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六祖故里不问禅,新兴挑灯忘柯烂-黑白初识近大道, 俊鹏无翼滴石穿

2018年10月6日   棋友文采

2018年国庆节前,很多人计划出游的目的地,广州棋界知名人士余总邀请我国庆期间同去新兴县与棋友相聚,顺便与他轮流开车,我向蒙余总照拂,自然不敢拒绝,当然能傍名人,也是人之通病,我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欣然同意。

在去新兴之前,出了一点小风波,有人在棋友微信群里发了一封邀请函,这邀请函是新兴方面发的,内容大意是邀请麦老英雄率领广州众棋界人士,去新兴以棋会友、大战数番等云云。其它内容我记不住,倒是“老英雄”、“率领”这字眼刺激了我,老麦率领余总,而余总率领我,我成了老麦附从的附从了,而老麦是我手下败将。我在棋友微信群发了一篇文章,大意是余总无论从知名度、对棋界的贡献、棋力、战绩,都在老麦之上,鼓动余总不认老麦这位“带头大哥”。当然文中扬余时必然抑麦,老麦显然对我的文章感到有点不爽,但我所说余总的几点优势也客观存在,更兼那邀请函出来后,老麦没有按中国国情或习惯谦虚一番,说自己不敢率领一众高手,己然落了后手,陷于被动。老麦写了一篇回复函,函中展示了老麦的文字功底,其文采在微信群获得诸多点赞,老麦让大家知道,或许以上数点不及余总,但文采却能略胜余总一筹。


在新兴回来的路上得知,老麦说也曾砍过网络7、8段棋手,虽然比赛成绩不佳,但广州多名成名高手被其砍翻,吹水的资本不输余总。

我注意到老麦的回复函中有一行字,“随从李东先生、有余等一行”,这句我很满意,也就是老麦和我身份相同,都是随从。

新兴县围棋领头人冯俊鹏,见广州这边闹出动静,亲自写了一封邀请函,率领人改为“李东、余总”,也不再提“老英雄”,因此风波停歇。李东曾是厅级干部,知名度也不低,由他率领自然无人有异议。


9月30日早上9点,我们一行四人从广州出发,期间因余总走错路,多转了几圈,从佛山到新兴段,路边都是连绵的丘陵,满眼绿色,心情稍好,12时到了新兴。

新兴棋界三博士之一的冯俊鹏,在饭店为我们接风,新兴其他几位棋界人士在座。加上这次,我去新兴三次了,都是冯博士接待我,我特别想说的是,冯博士点的菜,很对我胃口,他几次点的鱼头豆腐汤,我很喜欢,我在广州去饭店吃饭,别人点的汤都是鸡汤呀、鸭汤呀等等,不好喝,鱼头汤不仅汤鲜美,鱼头吃起来也好吃,不象鸡汤中的鸡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据专家测定,鸡肉中仍有百分之七八十的营养存在。

我观察在座几位,都喜欢喝鱼头豆腐汤,一大瓦罐都喝光。鱼头豆腐汤中放有香菜,可解腥味,广州很多人不吃香菜,还好众人无人挑出香菜来。

还有一道六祖斋的菜,其中的腐竹,很地道,不象广州的那些腐竹没有小时候的味道。

饭罢,大家去翔顺棋院棋聚,余总一人号了两位重量级人物,冯博士和严博士,余总以一对二,冯和严下联棋,我抽空看了他们的棋,不知是不是为了友谊第一,余总和严博士争相出勺,仅看棋谱,让人无法相信那些棋是网络6、7段的人下出的,倒是冯博士这个网络5段发挥正常些。


去新兴本应找新兴棋手下,而老麦盯上我,想是我那文章说他棋力不怎地,要和我分个高低,结果我三比一胜了他,此胜率和之前的战绩相当,老麦喜欢快棋,我也是快棋强项,以快打快,他没优势。

我们正酣战中,严博士带了一个温婉的女子进棋院,介绍说是新兴女子第一高手,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我老婆”。


余总除以一敌二外,还一对一和冯博士、严博士下,余总对冯胜多负少,对号称云浮第一的严博士,则输多胜少,想是严博士欢迎仪式已过,或者被我说的棋太水,不好意思,终于正常发挥。

