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4-2-7 16:37 编辑
第四十九回 盛大有雪耻天下国手 周懒予偶遇高弈老僧
上回说到,周懒予刚刚登上天下国手之位,正春风得意之时,却突遭变故。先是两位生死之交萧远士、牧云和尚离他而去,后是名不见经传的李元兆横空出世,以十番棋胜负击败了周懒予。李元兆的胜利震撼了棋界,他打破了周懒予争棋不败的神话,还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新生的天下国手竟然在棋艺上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天下国手,对于棋界来说就相当于神,是超出当世所有棋手之上,不可战胜的天一般的存在。战败的天下国手,也就再也没有作为神的资格了——天下国手是不可以败给任何人的,一次也不可以。
而李元兆用十战六胜的结果向所有人证明了——他战胜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周懒予!
说起来,李元兆这小子也实在不厚道。要换了别人,真为争夺天下国手而挑战周懒予也就罢了,这么一来赢了就赢了,不可能告诉别人他怎么赢的。可偏偏李元兆这家伙对天下第一毫不感兴趣,一生的兴趣就是击败天下第一,于是这十番棋赢了之后他也不客气,一碰到别人问他怎么赢的,他就把自己藏在箱子底下的绝招直接告诉人家了——
周懒予怕野战,我就用野战把他赢了。
平心而论,这么做也太不道德了。毕竟人家周懒予也是要混饭吃的棋手,你这么一说出去,人家周懒予还怎么在棋界混日子?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周懒予怕野战了,这李元兆不等于把周懒予从神坛上拉了下来,还给附近围观群众一人发了根铁棒子让大家随便打吗?
可怜一代少年得志的英才周懒予,一夜之间竟陷入了人生目前为止最大的低谷中!所有人都隐隐感觉到,周懒予的时代也许要就这样突然结束了……
话虽如此,但当时周懒予的地位,仍然是名义上的棋界第一人。虽然李元兆胜过了他,但是——很奇怪,李元兆并没有表现出一个新的天下第一所应当具备的气质。
李元兆击败周懒予,于是自然而然而,他也就取代了周懒予成为了众矢之的。一时间,四方豪杰纷纷来找李元兆挑战。但几番挑战下来,大家看看成绩,却发现李元兆常常输棋!李元兆的棋虽然能克制周懒予,但本身却并不强大,对于棋风与他相似的众多明末棋手而言李元兆的棋力根本不具备统治力,顶多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一流高手而已!偏偏大家都对付不了的周懒予,却让李元兆给收拾得服服帖帖——李元兆好像就是为了克制周懒予而存在的一般。
于是,由于不能压制出了周懒予之外的其他棋手,李元兆也就没能继承天下国手之名,这名号就只好暂时继续戴在周懒予头上。
至少,除了李元兆之外,周懒予对其他棋手的战绩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但这只是一段过渡时期而已。很快,对周懒予最致命的一击就要到来了……
苏州,盛大有府中。
盛大有默默看着棋盘上摆出的周懒予李元兆之局。
在李元兆咄咄逼人的野战战法下,周懒予招法凌乱,攻守不一,进退无序,简直看不出半点顶尖高手的手腕来。平心而论,强行使用野战战法的李元兆,也不能说就下得多好。李元兆把局面拉得太大,他自己也驾驭不了,所以招法上错漏之处也有很多。只是,周懒予的错漏比李元兆更多,而且多到让人不敢相信。
如果这真是一局争夺天下国手的决定性棋局图谱,盛大有当时在场的话必定会指着两人鼻子一顿大骂,告诉他们这局棋的水平有多让人笑掉大牙。
但事实情况就是这样——曾经击败过他盛大有的周懒予,却下出了这么乱七八糟的棋,生生输给了盛大有多年前的宿敌的李元兆。
这件事,他不能接受——如果那个盛大有从来看不上眼的李元兆都能赢周懒予,盛大有自己没有理由要排在周懒予之后!
于是,盛大有缓缓收起了盘上的棋子。
周懒予,既然你露出了破绽,就不要怪我去找你报仇了!
