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有瘾的人生才有会意义:记藤泽秀行

来源:创新心理学:匮乏与依赖

  我们或许不知道,实际上意义乃是一种过誉——而成瘾(依赖)就能产生过誉,也即意义。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即是一种过誉,而这种过誉源自于爱,也即依赖;爱上了一个人,普遍地,我们会觉得人生这才有了意义,甚至是充满了意义——再也不荒诞,再也不空虚;冲破了困住萨冈的藩篱:即存在的空虚与生命意义的荒诞。
  
  而爱(本质上)就是一种依赖(离不开)。
  
  爱一个人是这样,爱围棋、爱书法、爱诗歌、散文、写作(诸如克鲁亚克)等等,诸如此类也是这样。与此同时,都会伴随过誉心理的出现——或者认为围棋能拯救人生;或者认为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个嗜酒如命的瘾君子如果不让他喝酒,他就会觉得——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其实,这样的模式简直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对于那些表演狂(诸如《饥饿艺术家》)来说,演戏就是人生——没有了戏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另一些人则是窥视狂——就爱看电影,失去了电影会觉得活着了无生趣——没有意义------
  
  5月8日,84岁的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在东京都内医院去世,棋界同悲。这位举世公认的围棋宗师曾创下了无数的棋界纪录,20世纪公认的三盘大杀局中就有两盘是秀行的杰作,他在67岁高龄卫冕王座战至今无人超越------他坦荡无私,胸襟博大,曾13次带领“秀行军团”来中国,对中日韩三国围棋中坚力量均有细致入微的提携,是围棋运动的伟大推广者,给世界棋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财富------他风流潇洒,一生烟酒不分家,为赌债为情债困扰半生,又备受胃癌、淋巴癌、前列腺癌的折磨,依然乐观豁达------
  
  有人这样写道:他的人生就像棋盘上的黑白二子,相互矛盾却又彼此不离不弃,黑白对抗恰又弈出瑰丽奇绝的棋局。
  
  藤泽秀行九段生于1925年6月14日,神奈川县横浜市人。1939年入段,1963年升为九段。1977年第1期棋圣战决赛中4比1战胜桥本宇太郎九段获得棋圣头衔,之后达成六连霸,获得名誉棋圣头衔。1991年第39期王座战决赛中战胜羽根泰正九段,以66岁高龄王座头衔,成为七大战历史上最高龄夺冠棋手。藤泽秀行九段一生共夺取了23项赛事冠军,共进行了1509盘比赛对局,总成绩为852胜649败8和棋。
  
  棋风华丽的藤泽秀行号称“前五十手天下第一”,他一生创造了多个纪录,比如1991年66岁高龄时仍以3比1击败羽根直树夺得王座战冠军。但他最大的特点却是“喜欢尝鲜”,凡是新诞生的棋战,首届冠军几乎都被藤泽斩获。比如,1948年的青年锦标赛、1957年的首相杯争夺战、1959年日本棋院第一位决定战、1969年快棋锦标赛、1976年天元战以及1977年的棋圣战等,这些新设的棋战的第一届冠军均被藤泽秀行揽入囊中。
  
  藤泽秀行最为戏剧性夺得的一个冠军是1962年的首届日本名人战,在最后一轮,如果藤泽赢了,毫无疑问将夺得首届名人冠军,若输了,则冠军归属难料。结果,藤泽秀行在最后一轮输给了关西棋院的桥本昌二九段。与此同时,吴清源对坂田荣男的另一场比赛尚未结束,藤泽秀行以为夺冠无望,便和朋友们到新宿喝酒去了。没想到,吴清源对坂田荣男那局出现了戏剧性的结局,双方下和了。名人战有个规定,和棋为白棋胜,因此,执白的吴清源与藤泽秀行同是9胜3负,但由于执白取胜的只有“半个星”的规定,于是,藤泽秀行以“半个星”的微弱优势,戏剧性地夺得了冠军。由于没有预料到会有和棋的结局,烂醉如泥的藤泽秀行做梦也没料到自己夺得了冠军。第二天一早,一大堆报社记者来采访,藤泽秀行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名人”。
  
  1976年,《朝日新闻》社把名人战挖了过去,独家承办名人战《读卖新闻》社为了对抗《朝日新闻》,承办了一个最大规模的棋战——— 棋圣战。首届棋圣战决赛在藤泽秀行和吴清源的师兄、关西棋院掌门人桥本宇太郎之间进行,结果藤泽秀行以4比1轻取对手,夺得了当时的棋界最高奖金700万日元(现在棋圣战的冠军奖金已高达4200万日元)。此后,藤泽秀行开始了怒涛般的棋圣六连霸,按规定,凡棋圣战五连霸就可获得名誉棋圣称号,这也是藤泽秀行名誉棋圣的由来。挑战藤泽秀行的分别是当时如日中天的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3比4负)、石田芳夫(1比4负)、林海峰(两次,一次1比4,1次3比4)、大竹英雄(0比4负)。
  
