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李昌镐
作者:何足道
来源:古风论坛
秀行先生曾经说过,赵治勋是十年一出的天才,吴清源是百年不遇的天才,而李昌镐是千年一见的天才。当今棋界流行的观点是,五十年前吴清源, 五十年后李昌镐。 李昌镐1975年7月29日出生于韩国。12岁时拜曹熏铉为师。自身的天赋再家上名师的雕琢,这块金子很快就闪光了。
李昌镐成长的路上,第一个打败的对手就是徐奉洙。从70年代中期到整个80年代。韩国棋坛演绎的是曹徐对峙。虽然从80年代开始,徐奉洙在同曹熏铉的对垒中已经完全处于下风。但韩国所有比赛的挑战权都是徐把持着,每年偶尔还能得一两个冠军,破坏曹熏铉的全冠王好戏。1989年,14岁的李昌镐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善于野战的徐奉洙在石佛面前,如重拳打棉花一样。有力使不上。李首先在韩国内,取徐代之。原本属于徐奉洙的挑战权,决赛权,都被李夺得,韩国的棋战转为曹李之争。
李昌镐在国际比赛中的成名是在第三届富士通杯赛上,击败了前两届冠军武宫正树。武宫刚一出场,碰到了一个小孩子。大意加轻敌。让宇宙流在石佛面前遭到了失败,而从此,浪漫的宇宙流在对抗李昌镐上,就完全处于下风了。武宫只是在亚洲杯快棋赛上赢了李一盘,成为最早被李降服的超一流。
徒弟打败师父,似乎是天经地义,迟早发生的事,但象李昌镐这样,未出师前就能和师父打得难解难分的还真不错。难怪后来赵治勋指责曹熏铉不负责任。1989年,李昌镐在韩国国内是一冠王,1990年是三冠王,1991年是六冠王,1992年是八冠王,1993年十二冠王,1994年曹被李逼得身无一冠了。李的冠军逐年增加,所夺取的对象自然是乃师。因为长期同弟子争棋,曹熏铉的头上缕缕白发,隐然可见。李对付师父的柔风快枪显然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李取代曹的韩国第一人地位,而曹也因为长期和李磨砾,在棋艺上超越了同岭的小林,赵。
96年以前,李昌镐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更多的是在韩国的东洋证券杯中。而在其它的世界冠军赛中出彩不多。而东洋证券杯更象是韩国的一项国内比赛。第三届东洋证券杯赛,李杀入决赛,对手是旅日华人棋手林海峰。林先生虽然在当时(91年)已经年近半百,但状态不错,战绩稳定。在日本国内继续排在前几位。当时韩国国内也是底气不足,没有多少人认为,李可能胜林。而且李私下也表示过,自己最佩服的是全盛时期的林先生。功力深厚,棋风又不同于善于乱战的曹熏铉。大家不看好李也正常。但比赛结果让人吃惊,16岁的李昌镐,在比分两度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战胜了49岁的林。这是李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也是第一次番棋击败日本超一流。林海峰也成为了李昌镐称霸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第二年的东洋证券杯,李昌镐又一次杀入了决赛,这次的对手是旅日韩国棋手赵治勋。 赵治勋和曹熏铉长期以来,一直是韩国民众心目中的民族英雄。93年的赵治勋,虽然不如80年代初那时的八面威风,但也仍然实力强劲。他在前一年的本因坊战决赛中三连败后四连胜,击败了宿敌小林光一。本次东洋证券杯的半决赛2比0击败了聂卫平,赛前就放言,要好好教训下李昌镐。 赵治勋对李昌镐来说,并不陌生。甚至说,赵有可能是李学棋时的偶像,李对赵的棋路当然是再熟悉不过了。比赛结果再一次让人震惊, 李昌镐3比0零封赵治勋,李的伺机而动,后发制人的棋风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后两盘,李都是半目获胜。官子功夫明显强于老辣的赵治勋,李的世界官子第一人名副其实。
降服马晓春。95年是马晓春年,马一人获得了当年仅有的两个世界冠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人。但这个世界冠军的获得,都没有同李昌镐直接交手。因此减色不少。两人在96年的第7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狭路相逢。前两局平分秋色,第三局马一直是优势,但官子阶段出错,半目惜败。马从此开始了对李的10连败。马和李的对局中,可谓机关算尽。对其他人屡屡奏效的招数,用来对付李却发挥不出作用,后来的富士通杯决赛,三星杯决赛,LG杯决赛,马都是面对李,非常无奈地接受了失利。
