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杯”上海市春节双十强比赛十年回顾-附两位双十强赛棋友参赛感悟
2018年2月28日 棋友文采
自2008年开始,由上海市围棋协会主办,建桥围棋同好会社承办的“建桥杯”上海市业余高段双十强(十强)围棋比赛,于每年春节举行,二十名业余5段及以上棋手分中老年、中青年二组各十名,进行三天九轮角逐,决出名次;每组前三名,于当年将参加“建桥杯”上海市职业-业余(让先或让二子)围棋邀请赛。
在中国围棋协会特邀副主席、上海市围棋协会会长、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和上海棋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至今年为止,已举办十届了,在沪上业余围棋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受到广大围棋同好由衷的欢迎,前来观战的棋友络绎不绝。
十年来,先后有85名5段(6段)棋手180人次参加了十届“双十强(十强)围棋比赛,他们共下了1458盘棋,精彩纷呈,每年比赛无人全败,也几乎无人全胜、激烈程度超人想象。同时棋手们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大局观:遵守赛场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胜不骄、败不馁、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棋手赛毕认真复盘、切磋棋艺。中青年棋手张子樑是唯一一位参加过十届比赛的棋手,他取得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三个第三名和一个第四名的好成绩;中青年棋手袁嘉悦,自2013年开始已连续参加了六届,取得了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的好成绩。他们两位可称得上“双十强”赛场上的悍将;中老年棋手陈锋自2012年开始已连续参加了七届,取得两个第五名、一个第六名、两个第七名,去年有所突破,获得第四名。值得一提的是:他5次带着女儿陈奕琳一起参加“双十强”比赛,他女儿从2012年得第十名、2013年得第八名、2014、15年得第四、五名、去年获第2名,她与张子樑均是7胜2负。因她胜他,张子樑只能屈居第三名。同时陈奕琳也取得了与袁嘉悦、张子樑、姚梁云、祝佳冬、汪明秀一起参加去年7月28日,在上海棋院大楼418室内,邱峻九段与他们一对六车轮赛的资格。“双十强”赛见证了现年17岁的陈奕琳6年来围棋水平的显著提高,父女俩棋艺都不断进步,已成为“双十强”棋赛中的一段佳话。
周星增先生在今年年初曾明确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建桥围棋同好会社工作。对此,建桥围棋同好会社社长陆信代表广大棋友向周董表示衷心地感谢。
会社将继续贯彻“以棋会友、以棋健身、以棋利业、以棋养棋”的办社宗旨,依靠棋界、服务棋界,团结棋友,开展包括上述二项围棋的传统项目在内的形式多样的围棋活动,为实现广大棋友的围棋梦而努力奋斗!
——有新
双十强赛的感悟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围棋比赛的参赛达人,自从女儿出生后,就把重心调整到了培养女儿学棋上面,自己完全淡出了围棋比赛。直到2012年一月份的某一天,突然接到了陆信老师的电话,邀请我参加春节双十强赛的比赛,已经多年不下棋的我有点忐忑,但在陆老师的鼓励下终于出山了,下棋的感觉还是蛮好!
今年是双十强赛举办的十周年,也是我连续第7次参赛,感悟良多:
1)一个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精心策划和组织,陆信老师就是这个比赛的核心人物,事无巨细,全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就比如说午餐,由于节日的缘故,几乎每年的饭店都有变化,但没有变化的是参赛选手一到饭店,热的饭菜就已经到位,时间衔接得恰到好处。在这里必须要给陆老师点个赞!
2)我通过这个比赛真正做到了以棋会友,见到了二十年前治金局围棋队的队友祝国祥,认识了袁嘉悦,高欣闻等新生代围棋手,甚至也见到了大学棋友严奕的父亲(今年双十强赛的裁判长)。
3)在二十多年前,许士英老师在我眼里就是神一样的人物,双十强赛里我居然高了他一盘,虽然他的失利有年龄大,轻敌的原因。但对于我来说。还是非常的惊喜和兴奋。
祝愿陆老师身体健康,也祝愿参赛的老同志们身体健康。双十强赛能够继续办下去,我还得多练练棋,争取再提高水平。
——陈锋
2018年2月19-21日
参加双十强感想
不知不觉我也已经参加了6届双十强赛了,算是六朝元老了。
首先这比赛在春节初四到初六比赛,每次我都是有时间来的,而且我棋瘾也比较大,也非常乐意参加一点比赛。双十强赛每届都是有不少高手的,我是个非常喜欢挑战高手的人。记得第一届,我和尹成杰下过一盘吗,那时候我还赢了,但他现在已经业6了,想再赢他应该比较难了吧。还有像陈奕琳,张子樑,高欣闻,也是老面孔老对手了,和我也能下的有输有赢。比较庆幸的是,这几年双十强赛,我发挥还是比较稳定,基本能赢到7盘左右,打个前三,也拿了两次第一名。每次前三可以获得和职业棋手挑战的机会,这也是次不错的学习机会。最后,比赛的组织也是办的不错的,陆信老师比较注重比赛的规范,中午大家也能一起聚个餐聊聊,气氛很好。
对我来说,双十强赛是一个很好的比赛,是一个以棋会友的机会,是一个丰富生活的活动,非常感谢组织比赛的各位老师,希望以后双十强赛能越办越好。
——袁嘉悦
(弈客编辑YK009)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