余总后来和当地象棋好手下象棋,二胜三负,从棋的质量看,也足以说明余总双枪将之名不虚。我乘此间隙,始得和严博士下,严博士和我下,没有象和余总下那么放水,也没有“欢迎仪式”,直杀我几盘,我是胜少负多,严博士想来知我是小角色,不用如余总那么顾忌。我以快棋著称,用时不到对手一半,但和严博士下,每盘棋都时间紧迫,可见其棋力之强。

和我下得最多的是当地一年轻人,下巴和唇下各有一小撮胡子,很有艺术范。他的棋布局还可以,但一到中盘,大局观差,战斗力明显和我不是一个级别,记得有一盘,两块大龙对杀,我大龙有一眼,他大龙无眼,有多口公气,他执着要杀我大龙,我脱先数手,他收气到最后发现自己一串“接不归”,我就算再脱先二手也不能吃我,遂认输。

晚上,老麦终于等到了“大华兄”,他是新兴县领导,也是他向老麦发出的邀请函,他与老麦交手无数,胜少负多,视老麦为“英雄”,也有一定道理。老麦退休后每天与棋为伴,熟练得很,而大华仍在职,明显疏于战阵,每步棋都认真思考,用时比老麦多得多,我在旁边看他时有长考出臭棋的。大华下棋时喜欢念念有词,这步怎样,那步如何。


我本来也想剑下斩“有名之鬼”,无奈老麦号着大华,有余号着冯博士,只能时不时望向他们,眼光中多有渴望。

晚餐后我去商场买换洗衣服,其他人先行去棋院,我买衣服后在大街上等了好久,也不见出租车,连很多县城常见的拉客三轮车和摩托车,也一辆不见。后来决定自己走回去。冯博士发了定位图给我,可是在其他地方很管用的定位图,在新兴却用途不大,首先是图上没有街道名称,第二是定位图上标的是一些小商店,那些地标建筑反而没有,第三是棋院地址没有写明是哪条街多少号。距离不远,我最近时走到离棋院不足百米,可我问多人是左转再右转,可到了那一头,别人又说因当在另一头,很是心烦,最后还是棋院的副院长骑摩托车接我。

从以上可看得出,新兴县生活节奏慢,外来人口少。

晚上我等来了对手,更确切地说是对手找到了我,等到了我。上次香港、深圳、广州、新兴四地围棋赛,我四战四胜,有一盘棋就是对上今天这位,我执黑前几十手已死一条大龙,而且全局棋薄,有三处大官子,我走只连回残子,对方走则长目,对方领先四十目,但我后半盘奋勇拼搏,永不言败,三处大官子都被我抢到,后大龙死而复生,终于逆转胜。

四地围棋赛,广州队得了冠军,回来后庆功宴上他们让我发言,我当时没发言,其实广州队得冠军的最大意义是,参赛队员实力不强,象我这位全胜棋手就不昨地,其他队完全也有希望,不致于让其他队失去参加的兴趣。

这不,新兴这位棋手,被我逆转胜后很不服气,心心念着为自己正名。他一上来,就想围杀我大龙,全用蛮力,技术变形严重,可见其报仇心切,或许我上次的表现,让他严重轻视我,以为随便可以战而胜之、攻而杀之。但几盘下来,我被围攻的大龙不死,他包围我的大龙反被杀,每盘都很快中盘告负。

他自知状态不行,只好早早退场,第二天也不在再出现,估计再也没有和我争雄之心。据冯博士说他是云浮第五名,这名头让我多少有点吹水的资本和谈资了。

唯一不和我争对手的是李东,他和其他棋手分先下,少见败局,吴局长和他下各有胜负。在广州经常被人指导的他,在新兴也指导起别人来,他和严夫人下了几盘,都明显强于对手,看他指导起严夫人来,很是受用。


30号晚战到凌晨3点,各自归去。当晚余总和我同处宾馆一室,余总这时体现他另一身份——“余大师”,又是打坐,又是冥想,动作不断,加上他感冒鼻塞,时有空气通过鼻子的急促声音发出,很是影响睡眠。