不久,盛大有来到了嘉兴,寻找周懒予,向他发出了挑战。
彼时的周懒予,正在遭受着人生中目前为止最大的挫折。过去万众景仰,处处风光的日子随着李元兆的出现而一夜之间成了黄粱一梦。加上友人的离去,如今的周懒予终日只感到无助和愤怒。他知道,要想重新回到过去的日子中去,他必须要找一个机会雪耻。
这时,恰好盛大有出现了。
吴下第一手盛大有,早年就在苏州与李元兆进行过多番争夺,在苏州当地名声相当。而出了苏州,盛大有的名气更是远远盖过李元兆。对一时间还不能找李元兆复仇的周懒予来说,如果能击败名气远远超过李元兆的盛大有,那将是东山再起的绝好机会!
盛大有,你来得好!手下败将,就让我从你这里开刀,在让天下人见识见识我无双的棋力吧!
于是,一个为了复仇雪耻,一个为了重振雄风,嘉兴茶楼里,一场腥风血雨就这样酝酿了起来……
那日在茶楼里,只见少年才俊周懒予如今竟显出几分憔悴老气,而那中年好汉盛大有却仍旧如孩童般气盛。两边在棋座旁一坐,只让人觉得左边年轻的神态仿佛老生,右边年老的气势却如少年,着实怪异。
这边盛大有刚一落座,便猛抱一拳,道:“周先生贵为天下第一,昔日更曾胜过我盛某人一局。今日盛某人也就不客气,执白先行了。但周先生不要忘了,当年胜我那一局是周先生先行的。这句若盛某人得胜,那便是和周先生分先二局各胜一局,今后我盛大有可就不会再排在周懒予之后了!”
周懒予却哪里理会这些,只管抬手道:“请吧。”
盛大有见周懒予斗志全无,心中欣喜,便不再言语,只管取出白子,猛地落到盘上——开战!
这一局,盛大有知道周懒予乱战之下将手足无措,因此一开局便四处出兵,将局势往野战的方向导去。周懒予自败给李元兆之后,苦练多日,心知要想重夺昔日王位,就要打破李元兆所说的“周懒予惧野战”的传闻。因此,这一局,周懒予也借着盛大有的力道,将战局往乱战的方向导去。只见两边高手都只对对方的进攻草草应对两手,定型尚未完成便急急忙忙分兵别处而去。双方交兵二十余合,再看盘上局面,只见四面八方都是战场,黑白大军各地对峙。随着两人的攻守,双方运兵竟绕着中腹画了一个圈!如此下法,直教人眼花缭乱,暗叹此乃奇局。
当然,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种开局之后四处分割对方阵地,制造战场相连的野战格局的战法,竟然预示了整个清代棋风的走向,一百年内竟然会成为中华围棋的主流下法!
眼见双方阵势已经分割完毕,盛大有眼疾手快,立刻找出了此刻周懒予阵地中缝隙最大的是左下主营!只见电光火石之间,盛大有竟突然轻军杀入周懒予左下军阵深处。此招一出,连周懒予也大吃一惊。周懒予粗略一算,心中一紧,暗叹盛大有好生厉害。这攻入阵中的一子若不去应对,则盛大有可从内向外攻杀周懒予薄弱处,最后在狭窄的周懒予主营内活出一片军阵来,反叫周懒予主营变孤军;周懒予若强救主营,则盛大有顺势冲出,还能切去周懒予主营的尾巴,然后还能在外围将周懒予主营层层包围,甚至还有手段能威胁狭窄的周懒予主营安全。周懒予知道在这个局部已经无法击败盛大有了,但他定睛细看,心中早已清清楚楚。只见周懒予在主营防线上虚应一手,似乎是要断掉盛大有突入轻军的去路,然后生吞活剥。盛大有哪里肯就此赴死,立刻活动起将士,在周懒予主营内左冲右突,好生威武。周懒予看似无力抵挡,其实却趁机将主营防线铸成一条铁壁。待盛大有全军活出,再看局面,却只见周懒予主营将士早已刀兵转向,气势汹汹要将下边白队悉数剿灭!
盛大有吃了一惊,再寻思周懒予这一套声东击西的招法,暗暗叹服——周懒予似乎这几日找回了状态,他的思路比起与李元兆对弈时清晰了不少,也更难击败了。
不过这也正好,我盛大有要赢的就是这个使得出全力的周懒予!
