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亦苏围棋社区
»
各地报道
»
浙江省
» 金华·棋人棋事之13-吴善超: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天马行空
当前离线
UID
2
帖子
54950
精华
242
积分
242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9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5
最后登录
2025-9-8
版主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天马行空
发表于 2019-1-11 08:50
|
只看该作者
金华·棋人棋事之13-吴善超: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弈客围棋 徐佩玲 2018-12-21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金华围棋俱乐部
导 语
时至仲夏,桃李芬芳。对吴善超来说,又一个学期的围棋教学工作结束了,又一批“小桃李”结业有成。在围棋暑期班开始之前,借着空隙,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湖南永州,参加“永州棋王争霸赛”,并一举获得“王中王”。此前,他已蝉联两届(2017、2018)永州围棋“名人赛”(地级市赛事,较前者更具含金量)的冠军。而赞助商皆为吴善超老家早年的“患难兄弟”,也是“棋逢对手”。
一座城一副棋 从此安身立命
作为新金华人,吴善超早已习惯了这座“十佳宜居城市”的春秋冬夏,习惯了这里舒适、从容的慢节奏生活。一副围棋,一份恬淡。他用黑白两子,默默无闻地在这“小邹鲁”孕育着一朵朵绚烂之花。
1993年,他从湖南老家出来,走南闯北十多年后,最终定居金华,他憨憨地笑着说:“这么多年漂泊不定,不断去适应不同的城市环境,当我最终以棋为业时,内心才真正安定下来,而金华这座城市又有着更为宽广的包容度,生活张弛有度,所以我留了下来。”吴善超从2006年到金华的这十多年,也是这里围棋培训行业从冷清走向火热的过程,他在这里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教学棋路。
从围棋启蒙到初、中、高级培训班,吴善超深谙教学之道。目前,他在金华少年宫任围棋教师,同时在各大幼儿园开展围棋教育普及工作,以一己之力,一身棋艺,播撒围棋种子,躬耕不辍,不言朝夕。因吴善超精湛的围棋技艺,孜孜不倦的高尚师德,不少家长主动上门请其担任围棋私教,助力孩子再上新台阶。吴善超惊喜地发现,相比其它城市,近年来,金华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吸收围棋文化,汲取围棋涵养,并非只看重成绩。
当问其有哪些优秀的围棋苗子曾拜师门下,他谦虚不语。他觉得,自己任教的毕竟是孩子们学习围棋的初级阶段,一年半载,不足以对他们后来的成才有太大的作用,更多的还得靠他们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家长的支持程度,以及后期专业的棋道培训。朋友们都十分了解吴善超低调的为人,不禁让人多了几分敬仰之情。
徐海金:在刘向东掌管金华棋院时,听闻有一位棋力高强的吴老师来金执教,便想去讨教一下,一直没有机会。2007年,向东举办了金华棋院邀请赛,我有幸在被邀之列,才有了与吴老师对弈的机会。那次比赛我发挥超常,在劣势之下,靠官子收束逆转胜了吴老师。最后一路连胜,只输了一局,荣获冠军。当时觉得吴老师的棋也不过如此嘛!后来几次比赛遇到吴老师,却是负多胜少,都是我优势被翻盘,颇不服气。于是有了我与吴老师之间的一次十番棋战,棋份为吴老师让我半先,我执黑183子为和棋。第一局,正常结果应是和棋,我要拼劫争胜,最后却是劫输落败。随后两局又是优势被逆转,第四局是胜势,却时间紧张,吴老师搅功十分厉害,用他的话说就是“临死蹬蹬腿把你蹬死了”,最后收获了我下棋生涯中唯一一次超时负。那次十番棋我以净输四局落败,大憾。但对吴老师的棋艺却不以为然,自认为还有很多胜机。再后来,与吴老师同去参加一些重大赛事,他赢一些业六高手是家常便饭,成绩也名列前茅,而我对上业六高手总是一胜难求。从此对吴老师的棋艺有了一个客观认知,原来他真的比我强。吴老师在金从事围棋教学十多年,并定居金华,常代表金华参加重大赛事,成为金华棋界一位不可或缺的实力棋手,是金华围棋之幸。
