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20 21:11:29

团体赛硝烟散尽,梦百合接踵而至,DeepZenGo博尽众人的眼球,韩国的希望之星已经第一个倒下了,谁会是下一个浴血的勇士呢?

以下我们来看看这十五年来职业棋手定段后,晋升到各个段位所需要的时间年数。

表8:升二段所需年数
升二012345678 
2002001133100018
200308510000014
2004010421100018
2005010602011020
2006010422000018
2007013310100018
200808601011017
200909250101119
201008410200015
201107922100021
201218821000020
201309520000016
2014011810000020
2015010200000012
20160100000001
 11227722127231247
占比0.449.3931.178.914.862.830.811.210.4100

335名棋手。247名都可以升到二段,占比为73.7%。上表看到半数棋手都可以在定段以后隔年的第一次升段赛上升段,如果考虑到2003年没有升段赛的原因,那么第一年升段的比率还要提高一些,达到54%,而80%以上的升二段棋手都是在2年之内完成任务。而成为职业棋手之后8年没有升二段的棋手,基本上就不再活跃。最近一个花了8年升二段是2009年定段的张越然。2009年之前定段,目前还是初段的棋手共有19名,除了袁一田等五名女棋手目前仍然属于活跃棋手,其余棋手都已经在非活跃棋手名单。也就是说70%以上的定段棋手(只看男子棋手则是100%),如果8年之内没有升段,差不多就远离职业棋坛了。当年定段,当年升段目前只有乔智健一人。而虽然2016年升段制度实行了改革,2016年25名新初段还是没有人在当年升段,第一个升段的杨润东也要等到2017年团体赛上才攒满了积分,事实上属于新初段的等级分对局还是不够多。大多数新初段的等级分对局都只有全国个人赛,而即使陈翰祺凭借参加利民杯,最多达到11局等级分对局,仍没有完成升段的任务。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19 21:45:06

不知不觉,这个话题已经连载了一个月了。一个月里面棋坛风云变幻,等级分,棋手段位都有大幅度的变化,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棋手定段年龄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这个数据样本里面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所有新增职业棋手定段平均年龄是15.14岁,男子平均14.88岁,女子16.4岁。除去特别定段的8位棋手,平均年龄是15.09岁,男子14.88岁,女子16.23岁。基本上女子棋手定段要比男子棋手大1岁半左右,这与早年定段赛男子棋手女子棋手年龄要求差3岁并不相符合。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2005~2010)对于15岁以下少年棋手的特招是很有意义的,而党毅飞、芈昱廷、柯洁如果不是得益于此,可能现在还在众多低段棋手中努力奋斗着。

表7:平均定段年龄
 总年龄总人数平均年龄
全部507233515.14
全部男413727814.88
全部女9355716.4
定段赛493532715.09
定段男子409127514.88
定段女子8445216.23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16 20:53:54

团体赛男子丙级、女子乙级落下帷幕,升级的队伍皆大欢喜,本轮又有一名棋手升段。
今天讨论的问题是335名新增职业棋手按照2016年12月31日的等级分活跃度按照定段年龄的分布情况。

表6:新增棋手当前(2016年12月31日)活跃程度按照定段年龄的分布
定段年龄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小计
前10018929116200000000066
占比%10088.893654.7215.7113.644.4400000000019.7
活跃182244603735271810752111279
占比%10088.898883.0285.7184.0977.7869.239010077.7810010010010010083.28
不活跃01299610122020000053
占比%011.11816.9812.8613.6422.2230.7710022.220000015.82
>=2560165510000000000018
2240~25600213354024151062220100152
<2240004419132017128532011109

按照定段年龄分析目前的活跃程度。13岁定段的棋手目前在等级分前100的人数最多,达到29人,占55%这一年龄段的棋手,这与当年武宫不二男的决定惊人的吻合。13岁以下定段目前排名前百的棋手合计47人,占全部13岁以下的54%。

14岁定段棋手目前活跃的人数最多,达到60人,而17岁定段的棋手,目前还保持活跃的比例最少,不到70%,这个和17岁是上大学的年龄分水岭很吻合。21岁以后定段的棋手基本能保持活跃状态,因为已经不再和读书产生冲突。