只见盛大有下边大军急忙出逃,舞着大刀向中腹杀出。盛大有力量奇大,又勇猛善战。周懒予虽有左下一片强大的军势,却无奈包围网尚未完成,中腹没有接应,于是只得被盛大有强行突破。众人见了,忍不住惊叹盛大有当真是个力战豪杰,远远比那李元兆更加彪悍。周懒予被盛大有大军突出,一时间竟反而让刚才弃去主营阵地才筑成的左下强军成了孤军,身处险境!盛大有这边不仅勇猛善战,更兼通谋略,又趁着周懒予左边难以应付之时将中腹军阵越做越大,同时还威胁了周懒予右下的军阵安危!
周懒予沉思片刻,突然弈出妙手——奇袭右下盛大有主营。盛大有大惊,急忙来杀敌。周懒予却趁机弃掉那突袭敌营的轻军,利用盛大有杀敌的间隙偷偷从二路的低位上连爬三子连回了右下黑阵,暂时解决了右下阵地的后顾之忧。但早早在二路苦苦挣扎,周懒予此招也可为险之又险。没有了后顾之忧,周懒予再回头处理左边孤军,一骑骁将杀出阵去,唤来上方援军,这片孤军终于暂时无虞了。可全局看上去,盛大有阵势坚固,周懒予却还有两处弱军,全局当是盛大有优势。
随后盛大有果然针对着周懒予全局的弱棋处处强攻。这一局,周懒予状态恢复不少,运子布兵都颇有昔日风范。但无奈盛大有战斗力冠绝当时,远非李元兆之辈可比。一场胜负下来,周懒予尽管费尽心血,却仍然无奈力量上难与盛大有相提并论,局面始终落后于盛大有。
棋至终局,周懒予只得无奈地迎接又一场败局——这局棋,其实他自认已经发挥得颇有水准了,可无奈盛大有是一个远比李元兆更加强大的对手,即使上次与不熟悉自己棋风的盛大有交手都杀得难分难解,直到深夜才凭借一个劫争获胜,何况这次知道了自己弱点的盛大有……
这局棋一败,“周懒予惧野战”这顶帽子,只怕周懒予是一生也甩不掉了……
更重要的是,这局棋一败,周懒予便不是只有李元兆一个克星了——现在还有一个盛大有,也具有击败他的实力!更可怕的是,盛大有对其他棋手的战绩也相当壮观,于是周懒予的天下国手之位出现了一个真正强大的对手,这个人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夺去过去曾属于周懒予的一切!
而周懒予这一败,此消彼长,他已经再也没有了自称天下第一的资格!
短暂的周懒予王朝,就这样突然崩塌了。棋界重回战国乱世,而即使在这个乱世里,目前最强大的霸主也不是周懒予,而是盛大有!
一场败局,让周懒予终于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看着心满意足,放肆地大笑着离开茶楼的盛大有,周懒予有那么一瞬间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一生,在这一刻已经可以宣告结束了。
他输了,失去了最重视的朋友和最渴望的天下第一的名誉,他的后半生还将如何坚持下去呢?
自从先后败给了李元兆和盛大有之后,江湖间突然没有了周懒予的消息。曾经不可一世,自诩天下无敌的周懒予,在这个棋界重回乱世,人人争做新盟主的时候,像是突然悄无声息地从这个世间消失了一般。
然而,离开了棋界纷乱的中心战区,周懒予却意外地发现——其实棋界没有多少人在意他的突然消失,人们关注的只是下一任棋界盟主什么时候出现,又会是怎样一个人。
棋界代代都有人才,任何一个人的消失都不会让人们在意太久。
认识到了这一点,周懒予感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他忍不住要嘲笑自己,昔日自以为天下无敌时,曾坚定地相信当他离开棋界的时候棋界的人必定会无比怀念他,终日歌颂他。现在他才知道,世上没有那么重要的人,任何一个人的离去都只是深秋的一片普通的落叶罢了。
如火如荼的棋界争霸战,似乎与这个前不久还是天下第一的大国手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周懒予暗暗苦笑道:前不久还在嘲笑汪幼清、周元服是被时代所淘汰的人,现在看来,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其实,那时的周懒予并没有真的从世间消失,而只不过是在各地默默地独自游历罢了——但这一次,没有友人陪伴了。
不知何年,不知何地,已经筋疲力尽的周懒予默默地投宿到了一家客栈。他身上的银两所剩不多,而身价大跌的他由于长期不与人赌彩,已经几乎没有了收入来源。想到当年挥金如土的日子,他只觉恍如梦境。
那是一家简陋的小客栈,因为简陋所以便宜,许多过路的人都投宿在此。到了深夜,众人都睡下了,却唯有周懒予心事重重,难以入眠。
夜深人静的时候,任何一丝动静都会显得十分刺耳。就在这辗转难眠的深夜,周懒予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了些轻微但十分熟悉的声音。周懒予几乎在那一瞬间心中猛然一震——
那是棋子落到棋盘上的声音!
