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16 16:39 编辑

博弈论



[三国.吴]韦曜



    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立也,故勉精厉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若甯(注一)越之勤,董生之笃,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且以亚伯之贤,姬公之才,犹有日[上日下仄]待旦之劳,故能隆兴周道,垂名亿载,况在臣庶,而可以己乎?历观古今立功名之士,皆有累积殊异之迹,劳身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堕其业,穷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干(注二)耕牧,而黄霸受道于囹圄,终有荣显之福,以成不朽之名。故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岂有游惰哉?

    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锐意,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至或赌及衣服,徙棋易行,廉耻之意驰,而忿戾之色发,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能务不过方[上皿下卦]之间,胜敌无封爵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技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选者不由其道。求之于战阵,则非孙、吴之伦也;考之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废业,终无补益。是何异设木而击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博弈之足耽?夫然,故孝友之行立,贞纯之名彰也。 方今大吴受命,海内未平,圣朝乾乾,务在得人,勇略之士则受熊虎 之任,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百行兼苞,文武并骛,博选良材,旌简髦 俊,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乃君子之上务,当今之先急争也。

    夫一木一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衮龙之眼,金石之药,足以兼棋局而贸博弈也。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于诗书,是有颜、闵之志也;用之于智计,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于资货,是有猗顿之富也;用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

-------------------------------------------------------------
注一:“甯”原字下面为“冉”。
注二:原书如此,似应为“于”字。
-------------------------------------------------------------
韦曜完全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从功名利禄,升官发财的角度考虑,
因此他认为博弈之事一无是处,无补于立功立名。

TOP

棋赋



[唐]吴大江



    夺谋之妙,巧思参玄。虽一枰之可美,起三隅而邈然。似将军之

出塞,若猛士之临边。及其进也,则乌集云布,阵合兵连。或参差而

易决,成龃龉而难便。开马眼以防后,张虎口而遮前。磊磊似玉石之

相饰,粲粲若众星之丽天。尔其深思远虑,知白守黑。以仁义为反道,

用诡XX为明德。或意在东南,而伪击西北。类行藏之通变,洞阴阳之

不测。于是且信旦战,不恃不平,雁行络绎,鱼阵纵横。宁扶危而救

死,不贪败以丧生。或偏攻于略地,或专命于用兵。或辘轳以成劫,

或宛转而入征。虽劳形而竭思,固难得以言名。及乎雌雄有决,疑多

胜寡。思悠扬而不定,心沈吟而未下。名不可窃,智不可假。千虑万

计,复何为者?行必量力,动必相时。其措意也屡巧;其适变也多姿。

既而得之者荣,失之者辱。此余而未已,彼怀而讵足。驰神不竭,应

运无穷。势出心外,命悬手中。围初开而复闭,路欲塞而不通。伊仁

智之可玩,岂造化之为功。使夫娄离丧睹,隶首迷术。公子罢宴而惊

视,樵客入山而忘出。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16 16:40 编辑

弈问



[明]王世贞



    余既与李时养论弈,归而臆数其人与品,手书贻之。乃其事有奇而未可据者,因再疏一通为《弈问》,耜后博考传记毋妨再续也。

    问:段柯古所载,鸠摩罗什与人弈,起子空处皆作龙凤形,信乎?

    曰:其人弈品下至八、九道,或可诱而成耳。不然,什公亦姑幻障人耳目,无是理也。

    问:顾师言三十三着而胜神头王,信乎?

    曰:一说日本王也。弈至三十三着而决胜,所谓通神者也,其犹在坐照上乎?师言于品不登第一,而考之古史未有神头国,而日本王由来不入朝,将无好事者为此势以附会其说乎,未可必也。

    问:孤山老姥之说,信乎?

    曰:或有之,然非积薪之自为神也,好事者假神而抑积薪之语也。所谓指示以攻守劫杀之方甚略,曰‘是子可教以常势耳’,其抑积薪可见也。

    问:一行于张燕公宅见积薪弈,遂与之为敌,且曰:念贫道四句乘除语,人人尽为国手。信乎?

    曰:有之,一行神于数者也。神于数则可以触类。其曰四语乘除,人人国手,非也。

    问:陆子静一悟河图数而胜国手,信乎?

    曰:其徒假一行事而神其石之语也。子静弈品甚下,今不睹省其遗文若葛藤,而胡以能悟也?

    问:范甯儿之胜王抗,信乎?

    (余军注:“甯”字原文下边为“冉”,下同)

    曰:有之。抗重而甯微也,甯儿以有心待抗,而抗以无心待甯儿,犹之乎司马仲达之于孔明也,且此一局耳,未可定也。

    问:滑能之事信乎?

    曰:能暴死耳,弈者之神其说也,是天人者胜能而又何假能也。

    问:王质烂柯之说,信乎?

    曰:不然也。尧至今三千六百年耳,度不能十局也,则为神仙者,曷寿焉。

    问:刘仲甫之高王积薪两道也,祝不疑之高仲甫一道也,晋士明之高仲甫两道也,信乎?

    曰:果尔,则积薪而上有四道矣。仲甫之高积薪也,其持论也自为高者也。不疑、士明之高仲甫也,乘瑕者也。二子用壮,而仲甫用衰也。

    问:王粲、陆琼之覆局,信乎高品哉?

    曰:惟永嘉林生有集焉,而品第五也,此工于文者也,非与于品者也。

    问:吾子如何?

