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读马篇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在读李昌镐前,我很少打棋谱,突然有一天,产生读读大李的冲动,于是一局局的读起来,当把贴子发到论坛,反响不一,褒贬不一,有人说这种技术贴没人看,其实阅读根本是自娱自乐,对谁感兴趣就读谁,不必在意自己水平高低,不能读深可以读浅,有时间多写点,没时间少写点,别人愿意看看两眼,不愿看让它沉下去。这种自得棋乐的休闲方式,感觉挺不错。杜甫有首题名【江村】的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当年生活那么艰难,还能发现那么多清幽,自在,简朴的情趣,如今闲暇之余,打打棋谱,谈谈感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今中外,群星璀璨,像那”清江一曲抱村流",大师霸主长盛不衰,够得“长夏江村事事幽"。现在互联网时代,查阅棋谱方便多了,鼠标一点名家名局招之即来,犹如"自去自来梁上燕",鉴赏棋局,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恰似”相亲相近水中鸥“。作为棋手彼此应该惺惺相惜,相亲相近,作为对手往往剑拔弩张,一决高低。话说1991年来挑战马晓春名人的是大名鼎鼎的聂棋圣。那年,聂卫平拥有新体育杯,天元和棋王三项桂冠,马晓春揽有名人,十强,全国个人冠军和电视快棋冠军,两人瓜分天下,七大冠老聂就没得过名人,可想而知此番挑战,志在必得。聂马大战,圣人名人,双龙争霸,好戏连台。请看马晓春自战解说:

  一、礼让双先,举足轻重。

  第一局双方咬得很紧,右下角一路双先官子,马晓春能抢而忽略了,老聂眼疾手快,捷足先登,从最后结果看,这点出入决定大局。老聂执黑险胜四分之三子,先声夺人。

  二、匠心独运,夺得先机。

  第二局马晓春执黑,从黑53手到白72手的行棋,黑补强自身又消了白上面的空,呈现顺帆顺水之势。可黑73一个缓手又变胜负微细局面,此手应走在白74位。最后黑胜四分之三子。当时黑贴五目半,可见高手水平毫厘之间,贴目多少直接影响胜负。

  三、地雷引爆,强手连发。

  第三局老聂执黑189手夹,麻到了马晓春,不能退让,只能立下,黑193挖,造劫。因为白劫材不够,后面只能一再忍让,被黑冲得稀里哗啦,这一局部争夺,尽显棋圣功力。这局老聂执黑中盘胜。

  四、99手试应手,101手妖灵妖。

  第四局老聂白98手中腹二间跳,高屋建瓴,雄视天下。马晓春审时度势,意识到不在左下白空出棋,这局要输。于是99手打入,老聂100手横顶,马晓春101手妖灵妖般碰了一手,白102接是最强应手,接着行棋至121手,黑竟然在白空里做活,前面99手打入之子,神奇起到接应作用。这一套组合拳神出鬼没,过去常听说马妖刀,这次真长见识了。至此,双方打成二比二平,前四局都是执黑棋一方胜。是否意味下局谁执黑,名人属于谁。

  五、一劫定天下,一路走到黑。

  第五局马晓春幸运猜到黑棋,棋局进程既复杂又简单, 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简单看劫争结果,黑棋吃白右上角一块棋,白吃黑四个子,因为转换不对称,黑棋一劫定乾坤。五盘棋都是黑胜,看来贴五目半黑确实好走,如今中国规则黑贴七目半了,说明当初黑方胜率高有客观原因。另外老聂当时已39岁,大马晓春12岁,从循环圈杀出,决赛再苦战五局,虽然功亏一篑,能保持一流水平也很不容易了。当年聂马相争,后来老聂从马晓春手里夺走十强和天元称号,马晓春夺走老聂棋王称号,双方平分秋色,各领风骚。

  对职业棋手而言,争胜是天命。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呕心沥血,勤奋努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业余棋迷而言,不求名,不求利,图的就是快乐。“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当年物质生活赤贫,因此说“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吃饱饭,能观赏清幽的景色,能看着飞鸟自去自来,相亲相近,能下下棋,垂垂钓就很满足了。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丰富的多,优越的多。大千世界,物欲横流,不随波逐流,学学古圣贤,贴近大自然,感受”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的自在,打打棋谱,找找雅趣,怡然自得,知足常乐。

