,报了去年第一阶段完败之仇。

  不过羽根直树在冲击自己擂台赛的第三个二连胜时,运气又到了对手洪旼杓的一边。四年前洪旼杓在王磊的强腕面前不堪一击,重返赛场的他面对羽根直树也未展现出出色的力量,不过形势一直稍优的羽根在官子阶段迭发失误,惨遭逆转。最后不多不少,输的也是半目。

  首次出场即担纲主帅,担负终结李昌镐十四连胜大任而无果的王檄,此番卸却压力重新出征,实力差距较大的洪旼杓显然不敌,惨败而退。而河野临也未能给王檄造成太大的麻烦,王檄摆开磅礴模样,河野临深深打入活于一隅,大局尽失。后来虽有反复,但王檄优势不动,两目半获胜。

  “跨站连胜”自上届兴起,到本届已经蔚为风潮。王檄的力战能力在迎战赵汉乘时显示得淋漓尽致,他在极其复杂,多块不活的乱局下火中取栗,抓住赵汉乘盲点吃进五子棋筋挽回劣势,又强手开劫,凭借一个劫材的优势取得大胜。棋风一向沉稳的赵汉乘此局可谓遭遇痛击,直到收完全部官子也不知能否平复心情,竟以十目半大败。

  三连胜,每届农心杯都能出现取得连胜奖金的中国棋手,下一场又是“孱弱”的日本棋手攻擂,王檄会将中国队的人数优势再次扩大吧?可惜的是,出战多个擂台赛,此前并无胜绩的山田规三生出场,却将其忍耐的功力发挥到极致,躲过了王檄的重重围打,即使是官子阶段挑起的巨劫也选择退让,山田最终仍然以半目险胜,为日本队拿下了本届擂台赛的第二分。不过,这是日本队迄今为止最后一年在农心杯中能有两人赢棋了。

  时隔七年再次重返农心杯赛场,睦镇硕已经不是当年那位号为“李昌镐二世”的新锐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站出来冲锋陷阵——仅仅在农心杯,对于这一点我们就看得鲜明,睦镇硕也渐渐陷入沉寂。此番回到自己扬名的赛场,睦镇硕也未迅速进入状态。不过山田规三生多年悲情积攒下来的好运一局用尽,后半盘睦镇硕找到了逆转之机,遂以三目半取胜。擂台赛就是一个运气来时,无可阻挡的场所。当两位早期农心杯英雄相遇的时候,睦镇硕的大优之势被胡耀宇步步紧逼,几乎就要送出的时候,幸运女神还是给睦镇硕留下了半目的盈余,也让韩国队再次取得人数上的领先。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一直是日本队主帅不二人选的依田纪基在第二阶段便出场了。执白的他率先打出招牌式的超高目,却因为用力过猛将子打飞,这似乎已经是不好的征兆。在棋上颇有些热血的睦镇硕还以超高目,气势上毫不相让。这盘棋双方展开了弃子与反弃子的精彩作战,依田率先弃掉四十目大龙圈住肥角,睦镇硕继而将打入白阵之子系数弃掉,反而将白阵变成黑势,白棋形势再也无法挽回。依田纪基官子收尽,无奈接受六目半大败的结果,从此告别擂台,再未回返。

  面对如此强势的睦镇硕,中方如不再加阻截,形势将不堪设想。关键时刻大将常昊横刀立马,以一盘精彩的力战之局将对手生生“掰折”。

  虽然农心杯二三阶段之间跨年且长达两月有余,但常昊显然将状态延续了下来。日本队主帅高尾绅路并未构成足够的威胁,开局早早造出一块孤棋后胜负便没了悬念。接下来,就是中国常昊古力迎战韩国李昌镐朴永训的决战时刻了。平心而论,因为常昊对李昌镐,古力对朴永训的历史战绩都不算好,因此赛前没有人敢言必胜。但胜负的世界就是这样神奇,当众人皆抱着“理应拿下”的心态期待时,有些时候总是事与愿违。当情况相反时,却能有一些惊喜意外而生。

  情况的变化从第三阶段第二盘起就出现了,自有农心杯以来从未抽身出主帅位置的李昌镐,竟然委身副帅提前出场。是李昌镐再也不愿承受身为主帅的压力?还是想要倚仗对常昊压倒性的历史战绩优势为韩国队保住冠军?李昌镐对常昊的多年压制已经无需多言,不过2006年与2007年,常昊已经在三星杯决赛和中韩擂台赛两个大胜负的场合击败李昌镐,彼此之间的消长已有了变化。

  终结了中日围棋擂台赛,终结了中韩围棋擂台赛,堪称中国继聂卫平之后最神勇的“擂台英雄”的常昊,在这种深关险隘上,却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大胜负之心。尽管对手是几乎“埋葬了自己青春”的强敌,但常昊在这盘棋里确实摆脱了过去的阴影,划开阵势,锱铢必较,无论细微之处还是大局掌控,都与李昌镐不分高下,乃至略胜一筹。进入官子阶段,已是执白的常昊必胜之势。李昌镐纵有一身神力,但双方都有着擂台赛的好运护佑,也只是将局面追到了盘面六目,最终半目败北。

  李昌镐又败了!不过,这一回李昌镐的失利并不代表着韩国队的全线失守,2008年2月21日,也是那一年的农历元宵节,此前农心杯战绩八胜一负的朴永训出场攻擂。竞技从来都是实力与意志力的较量,此局亦然。创造历史的时刻就在眼前,即便常昊在大优之下率先失误,形势几乎陷入绝境,但意志力的强大与运气的终于回归使得首次担任韩国队主帅的朴永训再次犯下不可挽回的失着。弈至227手,朴永训眼见翻盘无望,无奈投子认输。

  赛后,常昊曾表示“中国队等农心杯等了十六年,杨过等小龙女也不过才十六年”。是啊,在所有的国际比赛中,中国棋手最晚拿下,也号称“最想拿下”的正是三国擂台赛。这样漫长的等待,这样艰苦的追赶,这样一代代棋手锻造出实力的强劲与运气的垂青,过程中的血泪,失败后的苦涩,终于换来了这样一个幸福的结果。当然,岁月在流逝,比赛在延续,战斗也在继续。但让我们铭记这局棋,这个日子,中国队终于在常昊的带领下首次捧起三国擂台赛的奖杯,韩国围棋赖以为傲的最后一座堡垒也终于被中国围棋轰开。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