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有关百灵杯的吐槽和前瞻:雨露均沾的改制为哪般啊为哪般

原创: 庆丰棋圣木可三吉  7月24日

有关百灵杯的吐槽和前瞻:雨露均沾的改制为哪般啊为哪般 既减人数又降奖金的缩水版世界大赛开了个坏先例




百灵杯在第四届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64名棋手参加本赛的世界职业围棋公开赛变成了16人制的邀请赛,预选赛自然哦也就不存在了。职业组的参赛名额交由中日韩等围棋协会自行分配处理,另外给予欧美棋手参加业余组比赛的资格(这倒是个不错的思路,棋逢对手,免得与职业顶尖同场竞技,扮演大礼包的角色),同时设有中日名宿参加的元老赛。职业组、业余组、元老组,加起来奖金总额大体不变,这就意味着职业组的比赛奖金被分薄了。(关于赛制的吐槽见后附文)

缩水版的百灵杯是否还能被称为世界大赛,这个定性尚存争议。不过浓缩出精华,首轮比赛抽签完毕,强强对话颇多。此后每轮都重新抽签,避免同国棋手相遇,这一点与应氏杯有所不同(建议应氏杯效仿,避免再出现半决赛李世石vs朴廷桓、时越vs唐韦星的尴尬),跟春兰杯差不多。

抽签看手气,谁是“欧皇”,谁是“非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棋手的成绩。抽到柯洁或朴廷桓,与抽到山下敬吾或许家元,这里面的差别还是蛮大的。如果手气好,其实”抽“进半决赛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进决赛应该就没有运气之说了。

中日韩三国第一人(?)的手气似乎不太好,抽到的对手都很强。而辜梓豪、檀啸、静静和申真谞的手气不错,他们首轮的对手较弱,晋级八强的难度不大。


柯洁 vs 金志锡

从年龄上说,柯洁比金志锡小了8岁,这在当今棋坛还是比较大的年龄差,已经29岁的金志锡距离职业棋手30岁的分水岭不远了。近些年来,已经很难见到30岁以上夺得世界冠军的棋手了。棋界的年轻化越发显著,诚如柯洁在欢迎仪式上所说,他才21岁就有了“是不是变老了”的紧迫感。2018年柯洁的状态起起伏伏,谁都能赢,谁都能输,胜率马马虎虎,最近的对局是7月18日阿含桐山杯首轮完败于范廷钰之手。金志锡在5月之前的状态不错,但5月下旬至6月中旬出现了三连败,此后又是五连胜,在7月17日却输给了朴永训,终止了连胜脚步。

两人最近一次交手是今年的农心杯,金志锡靠着后半盘的顽强冷静,在极为不利的局面下,逆转柯洁并终结了比赛,为韩国队捧杯立下汗马功劳。

两人的状态半斤八两,客观地讲,如果两人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柯洁稍有优势。但具体到比赛里,那就只能看临场发挥了,谁胜谁负都不稀奇。


【朴廷桓 vs 陈耀烨】

朴廷桓是当今最全面、最稳定也是综合能力最强大的棋手之一。他的棋不仅胜率比较高,而且掌控节奏和局面的能力强,棋下得很有内涵,颇有人工智能的风范。他的CP绯闻对象(多次在众多见证者面前亲自上阵爆料的)姜东润曾说,自己在布局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朴廷桓,”他就是我的AI(谐音“爱”)”,这不仅是甜言蜜语,也是恳言忠评。有趣的是,在素有“情侣角斗场”的龙星杯中,朴廷桓前几天刚输给姜东润一盘,八连胜戛然而止。

朴廷桓最重视的中国棋手当然是柯洁,不过让他最感到头痛的棋手也许并不是柯洁,而是陈耀烨。陈九段是上届的百灵杯冠军,决赛战胜了柯洁,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重要棋战的番棋决赛中赢过(两次)柯洁的人类棋手(不限于碳基的话,还有AlphaGo)。陈耀烨的棋风扎实,胜率比较稳定,这么多年来基本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但最近三五年间,一直没能在国内的等级分或GoRatings排名上登顶,哪怕是瞬时登顶也没有,而且时不时输给业余或准业余棋手。陈九段的棋并没有他外表给人的感觉那么稳重。