  马晓春名人卫冕之路的下一个对手是张文东,没打过张文东的棋谱,还得找材料去。

TOP

读马篇四: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上文提到马晓春与刘小光,一个抢了对方的天元,一个夺了对方的名人,可见打江山难,保江山更难。接下来杀出重围,挑战马名人的是俞斌。同是60后的棋手,同是浙江人,一个来自嵊县(现名嵊州),一个来自天台,两地近邻,又都是围棋之乡,上世纪中国仅有的登顶世界冠军的,就是马晓春与俞斌,可见这场名人决战份量多重。

  要说欣赏马俞对局是第一次,但游玩天台·嵊县可不是一次两次,其中有围棋情结,更有唐诗驱使,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意境雄伟,变化莫测,缤纷多彩,瑰丽神奇。“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连李白都魂牵梦绕的地方,怎么能不去实地体验?天台群山环抱,嵊县剡溪清流,与大城市相比,我更喜欢那里的古朴宁静。

  有人说围棋是小众项目,从规模声势讲,围棋没法与足球比,足球像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围棋像天台嵊县丽水等小县小市,其实小没什么不好,小到秀丽·雅致·清幽·天然,那种美沁人心脾,那种静自然恬适。诗圣杜甫当年定居草堂,写诗一首:“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远离闹市,视野开阔,江流齐岸,花繁叶茂,和风细雨,鱼燕穿梭,这些审美情趣,来自此地两三家的独特感受,所以小有小的天地,小有小的韵味。以此类比,即便读二十多年前的名人挑战赛也能略有所得。

  一、细雨鱼儿出。

  俞斌在第三届名人战循环圈杀出重围,获得挑战权,证明其强大实力。俞斌在棋界有鱼头的绰号,名人战决赛五番棋,由于赛程还长,第一局双方小心谨慎,中规中矩,和风细雨,较量内功,最后俞斌执黑胜四分之三子。如果说第一局细雨蒙蒙,鱼头细微胜出有点幸运。第二局鱼头果敢积极,气势十足。先是右下角点入留下余味,接着对黑35·39手等侵消之子发动围剿,鱼口大开,行棋至74手竟然把黑数子吞进,原来温顺的鱼儿该出手时也出手,至此俞斌胜定。

  二、微风燕子斜。

  如果说前两局斌是鱼儿春是雨,绵绵细雨映衬鱼儿上下穿梭,自由出没。后三局风云突变,两人角色互换,马变燕子俞变风。第三局马晓春执白32手小飞,看似贴近黑厚势,黑竟无从下手,显出马侵消的功力。以后白一会儿点角,一会儿打入,左右逢源,高低翻飞,黑微风逐燕,无可奈何。白取得中盘胜。第四局,俞斌左边筑墙,配合上边坚实二间拆,一般来说黑轻易不敢打入,没想到马燕子第31手,飞身打入,俞斌扎紧袋口,意欲全歼。只见黑燕子左托右靠,借力打力,把各种余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串眼花缭乱的攻防转换,到69手竟然把白棋封锁压扁,一举胜势。第五局俞斌执黑89手与白90手交换大亏,以后双方错进错出,细雨微风投桃报李,最终幸运之神斜向燕子,马晓春白胜四分之一子,成功卫冕名人称号。

  第一次打马晓春与俞斌的棋谱竟然是二十多年前的,这二位是浙江围棋的骄傲,他俩从小县城出道,走向省城,走向京城,走向世界。他俩赶上了好时候,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正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上世纪世界大赛上,中国怎么就他俩出人头地,也许从小地方穷地方出来的,才懂得珍惜。马晓春名人卫冕之旅,下一个对手是聂棋圣,对手越来越强,看点越来越多,足球看热闹,围棋看门道,与足球“城中十万户”的喧嚣比,更喜欢围棋“此地两三家”的清幽,期待更精彩的棋局出现。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5-2-3 15:13 编辑