全部18名等级分超过2560分的棋手都是14岁以下定段(事实上这唯一一个14岁的是2005年定段1991年出生的江维杰,定段的时候也没满14岁)。而2016年12月31日等级分超过2560分的只有21人,另外三个是陈耀烨(2000年定段,不满11岁,2645,6位),古力(1995年定段,12岁,2590,13位),王檄(1997年定段,13岁,2587,14位)。所以,定段赛的年龄限制对于培养有志于投身职业围棋,并成为超一流高手来说还是有意义的。而中国棋院将更多的力量关注于小棋手也无可厚非。等级分分段统计这里只列出活跃棋手,所以总数是18+152+109=279人。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16 02:11:57

团体赛接近尾声,这一轮又有升段棋手,不过我们今天的话题根段位无关,让我们来看看棋手等级分的分布情况。

表5:历年新增初段2016年12月31日等级分活跃状况
等级分前100活跃不活跃>=25602240~2560<22402240不活跃
2002614721270
2003511817110
2004714521070
2005816611380
2006615611551
2007817321350
200871535760
200921822990
2010617529111
20114202012100
2012323301880
20134232012131
2014026009170
20150251012141
2016025009160
总计6627953181671474

成为新初段以后,等级分初始为2240分。如果一个棋手目前处于不活跃状态,而等级分停留在2240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这名棋手定段后,没有等级分对局,或者根本没有职业对局的记录。2006年定段的李祝不属于这种情况,显然是成为不活跃状态的时候等级分刚好回到了2240分。而2010年定段的罗嘉琪,7年来职业记录仅有2010年9月2日第八届建桥杯预赛第一轮黑负潘阳,而这也应该不是等级分对局,此后再也没有任何职业比赛的记录在案。2013年定段的杜岸树,2015年定段的陈佳明甚至连非等级分对局都找不到,这完全是对职业定段名额的一种浪费。(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定段当年不注册的棋手,可以考虑取消职业段位,递补定段赛名次下一位成为职业棋手。)

335名棋手,除去黑嘉嘉、陶汉文、王异新,332名棋手中等级分排在2016年12月31日前100位的有66人,接近20%。活跃棋手279名,是332名棋手中的84%,占全部活跃棋手386人的72%。不活跃棋手53人,占332名棋手中的16%,占全部不活跃棋手265名棋手的20%。

超过或者等于2560(九段等级分)的一共有18人,低于2240(初段等级分)的有147人,167人在2240到2560之间,占比50%左右。所以按照段位排定的等级分看来偏差很大,初段的等级分2240看来起点太高,而每段位差40分看来可以扩大。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14 20:41:22

团体赛休战一天,让我们继续研究十五年新增职业棋手升段情况。

虽然2002年到2016年定段赛赛制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段位赛升段制度却相对保持恒定,基本保持与1983年到2001年20年的制度一致。直到2016年开始了有较大的调整,这5年里面新增初段的升段所需时间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4:历年新增棋手平均升段所需时间(年)
升段九段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
200211.5   7.465.42.67
200310  76.335.7131.5
2004 138117.295.72.861.83
20057 497.175.454.072.15
20067  106.174.754.231.78
20077.51068.33743.071.5
20086  875.132.832.18
20097  875.83.582.53
2010   65.834.562.891.93
2011   55.253.833.712.1
2012   54.334.131.79
2013    3.673.332.851.56
2014     2.51.751.5
2015      11.17
2016        
总平均8.111.5686.384.863.451.89

在新增的335名棋手中246名棋手都已经升上二段,上表中可以看到,在定段1~2年内,73%左右的棋手都可以升段。

3~4年后48%(161人)可以升上三段。

4~5年后29%(99人)可以升上四段。

6~7年后16%(55人)可以升上五段。

8年左右4%(14人)可以升上六段。

6年内不到1%(3人)凭借跳升的规定可以达到七段

而需要11.5年才会有一个升到八段的棋手。

8年里面成绩突出的选手,3%(10人)左右可以凭借世界冠军等跳升的规定升到九段,基本上与升六段的时间和比例相似。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14 00:31:27

团体赛在继续,又有4名棋手升段,不过今天探讨的问题与段位没有关系。

15年新增职业棋手年龄分布在10岁到25岁,从表3可以看到,定段棋手年龄分布在13~17岁的占了总人数的近75%,说明冲段少年主要集中在这个年龄段。最年少的定段棋手是2008年的杨鼎新,当时还不满10岁。最年长的是2013年的张谦,定段时差4个月满25岁。14岁定段人数最多,这一方面是中国围棋协会在2005~2010年里面对于15岁以下的棋手的特例定段,产生了20名小棋手(占总数的6%),另一方面,14岁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是临近初中毕业的年龄,在这一年龄段之后的棋手就需要面临继续下棋还是读书的选择。而17岁以上的定段选手的减少,一方面因为2012年之前对于男子17岁以上的限制,大多数17岁以上定段棋手都是女子棋手,另一方面,2012年之后即使完全放开定段年龄,参赛的少年棋手的人数优势还是非常的明显,很多17岁以上的棋手在经历多年的冲段失败之后,已经大多数放弃了成为职业棋手的梦想。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12 21:52:12