陈耀烨与朴廷桓的交手次数比柯洁与朴廷桓的交手次数多了不少。陈朴一共下过36盘棋,而柯朴只下过16盘。在柯洁崛起之前,朴廷桓和韩国棋界一直把陈耀烨当做这一代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柯朴的战绩大致持平,而陈耀烨则以20胜16负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两年里,陈耀烨保持了对朴廷桓的五连胜,其中执黑赢2盘,执白赢3盘。要知道,这两年是人工智能围棋开启围棋新风的时期,也是朴廷桓棋力大涨的阶段,可以说是正值巅峰。还没有其他棋手能如此稳稳地拿住朴廷桓这位现世界排名第一。陈耀烨可以!(棋界存在不少有趣的“天敌链”,周睿羊克制陈耀烨,古力克制周睿羊——早年曾有周睿羊对古力的12连败,即便现在古力年纪大了,成绩下滑,这两年依然能与周睿羊战得胜负相当,但古力对陈耀烨的战绩却并不好)

陈耀烨和朴廷桓近期状态都不错,陈九段刚刚拿了道教名山邀请赛的冠军,如果正常发挥,陈耀烨也许能克制朴廷桓的棋风,不过这事也说不准。


【井山裕太 vs 连笑】

井山裕太是日本棋界的“巨无霸”,没有等量齐观的对手,这使得井山裕太空拥有日本围棋几十年一遇的天赋,却无法更进一步提高自己。七大冠在握,偶有闪失,但基本没有悬念地不断垄断头衔战,可是这能继续涨棋吗?到了国际比赛,井山裕太的竞争力就不够了,这种趋势到了2018年变得特别显著,前半年面对中韩高手,井山裕太就没怎么赢过棋。

最痛的还是LG杯决赛的失败,谢尔豪的棋尽管已经很不错了,但我们客观地看待小谢在夺冠之前和夺冠之后,他的棋艺和战绩距离棋界第一梯队其实是有一些差距的,夺冠后的总战绩是12胜13败,不到50%,要知道,小谢在围甲可不是作主将的,他在围甲的对手没有各队主将那么强。这个不过半的胜率还是挺能说明问题的。遇到这样的对手,井山的三番棋发挥实在难言满意。棋局中,我们看到了井山精深的局部计算,但更加印象深刻的还是他过刚的棋风和莫名其妙的大局判断。这正是缺乏强劲对手砥砺切磋的后遗症,在日本国内的棋战,随便他下得怎么刚猛、怎么大局出现偏差,到最后都能赢下来。然而,中韩年轻棋手可不惧怕与井山拼计算,我们从小都是搅棋乱斗长大的。连笑在这方面比谢尔豪高明到不知哪里去了,只不过他的运气不好,没有撞到小谢的晋级路线罢了,否则让连笑与井山下LG杯的番棋,连笑也会是世界冠军了。这并不是po主吹谁不吹谁,事情就是这样,明摆着的。


po主是很欣赏井山的,作为一个棋手的方方面面,井山都是君子风度的典范,才能和心志也有值得称道之处。诸位试想,在进入21世纪后的日本围棋土壤中,井山能够突破窠臼,远超同侪,达到如今的成就,这得是自身才能高到何等程度才能做到呢?相当于一个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周围都是高考两三百分同学的贫困县普通中学,冒出了一位能考进南京大学的尖子生,这是什么资质?虽然分数可能比考去清华北大的那些南师大附中的学生低了一点,但论资质,恐怕并不逊色,或许犹有过之。

井山输就输在竞争环境上。现在有了AI,可以弥补他在大局观和形势判断上的短板,布局也能有较大提高,可是从最近的一些比赛里,po主发现井山的棋基本没受到AI的影响,按他自己的话,“要下出自己的棋,让自己满意的围棋”。莫非了到了29岁的年纪,围棋观定型,不好改了?可是连依田纪基和高尾绅路这样的前辈棋手都在汲取AI的营养,最近张栩与黄翊祖的那盘棋,与井山年龄差不太多的黄翊祖也受AI的影响,年轻一辈的六浦雄太更是经常找AI下棋。井山不应该错过这样的契机。棋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就只能被扫进故纸堆里了。