义无反顾找出路 一路南下教围棋
从辽宁阜新到江苏无锡,再到浙江金华,吴善超为了追随围棋培训之路,风尘仆仆,心有所寄。所谓“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正是他围棋情结的最好写照。
2002年,吴善超从辽宁阜新围棋教师培训学校结业后,回湖南老家过了个春节,就出发去了江苏,填补无锡棋院的师资空缺。当时教学条件比较艰苦,白天的教室,晚上就成了寝室,将所有课桌拼起来当床睡。没干两个月,又遇上非典,全市的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全部停课。这对他们的打击非常大,经营受阻,勉强度日。后来,棋院逐渐有了起色,吴善超又招呼早前的一些棋友到无锡担任围棋教师。“这么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我有很多的棋友,大家在低谷的时候都曾互相帮助,虽然各自奔波,找出路,但棋盘上一并厮杀,工作上共患难的友谊不减当年。”吴善超说。
据了解,中国围棋杰出女棋手於之莹,当时就在无锡棋院的初级班学习围棋,吴善超有幸成为她的老师。於父亲发现女儿的围棋天赋后决定重点培养,经常在课余时间找到棋院的老师们请教棋艺。天生的禀赋,后天的勤奋,成就了今天的於之莹。
2004年,业余7段李岱春在无锡开办“李岱春围棋俱乐部”,吴善超曾与其共事一年多。后经上海棋友了解到金华急需围棋老师,不久,早半年抵达金华的棋友张永明又多次邀请其来金任教。2006年秋风送爽之际,吴善超踏足八婺之地。此后,逐一结识一众金华棋友。教学之余,他便与大伙纹枰对弈、不亦乐乎。“近两年,少儿围棋冲段赛出来后,教学压力比较大,所以我的战绩稍有下滑,但若除去外援,还是稳居金华前五。”吴善超保守地说。
说起张永明,正是吴善超在阜新围棋教师培训学校的同学。“他是内蒙古人,当时在学校他是围棋第一高手,5D水准,那时候用‘D’代表段位,他遇到我之后询问我的水平,我开玩笑说你认为我业余1段也行,5段也可,他觉得我吹牛,就想与我一决高下。我当时也没参加过什么正式的围棋比赛,但通过网络,赢过不少全国高手,自认为还不错。结果是我大胜,后又在联众围棋网站上,他看到我最高达到6D,才觉得我没有说假话。”
回忆漫漫,岁月无痕。这所学校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吴善超的人生“战场”都在“两广”、海南等南方地区,那些年月仿佛是不可逃避的宿命,虽义无反顾找出路,但那些路竟成了一条铺路,让他在茫茫沧海中,再度寻得围棋的闪耀光芒。
张永明:阜新学校的学员都来自全国各地,我比吴善超早一些到校,在他没去之前,我和一位来自四川的同学的围棋水平算是最好的了,后来与吴善超在一次十番棋中,我输得很惨。他当时的棋风,非常有力量,而且下棋直截了当。近年来,他的棋力还一直在上涨。此外,他给孩子们上围棋课很生动、有特色,也非常实用。
2017年,永州名人赛,吴善超胜挑战者阳亮,卫冕冠军。
近年,吴善超所获的部分荣誉。
每次孩子们参加定段、级位赛,吴善超都亲临现场。
做各种生意 “踢”各地棋馆
1992年,吴善超高中毕业,恰逢工厂招工,顺顺当当地去了永州当地的铝箔纸厂。一年后,国有企业改制,原以为捧着的铁饭碗,瞬间破碎,大批工人下岗,他也被停薪留职。有失也有得。在工厂,吴善超认识了当时城镇内的围棋高手,大家有空就经常交流切磋,开展各种形式的围棋比赛、对抗赛等。有人穷到只剩一支心爱的钢笔还在下赌注;有棋友同吃一盒盒饭,通宵下棋、看棋……那些痴迷围棋、争强好胜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彼时,20岁的吴善超约为业余1段。
曾经贫困的他们,历经波折,到如今有些也成了企业老总,开办数个工厂,并以赞助永州围棋“棋王赛”“名人赛”等方式回报家乡。吴善超说,定是喜欢围棋的人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比较强,故而,尽管他和他们一样,四处碰壁,但都坚韧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
他们一起去南宁用货车拉货,卖辣椒、甘蔗,到海南卖西瓜等等。与“生意场”确认过眼神后,吴善超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于是又去深圳、广州的工厂打工。其父亲曾多次怒其不争:“你若是一只蚂蚁,这许多年也该爬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了!”