读马篇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怀着浓厚的兴趣,陆续读了李昌镐·曹薰铉·刘昌赫·小林光一·林海峰·大竹英雄和马晓春,读的过程有两点深刻感受:一。时势环境造就英雄,没有绿林鸟无栖身之地,没有蓝天鹰无翱翔之空,所以要感谢各国推出那么多国内国际大赛,搭建了那么多供棋手表演供棋迷欣赏的舞台。唐代诗人杜甫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欣赏围棋名家名篇,给人同样带来鸟语花香,鹰击长空的愉悦感受。二。围棋大师都有深厚的底蕴和传奇的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师们何尝不是打万局谱,下万盘棋。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足以形容围棋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今年七月,厦门举办名人邀请赛,参赛的有刘小光,马晓春,周鹤洋,邱峻,常昊(顶替古力),江维杰,檀啸和陈耀烨。刘马是60后,周常是70后,邱陈是80后,江檀是90后。这次邀请赛最大看点是刘马这对欢喜冤家,年过五旬后再次碰头,结果马晓春连胜三盘,一点不给刘大将面子。马晓春之所以手下无情,据说其中有些典故:“2001年华山论剑,刘小光2比1胜马晓春,出了口郁积心中多年的恶气,他得意地说:“妖就是妖,一到华山这些道教圣地,妖就不灵了,以后我要治他还是要到这些地方去。”马晓春一听急了:“让他侥幸多赢一盘,他还来劲了,下次碰到他,不管什么地方,看我怎么收拾他!”。哈哈,有这段伏笔,就明白马为啥零封刘了。

  虽然刘马相争现在依然是看点,但两人早已远离一线,如今下棋不过玩玩而已。真正引起轰动的,必须是决定冠军归属的焦点之战。话说当年国内名头最响的是天元战和名人战。天元战1987年推出,名人战1988年登台。两项赛事闪亮登场,恰似那青翠的杨柳,试看谁能折枝,独占鳌头?马晓春快马加鞭夺得首届天元称号,刘小光一鸣惊人获得首届名人称号,当时马刘春风得意的样子,恰似“两个黄鹂鸣翠柳”。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二届天元战,由刘小光挑战马晓春,五番棋马先胜两局,谁曾想被刘逆转三局,马晓春郁闷之极,哑然无声。一时间,刘小光独揽天元·名人称号,独步国内天下。

  从开始读李昌镐时,就欣喜感到读李的同时,间接了解认知了许多名家高手,与40后林海峰的忘年之争,与50后曹薰铉的师徒之争,与60后马晓春的频繁之争,与70后常昊的平辈之争,与80后李世石的双骄之争,那一幕幕精彩绝伦的PK,无不似聆听两个黄鹂鸣翠柳,令人回味无穷。现在读马晓春的名人十三连霸,又是一次国内高手的大检阅。比如领略了刘小光当年独霸天元·名人的风光,知晓了刘马这对冤家的许多趣事。好事成双,一举两得,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名人难聚首。因此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围棋大赛冲冠之战的最精彩一景。话说马晓春天元之位还没坐暖,就被刘小光赶下了台,据说赛后在中国棋院三天没吭声,这滋味如果不让刘小光尝尝,那也不叫马晓春。转年,马晓春杀出重围,挑战刘小光名人,一场黄鹂争鸣,马刘争名的五番棋决胜打响了。

  一、因小失大。

  第一局刘小光执白第14手貌似攻逼黑二子,当黑15长,白16尖,黑17跳,白18吃一子,黑19封后,使白14手成弱子,20手不得不补一手。此处白棋形拘谨,效率不高,得小利而失大势。以后黑27·29手利用外势攻白上边几子,掌握行棋主动权。接着白右边打入,左边打入,块块苦活,黑厚势宏大,第75手打入,已奠定胜局。白先捞后洗,在黑空里左冲右突,闪转腾挪,甚至形成对杀,最终冲也冲不出,对杀气也不够,马晓春屠龙中盘胜。

  二、盲活与盲死。

  第二局刘小光黑113手本意借攻击搜刮白棋,逼白苦活。谁曾想出现误算,白114手至121手漂亮的先手成活,黑113手几乎等于停了一手,被白122争先在左下角夹,一举取得优势。无奈之下,刘小光125手放出胜负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番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扭杀,黑一条小龙被擒,棋也结束了。