连笑是暂时的中国围棋等级分第一,阿含桐山杯本赛期间超越了柯洁。但能否在月末的正式等级分排名榜登顶,还需看这次百灵杯的表现。至少需要赢下井山,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就只能等柯洁输棋了。这在中国围棋的脉络中,也许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柯洁的位置被彻底动摇了。

说是“也许”,而非肯定,意思是这取决于柯洁自己的表现,以及连笑是否能持续保持这样的竞技水平。


连笑在2018年的状态非常好,几乎是中国棋手里状态最佳的一个,之前po主写过一个文,里面提到连笑在2018年只输了9盘棋(不计算世界大赛的预选赛),他已经下了42盘棋,胜率78.6%,而且围甲他也做了不少次主将,各种国内大赛打进决赛半决赛也很多,这个胜率的含金量非常高,对手很少有菜鸟。

可是偏偏到了世界大赛,连笑的发挥就难以保证,世界围棋名人战、春兰杯和LG杯预选都输掉了,输得莫名其妙。有世界顶尖的实力,却连世界大赛的四强都没进过,连笑的运气确实差了点,或者说缺乏一些运数和一颗“大心脏”。看看这次百灵杯怎么样吧。

此前po主开玩笑说,如果连笑这次百灵杯夺冠,po主就毫无保留地承认这次百灵杯是100%的世界大赛,——主办方或许不在乎po主承不承认,但po主也不在乎主办方在不在乎。(理由可详见后文的吐槽,这届百灵杯的缩水之严重,令人瞠目)

连笑与井山裕太此前交手过2次,都是连笑获胜。这次再遇,只要连笑自己不掉链子,赢棋的机会很好。机不可失,今年24岁的笑笑看着身边十几岁或二十出头就成为世界冠军的朋友们,心里没有几分紧迫感吗?po主相信他是有的,但越是这样,越要有“平常心”。林海峰前辈年轻时,很想获得大头衔的心情,与连笑现在的心情是异曲同工的。吴清源大师这么告诫他,这个道理对连笑也适用。

有棋友说,怎么保持平常心啊?不停地对自己念叨“我叫不紧张,我有平常心”吗?

当然不是。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棋局中,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棋盘上,不去思考胜负背后的名利得失,只考虑棋盘内的得失和大局,该怎么下就怎么下,不急不躁,这就是所谓的“平常心”。


【其他棋手的分组形势】

党毅飞与许家元的这盘棋,胜负悬念应该不大;檀啸战胜芝野虎丸也是大概率事件,尽管虎丸曾在三个月前赢过柯洁;辜梓豪的计算速度和精度远在山下敬吾之上,理应输不掉的;申真谞遇到王元均,几乎就像捡了一张直通卡。

唯有谢尔豪与卞相壹的这局棋胜负难料,小谢不会比卞相壹高明多少,当然也不比小卞差,两个人水平相当,这盘棋五五开。

总体而言,百灵杯首轮过后,中韩棋手在八强占据的席位比例是3:5或4:4或5:3,这都算正常。哪怕是6:2也未必没可能。缩水意味着浓缩,没有前面的铺陈,直接进入火星撞地球的高潮部分。po主在懒了一个月(世界杯看球)后,将勤快一些,与棋友们分享百灵杯焦点对局的观点。


【注】下面这篇吐槽是早前写的,略作修改,因为当时仓促成文,有一些笔误和错漏。


7月24日,第四届百灵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将拉开帷幕。没错,现在的名字叫做“锦标赛”,而不是“公开赛”。其实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邀请赛”。因为百灵杯改制了,改得非常奇葩,引发争议。显然,表示不解和反对的人比鼓掌喝彩的人多。

在这里,po主先为各位棋友解释一下“新百灵杯”的变化。2012年,百灵杯开办,本赛的参赛名额是64个,也就是说,要想夺冠,必须从64进32、32进16,16进8,最后是8进4,先下四盘单局定胜负的淘汰赛;然后半决赛是三番棋,决赛是五番棋。要想成为世界冠军,光是本赛就要下至少9盘棋,最多要下满12盘棋。如果再算上预选赛(分为网选和综合预选两阶段),恐怕最多要下满20盘。冠军奖金180万,比赛用时2小时45分钟。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大赛,主办方尽了最大努力避免“运气夺冠”的成分,——当然,这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只要是比赛,就有偶然性,获胜者自己或许都未必能够重现一路闯关的奇迹。刚刚看完世界杯的球迷感触应该挺深的。