前面用一天一年的形式讲述了15年定段赛新增职业棋手的升段情况,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些数据有一个综合的认识。由于团体赛正在进行中,这335名棋手中随时有人会晋升段位,所以统计数据每天都将发生变化,变化也会随时的在本文体现,但是已经发过的文章就不再更改,所以遇到前后不相符的数据请自行核对。等级分数据采用2016年12月31日的排名,不再变动。

分述了历年的定段赛情况和新增职业棋手近15年的升段状况之后,对于总的数据进行一番统计和比较,将会有哪些更直观的结论呢?。下面的数据(除表13以外)仅对15年新增初段进行研究。

表1是近15年来新增初段历年的升段情况。表2是近15年新增初段目前的段位分布情况。

表1:新增初段历年的升段情况

表2:历年新增初段目前段位分布

  15年来新增初段335人,244人升上二段,黑嘉嘉、宋容慧没有升二段的经历,所以还有89人仍旧是初段(27%),因李钦诚二段直升九段,目前应有82名二段棋手,其中陶汉文退役。
161人升上了三段,柁嘉熹、唐韦星、范廷钰都是在三段直升九段,李赫三段跳升五段,所以目前应有58名三段棋手,其中王异新退役。
99人升上四段,孙腾宇、连笑都在四段跳升七段、芈昱廷、柯洁都是四段跳升九段,而李赫、宋容慧都是没有四段经历而直接跳升得五段棋手,所以目前还有43名四段棋手。
54人升到或者跳升五段,檀啸五段跳升七段,周睿羊、时越、江维杰、党毅飞都是在五段跳升九段,所以目前还有36名五段棋手。
13人升到六段,目前有13名六段棋手。表明15年新增职业棋手中没有积分升段到七段的棋手,或者从六段跳升七段或者九段的棋手。
跳升七段的棋手3人(中国棋院),目前有2名七段棋手,事实上,这里面包括了外籍棋手黑嘉嘉七段(没有升段时间记录,但是有目前段位记录),所以中国棋院的棋手应该是1名,而其中的连笑、檀啸在跳升七段之后,均凭借积分升到了八段。
这也符合15年来新增职业棋手中有2人升上八段,目前有2名八段棋手的数据。
15年新增职业棋手有10名九段,全部都是跳升九段的棋手,也都是目前最活跃的棋手。而相比之前20年(1982年~2001年)产生的职业棋手中,目前是九段的棋手有共32人,其中陈、吴过世,丰云移居海外,最近15年产生的10名九段并不算多。
结合表2和图1进行观察,成为职业棋手之后,每个段位的人数呈金字塔型,这一说法应该是从初段到八段来看,因为九段之后不再变动,所以九段的人数理论上应该多于八段,图1的初段到九段的形状与此相符。

图1:新增初段目前段位人数分布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09 19:37:54

时间终于来到最后一年,2016年虽然升段制度经历了重大的改革,但是定段制度依旧。同时本文连载到此也接近一半,下一节开始会有那些数据推出呢?敬请关注。

2016年“体彩杯”全国围棋段位赛定段组7月11日~25日在浙江衢州举行。参赛选手年龄要求在1991年1月1日之后出生。男子组分预赛和本赛,各组均采用积分编排淘汰制。男子组录取20名,女子组录取5名,成为职业棋手。

男子组:王 星昊(9胜1负)、陈 豪鑫(9胜1负)、曹 聪(10胜2负)提前定段,以下依次是,石 豫来、于 浩然、鲁 俊仁、杨 润东、刘 宇航、黄 明宇、张 俊哲、戴 思远、肖 琪、陈 翰祺、何 旸、尧 潇童、蔡 文鑫、朱 明晟、陈 玄、杨 文铠、周 玉川。

女子组:尹 渠(11胜1负)提前定段,以下依次是,黄 子萍、赵 一方、孙 冠群、刘 慧玲

本年度目前还没有升段棋手,定段棋手年龄跨度在12岁到22岁(出生日期从1994年到2004年)之间。对局数最多的刘宇航2016年职业比赛32局20胜,也是本期定段棋手中唯一一个等级分排在200名以内的棋手,目前排在199位。所有棋手目前都还出现在等级分活跃榜上,2004年出生的王星昊是目前中国最年轻的职业棋手。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08 19:37:16

时间来到2015年,升段制度改革之前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定段的小朋友,第一次尝试使用新规升段,效果如何呢?