  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三局刘小光背水一战,不能再输,马晓春前车之鉴,丝毫不敢大意。双方咬得很紧,大战260手,马晓春黑胜四分之三子。刘小光百密一疏,第56手看似随手的一扳,与57手交换大恶,此处亏一点点,全局就输这一点点,从此成就了马晓春荣登名人宝座,开启名人十三连霸之旅。据说刘小光丢了名人也很窝火,连着几天找人下棋撒气。这些赛后花絮都是马刘斗嘴漏出来的,让人看了哈哈大笑。马刘斗棋斗嘴,在棋界已成佳话。

  谈到马晓春,刘小光说:“他不能算我的朋友,但是我们却最亲密,我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还多,我们都非常熟悉对方,我们之间开玩笑是充满智慧的,而且是什么玩笑都能开的,他是我最亲密的敌人。”马刘之间什么玩笑都能开,我觉得只有朋友才能做到,场上是敌人,场下是朋友。也许关系不那么亲密,但君子之交淡如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的诗清新明丽,辽阔壮观,翠柳,青天,岭雪,江船,黄鹂,白鹭,千秋,万里,读了让人心旷神怡,境界超凡。把这种意境融合在围棋上,给我的启示,读人根本在读棋,希望接下去读马晓春的名人连霸故事,少一些恩怨情仇,多一些单纯,自然,深远,棋趣。

TOP

读马篇二:青龙赤兔千里行,富士单骑过五关



来源:TOM围棋论坛 独修棋身  2013-3-14

  第六届东洋证券杯,马晓春闯过曹皇帝,聂棋圣两关,破茧而出为个人为中国夺取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值得一提的闯进决赛的是聂马双龙,尤其老聂第二轮轻松赢了李昌镐,第三轮胜了依田纪基,第四轮攻克山城宏,为中国夺冠铺平道路。决赛时,老聂有点不在状态,关键时有点掉链子,领奖时马晓春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太幸运了。对此,有人说马晓春是捡老将的漏赢的,也许拿一个冠军有偶然性,令人不得不服的,好事成双,接下来马晓春在富士通大赛中,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五将,再次捧杯夺冠,笑傲江湖。

  这次没有队友保驾护航,第二轮聂卫平输给刘昌赫,刘小光败给林海峰,第三轮俞斌输给赵治勋,曹大元败给小林光一。硕果仅存的是马晓春,马晓春胯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面对重重关隘,有时深入虎穴,有时起死回生,有时飞刀点穴,有时命悬一线,最后双龙争霸,棋圣放行。要知经过如何,且听一一道来。

  一、深入虎穴,游刃有余。

  第一轮马晓春对阵石井邦生九段,能代表日本出征应有相当实力。石井上来第二手就在右下挂角,意欲短兵相接,接着又在右上角开劫,企图混水摸鱼。马晓春成竹在胸,应对自如,行棋至95手,黑实地捞足,从97手开始到白大模样里施展凌波微步,令人惊讶的,貌似铜墙铁壁的白领地,马晓春信步游缰,青龙刀指哪,白哪就得补棋,简直破绽百出,马晓春103手长,107手长,113手跳,利用白棋棋形毛病,闪转腾挪,妙手连发,白明知抓不住黑棋必败无疑,无奈封外边里边要活,破黑里面眼位,外面城门大开,眼睁睁看黑扬长而去,仅123手石井九段即投子认输。