看看前三届的冠亚军,分别是:周睿羊、陈耀烨,柯洁、邱峻,陈耀烨、柯洁,他们都是禁得起考验的名将,皆为一时俊杰。


自从有了围棋世界大赛,成为世界冠军就成了当代棋手们的最高追求。有没有冠军头衔,其历史地位天差地别。按道理讲,如果连一次世界大赛的决赛都没进过,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自称一流高手。举办围棋世界大赛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滥竽充数是对围棋竞技和职业棋手的巨大伤害,甚至动摇了当代围棋的根基,这种事不可等闲视之。

说白了,如果世界大赛都能儿戏以对,那么职业棋手的成就评估也就彻底随意了。大家都可以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想怎么吹就怎么吹了。没有指标了。

能够被称为世界大赛,通常满足几个条件:(1)慢棋;(2)面向中日韩棋手为主体的职业棋手群体;(3)有一个体面的奖金设置,通常为180万或更高,最少也不能低于120万;(4)决赛尽可能为番棋;(5)本赛选手通常为64名或32名,不低于24名。

有时候,因为一些历史或现实的原因,并非所有世界大赛都能达到上述标准。

富士通杯是最早的世界大赛,它没有参考范例,决赛就不是番棋,这在后来的所有世界大赛中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富士通杯算作特例中的特例。

春兰杯的奖金在早年是比较可观的,15万美元,每年一届,相比于奖金最高的应氏杯,后者虽然奖金高达40万美元,但四年一次,平均下来,春兰杯毫不逊色。但问题是春兰杯没坚持下来,后来改成两年一届,再后来美元贬值了。赞助商春兰集团经营遇到了困难,这些年来,奖金与20年前没有变化。应氏杯和春兰杯都是邀请赛制,应氏杯第一届也是16人参赛,后来增加到24人。这两个比赛在现存的世界大赛中,都是参赛人数最少的。但应氏杯至少有高奖金撑着,春兰杯连奖金都只有折合100万出头了,所以春兰杯其实已经属于世界大赛的最底线了。



参赛人数越少,覆盖面就越窄,对局轮次也就越少,夺冠的偶然性便越大;邀请赛制阻碍了新锐的崛起,因为成名棋手更易获得各国棋院的推荐名额(现在韩国棋院通常会搞选拔赛,结合推荐制,比如这次的百灵杯就是如此,中日仍是完全靠推荐或队内自设的积分兑换名额制,本质上是一回事,属于以历史积累换取新的机会)。这两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没有公开赛制,就没有柯洁的崛起,也没有芈昱廷、辜梓豪、谢尔豪等棋手的一飞冲天。从邀请赛制进化到公开赛制,这是进步,反之就是倒退。当然,公开赛的办赛规模扩大,办赛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所以我们也能体会主办方的难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去年年末传来消息,百灵杯可能不办了。因为百灵集团出现了经营的困难,可能无力承担办赛经费。中国棋院与赞助企业一般都是三届一签约,百灵杯已经办了三届,确实白领集团如果退出,也不违约。po主相信了,此前也跟棋友们分享过这个消息。

结果,传了大半年,直到今年6月,突然有了新变化。百灵杯还要办,但办成了一个以现在的眼光看很奇葩的赛制。

具体如下:(1)参赛人数减至16人;(2)冠军奖金降为100万;(3)比赛用时缩短,保留时间可能变成2小时;(4)决赛的五番棋减为三番棋,半决赛的问题容后细说。

看了这么多年的围棋世界大赛,还没见过减少奖金的,而且一砍就是将近一半的“大缩水”,同时重回三十年前世界大赛开办初期的16人制邀请赛,简直就是超级大的退步。

不过,用时缩短倒是能够理解,现在有人工智能的影响,缩短比赛时间,避免一些作弊的疑点,又不至于让棋手太累了,这是职业棋战的趋势。决赛番棋从五番棋降到三番棋这也不算太大的槽点,曾经世界大赛决赛最多是五番棋,如今三番棋居多,韩国的LG杯和三星杯都剩下三番棋了,春兰杯也是三番棋,以后五番棋估计会越来越少,所以百灵杯这方面的做法属于随大流,棋战的快餐化看上去不可避免。

po主质疑的重点在于参赛人数和奖金这两项。如今的职业棋手比二三十年前多了,水平也更高,新锐尤其强且多。百灵杯搞成一个16人参加的所谓“世界大赛”,比前三届少下了两轮(不算预选赛),而且半决赛和决赛也缩水,冠军的偶然性增大,说服力减小。


