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围棋这70年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智力体育竞技头条号  2020-02-22

围棋源自于中国

4000年以前,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棋类的先驱——围棋。纵横十九路,单凭黑白两色子,就能在棋盘上演无穷变幻的风云世界。

古人发现,围棋对弈变化万千,妙趣横生,同时能锤炼秉性。“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的说法就很好地诠释了围棋启迪智慧灵性,及修身养性之道。因此围棋也被列入“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深受大众喜爱,上至达官贵下至贩夫走卒。那时走在大街小巷看到一群孩子围起来对弈的场面是件正常不过的事情。

南北朝时弈风盛行,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棋类活动的普遍,极大地促进了围棋游艺技术的提高,为后来围棋游艺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向国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可以视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围棋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弈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也被引为风雅之事,

清朝初期的围棋界,正是中国古代围棋的巅峰,范西屏、施襄夏称霸棋坛并称为“棋圣”,惊心动魄的“当湖十局”, 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范、施二人不仅是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手,还代表着中国古代围棋数千年的最强力量。

中国围棋文化的根基是深厚的。

中国围棋式微,日本开始领跑

国运兴,则棋运兴。随着清朝的逐渐衰落,中国围棋停滞不前,霸主地位不再。自隋唐时从中国传入后,围棋技艺在东邻的日本不断发展。“吴清源时代”开始后,日本围棋真正走向了鼎盛。

1928年一个平常的日子,一个14岁的中国少年只身赴日,全身上下仅有留学补助的200个大洋。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少年与日本当时唯一的“九段”本因坊秀哉连下三盘棋后,震动日本棋院,让日本围棋界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吴清源。在1933年至1939年期间,吴清源与木谷实打破常规,开创了“新布局革命”,打破了日本传统围棋理论的束缚,成为现代围棋理论的开拓者,也让日本围棋成为了现代围棋的领头羊。


1933年吴清源与本因坊秀哉对战



在1939年至1956年期间,吴清源在与木谷实、雁金准一、藤泽库之助、桥本宇太郎、高川格等一众日本顶尖高手下十番棋升降赛中保持全胜,成为了高居于日本棋坛之上的超级棋士,创造了“吴清源时代”,被誉为“昭和棋圣”。

而他的最强对手木谷实在十番棋中落败后,始终没能东山再起,最后不得不归隐授徒。但他创办的木谷道场却成为了日本现代围棋的发源地,培养出了包括大竹英雄、加藤正夫、小林光一、武功正树、赵治勋五位超一流棋手在内的众多日本棋坛巨星,缔造了日本围棋的辉煌,引领了当时的世界围棋潮流。

与现代日本围棋强盛相对应的,是当时中国围棋的衰落。1960年,日本围棋代表团首次访华时,中日双方一共对弈30盘,最终中国棋手们仅仅获得了“胜两盘、和一盘”的战绩。面对日本的九段棋手,中国棋手颗粒无收。到了1961年,代表团直接撤掉了九段棋手,派出女棋手伊藤友惠五段和两位业余棋手等人来华,结果54岁的伊藤友惠八战八胜,在对阵中国老将刘棣怀时,甚至一边下棋一边赏花观鱼,战不多时就吃掉了刘棣怀的一条大龙。

日本围棋代表团两次访华让中国围棋彻底颜面扫地,“这不仅仅是围棋手的耻辱,也是民族的耻辱,是国耻!”

挽回民族尊严

陈祖德,这也是中国围棋在那略显混沌的年代,最值得被记住的一个名字。

1963年日本代表团第三次访华时,陈祖德代表中国队出战,结果五战五胜,尤其是最后战胜了当时日本围棋团长长杉内雅男九段,实现了中国对阵日本九段“零的突破”。


1963年7月27日,陈祖德在北京北海公园悦心殿对战日本名将杉内雅男九段



这样的胜利,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太令人满意,然而在那个日本业余棋手都能“碾压”中国棋坛的时代,那场对决无疑打破了长久以来“日本九段不可战胜”的神话。