  二、起死回生,鬼使神差。

  第二轮马晓春遭遇天煞星加藤正夫。以轻灵刁钻著称的马小,似乎可以凭凌波微步轻功,躲闪大力鹰爪掌。然而马有失蹄,马执黑第93手应该在224位刺,可他嫌这手太俗,没走这个交换,以至留下后患。白110冲击中要害,黑不能挡,只能虎在111位补断。白一套组合拳,刀刀不离后脑勺,至130挖,令马晓春大惊失色,至134手斩获黑一小龙。当时立感必败无疑。马尾巴让对手割了,盘面大亏,这棋难以为继。紧急关头,也许如关云长取出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妙计,上书:夜观天象,命不该绝。于是勉力支撑。鬼使神差,稳操胜券的加藤突然变得不会下棋了,先是136手应该扳在171处,146更是莫明其妙走个后手,不走黑也扳不下来,上面可断。眼见左下角的双先官子不收,眼见198处冲,再153处挤的先手两目不走,偏偏走了146,谐音为要死了。天上掉馅饼,马晓春大喜过望,眼急手快把这两处双先官子抢收了。走完153,先手便宜两目后,马晓春如获至宝,感叹说,职业棋手可亏不起这两目,加藤就这样眼睁睁亏出去了,最后白棋输半目。

  三、双腰失位,飞刀点穴。

  第三轮马晓春碰上双枚腰林海峰。林海峰的棋,功力深厚,韧劲十足。1990年第三届富士通杯决赛战胜聂卫平,48岁高令夺得世界冠军,1992年与李昌镐激战五局,大李从此一鸣惊人,成就围棋史上一段佳话。这盘棋林海峰稳扎稳打,行至中局已占上风。马晓春85手不得不强攻来争胜负,白86手碰好手,黑87长后,白88只要在90位双,护住腰眼,安然无恙。可此时白88双在上面,腰眼洞开,马晓春89手飞刀点穴,至96手割下白三子,奠定胜局。赛后林海峰对88手双错位置十分后悔,马晓春庆幸自己运气真好。

  四、命悬一线,好运半目。

  第四轮马晓春对阵赵治勋。越往后,对手越强。赵治勋在日本冠军头衔最多,94年从小林光一手里夺回棋圣称号,91年获得富士通冠军。这盘棋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从头到尾迭荡起伏,精彩纷呈,场面眼花缭乱,乱得很多高手连呼看不懂,局面摇摆在半目之间,按马晓春自战解说,白棋胜机更多一点。如白144手应走174处,196手该走201处,尤其218手只要简单在219叫吃后,再走218位,白可胜半目。当黑抢占219,白要开劫还能胜,实战这些关键手白都错过了,结果黑半目胜。当时黑贴五目半,棋手都爱执黑,马晓春五盘棋都猜到黑,有两盘半目胜,这运气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五、双龙争霸,棋圣放行。

  第五轮马晓春巅峰对决小林光一。富士通半决赛后,有人问马晓春,世界级棋手中谁最难对付?马回答是小林光一。也许马晓春是在与小林光一一次次对决中提高的,从中日天元对决几次不开张,到零的突破,再到战而胜之,可以说小林光一是标杆,越过他即达到超一流的水准。这次富士通决赛,与东洋杯决赛有些相似,小林光一与老聂同岁,都属龙,决赛可谓双龙争霸。老聂是中国棋圣,小林日本棋圣八连霸,棋圣成了马小登顶的最后屏障。东洋杯第二轮老聂拿下李昌镐,富士通杯第二轮小林光一攻克李昌镐,排除了对马晓春而言更难缠的对手--石佛。过去有个惯例,赢石佛的往往为人作嫁。还有奇异的这次富士通大赛,小林盘盘猜到白棋,而马晓春盘盘猜到黑棋,最后结果看,黑马胜白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盘棋的进程,上来左下角的一个定式黑吃了亏,小林小富则安,有点不思进取,右上角白70手应该上板做劫,实战76手应打吃黑星位一子。由于白走得平庸,使黑棋已扳平局势。黑91与白92的交换,没事找事,留下白做劫的手段。交换后再走93,发现这几子跑不出去,如果变通从102位打,然后吃白下面几子,可因为黑91与白92的交换,黑大龙眼位不够。实战既没吃到白下面数子,黑三子还搭进去,一下白又扭转了形势。行棋至214手,读秒声中,白下出败着,应该下在219处,实战215后,白左边空里出棋,马晓春笑到最后,九五年捧得双冠,也标志中国围棋的历史性突破。