这偏远的客栈,深夜里竟还有人对弈?
周懒予本就睡不着,于是便索性坐起了身子,寻了件衣裳披上,缓缓推开门走了出去。
大堂上,有烛光。周懒予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着破旧袈裟的老和尚,正对着客栈大堂旁那简易的棋座落子。而他的对面,没有对手在。
彼时已是深夜,附近的客房里还能传来轻微的呼噜声。此时还醒着的,也许只有周懒予和那老和尚了吧。
周懒予一时好奇,便缓缓向那老和尚走去。
老和尚正醉心于棋局,竟没有察觉身后有人走了过来。周懒予默默看向老和尚的棋局,却只见满盘交兵,黑白纵横,杀得异常惊心动魄,像是两个高手的对局。那老和尚每落一子便沉思良久,似乎是在细细品味双方每一步招法的变化,可见这局棋当是他从别处看来,特在这深夜里独自揣摩的。
看了许久,周懒予被盘上双方的招法所吸引,竟和摆棋的老和尚一起陷入了对局中无法自拔。突然之间,棋局上黑方不小心弈出一招缓手。此子一落,攻守逆转,白胜黑负的结局便就此注定。眼见这一子落下,周懒予忍不住在心底为黑棋惋惜,不小心竟叹出一口气来。
老和尚正细细品味着盘上的招法,突然闻得身后一声叹息,吃了一惊,急忙回头看去,却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披着衣裳,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摆棋。老和尚只道自己搅了这少年的美梦,急忙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向少年行礼致歉。
周懒予笑了笑,道:“大师不必在意,我只是见盘上招法精妙,一时好奇才在一旁观看的,您可以继续摆下去。”
那老和尚却也笑了笑,答道:“棋下到这里,胜负已分,不必再摆了。”
周懒予暗暗惊奇——那黑棋的缓手,虽然是全局胜负所在,但要发现这一招的缺陷却也是需要相当水平的。这老和尚说棋局胜负已分,看来也看出了黑棋这一招的问题,看来这和尚棋力也相当了得啊。
看这老和尚虽然衣着破旧,不像是下棋挣大钱的,但摆棋的时候却异常认真,周懒予也略有些感动,于是忍不住想试试这老和尚棋力几许,亲自指导这老和尚几招,于是低声说道:“实不相瞒,在下也好棋,常与高手对局。今日有缘在此与大师相逢,反正也深夜难眠,不置可否与大师切磋两局?”
老和尚听完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些许有些勉强的笑容:“既然都是好棋之人,切磋两局自然也无不可,只是对局之后,不论胜负,只求尽兴,不知施主可否答应?”
周懒予不解其意,不知这和尚是自觉棋力不济难以胜人,还是觉得自己太强怕伤了对手的信心。但周懒予反正也只是想指导这老和尚两手而已,自然也无意见。两人就这样说定了,便收了盘上棋子,互相行礼。
“这一局,就请大师先行吧。”周懒予笑道。
老和尚又是一惊,低声说道:“我先行?施主竟如此自信?”
