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 TOM
2016年4月,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创建了全国本科高校中的首个围棋学院。这可以说是围棋走进大学专业教育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各种媒体纷纷报道,围棋一时成了“热搜”的对象。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中国首位“围棋博士”、国内外著名的围棋文化研究专家、围棋学院院长何云波教授,就围棋与大学教育、围棋学院的架构、专业构想、未来目标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为什么要成立围棋学院?
对此,何云波教授很精辟地总结为三个因素: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现在围棋发展处于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家领导人重视,竞技成绩的辉煌,围棋文化的繁荣,围棋产业的方兴未艾,这给围棋学院的成立提供了优良的外部条件。
为什么是围棋管理与教育专业?
何教授说,此前教育部已批准了围棋专业作为正式专业招生,但围棋专业是在体育类招生,并且报考资格为二级运动员(业余5段及以上),招生很受限制。学生的培养也脱离不了竞技模式。围棋学院则依托正大集团在管理学上的优势,在工商管理专业下面,设围棋管理与教育方向,培养围棋产业管理与围棋教学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今年拟招收50名学生,在棋力上不设门槛。何教授强调,通过四年的专业训练,完全可以让学生既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与围棋文化素养,在棋力上亦达到3到5段甚至更高的水平。
就业形势如何?
就业方面,何教授提到,现在中国的围棋产业化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未来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所以会需要大量的围棋经营和管理人才。此外就业方向还有当下供不应求的围棋教师,以及懂围棋的经营管理人才等等。所以总体看来,围棋管理与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被看好的。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
毋庸置疑,一个新兴专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人才。有好的老师才会有好的专业。对此,何教授提到,围棋学院现在的教师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专职教师,当中既有做围棋文化的教师,也有以技术见长的教师,包职业棋手。未来围棋学院专职教师的规模大概保持为8—10人。
其次是客座教授,围棋学院聘请包括林建超将军,棋文化研究专家陈祖源、张如安、胡廷楣,队际赛创始人谢骏,华蓝集团董事长雷翔,山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姚军,职业七段棋手王海钧、丁波等我客座教授。之后还会陆续聘请棋界的其他著名人士担任客座教授。
最后是兼职教师,已聘请包括职业棋手李喆、孙远、王香如,以及“业余棋王”胡煜清等为兼职教师。他们将在需要的时候来学校上课。
可以看出,这三部分的结合将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师资队伍。
围棋学院的组织架构是怎么样的?
何教授提及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围棋学院拟成立两个院——围棋学院和围棋文化研究院。围棋学院主要负责教学,围棋文化研究院负责科研,可下设围棋产业研究中心、围棋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学院和研究院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在创建一流围棋专业的同时,更要在围棋文化与产业研究上实现国际一流的目标。
关于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何教授指出,既然名为围棋管理与教育专业,所以会设置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而围棋方面的课程,围棋技术方面有从初级到高级的一系列课程,以及围棋实战训练。还会有围棋产业学、围棋与战略思维等与管理学挂钩的课程,还有围棋学、围棋史、围棋与人工智能、围棋心理学、围棋教育学、围棋文学、围棋英语等课程。
教材建设方面,何教授提到,围棋学院成立大会的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大学围棋专业教材的编委会。汇聚国内棋文化研究的专家、棋手,做一套围棋专业系列教材,包括《围棋学概论》、《世界围棋简史》、《围棋产业学》、《大学围棋初级教程》、《大学围棋中级教程》《大学围棋高级教程》。2到3年的时间里完成。这套教材乃是大学围棋专业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构建围棋黄埔军校
何教授主持围棋学院成立大会时,就提到了一个目标,把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围棋学院打造成围棋的黄埔军校。笔者提到,最近也有民办的专科学校提出要建设围棋黄埔军校,问何教授对此怎么看?何教授笑了起来。他说这是好事,大学都来关心围棋,办围棋教育。现在大学围棋专业教育刚刚起步,需要更多的热心人士的参与。当然,至于最后谁能真正的办成围棋的黄埔军校,那就要看各自的努力了。
围棋专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围棋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浦江学院的围棋学院将围棋与管理相结合,走特色办学的道路,给围棋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未来是否会实现自己的目标,且让我们试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