  据说赛后面对日本棋迷,马晓春说的第一句话是感谢小林光一,这一点值得赞许,一方面说明把小林光一作赶超目标,一方面赞扬对手也肯定了自己的努力。的确,加藤正夫,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等都是大师级棋手,赢他们很难,有时还靠一些运气。能赢他们也充分证实了自己的实力,没实力不可能登上世界之巅。欣赏马晓春的巅峰之作,也增添几分中国棋迷的自豪感。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如今富士通杯与东洋证券杯都停办了,老聂,老曹,日本六超,马晓春,刘昌赫,依田纪基,甚至大李,常昊都渐渐淡出一线,然而闲暇之余,读读他们的巅峰之作,让人回味无穷。围棋是凭实力说话的,最能体现公平竞争,读完马晓春夺冠历程,由衷佩服他的棋艺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5-2-3 15:08 编辑

读马篇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来源:TOM围棋论坛 独修棋身  2013-3-14

  昨天李世石与古力在三星杯决赛首局,为棋迷奉献了一盘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的表演,作为菜鸟棋迷,俺对形势优劣始终是雾里看花,看高手讲解似乎古力一直占优,到官子阶段,有人甚至说黑棋领先十目板上钉钉,让人瞠目结舌的形势一点点变细微了,连职业高手也分两派,有说黑半目胜,有说白半目胜。比如江铸久感觉白可能半目胜,可芮乃伟说黑半目胜,信自己不如信老婆,江铸久于是庆幸自己看错了。别说旁观的看不清,连古力也曾以为赢定了,然而云消雾散,最后竟然是白半目胜。现场讲棋一直说黑好的刘世振表示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很多棋迷也大呼,这棋怎么能输出去?其实这种变幻莫测的结局,恰恰说明了围棋的鬼神莫测,变化无穷,让人看了紧张刺激,体验大喜大悲。今天古李二人还要决斗,谁最后夺冠,登上顶峰,还是说不准,看不清。能看清的是过去,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古李巅峰对决时,我还是对昔日豪雄情有独衷。 我在写读李篇时,回顾了李昌镐与马晓春的四次巅峰对决,遗憾的每次都是石佛笑到了最后。大李犹如一道闸一道坎儿,挡住了马晓春腾飞的路,一次次功亏一篑,不由让人感慨,如果没有李昌镐,马晓春该拿多少冠军呀。在大李面前,马晓春似乎成了配衬,然而被后人超越其实是必然趋势。马晓春当年何尝不是马踏连营,闯关夺寨,超越巨星而一战成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界冠军是职业棋手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现在中国棋手拿个世界冠军似乎不稀奇,然而在大赛推出初期,中国对冠军要么有缘无份,要么遥不可及。最争气的还属老聂,首届应氏杯杀进决赛,二比一领先被曹薰铉逆转,兵败新加坡,与冠军擦肩而过。以后又杀入富士通决赛,输给林海峰,似乎遗憾,但在情理之中。钱宇平千辛万苦打进决赛,因病退出比赛,新星尚未升起就要陨落,令人扼腕叹息。当打之年,被寄于厚望的马晓春,国内冠军拿了一罗筐,到世界赛场一直表现平平。啥时得个世界冠军?棋迷翘首以望。一望望了八年,也许应了“三十而立”这句古话,马晓春三十岁那年爆发了。

  一、天才会天才,榜眼克状元。

  当年首届应氏杯只分给韩国一个名额,韩国抗议也没用,只能怪其默默无闻。然而曹薰铉半路杀出,一黑到底。横刀夺爱,让人愤愤不平,可也无可奈何。如果说当时咱对老曹登基还很不服,但过几年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他又连夺东洋杯和富士通杯,囊括当时所有杯赛冠军,名副其实成了世界第一人。此时不得不佩服藤泽秀行的眼光,夸曹为第一天才。在藤泽秀行眼里,天才排第二的是马晓春。第六届东洋杯半决赛,天才第一与天才第二狭路相逢,状元与榜眼短兵相接,刺 刀见红。