周懒予点了点头,道:“大师大概也不知道我的手腕吧,对弈两手便知道了。”
那老和尚听完,却也哑然失笑,道:“年轻人毕竟不知天地宽广啊,只是这局棋若要我先行,小施主可得输得起啊。”
我会输给一个老和尚?周懒予也哑然失笑,只管点头,也不再多言。
一会儿在盘上过两招,这老和尚就该知道我的厉害了。
战事一开,老和尚便在左下挂角出招。周懒予有意相让,也不争夺,便向左上挂角而去,要看看这老和尚应对如何。那老和尚见周懒予脱先,却也道这少年难得好弈,不可伤了他兴致,便也不争夺,只在上边大飞守角,一派和气。周懒予一看,老和尚这意思是我把出招的权力让给你,我看你怎么出招我再决定怎么应对吧。周懒予心里笑道,这老和尚看来确实不知道我是何人啊。于是,周懒予将左边挂角一子张开,一边开拆左边阵势,一边威胁左下挂角的白子。这一招攻得不强,却隐隐有些压力,让对手必须想办法应对,否则下一手再杀过来就严厉了。老和尚明白,这是少年在逼他出手了。于是,老和尚也不客气了,电光火石间一字落定,周懒予看去,却落在了左下黑子下边小飞的位置上——
双飞燕!
老和尚心中暗暗说道:小施主,该你显显手腕了,让老和尚我看看你究竟力道几何吧?
周懒予却在心底微微扬起了嘴角:双飞燕,这可是我周懒予最不怕的局面了!
只见周懒予几乎不做半点犹豫,手起子落,一招倚盖猛地向左边的白军头上压去。老和尚一见这倚盖应双飞的下法,心中便猛地一惊——左边那粒白子,在此时局面下本就身陷重围,是粒危子。老和尚原本以为这少年当是以小尖应对双飞,他便可以借攻击小尖之机将这粒危子走强。没想到,这少年直接使出了最凶悍的倚盖,看来此人不可小觑。老和尚急忙在左边和周懒予纠缠起来。几招下来,老和尚没见多少眼位,只得准备逃向中腹。就在此时,周懒予却突然向着下边的白军又是一招倚盖劈下来——两压双飞燕!
老和尚大惊,心中琢磨片刻,不禁惊叹此招厉害。两面攻击,左右出刀,气势相当惊人,而阵地也趁机得以稳固,真是攻守兼备的绝妙应对。如此手法,前无古人,看来这少年乃是个顶尖高手。想到这里,老和尚终于打起精神,要全力应对了。只见这老和尚匆匆抵挡了周懒予的两压,便要将左边的孤军逃往中腹,免遭周懒予屠戮。周懒予如今局面全在掌握中,下得得心应手,左右抢攻,好不惬意。但没想到刚刚攻守几合,周懒予突然感到了些怪异——这老和尚,力量竟出乎意料地强!
只见棋盘上,周懒予向下边白军攻击,老和尚结结实实挡住,竟没给周懒予留下半点可趁之机。周懒予再向左边孤军砍去,却被老和尚直直冲杀出来,周懒予奋力应对,却就是抵挡不住,终于还是让那队白军孤队冲杀到了中原,在中原腹地觅了处地方扎下了根建下了军阵!如此两番攻杀下来,老和尚的白军全都生死无虞,反倒是周懒予的双倚盖本阵被白军两边逼得闭塞狭窄,难言得利。好在周懒予借攻击左边老和尚孤队的机会将左边军阵杀进了中原,总算没有落后老和尚太多。
这么一番激斗,老和尚竟没有吃得半点亏,着实让周懒予吃惊不小。周懒予见局面不利,于是仗着自己左边军阵强横,派出一支轻军点进了老和尚左上的主营!
点三三!
点三三的下法,现代常见,在古代却几乎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因为古棋要还棋头,点三三之后必定会是一片与全局无关的阵地,一个子的棋头还定了。而点三三之后成的空,算起来也不比一个棋头多多少,还将外势拱手相让,基本不会有利,所以中国古棋并不赞赏点三三的下法。
但此时局面下,周懒予左边阵势一直延伸到中腹,兵强马壮,却恰恰是施展点三三的好时机。点三三一出,老和尚主营被尽数掏空,白军防线却又陷入黑军夹击包围之中,几乎就是一堆孤子。此时用这一招“俗手”,却起到异常好的效果,老和尚也不禁感慨这少年思维灵活,随机应变,真让人激赏。但随后周懒予对老和尚这队主营孤军进行强攻,却竟然又被老和尚凭着力量硬生生扛了下来,反而在周懒予的层层攻击中造出军阵来,甚至还突破了周懒予的防线杀入中腹,与先到中腹的左路大军汇合,连一个棋头都不留给周懒予!周懒予的强攻又一次无功而返,这又让他吃惊不小——这老和尚的攻防力量,即使放在当今棋界高手当中也绝不弱了!