  第二届棋圣战卫冕战令人印象最为深刻,挑战者“刽子手”加藤正夫当时拥有本因坊、十段、小棋圣三冠在身,正处于自己棋艺生涯的第一个巅峰时期。七番棋前四局,藤泽秀行以1比3落后,加藤如果拿下第五局,将会把棋圣头衔揽入怀中。“通常来说,挑战者扮演的是刺客一样的角色,但那次我认为正好相反,加藤君当时有三个冠军在手,而我只有一个。假如我再输了的话,我将一无所有。”藤泽秀行在其所著的《胜负与艺术》一书中这样写道。
  
  第五局,背水一战的藤泽执黑,第93手长考了2小时57分,创下了棋圣战的最长时间纪录,藤泽经过缜密计算,将加藤正夫的一条白色巨龙活生生屠掉了。藤泽秀行力挽狂澜,最终以4比3卫冕。
  
  由于当时日本围棋的水平远远高于中韩两国,因此,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藤泽秀行是毫无疑问的世界围棋第一人。
  
  1983年,第七届棋圣战,58岁的藤泽秀行迎战27岁的赵治勋,藤泽秀行破竹三连胜,谁料到,此后他的身体状态急转而下,最终被赵治勋以4比3大逆转。20天后,藤泽秀行被检查出胃癌。
  
  1991年,第39期王座战,66岁的藤泽秀行以3比1击败羽根直树夺得冠军。1992年,67岁的藤泽以3比2击败小林光一卫冕王座,小林光一当时正处于巅峰期,拥有棋圣和名人两大头衔,差不多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人,却过不了藤泽这一关。据主办单位《日本经济新闻》观战记者报道,输棋后的小林光一用手摸着后脑勺,满脸通红。
  
  藤泽秀行以67岁高龄夺冠的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
  
  尽管藤泽秀行没能像濑越宪作、木谷实那样培养出一大批巨星,但在三十岁以上的中日韩许多棋手心目中,藤泽秀行永远是他们的老师。上世纪80年代,正是藤泽秀行自己出资、甚至借贷组织“秀行军团”来华交流,对中国围棋的普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棋界的中坚力量,基本都得到过他的指导、鼓励。
  
  当年,10岁的曹薰铉从韩国投奔到濑越宪作门下时,濑越宪作年事已高,因此,曹薰铉经常到木谷实观摩学习。藤泽秀行那时也常去木谷实,给曹薰铉传授棋艺最多的就是秀行先生。曹薰铉后来回忆道“在日本进修时,最喜欢我的前辈棋手是藤泽先生。那时我还很年轻,他经常同我对局,一般以走快棋为主,纠正我的不成熟走法。当时的情景实在令人难忘,在对局过程中,藤泽先生有时只能胜我两子,我有时甚至还能赢他三子。“藤泽先生虽然不是直接对我指导的导师,但我从他那里受到了许多影响。许多有名的棋手都追随他,我也是其中一个。他在围棋中赋予我的爱是胜过任何一个人的”,曹薰铉说。
  
  1965年,藤泽秀行听从他人的劝告,在东京代代木的大楼里开了一家房地产中介,房地产生意没多少,但来学棋的人有少少,像家住附近的林海峰,还有木谷道场的石田芳夫、武宫正树、赵治勋等人每天都来,这里就像专业棋手的棋社,十分热闹。年轻棋手们在这里不断成长,包括曹薰铉。房地产事务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关门,亏了多少钱,连藤泽秀行本人都不清楚。肯定是以亿为单位计算,据说藤泽秀行拍卖了阿佐谷的住宅,再加上六届棋圣战冠军的奖金也没还上借款。
  
  后来,藤泽索性在家里开设了“秀行围棋教室”,大竹英雄名誉小棋圣、赵治勋名誉本因坊、依田纪基九段等人都曾在“秀行围棋教室”修练过。三届本因坊高尾绅路是他的关门弟子。
  
  藤泽秀行据说很早就想率团到中国指导年轻棋手,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因为他的“好酒、赌博”等原因,被中国列为不受欢迎的人。直到1981年,他才率团进入中国,这就是秀行军团的由来。此后,每隔一两年,他都会率大批日本棋手到中国进行交流,前后共有13次之多。说是交流,其实就是指导,因为当时的中国围棋水平还不能和日本相比。上世纪80年代初期,聂卫平、马晓春、刘小光等中国棋手都曾受到过藤泽的指导,并受益匪浅。藤泽秀行曾说:“论棋才,曹薰铉天下第一,马晓春第二。”他与他们都有师徒情份。
  