终于赢了小林光一。90年和95年的富士通杯赛,小林两胜李昌镐。所以当96年富士通杯半决赛,两人相遇时,当时的<体坛周报>曾撰文说,重要的对局终于实现了。当时的老超一流,都已被李打翻在地。大家没有奢望小林能永远克制住李,但希望能稍微延缓一下李的统一棋界。毕竟小林当时也年过四旬了。但李和小林的第三次对局,李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压倒了小林光一,对大多数来说,李昌镐要赢你一盘,以后你可能再也赢不了他了。小林也是李前进路上最后一个障碍。
谁能打败李昌镐
日本的老六超在李崛起时已经是夕阳无限好了,曹刘目前也在下滑。李从96-05年称霸棋界已经快10年了,年长于李和同龄的棋手似乎已经无法完成这个使命。而只能寄希望于李的后辈。李世石,崔哲翰,古力都是最佳人选。他们都有击败李的记录,李世石, 崔哲翰甚至是在番棋中战而胜之。而且,他们三人共同的特点是力战型,喜好攻杀。而公认战胜李昌镐的最佳办法是在复杂的中盘对攻战中。
关于李昌镐的棋
说实话,老道虽然打了李的不少棋谱,但对他还是有些不感冒,当然我不否认李的强大。迂缓的布局,强大的中盘,天下第一的官子这些对李昌镐来说是恰如其分的。老道是比较喜欢日本六超,主要还是学棋时,研习了他们大量的棋谱。六超各有独特的棋风,都留下了许多赏心悦目的棋谱。而与之对照的李昌镐,下得是难看,机械的功利围棋。记得日本棋界形容60年代的林海峰时,认为林善于翻盘。其实这话用来形容李昌镐也蛮合适。很多超一流棋手,在和李的对弈时,前半盘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却总被李翻盘成功。和他师父曹熏铉的攻击式翻盘术不同,李的翻盘术是积压式,即保持强大的压力,等待对手出错。职业棋手相争,在收大官子之前,盘面有10目优势,基本都是跑不掉的赢棋了。但李却总能习以为常的翻盘致胜。其实如果总是看到李那面无表情的脸,任何人也没有战斗欲望拉。
棋类史上的神童之一
李的16岁获得世界冠军是非常骄人的。虽然东洋证券的奖金和影响远不是最好的。但至少可以认为,他在16岁时已经成为世界最强棋手之一了。吴清源19岁接近日本棋坛顶点。中国象棋的胡荣华15岁获全国冠军,许银川17岁获得全国冠军(中象的全国冠军相当与世界冠军),国际象棋的菲舍尔15岁进入世界八强。和这些神童们相比,李其实也不逊色。虽然吴清源认为李的天赋不如其师曹熏铉。但谁又能否认李是天才呢?
现代围棋史上最强者?
因为说的是现代,所以20世纪初的秀荣,秀哉被掘弃在候选之外,能称得上的只有三位,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的吴清源,80-84年的赵治勋,96年至今的李昌镐。其余的或者时间很短,或者是优势很小,或者是群雄割据。就不一一列出了。十番棋王者吴清源在他所处的时代将所有的一流棋都降了一级或者是两个级别。而且彼时所下的棋,都是不贴目的。对拿白棋的一方是很苛刻的。而吴先生却总能战而胜之,难度之大,绝非李昌镐他们擅长贴目棋的能理解的。80-84年的赵治勋也是非常强大的。5获名人,。2获棋圣,2获本因坊,1次十段战冠军。战绩之佳在当时也让人瞠目。而且,当时的日本六超都是最佳状态,并非96年以后同李交手时暮气沉沉的样子。在84年,赵曾经在对抗赛中将七段的王立诚,山城宏,小林觉由分先降到了二子,而且在让二子局中也赢了几盘。如果让李昌镐让韩国的新锐二子,他能赢吗?当然,80-84年的赵治勋对棋积的`控制能力是不如全盛时期的吴清源和李昌镐的。但恰恰说明,80-84年日本围棋的整体水平比吴时代和现代要高。有人认为李在90年代屡次胜赵,但公允的说,90年代(包括96-98年的大三冠)的赵水平较之80-84年下降很大。所以90年代赵输给李,不代表80年代的他也一样输给李。80-84年,赵的棋力有13段。但即使是80-84年的赵治勋,日本棋坛也公认他不如鼎盛时的吴清源。李昌镐的17获世界冠军,领先同时代棋手很大的一个高度是不容否定的。而且李有一点很让人垢病,就是他怕生,初次和一个对手交手往往输掉。对比其他大高手,适应能力是很差的。李现在还未到盖棺定论的地步。说李是围棋史上最伟大的棋手之一可以接受,但说他比吴清源强,至少目前还看不出。当然,我们现在对他们的比较,也许不如百年之后的人看得更清楚。
李昌镐对棋界的最大贡献是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的依赖官子功夫取胜的大棋士。另外,他的横空出世,大大提高了韩国的围棋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