但局部的受损周懒予并不在意,他仍旧借对老和尚左上主营孤子的攻击,在上边形成了一片军势,与右上的座子遥相呼应,一片大阵呼之欲出。如此一看,老和尚虽然全局战斗没有吃过一次亏,数数阵地却偏偏落后了!老和尚惊觉这一切的时候一阵狐疑,心中只觉莫名其妙——这小施主莫非会变法术?
眼见全局紧张,老和尚急忙又在右下动手,要开辟新阵地。周懒予急忙前来攻击,却被老和尚趁机掩杀,双方在中腹形成了会战。阵势布下时,周懒予处处抢得紧要关口,眼见大势将成,却不料老和尚一旦攻杀过来,周懒予却总是抵挡不住,只觉老和尚那拳头砸一下自己就要被那力气震得后退几步!终于在118手,周懒予弈出缓手,莫名地没有在激战正酣的右边战场上增兵,却回手断吃了中腹老和尚一子。周懒予是判断老和尚此处攻势已竭,全局白棋已无可趁之机,因此去抢中腹战场,以防老和尚强攻中腹大龙以致难以抵挡。却不料老和尚大喜过望,在右边弈出了一招力道十足的曲!
棋谚有云:棋曲一头,力大如牛。老和尚这一曲,将周懒予右边军阵狠狠封在了边上,只得了十余座城。老和尚却趁此机会大军突击,勇猛地向右上冲杀过去。周懒予不能抵挡,只得从右上主营中划出一半城池送给老和尚,割地求和。如此一番交手,周懒予优势尽丧,局面竟变得细微了!
最终双方争夺许久,直到天色微明才终于分出了胜负。棋局终局,盘面上但看城池是周懒予领先两子,但老和尚全局两片棋,周懒予却被攻成了五块,还棋头算完竟反而是老和尚险胜一子!
这老和尚竟胜了周懒予!周懒予大吃一惊,心中回想全局中老和尚力量十足的招法,只觉这和尚力量甚至不在那盛大有、李元兆之下。他正要抱拳问老和尚究竟是何方神圣,却只见对面的老和尚也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地抢先问周懒予道:“小施主棋风清奇,变化万千,真让贫僧大开眼界,几乎要输了出去。不知小施主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会有如此高强的棋力?”
周懒予却苦笑着答道:“实不相瞒,在下便是嘉兴周懒予。”
那老和尚听了,更大吃一惊,急忙再行礼道:“原来是击败了过百龄的周懒予先生,贫僧实在惭愧,竟识不得当今棋界顶尖高手容颜。”
周懒予缓缓摆了摆手,也问道:“高僧棋力好生强悍,当是世间一等一的高手,不知可否告知姓名?”
老和尚听了,笑了两声,缓缓答道:“贫僧俗姓郑,法号野雪。”
郑野雪!那个传说中的永嘉派“郑头陀”!
自明朝灭亡之后,野雪之名便许多年没有出现在棋界了,想不到他竟还在世上!
“晚生惭愧,竟不识得前辈真身,多有冒犯,还望赎罪。”
野雪轻轻笑着,摇了摇头,道:“不认识我老和尚有什么奇怪的,我都已经一把年纪了,迟早是要被人忘掉的。”
周懒予急忙答道:“前辈尚有如此高明的棋力,当是如今第一流的高手,再出棋界也必定举世皆惊,何必如此妄自菲薄?以懒予看来,前辈完全可以去争夺当今天下的国手之位!”
野雪听到这里,眉宇间却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周懒予一惊,不知自己是否说错了什么,急忙安静了下来。
野雪静静望着棋盘,笑道:“周先生,你毕竟年轻,还不知道世道如何啊。国手,真的那么值得去争吗?”
“做棋手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天下国手,怎能不争?”