  1984年,常昊8岁时,聂卫平经人介绍与常昊交手后,便在日本参加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期间,向日方主将藤泽秀行提起了常昊,藤泽当即承诺:“下次到上海,我一定要和他下一盘。”几个月后,藤泽秀行来沪督战中日擂台赛,便在赛场隔壁与常昊下了让子棋,常昊赢了。回国后,他在日本《棋周刊》上郑重推荐了常昊:“这么复杂的局面,这个小孩能下得这么准确,很可怕,让大家记住常昊这个名字。”
  
  武宫正树九段:他是一位豪杰啊,很纯粹的一个人。我再也不能聆听他的教诲了,不仅仅是围棋,他在生活上也教了我很多东西。我到医院看他时,还给他说“加油,要挺住!”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很遗憾。和秀行先生下棋时,我的想法很纯粹,就是下出好棋,一点也没有考虑到胜负关系。他像神一样存在我心中。
  
  三村智保九段:我的老师藤泽秀行先生去世了,我很悲痛。我14岁时,在院生时代就加入了先生的围棋研讨会,16岁时成为他的弟子,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在棋盘上要认真。先生太疲劳了,希望他安息吧。我也要下出漂亮的棋来,不辜负他的期望。
  
  米长邦雄(日本将棋联盟会长):通过围棋和将棋,我和秀行先生认识了,他既是我的前辈,又是我的朋友,他的豪放磊落的性格,对我的人生有很大影响,真的是太可惜了,在病房见到他时,他还是很乐观的样子,呵呵地对我笑,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祝他安息吧。
  
  林海峰名誉天元:我来到日本后,受到过秀行先生的多次指导,他的棋风很厚,灵活多变,非常豪放。先生的去世太令人遗憾了。
  
  聂卫平:藤泽先生是围棋界的伟人,他的去世是巨大的遗憾。我对先生不仅仅是尊重,而且怀着深深的敬佩,秀行先生和我有师徒情分。并且,他是我们家的恩人!
  
  马晓春:秀行先生曾说“棋界最有天赋的是曹薰铉,第二就是马晓春”,这对当时水平还比较低的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也正因为如此,我为没有达到秀行先生对我所要求的棋艺,感到非常惭愧。当秀行先生最后一次来中国时,见到我还毫不客气地说我不争气,的确,我辜负了秀行先生的期望,现在秀行先生走了,我也永远无法再与他老人家切磋棋艺聆听教诲了,在此,我向秀行先生说声对不起!
  
  藤泽秀行一生与酒相伴,他的身体也最终因饮酒过度导致胃癌。据曹薰铉回忆,1975年前后,藤泽秀行专程到韩国看望曹薰铉,藤泽是最后一个走下飞机的旅客,两人在机场拥抱的时候,突然一只酒瓶从他的后裤兜里掉了下来,里面还剩下一些酒,曹薰铉才明白藤泽为何最后一个下飞机。原来,他在旅途中一直不停地饮酒。至于在日本,藤泽秀行与酒的故事简直数不胜数,1962年首届名人战最后一轮,藤泽输了,不知冠军将落入谁手时,他便和朋友们到新宿喝酒去了,大醉而归,直到第二天记者找上门才知道自己获得了名人头衔。
  
  据中国棋院前院长王汝南八段回忆,藤泽早些年每次来华都由他来接待,“当时他身体很好,好喝酒,连早上都要喝,我心里很是矛盾,总在想给不给他喝,给多了怕他喝坏身子,少了就怕他不高兴”。
  
  尽管日本大多数棋战的首届冠军被藤泽尝鲜,奖金不菲,但藤泽秀行大多数时候都是债台高筑,甚至冠军奖金还不够还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藤泽秀行好赌,并且逢赌必输。有时,藤泽秀行不去领比赛奖金,都被债主们的律师代领了。甚至,债主们听说第二天的比赛在岛上进行,就马上追到岛上逼债。
  
  藤泽秀行主要赌自行车赛和赌马,是个常败将军。以《藤泽秀行回忆录》的说法,藤泽赌博输掉的钱近十亿日元。但也有媒体说,从二十四五岁就开始赌自行车赛的他,在赛车上花的钱就大约超过十亿日元。
  
  2006年6月3日,富士通杯八强战在北京举行,这是藤泽秀行最后一次率团访华。当天笔者也在现场。
  藤泽秀行在一行人簇拥下来到中国棋院二楼的研究室,马晓春立马迎了上去,连称“先生、先生(日语意为老师)”,藤泽秀行也不客气,拉上马晓春即让记者们拍照。随后,刘小光也小跑了过来。藤泽秀行见了两人后,立刻直奔网络直播的电脑屏幕,仔细看结城聪对崔哲瀚的棋谱,由于棋谱是静止的,笔者马上跑过去,为藤泽秀行按顺序将这盘棋的棋谱摆了一遍,藤泽虽年已八旬,但反应颇快,看后说了一句:“不错不错,谢谢!”并和笔者握手。
  