当夜里也闪出一丝光明,意味着黎明就要到来。

随着1972年围棋国家集训队的恢复,中国围棋又走上了继续进步的道路。一批具备实力的“新生力量” 渐露锋芒。以聂卫平、马晓春、华以刚、黄德勋、曹大元、邵震中为主的一批棋手,成为了中国围棋的脊梁。

那个时期,虽然中国围棋的整体实力依然不能和日本抗衡,但是聂卫平在1975年日本来华时,连续击败两位九段、一位八段和一位七段。那四场胜利是中国围棋继续崛起的信号。

“聂旋风”——中国围棋追赶的代名词

1984年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赛,日本围棋界对胜利志在必得,因为他们派出了三位“超一流”棋手——一年前以七连胜横扫中国棋手,同年在国内拿下“十段”头衔的小林光一;在本因坊战中完成三连霸,棋风以凌厉著称的“天煞星”加藤正夫;以及六次获得日本“棋圣”称号的日本终身名誉棋圣,将近花甲之年的藤泽秀行。

然而,中国棋手江铸久从第二局开始就用一波五连胜回敬狂傲的日本棋手,在“串烧”了日本棋坛五位名将之后,直逼小林光一。

遗憾的是,在与小林光一的对弈中,江铸久在中盘失势,并且最终未能实现翻盘。随后邵震中、钱宇平、刘小光、曹大元、马晓春等六位中国棋手都在对弈中败下阵来,逼出中方主将聂卫平。聂卫平在最后关头以力挽狂澜,一敌三,接连击败三位日本“超一流”棋手。这是中国棋手首次击败日本超一流棋手,不光是振奋了中国围棋,更是振奋了中国老百姓。


1984年,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



聂卫平的胜利延续了更长时间,甚至一度变成了一种“统治”——1987年第二届擂台赛,聂卫平再度上演绝地逆转,以一敌五连续攻杀三位日本九段和两位“超一流”,包括与日本主帅大竹英雄那场极为艰苦的“世纪之战”——后来被日本媒体誉为“滴血的名局。”

直到第三届擂台赛,聂卫平击败主将加藤正夫,他个人也完成了擂台赛上的11连胜,这个“神迹”至今无人可破。

常昊终结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国真正战胜日本

虽然第四届擂台赛中国队失利,但中国棋手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在随后几届中日双方互有胜负,到了第九届,中国队依然5:4领先。

第十届中日擂台赛双方重新变成七位棋手,先锋规定必须为女将。1995年4月17日,先锋站再中国棋院打响,华学明执白中盘败加藤朋子,为中国队取得开门红。而随后出场的常昊开始书写了另一段擂台赛传奇。1976年出生的常昊连扫三村智保、森田道博、柳时熏、林海峰、小林觉日本五大高手,完成震撼人心的五连胜,杀至日本队主将大竹英雄的帐下,也为此次的擂台赛打下坚实基础。虽然此后日本队主将大竹英雄奋力来了个四连胜,但由于差距过大,双拳难敌四手,中国队副将马晓春止住大竹连胜,也终止了此届擂台赛。

1996年5月30日,第11届NEC杯中日围棋擂台赛在东京打响,常昊在连续击败了羽根直树、王立诚、柳时熏、依田纪基、小林觉之后,1996年12月27日东京,常昊执黑中盘击败日本队主将大竹英雄,6连胜一杆清台,神勇表现,为中国队锁定胜利,完成了上届没有达成的遗憾。这次惨痛的失败,也让日本方面对擂台赛彻底失去兴趣。

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停办标志着中国围棋开始超越日本。


第五届应氏杯常昊与妻子领奖



被韩流压制的十年

正当中日擂台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以“应氏杯”和“富士通杯”为代表的世界级围棋赛事也在1988年拉开大幕。不过,很多还在关注“中日对抗”的棋迷们不曾料到,韩国会就此异军突起,甚至压制了中国围棋整整十载春秋。

1989年9月,应氏杯首届决赛,聂卫平在2比1领先的情况下,被韩国棋手曹薰铉连扳两局,错失冠军。媒体的镜头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一边是聂卫平黯淡的神情,一边是曹薰铉兴奋的面容。