“争得了又如何?”野雪轻声问道。
周懒予却无言以对。
“我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样这么觉得。那时候,永嘉派式微,在三大派中叨陪末座已经多年。我突然出世让永嘉派的宿老前辈们觉得永嘉派复兴有望了,于是求我为永嘉派而战。我当时自以为肩上背负着一派兴亡的重担,于是为了复兴永嘉派而四处征战,杀遍了各地茶楼。你该听说过,我参加过南京会战,又去京城与林符卿激战过多场。最终,我没能成为天下国手,因为强手太多,我胜不了所有人。我见过不少真正的大国手,比如当年以一人之力几乎杀遍南京高手的朱玉亭,南京会战力败群雄的王六合,独自镇守京城多年的林符卿,还有后来成为倚盖宗师的过百龄。我比不上他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天下国手。可是那又如何?朱玉亭、王元所、林符卿,一个个都死得默默无闻,过百龄也败在了你周懒予的手上。当年我曾经视之如同生命的永嘉派,也早已消亡了多年。人生风光其实终究不过数年而已,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总会有消散的一天。<点评: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你我都是凡人,争夺天下国手之名纵使心血耗尽,也不过一时豪杰而已,所以何必强求呢?”
周懒予想到自己前几年的风光和如今的落寞,竟只觉和野雪心有戚戚。但野雪的话,不能让他心服。他又问道:“若天下国手尚不值得去争夺,那我们作为棋手还有什么意义?”
野雪却哈哈大笑,指着身前的棋盘,反问道:“意义就在你眼前,你却四处寻找?”
周懒予大惑不解,默默看向眼前的棋盘。只见盘上黑子白子纵横交错,似乎一副绝美的画像一般。
“围棋,很简单。黑子白子,一张棋盘,气尽提去,逢劫隔手,没了。”野雪缓缓说道,“可这么简单的东西,几千年没有断绝,无数人为之争夺一世,为什么?”
周懒予一片茫然地看着野雪。
野雪轻轻地笑着:“因为围棋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其中却变化万千啊。千古无同局,哪怕只是想想也让人不禁心驰神往。我们命中注定与棋结缘,其实是被这变化万千,无穷无尽的黑白子所吸引,而不是那无用的天下国手之名啊。你问我做棋手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的意义就在这里!做棋手,为的是体会蕴藏于棋盘中的万千变化,岂能为了区区‘天下国手’四个字而舍本逐末?天下国手,本不是争来的,而是命运赏赐给真正潜心研究棋盘上玄奥变化之人的荣誉。你若真心向棋,即使不去争,天下国手之名也会落到你的头上,不是吗?”
一番话说完,周懒予哑口无言。这一番话,他过去从没有想过,只是一心一意地去追求天下国手的荣誉。可是得到了这荣誉之后,周懒予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他又默默地失去了它。失去之后,周懒予又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如此看来,我周懒予其实是根本没有资格得到“天下国手”这称号啊。
东方的天空越来越明亮了,旭日初升,长夜渐渐被新一天的光明所驱散。
客栈里的旅人们还在安睡,棋座旁的一老一少两个棋手,却毫无倦意。
周懒予向野雪深深行了一礼。
“多谢高僧指点,懒予今日才终于恍悟自己此生究竟当何为。”
野雪赞许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就仿佛看着当年曾经不可一世的自己一般。
“周先生,方才一局,是我执白先行才略胜先生一子。不如我们再弈一局,这次由先生先行,如何?”
周懒予大喜,不做推辞,只管摆开了座子。
清晨,一家偏远的客栈内,一个少年和一个老僧,对着棋局,沉迷于其中。两人的脸上,不见一丝惶惑。
最终,这一局周懒予大胜十一子。但胜负,其实双方都不在乎,但求尽兴而已。
这一局之后,周懒予回到了嘉兴,终日只是钻研棋局,如着了魔一般。
而郑野雪,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棋界。此后,他便不知所踪,或许云游四海,或许寻了个寺庙安心向佛。这个曾经血气方刚,戾气四溢的郑头陀,在不知道那一年,在不知道什么地方,默默地圆寂了。
至少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一定没有一丝暴戾之气,总算不负这一身和尚袍。
也许,最终那一刻,他也是在下棋的吧。
日落西山天色沉,盘侧老僧失意人。两番胜负伴烛灯,又见朝霞日一轮。
残梅随雨落枰纹,荷花池边棋相争。秋叶静闻落子声,拂去冬雪仍是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