1号早上九点起床,吃过早点后去饭店开战,前晚已经带了几副棋。我乘余总感冒,找他下了几盘,无奈余总虽身体不佳、睡眠不好,却仍表现神勇,被其连砍几盘。

1号中午,大家就在下棋的饭店吃午饭,严夫人带了两个小孩来坐我旁边,小孩吃饭时跑来跑去,增加了乐趣。

我后来得知,严博士和夫人都不是广东人,却远来新兴谋生,着实不易,严博士一人养五张口,还要还房贷,压力可想而知。听严博士说夫人是其高中同学,两人走在一起属于感情多物质少的类型。我每次遇到到严博士,都见到其脸上浅浅的微笑,在他看来,有老婆,有孩子,有围棋,这就是快乐,就是满足。

冯博士为了推广围棋,也为了给严博士分担压力,成立棋院,让严夫人在棋院担任围棋教师,彼时严夫人围棋巩怕才刚入门吧?


中午仍在吃饭的饭店下棋,晚饭期间,冯博士谈起新兴成立围棋协会的曲折过程,多次去民政局申请未获批准,后来改了协会章程,再后来还是大华这位县领导还有吴局长(曾在教育局任职),亲自上民政局,始得获批。新兴县成立云浮地区第一个围协会。

冯博士成立两家棋院,一是圣心棋院,二是翔顺棋院,圣心处于城郊结合部,学生却远比县城中心的翔顺棋院多的多。圣心棋院曾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做围棋培训,冯博士都亲自上讲台讲课,即便为小学生上入门课,冯博士也亲自上课,棋院收费标准很低,一课时不到50元。

旅行无非就是为了遇见有趣的人,无非就是遇见有趣的事,而冯俊鹏就是有趣的人,遇见冯俊鹏必然会发生有趣的事,而下围棋我认为就是有趣的事之一,朋友们,有时间不妨去新兴去看看玩玩。

晚上去圣心棋院为冯博士庆祝生日,很多学生及家长挤满圣心棋院,我在下棋时很多气球飘过来,也有学生跑来跑去,大声叫喊,余总在这样的环境下下棋,输棋肯定是有怪头和理由的,我在这方面比他强多,棋照下,棋的质量也不受影响。余大师修行还是不够,意志不坚,抗干扰能力弱,还不如我这个不修行的人。


生日时唱歌弹钢琴,不过我们几人都只专心于棋盘,没留下啥印象。吃完生日蛋糕,我则吃水果,冯博士要我和学生下指导棋,我以一对三,三位学生棋力有业余初段,分先我大胜他们,他们三人棋力不高,但有一点给我印象很深,就是每一步都认真思考,不下随手棋,养成思考习惯,我认为是棋院的最大成功,就是学生的最大收获。老麦指导两个学生,我因无暇他顾,战况不知。

下完指导棋后好累,严博士请我让三子指导他老婆一盘,我没答应,想来我对新兴围棋感情还是不够深,没贡献,这也是我写此文的原因之一,以此弥补一二吧。

生日活动结事后,大家又转翔顺棋院再战,余总还是号着冯博士和严博士,老麦还是号着县领导,只有我还是对上非重量级人物,李东仍然找和他水平对应的棋手。

1号结束的较早,不过也有晚12点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起床,严博士和夫人来宾馆找我们,严博士要去江西老家参赛,顺路坐我们的车去广州,冯博士有事去四会,早上没来送行。

回来的路上我和严博士轮流开车,到广州后,余总又和严博士几番大战,严博士是为了比赛备战,余总是想为自己正名。

新兴一行,广东棋文化促进会邓会长、邓院长嘱我一定写一篇文章记之,宣传一下新兴围棋,余总也嘱我写一篇文章,又说我文采了得,非我莫属云云,看我有所动,又许以稿费,我在其威逼利诱下,决定写下此文,以答谢新兴棋友,答谢冯博士的盛情招待。

文章结束,仍意犹未尽,特作诗一首:

国庆行

六祖故里不问禅,

新兴挑灯忘柯烂;

黑白初识近大道,

俊鹏无翼滴石穿。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