  传说中马晓春不太用功,可据中方团长罗建文赛前透露,从1994年11月马晓春获得半决赛以来的四个多月里,马晓春对曹薰铉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李昌镐胜曹薰铉的对局。果然,曹马第一局的前34手,竟然与一周前韩国棋圣战第七局李昌镐执白胜曹薰铉的对局,双方下得一模一样。可见马晓春有备而来。兵不厌诈,曹薰铉也许被马晓春模仿毛了,频出怪招,缓手,甚至败招。比如41手有点怪,51手有点缓,77手走出败着,让打入的白棋轻松逃逸,至128手,白已胜定。

  要说第一局马晓春借鉴李昌镐给曹薰铉一个有备而来的暗示,第二局马晓春施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之身之术,开局选用曹薰铉最拿手,胜率最高的星无忧角布局,这无疑又发出一个强烈信号,俺有魄力用你擅长的套路来赢你。这盘棋马晓春151手如果长可一举获胜,遗憾错过这一胜机而败。可马晓春坚定说,第三盘我如果执黑,还会用这个布局,可见高手不仅比棋艺,更在比气势。

  第三盘决胜局马晓春执黑果然还用星无忧角开局,布局前24手和第二局完全一样,马晓春表现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第25手黑棋变招,行棋至77手,马晓春认为,只要白下方的阵势无啥作为,黑优势明显。贯彻这一思路,黑103手起压缩白下方,也许压缩太爽快了,109手大随手,这手应该走在112处安全运转。老曹身手的确了得,110手犀利反击,一场混战瞬间展开,此时双方都已读秒,双方强手连发,攻防扭杀达到白热化,令人窒息的肉搏中,曹薰铉下出败着,140手应该走在141处,黒挡后再接149处。这样白下方不会出棋,黑大龙仍需在右上角打劫活。实战白140与141交换后,下方白棋出现破绽,黑棋在右上消劫后,在下方妙手连发,至155手快一气杀白,取得历史性的关键胜利。因为老聂胜了山城宏,双龙会师决赛,中国棋界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这世界首冠来得太不易了。天才第二力克天才第一,冠军成色含金量十足。

  二、名人会圣人,小龙胜大龙。

  二龙相会,聂马相争。站在棋迷立场,冠军是中国的,谁登顶都高兴。站在聂马立场,谁都对冠军渴望。事不过三,老聂拿了两次世界亚军,该拿一次冠军了。以往战绩马小虽然国内冠军拿了不少,但国际战绩比老聂逊色不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半决赛已经拿下曹薰铉,当然也想尝尝冠军鲜。天下第一的名头谁不梦寐以求。

  以往听说老聂的棋随手多,决赛第一盘第60手老聂一步刺,想便宜一下,没想到马晓春不接而是靠在61位,麻了老聂一下,接着行棋至83手割下白8一子,黑已获胜势。以往听说老聂前五十步天下第一,可第二局第19手尖受到质疑,白20一挤,难受的很,前五十手黑落了下风。以往听说争棋无名局,老聂布局虽然糟糕,马小中局也问题连发,白94手补得不到位,被黑闪转腾挪,竟然先手逃逸,让我见识了老聂高超的治孤手段。前两局双方战成一比一。以往听说老聂的棋大气,第三局似乎过于大气了。比如第82手粘,放黑角上成活,如保留此劫,应是黑的一个负担,也是保留白救急的一个手段。再比如108手在不疼不痒的地方打了一下,被黑109扬长而去,该决战处没决战,失守天王山。以往听说老聂很多棋输在昏着上,第四局官子阶段让我见识了这一点。147手黑粘在里边,这手如果立在148处,两者差异有天壤之别。马晓春机敏148扳,150打,再154位尖,补掉黑在114位扳再做劫的手段,寥寥几手把世界冠军捧到手里。

  下棋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感觉老聂最后关头没能挺住,主要输在短板上,大概岁数大了不饶人,马晓春解读输给李昌镐的原因输在年令上,老聂何尝不是吃亏在年令上呢。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明白这个道理被后生赶超也可释然了。

  抗战八年,中国拿到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三十而立,马晓春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冠军来之不易,如刘禹锡诗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岳飞感慨三十功名尘与土,马晓春三十功成名就,大李三十成就一个时代,如今小李古力三十战功累累,山外青山楼外楼,期待观看古力李世石第三局决战,也期待继续欣赏马晓春如何闯过小林光一,摘得第二冠的,体验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