    曰:犹之乎数子而已矣。

---------------------------------------------------------------
附:关于滑能的传说

  唐僖宗时,翰林棋待诏滑能,棋品十分高,几乎无敌手。有一个姓张的年轻人,十四岁左右,来和滑能会棋,请求饶一路。滑能棋思十分迟缓,须沉吟很久才下了一子,而张生随手应付,毫不介意,甚至到庭院闲乐一会,等滑能下子后又随手落一子。后来唐僖宗驾临蜀地,滑能以棋待诏的职位随行,准备取道金川路,打点行装,携带全家同行。张生说:“不要去了,我其实不是棋客,我是天帝派来的,携取滑公去天庭围棋,请安排好一切后事。”滑能十分惊愕,妻子也哭泣不止,不久滑能溘然而逝,此事传遍了整个京都。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16 16:41 编辑

弈旨



班固



    北方之人,谓棋为弈。

    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
    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马并]罗列布,效天文也。
    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

    或虚设预置,以自卫护,盖象庖[牛羲]网[上皿下古]之制。
    一孔有阙,坏颓不振,有似[夸瓜]子泛滥之败。

    作伏设诈,突围横行,田单之奇。
    要厄相劫,割地取偿,苏张之姿。
    三分有二,[上左丰上右刀下心]而不诛,周文之德。
    □巡儒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缪公之智。

    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
    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

    说明:
    1 《弈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关于围棋理论的文章。
    2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人,著名史学家,著有《汉书》。
    3 庖[牛羲]:即伏羲。
    4 [上皿下古]:鱼网。
    5 夏后:指夏禹。
    6 [夸瓜]子:汉时的一条河堤名称。
    7 田单:战国时齐国大将,因用火牛阵而闻名。
    8 苏张:苏秦和张仪,战国时著名纵横家。
    9 周文:即周文王。
    10 缪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说明: 原文为繁体字,个别字我又不认识 , 用方框代替.
    本页建于: 1998.12.31

TOP

原弈



皮日休



    问弈之原於或人,或人曰:“尧教丹珠征,丹珠作为是,信固有其道焉。”皮子曰:“夫弈之为艺也,彼谋既失,我谋先之,我智既亏,彼智乘之,害也。欲利其内,必先攻外,欲取其远,必先攻近,诈也。胜之势,不城池而金汤焉,负之势,不兵甲而奔北焉。胜不让负,争也。存此免彼,存彼免此,如苏秦之合纵,陈轸之游说,伪也。若然者,不害则败,不诈则亡,不争则失,不伪则乱,是弈之必然也。虽弈秋□出,必用吾言焉。盖尝论之:棋之为用,初非人间之事,始出于巴工之橘、穆王山,乃仙家乐道养性之具也。造端吒始于战国之时,若孙武、鬼谷、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辈,各因战斗之法显名当时,是其模范想像而吒兴于棋,以敷其义。故兵法十三篇,棋经亦十三篇,其战斗场阵之旨,不少差殊。况棋之布置,如兵之先阵而待敌也;棋之侵凌,如兵之强弱未分,形势鼎峙也;棋之用战,如兵之封疆端重,而全形胜也;棋之取舍,如兵之转战之后,取舍不明,患将及也。夫权舆、合战、虚实、自知、审局、度情,或奇或政,皆体其常而生其变也。至若有无相生、远近相成、强弱相形、利害相倾,非精于战斗者,又岂能纤悉以备其情哉!以是而观,此诚战国之诸君子取仙家消磨岁月之物,而与夫战阵之义也,讵不然欣?”


    说明:
    0. 个别字我不认识,用方框或近似字代替。
    1. 皮日休:唐代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著名诗人,亦善为文。著有《皮子文数》,《松陵唱和诗集》。
    2. 本文根据围棋特点,推测围棋起源于战国。

TOP

棋诀



刘仲甫



    一曰布置

    盖布置棋之先务,如兵之先阵而待敌也。意在疏密得中,形式不屈,远近足以相援,先后可以相符。若於他境,或於六三、三六下子,及九三、十三之着,思不执一,进退合宜。诀曰:“远不可太疏,疏则易断,近不可太促,促则势赢。”正谓此也。善棋者不困在此,使困在彼;壮在已势,赢在人势。此乃为格。

    二曰侵凌

    夫棋路无必成,子无必杀,乘机智变,不可预图。且布置已定,则强弱未分,形势鼎峙,然后侵凌之法得以行乎其间,必使应援相接,勾落相连,多方以拥逼,迤逦
    而侵袭。侵袭若行,则彼路不得不促;拥逼渐急,彼势不得不赢。矣乎忿而先动,则视敌而索其情,观动而制乎变。此之谓善应者也。

    三曰用战

    用战之法,非棋要道也。不得已而用之,则务在廉慎以守封疆,端重而全形势。封疆善授我者逸矣。夫以实击虚,以逸待劳,则攻必破,战必克矣。

    四曰取舍

    取舍者,棋之大计。转战之后,孤棋隔绝,取舍不明,患将及矣。盖施行决胜谓之取,弃子取势谓之舍。若内足以预奇谋,外足以隆形势,纵之则莫御,守之则莫攻,如是之棋,虽少可取而保之;若内无所图,外无所援,出之则愈穷,而徒益彼之势;守之则愈困,而徒壮彼之威,如是之棋,虽多可舍而委之。

    棋者意同於用兵,故叙此四篇,粗合孙吴之法。古人所谓“怯敌则运计乘虚,沉谋默战於方寸之间,解难排纷於顷刻之际。动静迭居,莫测奇正。不以犹豫而害成功,不以小利而妨远略。”此非浅见「讠叟」闻者能议其仿佛耳。


    说明:
    1. 刘仲甫:宋哲宗时著名棋手,任翰林院棋待诏,擅名二十余年,无与敌者。著有《忘忧集》、《棋势》、《棋诀》及《造微》、《精理》诸集,今仅存《棋诀》。
    2. 《棋诀》传本,诸家略有不同。“棋者”以下一段,《忘忧清乐集》未见刊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