这十年,吴善超将所有的不快只与围棋诉说,无论去哪,火车上、宿舍里,围棋书总是不离身。无论落脚哪座城市,一有空闲就满大街地找棋馆,并想尽快融入其中,于是他接触到了从事不同行业的棋手,见识了越来越多的高手,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围棋也可以是一项职业。
1999年,吴善超回家结婚后,再度前往东莞,在石碣镇一个生产电子感应设备的工厂打工。不久,他就发现围棋培训在当地正悄然起步,且适逢电脑刚兴起,走进网吧,一眼望去,电脑屏幕上有棋盘的,吴善超就会前去交流。兴趣使然,吴善超也会每天去网吧下棋,一两年后,他从业余段2段直接跃至业余5段。
棋友间常信息互通有无,很快他又找到东莞棋院,当时已是一个少儿围棋培训机构,当地职能部门正邀请国际象棋大师王宁开展三棋(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推广。经过一番打听,他们当时的月收入已逾千元,但吴善超在工厂的薪水仅为每月400多元。
于是,吴善超和棋友们“蠢蠢欲动”,这个曾经幻想过的念头(以棋为业又为乐)好像有了希望。他们先与棋院的老师们下棋,发现水平不相上下,再旁听他们上课,觉得也不难。平日里,便开始用心搜集有关围棋培训的资料信息,报刊、书籍都不落下。一次,在一份报纸上,吴善超看到了阜新围棋教师培训学校的招生通告,但需一笔巨额培训费,吴善超毫不犹豫地回老家筹钱,次日北上辽宁。一天半的火车很漫长,但他很期待。12月的北方寒风刺骨,吴善超背着一件父亲的军大衣,度过了一个多月的培训期。从此,目标更为明朗。
李伟刚:第一次见到吴老师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人帅又谦和。那时候应该是他刚进入金华的围棋圈吧,和他的第一次对局我就输了。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处在金华市围棋最顶尖的行列。
2016年,金华市围棋沙龙,吴善超卫冕冠军。
阅遍围棋书刊 对手只有一位
“曾经对现在这份职业是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敢奢想。现在回想还好没放弃。我觉得,从中学时代和同学们用圈圈叉叉下棋的时候起,就注定不会放弃围棋了。”时光虽逝,围棋在吴善超的人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20岁之前,吴善超一直生活在湖南省零陵地区永州镇(后改为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那里经济欠发达,信息相对闭塞。
说起与围棋的邂逅,还得感谢一位同学的父亲。小学五年级时,同学一家搬至吴善超家附近,其父是当时少见的大学生,关键是爱好围棋。一次串门,同学便拿出塑料棋盘、玻璃棋子,从未见过此物的吴善超惊呆了。同学虽不懂围棋,但没少见其父下棋,便好为人师地跟吴善超下了起来,吴善超次次皆输,心想其它游戏从未输给他,围棋怎如此神奇。好胜心、好奇心驱使,小善超或自个儿琢磨,或站其父旁观棋。“越琢磨越觉得围棋有趣,因为那时大家玩的游戏都没什么技术含量,比如说滚铁环、打纸板、收藏邮票,或者去报刊亭看两分钱一本的小人书。”吴善超回忆。
小学毕业后,吴善超在书店看到有围棋书售卖,二话不说就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了几本回来,偷偷看完便藏起来怕被父母挨骂,但有一次,他从百货商店买回来的玻璃棋子还是被父亲发现且被扔了。一直以来,父母都不赞同吴善超下棋,希望他以学业为重,不可“玩物丧志”。可迷上围棋的吴善超再也不能“脱身”了,上课开小差思考围棋战术,下课与同学用代数本子画圈圈叉叉下棋,很快,学校里很多同学都不再是他的对手。特别是在初三毕业班,听闻“聂卫平九连胜”的消息,吴善超和同学们下棋的劲头更足了。然而,小学时名列前茅的他到了初中,成绩有所下滑,甚至影响了中考。
高中阶段,吴善超已十分痴迷围棋。晚自习也是“声东击西”,父母总以为他去学校了,实则他溜至同学家。总是赢了这位同学,觉得没什么乐趣,他又去挑战其父。“他爸爸因为没什么对手,就很喜欢跟我下棋,但他又不善于教棋,我就看他怎么下,记下来,下次跟他下棋时再用他的方法对付他,或者自己跑去书店买围棋书,学到几招吃子的方法,就迫不及待地应用。我们总是下得意犹未尽,到点了我又不得不回家。”
《围棋》(月刊)《围棋天地》《新民围棋》这些当年市面上仅有的书刊,吴善超和所有“聂旋风”时代喜欢围棋的人一样,视若珍宝,藏了满满两柜子。不料多年后,在吴善超外出谋生之时,父亲当废纸卖了,吴善超痛惜之情不言而喻。
读书时,吴善超翻遍各类围棋书,对手却始终是那位同学的父亲。很多起初喜欢围棋的同学逐渐退出,他们惊叹吴善超的痴迷,反问道“你为什么对着大片密密麻麻、黑白相间的棋子,看了大半天了还看得如此津津有味?”着实,围棋就像金字塔,会因为兴趣、精力、棋艺等因素,越到后来,高水准的对手越稀少。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吴善超的棋风也开始从力量型、攻杀型转变为平稳型。从曾经那个渴望自己的棋力被人认同的小孩,成为“纵使风花雪月,我唯围棋最可贵”的大叔。这期间,吴善超走了太多条路,且行且远;下了无数盘棋,落子无悔,人生一直在历练,至简至真。
“围棋,我这一生都割舍不下了。”吴老师深情地说。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注册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最高棋士决定战(2020年~)
重庆市
弈城
中国烂柯杯(2006~)
4.马晓春 九段
福建省
中国职业赛事棋谱
应氏杯(中国台湾1988~)
星锐最强战(中国2014~)
中国名人战(1988~)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