一位长者告诉我们:人呐就都不知道,自己就不可以预料。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如果柯洁晚出生4年,崛起时赶上了第四届百灵杯,很多故事大概就不一样了。

我们回顾一下第2届百灵杯决赛五番棋的进程:第1局柯洁执黑中盘胜邱峻;第2局邱峻执黑半目胜柯洁;第3局邱峻执白中盘胜柯洁。如果按照本届百灵杯的赛制,邱峻就夺冠了,这将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说不定以此为契机,他还能再迎来一波小巅峰,续写辉煌呢;而柯洁的崛起之路恐怕就没有后来那么顺利了,中韩围棋的格局以及第二次人机大战的故事都将改写。

实际的情况,第2届百灵杯决赛五番棋的第4局和第5局,柯洁气运上来了,拿的都是他擅长的白棋(第4局是轮换到白棋,第5局是猜到/错的。注:最初的文稿里没有括号里的说明,po主默认大家都能意会,但当时发的文遇到了杠精,非要给po主上课,第四局怎么是猜的呢,明明是轮到的,你根本不懂围棋。po主没说“柯洁气运上来了,猜到的都是白棋”,而使用了“拿到”的,po主在这个地方的用词是准确的,只不过想少些俩字罢了,轮到拿白棋也是拿白棋,猜到拿白棋也是拿白棋,OK?“拿到”二字都概括了。关键的生死战,面对赛点,两局都是白棋,这自然是有气运的表现。如果是“白黑白黑黑”的顺序,可能故事的结局就不同了,人的命运也改写了,甚至中国围棋的进程都会产生新的走向。po主确实有时会有笔误来不及改,但这个地方没笔误,却被杠精咬文嚼字,还没咬到点子上,真个败兴,索性加了注释,还有“猜到”还是“猜错”都写上,两方面的意读,体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省得再遇到杠精继续挑。这年头,网上码个文跟大家分享一下信息和观点,搞得非得像起草法律文书或撰写科学论文一样字斟句酌吗?多大精力,多大时间成本?又没有出版社付我稿酬。啰嗦了这么多,不得不说,咱们公众号里还没有遇到这样的杠精,可见大家都是“自己人”,能够互相理解,遇到po主笔误或者一时错觉出现疏漏,大家能够善意指出或脑补阅读,彼此都不失读写快感,何乐而不为!),两盘执白中盘胜邱峻,成就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此后一路顺风顺水,走上人生巅峰,也是中国棋界第一个年收入(毛收入?)过千万的职业棋手。

所以,对赛制的改动绝对会影响比赛的进程和结果,这种事不能拍拍脑子就干了。如果柯洁的崛起时间推迟四年,赶到了今年,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可能连参加百灵杯的资格都没有。

单看百灵杯改制的每一条,似乎咬着牙也都能勉强接受。但四管齐下,便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形同儿戏!


我们再补充说明一下第4届百灵杯半决赛的规则。棋协提供的文稿是这样描述的:"第一阶段7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进行,职业组进行两轮单淘汰决出4人进入半决赛......其中职业组的比赛日为7月24日、26日......第二阶段职业组的决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时间地点待定。"

这个规则只提到前面两轮决出四强,然后决赛是三番棋,没有讲半决赛。按照一般的语言逻辑,这就是说半决赛由原来的三番棋变成单败淘汰。

综合计算下来,现在的百灵杯要想夺冠,最多下6盘棋,最少下5盘棋;比起前三届的最少下9盘,最多下12盘,几乎少了一半。而竞争对手的人数从64选一,变成了现在的16选一,难度也大大降低了。这么一看,“劳务”缩水近一半,奖金也缩水近一半,不是挺合理的吗?合理什么啊,没有这么算的道理!