2015年“明仕杯”全国围棋团体赛定段组7月10~26日在杭州萧山举行。参赛棋手年龄要求在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子组分预赛和本赛,各组均采用积分编排淘汰制。男子组录取20名,女子组录取5名,成为职业棋手。

男子组:潘 亭宇(9胜1负)、赵 俊哲(9胜1负)提前定段,以下依次是,王 音灵水、罗 岩、赵 中暄、赵 毓彩、唐 吟啸、许 嘉伟、程 观、黄 一鸣、王 嘉宝、侯 靖哲、陈 旭东、屠 晓宇、吴 俊豪、许 瀚文、潘 伟健、柳 琪峰、陈 佳明、蒋 佶豆

女子组:周 旋(10胜1负)提前定段,以下依次是,王 思尹、罗 楚玥、周 泓余、王 嘉琪

晚报杯冠军:胡 傲华

本年对仍旧是20名男棋手加上5名女棋手定段,胡傲华凭借晚报杯成为职业初段。

25人中10人在2016年升段,成为二段棋手,由于升段制度的改革,升段最快的棋手是12局的许瀚文、赵中暄、赵毓彩、柳琪峰、陈旭东,没有提前升段的选手。最慢的是胡傲华的20局升段。

侯靖哲2016年连升两段成为其中最高段位三段,升三段只用了12局,少于最低责任局数提前升段。

本期新初段年龄跨度在12岁到20岁(出生日期从1995年到2003年)。除陈佳明之外的25人2016年底都在等级分活跃榜出现,罗岩等级分排位是同期生中最高的183位,陈旭东、赵中暄也进入前200名。

TOP

来源:纵横自由的博客 2017-06-07 19:42:04

时间来到2014年,00后开始全面进入职业棋坛,从2012年的1名,2013年的5人,到本年定段赛上的7人,加上同年晚报杯冠军一共8位00后成为职业棋手,第一位女子00后职业棋手也在本年度诞生。

2014年“惠山杯”全国围棋段位赛7月10~31日在无锡举行。参赛棋手年龄在1989年1月1日之后出生。男子组分预赛和本赛,各组均采用积分编排淘汰制。男子组录取20名,女子组录取5名,成为职业棋手。

男子组:吴 昊(9胜)、张 紫良(9胜1负)提前定段,以下依次是,潘 昕玮、程 宏昊、钱 留儒、陈 必森、王 若然、沈 沛然、张 家尧、李 成森、王 子昂、薛 冠华、王 超、徐 戈、徐 进、万 乐奇、王 世一、陈 亚峰、马 光子、桑 浩哲           

女子组:赵 奕斐(10胜)、袁 亭昱(10胜1负)提前定段,以下依次是,张 天歌、陆 敏全、战 鹰

晚报杯冠军:伊凌涛

伊凌涛凭借晚报杯冠军成为职业棋手,并参加了当年的升段赛,但是没有获得晋升,直到2015年第一盘段位赛才升段,13局里面10局有效分75分。2015年升到二段的还有其余10人,2016年有8人,新初段共有19人跨过二段门槛,最快的是陆敏全、薛冠华7局升段,最慢的王世一38局达标17局有效70分。

凭借多参加了一届段位赛多积攒了12局对局分数,伊凌涛在2015年连升两段,段位赛第二局后以9局提前升到三段,其余三人在2016年达到三段标准,最慢的陆敏全用了22局,其中14局有效分超过75分的要求。

伊凌涛也是同期生中目前最高段位,2016年他用27局达到67.5分晋升四段。而陆敏全在2017年以24局中22局有效分超过70分也晋升到四段行列,成为现役最年轻女子四段,这也是1998年黎春华凭借积分升到四段之后,19年来第一个积分制升到四段的女子棋手。

本年度定段者年龄跨度在12岁到23岁(出生日期从1991年到2002年)。所有棋手目前都在等级分活跃榜上,目前排名靠前的棋手有15岁定段1999年出生的陆敏全排在191位,定段时不满14岁2000年出生的伊凌涛排在125,2016年底还没有进入前100的棋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