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27 17:43 编辑
(二)冰箱能存多少眼泪
常昊真正打动邱百瑞的,是他居然能安稳地听了两天棋,而没有去摸棋。
邱百瑞忙着给学生们讲课,开始没太多注意常昊,当发现他两天都在远远地观看、安静的聆听时,邱百瑞暗暗吃惊。凭他多年的经验,孩子们也见棋子棋盘要是急不可耐玩起来,兴趣来得急,去得也快。常昊这种气质的孩子,他第一次见到。这孩子全身心投入的神情,深深打动了邱百瑞。
教孩子们下棋,邱百瑞是国内有口皆碑的一把高手。本来他是要走专业围棋道路的一个大学生,后因疾病原因而当上了少儿围棋教练。不少上海籍的棋手都出自他的门下,如曹大元、钱宇平、王群、 乃伟、华学明、杨晖……棋界公认,经他启蒙的棋手基本功扎实,棋理明晰,无不打上了科班的烙印。
当时他给学生们都定了级别,一共五十级,好的如刘轶一、李晨硕,在二十多级的水平上,差的也有三十多级。每赢三盘棋,就可以升一级,这是鼓励学生们竞争的好办法。
常昊在班上年龄最小,第一次定级,只有四十多级,属于最低水平的一个。
但很快他就名列前茅了。每次来上课,他都能升一级,最多一次他赢了九盘棋,连升了三级!邱百瑞发现他的确很灵,一教就会,一比赛就能将学到的手艺施展出来。他另外的特点是坐得下来,安心,投入。
当时他还不会数子,伙伴们比赛时多下一子,他却懵然不知,经常对邱百瑞裁定的结果莫名其妙。
常昊的脑袋里装满了黑白棋子,一天不下棋,他就食寝不安。一次周樾园有意逗他,“能跟父母呢,还是跟邱老师?”他干脆地说:“跟邱老师!”
他成了围棋班的中心,教学也常围绕着他展开,几乎每次都要讲评他的对局,以致同学们都有点忿忿不平。上海《围棋》月刊杂志有个编辑叫曹志林,曾是国家队的棋手。他对邱百瑞开玩笑说:“你老讲常昊的棋,人家都有意见了!”
邱百瑞说:“他水平高,我当然要讲他的棋!”
体育馆的其他教职员见常昊来上课,也跟邱百瑞开玩笑:“邱老师,你儿子来啦!”
那时常昊也输棋就哭,是班上哭的最多的孩子。
学生们的升级赛就像专业棋手的升段赛,你争我夺,各不相让。一次常昊再胜一局就能再升一级所以下得异常投入。比赛到了中盘,他的优势也逐渐明显,这时他却下出了一步漏着。
教室里同时进行着几局比赛,静得仿佛空无一人,只听“哇”地一声,常昊哭了。
据邱百瑞说,当时常昊的棋整体感较好,棋理明白,但弱点是局部的技术不足。很多小棋手都是精灵鬼,局部的小计谋、小手段特别多,常昊输棋 ,通常都是一着不慎而栽了跟头。因此,一输棋他就觉得冤枉,忍不住要哭。
别的学生还在比赛呢,他哭个不停,教室里顿时就乱套了。于是赶忙把他带出赛场,见周樾园在门外等着,他扑过去一头钻进她的怀里,嚎啕大哭。
其实棋还不一定准输。过了一会儿,有人追出来对他说:“你还接着下吗?棋还没完呢。”
常昊一听恍然大悟,眼泪顾不上擦,又跑回棋盘前坐下了。那盘棋最终还是他胜了。
邱百瑞训他:“你不要指望舒舒服服就赢棋,哪有这种好事?只有在艰难情况下挺到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当时邱百瑞带两个班,一个是初级班,一个是高级班。有时他会让高级班的学生照顾一下初级班,比如两个女棋手董军、王文霏就经常照顾常昊。她们比常昊大五六岁,见他眉清目秀、明眸皓齿,她俩打心眼里喜欢他。尤其是见他对棋那么当真,一输棋就不依不饶的劲头,她们也经常逗他。
她们的棋力要高出一大截,大概能让他八九个子。一次邱百瑞出差到外地当裁判,她们就带他到家里玩。他非要下棋不可,结果王文霏让他九子,他还是败下阵来。她们说:“说你不行吧,你还偏要下。”
常昊输得正难受,经不起这么嘲讽,他哭了:“不行,还要再下一盘。”
她们不下,说什么也不下。常昊哭着躺倒在地,不下就是不起来。实在没办法,只好又下第二局。
有时哭个没完没了,周樾园哄都哄不住。一次邱百瑞老师说:“输棋光知道哭有什么用!你哭的也太多了。你去找一摞碗接着,让你妈妈冻到冰箱里,看以后能存多少。”
常昊这才止住。
他已经迷上了围棋,兴趣大得什么力量都拉不回来了。当时他在体育馆附近的一家幼儿园入托,因为一段时间一喝牛奶就吐,所以幼儿园的阿姨没少训斥他。为这件事,他害怕再进这家幼儿园了。
可周樾园不知底细。一天送他到了园门口,他大哭大闹,死活不肯进去。这样耗了两个小时,急得连周樾园都哭了起来。
“这个幼儿园离体育馆最近,不然我们回南市区的幼儿园算了,那就下不了棋了!”她说。如果常昊答应,也许她就不再送他下棋了。
一听这话,常昊不哭了,乖乖进了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