  随后,藤泽秀行坐下来要马晓春摆结城聪那盘棋,马晓春挠了挠头,有点难为情地说:“其他三盘棋我都摆过,恰巧结城聪对崔哲瀚那盘没看。”后来,在日本研究组的林海峰,以及在韩国研究组的曹薰铉赶了过来,由林海峰亲自摆棋,曹薰铉在一旁讲解,藤泽先生不停地点头,还要求研究局部变化。此时,马晓春、刘小光也坐在周围,就有了这样一幕:林海峰摆棋、曹薰铉讲解、马晓春研究、刘小光洗耳恭听,上述几位都可是名震一时的棋界枭雄,却同时对藤泽秀行毕恭毕敬,也只有藤泽先生,才能请得动他们吧。
  
  第二天,中国棋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日元老围棋友谊赛,由来访的藤泽秀行名誉棋圣执黑对聂卫平九段,秀行风采依旧,在第7手即主动发起进攻。最终秀行先生因年事已高,仅下到第70手就出现误算输给了聂卫平。
  
  随后,当时的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给秀行先生颁发了中日围棋交流功劳奖,秀行先生领奖时,台下一片肃穆。尽管是中国棋院主办的活动,但韩国巨星曹薰铉九段也来了,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神情恍惚地望着领奖台上的秀行先生,看到已经站不太稳的藤泽秀行,曹薰铉或许想起了四十年前在日本学棋的岁月。在曹薰铉的旁边,坐着他当年的冤家对头聂卫平,聂卫平满怀感激地望着台上的藤泽秀行。因为二十年前的首届应氏杯决赛,聂曹两人结下了宿怨。这次,因为藤泽秀行,两大巨头竟然坐到了一起。藤泽秀行之后,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很难找到让三国巨头们都臣服的棋手了。对了,还有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吴清源。
  
  2002年7月,76岁的藤泽秀行在广州与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进行了一场中日元老对抗赛。当时广东棋队领队陈志刚全程目睹了藤泽秀行此次广州之行,如今已是广东省棋牌管理中心主任的陈志刚在回忆起那段往事时直感慨,藤泽秀行广州行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与陈祖德下的那盘棋,而是他毕生致力于在青少年中推广围棋的那份执着。
  
  那次来广州前,藤泽秀行特意交代组织方,表示希望能给当地青少年下指导棋。给藤泽秀行找“对手”的任务落在了陈志刚身上,经过一番物色,陈志刚找到了小学三年级学生俞泽堃。当时俞泽堃是业余五段,同时也是广州同龄段小棋手中的翘楚。藤泽秀行对俞泽堃的这盘指导棋被定在元老赛的前一天进行,藤泽秀行让俞泽堃三子,结果这盘棋居然是俞泽堃中盘获胜。
  
  陈志刚透露,藤泽秀行给俞泽堃下指导棋时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那时他76岁了,而且不久前刚刚做了手术,与俞泽堃下棋时,他隔三岔五往厕所跑。”尽管如此,藤泽秀行对比赛的态度依然很认真,当局面被动时,藤泽秀行不断地摇头拍脑袋。比赛结束后,藤泽秀行还为俞泽堃复盘,指出他下得好与不好的地方。第二天与陈祖德下完元老赛后,藤泽秀行还拉上了俞泽堃一起讲棋。
  
  陈志刚表示,后来藤泽秀行在与陈祖德聊天时说,在日本同年龄段中已很难找到有俞泽堃这样棋力的小棋手了,可见中日围棋的差距在小孩子里就存在了。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当初被藤泽秀行寄予厚望的俞泽堃后来并没有成为职业棋手。据俞泽堃的父亲俞金龙透露,小学五年级时,俞泽堃面临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要么结束学业全脱产进行围棋训练朝职业棋手的方向发展,要么继续读书,只把围棋当成一项爱好,最终俞金龙帮俞泽堃选择了继续读书。现在俞泽堃已经上高一,不过他仍然是广州业余围棋界一等一的高手。
  
  广州之行藤泽先生还抽空去了一趟东湖棋院,与东湖棋院院长容坚行交流在青少年中推广围棋的经验。容坚行在评价藤泽秀行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任何一名外国棋手像藤泽秀行那样在中国职业围棋圈里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无论是陈祖德、聂卫平还是马晓春,无一不被藤泽秀行的品格所折服。”(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本记者:魏必凡)
  
  显而易见地,藤泽的一生过的丰富多彩,有意义极了,而这些意义全都是由成瘾提供的,或者说离不开瘾(的作用)。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生命里没有一些瘾,那必定索然寡味------毫无意义!

返回列表