如果百灵集团难以负担办赛经费,停办比赛,我们是可以理解的。赞助围棋不赚钱,全靠“用爱发电”,这是情怀大于经济。量力而行是本份。棋迷们不会苛责,棋院和棋手也能体会赞助商的难处。

但是既然办了,就该办好,把比赛办得更正规,而不是这么随意地删改。算赞助商想这么做,棋院也应该劝阻,维护世界大赛的正规性和权威性。可是棋院做了吗?

“百灵杯”这么办,影响的不只是这一个比赛,而是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学好不易,学糟易。你一百万的冠军奖金设置加上16人制就能办一个世界大赛?那我90万+12人邀请赛制,能不能行?操作上是可行的——

首轮4个种子轮空,另外8人捉对厮杀,决出4名晋级者,然后与首轮轮空的4人组成八强,然后继续下。看着眼熟不?其实就是春兰杯缩水了一半嘛。

百灵杯既然敢作初一,就会有后来者作十五。此恶之大,或许后续影响比停办更糟。希望下不为例!


前文提到了,如果真是缺钱所致,我们能理解,退出也不苛责,我们反而感谢百灵集团前三届的付出,即便是第四届缩水,我们吐两句槽也就算了。然而——

令人感到费解的是赞助商似乎并不缺钱。第4届百灵杯将分成三块:第一块就是前面提到的缩水世界大赛部分,称为“职业组”;第二块是元老赛;第三块是业余组的比赛。元老组冠军奖金高达30万,而业余组也有20万,如果再算上亚军和四强的奖金,总和差不多就是原来的办赛费用。换句话说,赞助商没有少花钱。

这就让人不理解了。主办方把一个办得好好的世界大赛改成现在这个奇葩的样子,难道就是要“雨露均沾”?

棋协给出的介绍文稿中,将这种改变描述为“16人的超强阵容不输以往,必将为棋迷带来超高水平的竞技秀”,“分层设计改变了高水平棋手垄断世界大赛冠军及奖金的现状”。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还是自己给自己编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骗骗自己?

如果第2届百灵杯也这么办,16人名单里肯定没有当时还未成名的柯洁;如果梦百合杯也效仿这种方式,第1届梦百合杯也就没有芈昱廷夺冠了。所以,真的就是“不输以往”?至于这样设计赛制是为了改变“高手通吃”的现状,这种表述就只能引人发笑了。黑色幽默啊!不如不要举办比赛,直接把奖金分摊给所有注册的职业棋手,当做每月的津贴不是更好嘛。

话又说回来,即便按照邀请赛的赛制,第4届百灵杯也不规范。上届冠军陈耀烨居然是靠外卡参赛,而不是直进本赛,真是够奇特的。


最后,我们还是无奈地介绍一下第4届百灵杯的参赛情况,职业组16人,元老8人(只请中日棋手,纪念当年的擂台赛),业余组16人。说实话,对于业余棋手和元老们,这是个不错的比赛,等于是在以往的一线高手的碗里分了一杯羹。就是不知道参加职业组比赛的16位棋手怎么看呢?

ps,咱们棋院也不能太“双标”了。人家日本棋院这两年举办了两届世界围棋冠军赛(日本棋院认可此项赛事是世界大赛),人家的比赛用时是3小时,邀请的棋手里包括了中日韩的“第一人”(注:第一届邀请柯洁,但柯洁因备战人机大战,没有去,芈昱廷出战,那一届还有人工智能DeepZenGo),奖金设置也是世界大赛级别的(第一届折合180万,第二届120万左右)。如果百灵杯算世界大赛,中国棋院至少不应该把“世界围棋冠军赛”记为“非等级分对局”、”非正式比赛“吧?你什么叫正式比赛?想叫就叫,不想叫就不叫?

如果我们举办的世界大赛照百灵杯这么缩水下去,再缩两次,干脆就与”世界围棋冠军赛“同等定位吧。要叫世界冠军,大家一起叫,要不叫世界冠军,就都别叫。人家的比赛强度也不比你差多少了。半斤八两,大哥别说二哥。百灵杯的主办方必须要考虑这样的问题,你第四届、第五届有棋手夺冠后,是否真的能拍拍胸脯说,咱这次比第一二三届的夺冠含金量毫不逊色。你需要尊重现在和未来夺冠的棋手,也需要尊重以前夺冠的棋手。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