同一棋盘,悲喜只在落子一瞬,此后,韩国围棋开启了蝉联应氏杯四届霸主的盛世。

韩国围棋成就,主要就是靠两个天才型选手,一个是曹薰铉,一个是他的内弟子李昌镐,这两个人亦师亦友,对弈接近300盘,正是他们这种高度的对决,激发出了韩国围棋的新高度。


2002年开始,韩国另一名天才——“飞禽岛”少年李世石横空出世,在李昌镐开始走下坡路时接过第一人的大旗,继续垄断棋坛十来年,一共获得14个围棋个人世界冠军。

曹薰铉、李昌镐还有后来的李世石,这三名韩国棋手崛起,在棋盘之上将“中日对抗”的世界棋坛变成了中日韩的“三足鼎立”、韩国一枝独秀的格局。

从1995年到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围棋“衰弱”的十年——聂卫平老去,马晓春在1995年连获2个世界冠军后对李昌镐十连败,“七小龙”之首的常昊遭到“石佛”压制,其间只有俞斌在2000年冲破铁幕,3:1击败刘昌赫,摘得第四届LG杯冠军。

让日韩“血溅五步”的中国自信

对于中国围棋来说,2005年是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时间。

当年3月,常昊经过一场九个多小时的鏖战,最终以3:1从外号“毒蛇”的韩国棋手崔哲瀚手中夺得“应氏杯”,结束了中国围棋届十七年来对世界最大围棋赛事“应氏杯”的漫长等待。

2006年1月,“七小龙”之一的“神猪”罗洗河“串烧”韩国前三名,尤其是决赛以2比1战胜“石佛”李昌镐,夺得三星杯冠军,打破了李昌镐对战中国棋手决赛无敌的神话。

此后的八年时间里,以常昊、罗洗河为代表的“小龙”一辈,以古力、孔杰为代表的“小虎”一辈,直至以朴文垚、江维杰、时越、陈耀烨、周睿羊为代表的“小豹”一辈棋手们,开始在世界大赛上争相从韩国手中夺走冠军。其中光是古力一人就揽获8项世界冠军。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这一年,中国围棋包揽了所有六项世界个人赛事的冠军。

而在2013年之后,以柯洁为代表的“95后”棋手,更可谓气势如虹。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的“90后”棋手已经联手夺得20次世界冠军,这一数字要远超“80后”的15座。其中,“95后”的新一代棋手更是拿下其中的12座冠军,仅柯洁一人就赢得了7个世界冠军。

柯洁在对阵日本第一人井山裕太前曾说,他要让对手“血溅五步”。这种新生代的霸气是中国围棋整体领先的写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韩两国围棋水平的日渐式微。

AI时代来临,中国围棋再攀高峰

持续了多年的中日韩三国棋手对抗,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科技面前,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那个人与人对弈的年代,突然间被人工智能抢占了风头。

2016年世界之战,谷歌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以4:1击败顶尖人类职业棋手李世石,成为第一个不借助让子而击败围棋职业九段棋手的电脑围棋程序。

2017年AlphaZero与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博弈,3:0大获全胜,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


李世石对战alphago



两场人机大战,让围棋AI真正进入全人类的视野。在短短两年间,围棋经历了充满冲击和震荡的时期。

AI战胜人类顶尖棋手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但围棋的内在魅力不会因此减退。围棋AI水平的迅速提升,一方面为人类深化对围棋的认识提供了崭新而重要的助推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围棋与科技的完美融合,使围棋在传统的文化属性、竞技属性、娱乐属性之外,又增添了科技属性和教育属性,也让中国这项古老的智力游戏拥有了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拓宽了人类对围棋的认知。AI不是围棋的终结,而是人类棋手的良师。虽然AI招数是人类无法完全模仿,但人类将在AI的辅助下走向更高境界,中国围棋的益智功能也将永远存在。


总结中国围棋的70年,曲折迭回,却又波澜壮阔。经历各种荣辱成败之后,我们从围棋看到的不光是竞技,更重要的还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承,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